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综合检测A卷】(原卷板).docx,共(8)页,522.90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c76708193804cf1c7533ae504c99fa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全新课堂】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梳理与综合检测(部编版)第三单元综合检测·A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
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1.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B.废除了行中书省C.废除了三司D.废除了锦衣卫
2.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统治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强化D.资本主义因素萌发3、下列史实与明成祖朱棣无关的是A.设立军机处B.设立东厂C.迁都北京D.派郑和下西洋
4.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B.考生的答卷,不得自己随意发挥C.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5.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
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6.下图中,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下列关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与冲突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D.戚继光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8.下图所示成就的主题是A.传统科技B.文学作品C.史学巨著D.建筑艺术9
.历朝历代大多整修万里长城,其中达到完善地步的是()A.秦长城B.汉长城C.唐长城D.明长城10.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
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11.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
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歌谣中的“闯王”指A.刘秀B.安禄山C.朱温D.李自成12.1624年,一群殖民者手捧白银对当地居民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后来,这群殖民者不但没有走,
反而占领了这里。“这里”是指()A.澳门B.尼布楚C.台湾D.雅克萨《本草纲目》李时珍,医药巨著世人惊。《天工开物》宋应星,工艺百科传后人。《农政全书》徐光启,农学史上他第一。13.雍正年间,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便于皇帝独掌朝政的机构是A.中书省B.南书房C.宣政院D.军机处14.清
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
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5.下列关于清朝疆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B.东临太平洋C.北接西伯利亚,以黑龙江为界D.南至南海诸岛16.清
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A.设置台湾府B.册封班禅C.设置行中书省D.设置伊犁将军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代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台湾府,设置的时间是()A.1661年B.166
2年C.1683年D.1684年18.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指()A.沈阳故宫B.紫禁城C.山西晋城D.避暑山庄19.《中国文祸史》:“持续时间之长,文网之密,案件之多,打击面之广,罗织罪名之阴毒,手段之狠,都是超越
前代的。”材料表述了清朝A.焚书坑儒的暴行B.罢黜百家的危害C.兴文字狱的残酷D.科举考试的变化20.有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展现了明朝时都城北京的社会生活场景。下列是对该剧几个镜头的描述,你认为哪个镜头符合历史事实()A.瓦舍里有艺人在说唱B.富商用纸币在进行交易C.茶
馆里商人在谈生意D.锦衣卫在街上耀武扬威21.“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处斩。”由此推知清朝实行()A.重农抑商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民族分化政策D.文化专制政策22.下图这一故事情节来源于我国古代一部文学名著,这部名著是()A.《窦娥冤》
B.《红楼梦》C.《西游记》D.《三国演义》23.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红楼梦》——曹雪芹④《农政全书》——贾思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粉墨人生》歌词:祖先的玩艺传到今天,生旦净末丑
样样齐全,花脸的脸谱千姿百态,武生的打斗最是精彩。歌词涉及的艺术是()A.京剧B.绘画C.昆曲D.书法25.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
明清时期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行政,变机构。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撤中书。诸朝政,分六部。锦衣卫,实特务。监臣民,忠皇帝。八股文,科举考。读书人,成奴仆。迁北京,强控制。行削藩,设东厂。明
君权,空强化。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予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军机处》(1)材料一是对明朝君权强化措施的总结,请你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明朝实行“八股文,科举考”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弊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军机处的办事特点是什么?(4分)(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两朝实行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2分)27.(12分
)波涛汹涌的海洋,给明清两朝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搜集到的一些图片,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的问题。(图片搜集)(1)请分别说出率领图1和图2这两支船队的主要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8分)(2)图3中清朝实行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政
策叫什么?(2分)(3)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分)2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面对西方殖民者日益猖獗的侵扰活动,清朝统治者从国家安全出发,关闭国
门。(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4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某班4个学习小组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第1小组认为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第2小组认为此政策限制了正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3小组认为此政策不利于我
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请你参加第4小组的讨论,总结出该政策对中国的严重危害。(4分)(3)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2分)29.(16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材料一(1)图一、二中的印章体现了对哪一地区的管理?请列举清朝在该地区的管理措施。元朝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图三描绘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平定叛乱后,清朝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该地区?唐朝时先后设置的管辖该地区的机构是哪两个?元朝对该地区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辖?(4分)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连横《台湾通史》(3)材料二中的“久为贵国所踞”是指
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如何评价他?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对该地区设立什么机构?(4分)(4)列举清朝为了巩周东北边疆地区的安全所做出的重大斗争。(2分)(5)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
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2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