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56.178 KB
  • 2024-11-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共(11)页,56.17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d89f24f8c2514a0ac591c85b5f9fc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3级半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人很早就关注到劳动问题。《诗经》里就有很多描述劳动的场景,如《伐檀》《七月》等,对

不劳而获的贵族流露出不满、讽刺甚至反抗。传统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劳动的地位不高。《论语》写到:“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可见,孔子对劳动者所从事的事情是非常轻视

的。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是广为流传,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一书,虽然反对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观念,重视对农业知识的学习,批评士大夫“未尝目观起一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

,几月当收”,认为“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不过,《颜氏家训》也只是主张士大夫粗识农务,“知稼穑之艰难”即可,依然认为劳动人

民是下愚,反对弃学从农的做法。当然也有一些学派重视劳动,但都没有形成主流。战国时期的墨家重视劳动,代表了劳动者的要求。他们从劳动者利益出发提出“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掠夺劳动者的衣食之财,甚至牺牲劳动者的生命为统治者殉葬。不过,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后,墨家思想便销声匿迹了。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许行主张取消君主、官吏与民众的分工,要求贤君与民众并耕而食。这与同时代的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针锋相对。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提倡在劳动的过程中体现佛

法的大意。僧人要参加劳动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体悟得道,把“行住坐卧皆是禅”运用于具体的活动中。明清时期一批出身劳动阶层的思想家提出“百姓日用就是道”,强调“格物”“习行”,重视动手实际操作,表现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劳动的重视。(

摘编自哲学的视域《中国传统文化对劳动的态度》)材料二:习近平指出,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新时代,辛勤劳动含有勤学和勤劳两方面的内容。勤学,强调的是锐意进取、勤勉为人。一名劳动

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立足岗位,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增长新本领,不断更新自我,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时俱进。勤劳,强调的是脚踏实地、奋发干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用这句古语形容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我们“40年来取的成就不是天

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回溯历史,任何一点进步、任何一次成功都是由人民的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不畏艰辛、不辞辛苦。诚实劳动,是指

劳动者以积极、实干、诚信的态度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产品服务,基本要求是合法合理劳动,具有至真性、共享性、至善性等特点。诚实劳动的至真性,表现为劳动认知的客观、劳动行为的务实和劳动成果的实事求是。诚实劳动的共享性

,表现为劳动知识和劳动成果的共建共享。劳动过程中劳动技能技巧的切磋,劳动资料、知识、成果的分享互鉴等体现出劳动者之间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和谐关系。诚实劳动的至善性,表现为劳动思想和劳动行为的“善”。诚实是劳动者的基本道德品格。诚实劳动突显了劳动者的道

德主体性。道德的劳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劳动的“善”。实干求真贯穿诚实劳动的始终,是整个劳动活动得以完成和继续的轴承,是诚实劳动的本质内涵。习近平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是要脚踏实地。于个人而言,唯有诚实劳动,才能

最好地保障和实现人的自由本质,创造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的“资本”。于国家而言,诚实劳动是提升国力的基石和坚守国格的精神基因。所谓创造性劳动,是指人充分利用其劳动技能、科学知识,通过技术、知识、思维的创新,创造新的生产条件、方式、劳动成果和社会需求

的劳动。它建立在开放性思维和挑战性实践的基础上,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劳动的逻辑起点。着眼当下,要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跑好民族复兴接力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增强创新劳动思维

,从理论联系实践中及时廓清困扰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迷雾。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是创造性劳动的逻辑支点。劳动者应尽可能多的具备从事一定劳动所要求的劳动知识、技术、技巧和运用它们的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力生产出新的劳动条件、劳动方式、劳动成果和社会需求,才能造就闪光的人生。创造性劳动,

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也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节选自向艳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蕴涵探赜》)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儒家轻视劳动人民不同,《颜氏家训》反对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观念,重视劳动人民。B.

农家学派的许行和传统禅宗都重视劳动,提倡参加劳动并自食其力,具有相同的出发点。C.墨家重视劳动,代表劳动者的要求,但未成主流,是因为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明清时期一批思想家能够重视劳动,提出“百姓日用就是

道”,与其出身劳动阶层有关。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勤劳动不仅要脚踏实地奋发干事,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我,增强自身本领和综合素质。B.诚实劳动突显了劳动者的道德品格,实干求真的态度,以及劳动实践至真、至善、共享的特点。C.诚实劳动是新时代劳动者

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它是保障和实现个人的自由本质的最佳途径。D.劳动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力,就能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全面发展,成就闪光的人生。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隆平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亲自到试验田去观察,发现天然杂交水稻,是创造性劳动的典型。B.张

秉贵以“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服务群众,体现了诚实劳动的理念。C.王振义院士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放弃申请专利,给患者带来福音,体现诚实劳动理念。D.钟扬每天行程排满,工作废寝忘食,总是感慨“自己的时间太短了”,是辛勤劳动理念的代表。4.两则材料都讨论了“劳动”,论

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两则材料在主要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竹林的故事(节选)废名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杪梢还没有斩去的

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就在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蓝大布,不过现在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的罢了,所以并不显得十分异样。独有三姑娘的黑底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

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然而那也并非是长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

,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

妈脸上一瞧,——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这话本来想使妈妈热闹起来,而妈妈依然是无精打采沉着面孔。聒聒的喧声,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虽然听不着说的是什么,听者的心早被他牵引了去了。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

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妈妈不作声,三姑娘娇恼着:“到底!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

呵,要这样?”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三姑娘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适才饭后同妈妈在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妈妈哪想到屋里还

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三姑娘本不依恃妈妈的帮忙,妈妈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所以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锣鼓,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再是

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三姑娘站起来,一二三四的点着把数,然后又一把把的摆在菜篮,以便于明天一大早挑上街去卖。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的什么也不记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

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我在祠堂里足足住了六年之久,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

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我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的站在那里笑。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这时青椒出世还不久,我们大家商

议买四两来煮鱼吃——鲜青椒煮鲜鱼,是再好吃没有的。三姑娘在用秤称,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

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

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

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1924年10月(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一扫“纸幡残片”的颓丧

,是母女俩通过勤劳的双手逐步改善自己生活的写照。B.“竹林里……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鸟儿的鸣叫以声衬静,烘托了三姑娘母女寂寞的心境。C.“乡户人家呵,要这样?”体现了妈妈对女儿每天打扫房间的

心疼。而女儿出门做客,妈妈硬逼女儿打扮,则体现了妈妈强势的一面。D.“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三姑娘忖着声音自言自语,说明她内心对热闹场所也十分向往,只不过被“乖巧”抑制住了。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以“我”的视角观察三姑娘,用华丽而热情的笔调描述了三姑娘几个生活片段,这些片段各自独立又衔接自然,展现了独特的民风民俗。B.小说多处使用直接引语,加之争吵、卖菜等具体情境,使人物对话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主观情绪,极大地保留了人物言语的现场感、真实感。C.小说的语言表现力极强

,如“像一阵旋风”“冲到那街”“硬从盒子里拿出”“抓起一把掷”等形象地表现出不同境况下不同的人物心理。D.小说结尾写“我”与三姑娘重遇时她只是“低头过去”,作者对其命运与结局没有交代,故事在相逢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8.三姑娘这一人物形

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9.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著称,《竹林的故事》是其中的代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征。(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王珪,太原祁县人也。武德中,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

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嶲州。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谓曰:“卿所论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

乎?”太宗又尝谓珪曰:“卿若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顾待益厚。贞观元年,迁黄门侍郎,参预政事,兼太子右庶子。二年,进拜侍中。时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珪同知.国政,尝侍宴,太宗谓珪曰:“卿识

鉴精通,尤善谈论自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

如戴胄。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怀,谓之确论。(节选自《贞观政要·论任贤》)【乙】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①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②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节选自曹操《

求贤令》)【注释】①孟公绰:鲁国人,性寡欲,廉洁有德。②盗嫂受金:指陈平。汉高祖的谋臣陈平曾经和嫂子私通,又曾接受贿赂。魏无知了解他是个治国之才,就推荐给了刘邦,后陈平辅佐刘邦建功立业。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

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尤善谈论A自玄龄B等C咸宜D品藻F又可自E量G孰与H诸子贤。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稷

,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B.知国政,管理国政,知,主管,管理。与文中“知无不为”中的“知”意思不同。C.孜孜,文中指勤勉努力,毫不懈怠。与成语“孜孜不倦”中的“孜孜

”意思不同。D.被,同“披”,指穿着。与《陈涉世家》中“身被坚执锐”中的“被”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君王不能够让国家安定,是因为有的君王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有的知道自己的过失但没有改正。B.唐太宗厚待并重用王珪的原因是

他为人尽职尽责,有过人的知人识人的才能,并且能忠言直谏,激浊扬清。C.王珪认为自己在有条理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且向君王举例说明的能力上比不上戴胄,但也有一己之长。D.曹操举“孟公绰能胜任赵、魏氏的家臣,但不能胜任滕、薛两国的大夫”的例子是想阐明任用贤才的标准。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8分)(1)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怀,谓之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曹操关于求贤用贤的观点。(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

16题。拟古其八陶渊明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①。饥食首阳薇②,渴饮易水③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④与庄周⑤。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注释】①张掖、幽州:均为地名。②首阳薇:相传周武

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③易水:河流名,荆轲从这里出发刺杀秦王,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④伯牙:俞伯牙,古代音乐家,有“高山流水”的故事。⑤庄周:庄子,与

好友惠施是旗鼓相当的论辩对手。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想象自己化身为武艺超群的少年侠士,持剑行游,立志劫富济贫,行侠仗义。B.诗人强调自己从张掖到幽州的漫漫长途,以行游之远比喻追求理想的艰辛与

迫切。C.本诗选用易水、古丘等意象,与《归园田居》意象类型多有不同,蕴含情感也不同。D.本诗体现了陶渊明诗歌语言的典型风格,简洁流畅,平淡而淳厚,朴素中见绮丽。16.本诗多处使用典故,请任选两个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中国古代诗人的

创作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是以酒助兴,有的是借酒浇愁,有的是以酒抒怀等等。比如:,。(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诗句是:,?(3)宋人罗大经评价杜甫《登高》时称:“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层悲意。”他所指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一首代表作。这是一首蔑视尘俗、融入自然实现自我的生命之歌,使得这首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篇。理解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诗的开头四句和结尾四句,互相呼应,中间有“羁鸟恋

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承上启下,关联过渡。首尾记叙抒情,中间写景抒情。整首诗合缝接榫,丝丝入扣,精巧玲珑,浑如天成。陶诗在使人接触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还能引人到一种境界中去。如《归园田居》(其一),我们不只看到

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境界。读这首诗的每一句,感觉就像夏日喝凉水,山间濯流泉;细细品味,又确是浅语蕴深意,常字见真情,质而绮,癯而腴,

淡而远。“守拙归田园”,一个“拙”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人生感悟,有几分自嘲,有几分悲哀,确乎还有几分自慰!“狗吠深巷中”,一个“深”字,使人从幽深邃远的村巷里听到那一声声悠远的狗叫,让人进入一种幽静渺远的境界。诗人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把当官比作“羁鸟”“池鱼”,极为形象深刻地展示了诗人的

人格美。在他归家后,“开荒南野际”,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田园美。这种醉心田园的高雅情趣和人格魅力,古往今来,倾倒了多少文人志士。(有删改)18.这篇文学评论从哪几方面对《归园田居》进行了评论,请根据文本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6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继大运会之后,一场科幻的国际盛会让世

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成都。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开幕。自从1939年创办以来,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场一直在欧美。直到2017年才走进亚洲,当时获得举办权的是日本的横滨。而成都则是亚洲第二个,也是中国国内第一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那么,①?在中国科幻界一直有一个

说法:成都是中国地理的洼地,②。比如,中国科幻最权威的三个奖项,银河奖、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都是在成都诞生的。再比如,著名的《科幻世界》杂志,也是在成都创刊的。同时,成都的文化创造力一直很强。2022年,

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妥妥地位列第一梯队。那么,举办科幻大会,③?最直接的,肯定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不过,除了眼前可见的文旅收益之外,至少还有这么两重作用:第一,它对于成都的本土创新,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第二,它以一

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向世界表达了成都的优势。成都,这座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在新时代让科幻梦想与现代城市心心相印,也让人们看到,中国的科幻正在走向全球。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①②③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海德格尔说:“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怎样才是诗意地栖居?这值得我们思考。有人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

地栖居,有人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诗意地栖居……赏经典诗文,品诗意人生。你如何理

解“诗意地栖居”?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级半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D(A项,“《颜氏家训》……重视劳动人民”错误,“《颜氏家训》”“依然认为劳动人民是下愚”。B项,许行出发点

是君民平等,都应劳作;传统禅宗出发点是通过劳动体悟得道。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墨家一直未成主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其在汉代销声匿迹的原因。)2.D(条件关系不成立。)3.A(袁隆平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

亲自到试验田去观察,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发现”不是“创造”,这是辛勤劳动,不是创造性劳动。张秉贵体现的是诚实劳动的至真性,王振义体现的是诚实劳动的共享性。)4.①材料一侧重探讨传统文化(1分)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1分);②材料二侧重

探讨(习近平劳动实践观的)不同劳动类型(1分)的本质(含义、特点)和劳动的意义(1分)。5.同:①都采用了引用论证。材料一主要引用各流派关于劳动的观点,材料二主要引用习近平对劳动的论述。(2分)异:②材料一主要使用事实(举例)论证,通过例举各流派的观点,论证了传统文化对劳动

的态度;(2分)③材料二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证各种劳动的特点。(2分)6.C(“体现了妈妈强势的一面”说法错误。母亲“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这是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打扮得漂亮,希望女儿能有新生活,这是母亲爱

女儿的表现。)7.A(“用华丽而热情的笔调描述三姑娘几个生活片断”错误,全文笔调是质朴、冲淡而怅惘的。)8.①勤劳能干(勇于担当):三姑娘失去父亲后辛勤劳动,园子里的菜“绿得可爱”,她辛勤劳动,卖菜养家,可见三姑娘的勤劳能干、勇于担起家庭重任

。②乖巧懂事(含蓄内敛):三姑娘想出去玩却只用眼神询问母亲的意见,偶尔出门也不打扮,这一切都是为了守着母亲。三姑娘想看灯却没去看,只有“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可见三姑娘的乖巧懂事。③质朴善良(纯洁自然):三姑娘卖菜时多给一把菜,卖的菜“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可见

三姑娘的善良淳朴。(每点2分,形象概括和阐释分析各1分。)9.①情节弱化:小说描述了三姑娘丧父、和母亲居住的日常、卖菜等内容,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呈现的多是三姑娘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展现出一轴平淡朴实、从容雅致的生活画卷。②语言诗化:小说语言简练质朴、冲谈平和、委婉含

蓄,富于诗意。如小说开头对老陈坟茔的描写,并没直言老程去世,也未刻意渲染悲伤的氛围,只是寥寥数笔就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哀而不伤。③环境意蕴化:小说中茂密的竹林,碧绿的菜地,鸣唱的鸟雀,淳朴的民风……作者着力渲染出一种自然明净、宁静哀愁的氛围和意境,充满诗意。④人物意象化:小说没有刻意

描写三姑娘的形象,面貌是模糊的,三姑娘的性格纯真朴实、含蓄内敛,自然化入小说的情景氛围之中,成为表现民风民俗、人物风情的一部分。(每点2分,答到3点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10.A、C、F(本题画波浪线的

部分正确的标点是:“尤善谈论,自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由上文可知,“谈论”的主语是“卿”,且“自”为句首标志词,故A处断句,从后文得出,唐太宗要求王珪对李玄龄等人进行评价,故C处断句,“宜”为“应该”

,后应有相应动词,与上文联系,故F处可断,“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为一句,不可分裂。)11.C(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努力,毫不懈怠。与文中“孜孜”的含义相同。)12.C(“众务必举”的“举”为全部办理之意,而非“举例说明”。)13.(1)唐太宗

认为他的评论非常正确,各位大臣也认为王珪的言论说尽了他们的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言论。(得分点:然:认为…正确;以为:认为;确论:准确的言论。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2)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是特别需要寻求贤才的紧急时刻。(得分点:尚:还、尚且;特:

特别;判断句。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君王治国需要贤才的辅佐。②君王应积极主动地求取贤才。③唯才是用。(一点1分)【参考译文】【甲】王珪,太原祁县人。武德年间,担任隐太子中允,深受太子李建成礼待。后来因为

李建成暗中谋划的事情被牵连,流放到嶲州。李建成被杀后,太宗登上王位,被召回并授官为谏议大夫。王珪常常竭尽忠心,尽职尽责,他所进献的言论多被采纳。王珪曾经向太宗密言极谏,太宗对他说:“你所谈论的事情都切中了

我的过失,自古以来没有君王不想要自己的国家永享安定太平,但是不能够实现的君王,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听闻自己的过失,有的人听闻自己的过失但是不能够改正的原因啊。现在我有过失之处,你能够直言极谏,我又能知晓我的过错,哪里需要担忧国家不安定呢?”太宗曾经对王珪说:“你如果一直位居谏官之位,我必定

一直没有过失。”更加关心厚待他。贞观元年,王珪升迁为黄门侍郎,参预政事,兼职太子右庶子。二年,又被提升为侍中。当时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王珪一起管理国家政事,曾经一同侍奉宴席,太宗对王珪说:“你识别审查能力都透彻通晓,特别擅长探讨理论,从房玄龄开始,都恰当地

评论一下。也可以估量自己与各位大臣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说:“为国勤勉不懈,尽心竭力,我比不上房玄龄。时常凭借直言进谏的忠心,把君王比不上尧、舜当作耻辱,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兼备,能带兵亦能治国,我比不上李靖。陈奏详细清晰,上传下达,忠诚公正,我比不上温彦博。有

条有理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各种事务必定全部处理,我比不上戴胄。可是在抨击过错,弘扬正气,嫉恶扬善方面,我与各位大臣比较,也是有独到之处的。”唐太宗认为他的评论非常正确,各位大臣也认为王珪的言论说尽了他们的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言论。【乙】自古以来即位和使国家复

兴的君王,哪一位不是得到贤才与之一同治理天下的呢?至于君王得到贤才,而(那些贤才)竟然并未走出民间,难道(他们)是意外相遇吗?是上面的人寻求发现他们的呀!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是特别需要寻求贤才的紧急时刻。“孟公绰作

为赵氏、魏氏的家臣是能够胜任的,但是他却不可以成为滕、薛两国的大夫。”如果必须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凭借什么来称霸天下呢?现在天下有没有穿着粗布衣服而具有真才的人在渭水岸边垂钓呢?有没有(像陈

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未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诸位还是辅佐我发掘那些被埋没在不为人所注重的社会下层的人才,只要是贤才就举荐,我希望得到并任用他们!15.A(诗中的形象并不是少年侠士,只是少壮远游。“武艺超群”错,厉的意思

是性情刚烈。“劫富济贫,行侠仗义”错,“独行游”是虚拟的说法,诗人假托少年的远游,表达了一路追求理想的慷慨和知音难觅的激愤。)16.(1)化用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诗人在壮游途中饿了就效仿伯夷叔齐采薇而食。表达了诗人不愿曲意逢迎,要

保持个人气节的道德理想追求。(2)化用荆轲易水送别刺杀秦王的典故,诗人在壮游途中渴了就喝易水的江水。歌颂荆轲那诛暴扶弱、视死如归的忠烈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义”的道德理想追求。(3)化用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绝弦的典故/庄周失去友人惠子的典故。与知己惺惺相惜

的俞伯牙和庄周却只见两座孤坟,表达了诗人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每点3分,典故1分,分析1分,情感1分,答到2点得满分。)17.(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直接或间接出现“酒”,符合题意即可。)(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三、语言文字运用18.结构、意境/境界、语言/炼字、人格/形象(一点1分)19.①比喻,将“读陶诗”比作“夏日喝凉水”“山

间濯流泉”,生动形象写出了读陶诗时爽快/清爽/顺畅的感受。(3分)②排比,强调《归》语言意蕴晓畅,内涵丰富。富有节奏感。(3分)20.①为什么是成都呢/为什么是在成都举办呢/为什么选择成都呢?(给分点:疑问句式1分,出现“成都”及语句通顺1分)②

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给分点:“中国科幻”1分,“高地”1分)③能带来什么好处呢/成都有什么收益呢?(给分点:疑问句式1分,“好处/收益”1分)21.参考:成都,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在新时代让科幻梦想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熠熠生辉/相互成就/

相互映衬。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