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大连市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历史(2月)答案.pdf,共(2)页,235.02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be2aceaf3c801200cdabc4c4ba75ce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CABDA6-10ACBCA11-15CDBCD16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其中第17题1
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3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15分)(1)特点:法律有继承性;以礼入法,礼法并施;注重刑法;判决注重事实;注重维护封建秩序和儒家伦理道德。(10分,任答五点即可)(2)历史价值:分别对东西方法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有借
鉴意义;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历史遗产。(5分)18.(12分)评分标准:(1)观点明确,表述完整且符合逻辑,史论结合,合理运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10
—12分。(2)观点较明确,表述相对完整,部分运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有一定层次,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6—9分。(3)观点不明确,表述模糊,缺乏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缺乏说服力,表述混乱,0—5分。示例一:看法:基辛格
的这一观点,是说中国历史从不间断,中国历史是在文化的继承与延续中发展的,基本合乎历史事实。(2分)论证:中华始祖黄帝、尧、舜、禹的圣德大业为历代思想家所颂扬,至今全球华人都尊黄帝为始祖;秦朝开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及其
治理体系影响深远,以后历朝历代的政治体制虽有创新,其基本精神与秦具有一致性;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国家治理思想,经过历史实践的考验,最终“外儒内法”成为古代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古代的思想智慧在国家治理、外交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中国历史上虽然经历过改朝换代,甚至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
,但最终都会在文化传统的影响下,重归统一,恢复秩序。(8分)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被世界其他外来势力征服或毁灭后,重新建立新文明的历史。所以,基辛格的论点是从世界视角,对中国历史作出的较为符合实际的认识。(2分)示例二:看法:创建与创
新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基辛格“只需复原,无需创建”的观点是违背历史事实的。(2分)论证:西周的分封制相对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是一种创新,进一步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及与之相关的
官僚政治,相对于西周的分封制、世袭制更是重大的制度创建与创新;隋唐的科举制,是人才选拔与任用制度的创新;元朝的行省制,是国家对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8分)以上只是从政治制度着眼,其他方面的创新也不胜枚举。显然,基辛格的观点是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全面细致的了解。(
2分)示例三:看法:基辛格的观点是片面的,继承性、延续性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明清时期在创新方面的弱化与保守,正是中国由盛转衰的重要
原因。(2分)论证: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是对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观念的继承,另一方面对西周而言,则是一种创新;隋唐的科举制,从选人用人的方式看,相对于九品中正制是创新,但从其考试的内容看,又是对汉朝以来用儒士治天下做法的继承;元朝的行省制,一方面是中央集权精神的继承,但
行省又不同于以前郡或州级的行政区划,更加适合对疆域庞大国家的管理,这无疑是管理体制的一个创新。(8分)总之,继承保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焕发着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展示出中华文明的整体特性。基辛格注意到了继承的一面,而忽略了创新的一面
。(2分)19.(13分)(1)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传统运河航运的运力不足,运输业供求矛盾突出;商人群体的推动;技术革新的推动;投资铁路利润丰厚吸引大量投资;英国社会稳定。(8分,任答四点即可)(2)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一
步发展,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便捷了不同地区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5分)19.(12分)(1)变化:由避疫到防疫;由个人行为转变成国家政府主导的公共行为;确立了一系列应对疫症的基本措施;将种痘等免疫行为纳入到防疫范畴内。(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对中国传统防疫积极作用的认识;西方文明的影响,西方医学的传入;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