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1.52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bd4c1fc8493e4303048b96e3534239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
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Mn:55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共有45个亚洲国家和
地区参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点燃时发生了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开幕式上依靠着高光源LED镜头在光线暗淡的空间投影展示的“数字烟花”,没有硝烟,不产生垃圾,不涉及化学反应,传递了绿色环保理念亚运会的游泳
池可以用漂粉精消毒亚运会期间恰逢中秋佳节,月饼保质期不长,商家常在包装袋内加入生石灰防止月饼氧化变质ABCD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LED镜头发光过
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不属于化学反应,B正确;C.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因其具有强氧化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C正确;D.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防氧化应该加入还原性铁粉,D错误;故答案为:D。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氯水B.3CaCOC.2COD.HClO【答案
】C【解析】【详解】A.氯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3CaCO是盐,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C符合题意;D.HClO是酸,属于电解质,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HO和22HO是同素异形体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折射形成的,是一种物理现象C.加碘盐、胆矾、液氯、盐酸均为混合物D.雾和䨪是气溶胶,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䨘天气的“元凶
”【答案】D【解析】【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2HO和22HO是化合物,故A错误;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形成,故B错误;C.胆矾和液氯是纯净物,故C错误;D.雾和䨪是气溶胶,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䨘天气的“元凶”,故D正确
;答案选D。4.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具有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铁在氯气中点燃时剧烈反应,所以液氯不能用钢瓶储存B.“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一起使用,能增强消毒效果C.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药品D.闻氯气时,用手轻轻扇动,使
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答案】D【解析】【详解】A.液氯和铁不反应,可储存在钢瓶中,A错误;B.两物质混合时会发生反应222HClClOClHO+−−++=+,生成有毒气体,B错误;C.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和稀释溶液,C错误;D.氯气有毒,闻气体时需要用手轻煽
,D正确;故答案为:D。5.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溶液中Na+、3Al+、H+、2Ba+、Cl−、3NO−等离子大量共存是A.加入4CuSOB.通入2COC.通入3NHD.加入Fe粉【答案】B【解析】【详解
】A.24SO−会与溶液中的2Ba+反应,A不符合题意;B.2CO与溶液中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不会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C.向溶液中通入3NH,3Al+、H+会与氨水反应生成3Al(OH)、4NH+,C不符合题意;D.铁会与H+、3NO−反应生成3Fe+,D不
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一步关系的选项是A.X为一氧化碳、Y为二氧化碳、Z为碳酸钠B.X为氢氧化钠、Y为碳酸氢钠、Z为碳酸钠C.X为碳酸钙、Y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D.X为氯化镁、Y为氢氧化镁、Z为氧化镁
的【答案】A【解析】【详解】A.C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不能一步转化成CO,A错误;B.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钠,B正确;C.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
化钙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C正确;D.氯化镁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D正确;故答案为:A。7.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铜与稀盐酸反应:22Cu2HCuH+++=+B.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
的澄清石灰水混合:2332HCOCaOHCaCOHO−+−++=+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22424BaOHHSOHOBaSO+−+−+++=+D.醋酸滴在碳酸镁上:23222HMgCOMgCOHO+++=++
【答案】B【解析】【详解】A.铜与稀盐酸不反应,A错误;B.少量的碳酸氢钙反应,则消耗澄清石灰水中1个OH-反应,B正确;C.正确离子反应为22424Ba2OH2HSO2HOBaSO+−+−+++=+,C错误;D.醋酸为弱酸不能拆写为离子,反应为2333222CHCOOHMgCOMg2C
HCOOCOHO+−+=+++,D错误;故答案为:B。8.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在美工作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作出的贡献。量子点尺寸通常在纳米级别,下列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纳米的是A.淀粉溶液B.3FeCl饱和溶液C.油水混合物D.石灰乳【答案】A
【解析】【详解】A.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纳米,A正确;B.3FeCl饱和溶液属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纳米,B错误;C.油水混合物属于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纳米,C错误;D.石灰乳属于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纳米,D错误;答案选A。9.AN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1.7gHO中含有氧原子数为A0.2NB.22.4L(标准状况)氯气所含的质子数为A34NC.140.1molLHClO−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A0.1ND.将31mo
lFeCl加入足量沸水,继续煮沸制得胶体,其中所含胶体粒子数目为AN【答案】B【解析】【详解】A.221.7gHO的物质的量为1.7g0.05mol34g/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A0.1N,A错误;B.在标准状况下
,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质子数为1AA1mol172Nmol34N−=,B正确;C.140.1molLHClO−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出H+的数目,C错误;D.胶体是粒子的集合体,则将31molFeCl溶于沸水继续加热制成胶体,所含胶体粒子数目小于AN
,D错误。故选B。10.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体积的溶液中,离子数目越多,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2Ba(OH)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并置于两个烧杯中,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
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滴加过程中,这两份溶液的滴加速率始终相同,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B.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D.
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的反应:2244BaSOBaSO+−+=【答案】C【解析】【分析】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反应时,溶液的电导率为0,2244222H2HOBaOHSOBaSO+−−++++=+;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
应,()24422BaOHNaSONaOHBaSO+=+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详解】A.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
和氢氧化钠,导电性不可能为0。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A正确;B.将硫酸通入氢氧化钡,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小至呈中性,B正确;C.根据分析,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钡沉淀,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没有减少,C错误;D.根据分析,乙中发生的反应为22
44BaSOBaSO+−+=,D正确;故答案为:C。11.有关反应①22222NaO2HO4NaOHO+=+;②2222CaH2HOCa(OH)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2H只是氧化产物B.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C.22NaO中
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2O和2H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②中2H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错误;B.①反应水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②反应水中H元素化合价降
低,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C.22NaO由Na+和22O−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C正确;D.①中2O2e−,②中2He−,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答案选C。12.常温下,向22HO溶液中
加少量()243FeSO溶液,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2HO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3Fe+B.3Fe+在整个过程中作催化剂C.当反应中有21molO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D.该反应过程中,M是3Fe
+,M是2Fe+【答案】D【解析】详解】A.生产过程混入3Fe+会导致22HO分解,A正确;B.3Fe+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起催化作用,B正确;C.当反应中有21molO生成时,O化合价从1−升高到0,转移电子数为2mol,C正确;D.该反应过程中,222
HOO→,需要加入氧化剂,所以M是2Fe+,M'是3Fe+,D错误;故答案为: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olNOx和2molOy充分反应后O和N数目之比为()()()NON:N2:yxx=+B.同温同压条件下,22molO和25molH密度之比为32:5C.同温同压条件
下,含H原子数相等的2H、3NH、4CH体积比为4:3:2D.同温同压条件下,质量相等的2O和4CH,体积比为2:1【答案】A【解析】【在【详解】A.molNOx和2molOy充分反应后O和N数目之比为()()()NON:N2:yxx=+,A正确;B.同温同压条件
下,2O和2H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16:1,B错误;C.同温同压条件下,含H原子数相等的2H、3NH、4CH分子数比为111::234,体积比为6:4:3,C错误;D.同温同压条件下,质量相等的2O和4CH,体积比为1:2,D错误;答案选A
。14.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错误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S的化合价既升高到+4价K2SO3,失去4个电子,降低到-2价K2S,得到2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个S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1个K2SO3,
2个S发生还原反应生成2个K2S,A正确;B.H2S中的S化合价升高到0价S,失去2个电子,H2SO4中S的化合价降低为SO2,得到2个电子,B错误;C.KClO3中Cl为+5价降低为0价Cl2,失去5个电子,HCl中-1价的Cl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则1个KClO3发生还原反应
,5个HCl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D.Zn失去2个电子,CuSO4中Cu得到2个电子,D正确;故答案为:B。15.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2Ca+、2Cu+、3Fe+、Na+、3NO−、23CO−中的几种。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
不消失。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2Cu+、3Fe+B.原溶液中肯定存在Ag+C.原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是3NO−、23CO−D.不能肯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2Ca+、Na+【答案】C【解析】【分析】溶液无色透明,说明溶液中一定无2
Cu+、3Fe+;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沉淀含AgCl,则溶液中一定有Ag+,根据离子共存可判断溶液中一定无23CO−;综上,溶液中一定无2Cu+、3Fe+、23CO−;溶液中可能有2Ca+、Na+,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一
定有Ag+、3NO−;【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2Cu+、3Fe+,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肯定存在Ag+,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肯定存在Ag+,Ag+与23C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不能肯定
原溶液中是否存在2Ca+、Na+,D正确;答案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大题,共55分)16.现有如下小实验:①将少量4NaHSOA固体加入B小苏打溶液中,充分反应②将5滴
饱和3FeClC溶液加入4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成红褐色③将少量D纯碱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搅拌④在试管中先加入少量E铁粉,再加入稀24HSO,充分振荡⑤向22HOF中加入2MnOG粉末,充分反应⑥将2Cl通入冷的
H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⑦在I空气中点燃J酒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AI所标注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2)上述①~⑦的实验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①
②所得到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4)A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实验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答案】(
1)①.FG②.ABCD(2)④⑤⑥⑦(3)①.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①中直径小于1nm,②中直径1~100nm)②.()323FeCl3HOFe(OH)3HCl++胶体(4)①.244NaHSONaHSO+−+=++②.322HCOHHOCO−++=+【解析】【小问1详
解】根据物质的分类可知,属于氧化物的有:22HO和2MnO;属于盐的是:4NaHSO、3NaHCO、3FeCl和纯碱;【小问2详解】①4NaHSO与3NaHCO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氢氧化铁胶体制备:()323FeCl3HOFe(OH)3HCl++胶体,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
纯碱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④铁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⑤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⑥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
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⑦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小问3详解】①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不同;②反应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3FeCl3HOFe(OH)3HCl++胶体;
【小问4详解】4NaHSO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44NaHSONaHSO+−+=++;4NaHSO与3NaHCO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322HCOHHOCO−++=+;17.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
室金属钠应保存在___________中。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后形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22NaO,22NaO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填“是”或“否”),检验其组成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22NaO与足量的
2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每消耗44克2CO,22NaO固体增重___________g。(3)23NaCO固体中混有少量3NaHCO固体,除杂方法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4)23NaCO和NaCl
在外观上相似,可用做家用洗涤剂,如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等。写出两种能区分二者的化学方法(产生不同化学现象)。方法一: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答案】(1)①.煤油(或石蜡油)②.23NaCO(2)①.否②.焰色试验③.2222322NaO2CO2NaCOO+=+④.2
8(3)①.加热②.323222NaHCONaCOHOCO++(4)①.分别与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体。②.分别与石灰水混合,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或分别与氯化钙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或分别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混合,观察是
否产生白色沉淀【解析】。【小问1详解】钠是活泼金属,极易与氧气、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保存时需要隔离空气,煤油、石蜡油密度比钠的密度小,钠能沉在煤油、石蜡油底部,隔离了空气,防止反应发生;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致使钠表面变暗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氢氧
化钠,氢氧化钠易潮解表面变成溶液,氢氧化钠是强碱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带结晶水的固体Na2CO3·10H20,十水碳酸钠易风化失水生成白色粉末碳酸钠,所以最终产物为Na2CO3;【小问2详解】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或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而22NaO与水反生反应时生成
氢氧化钠的同时还生成了氧气,故不属于22NaO碱性氧化物;钠及钠的化合物具有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黄色的特征现象—焰色试验,可以用来检验钠元素的存在,组成22NaO的阳离子为Na+可以用焰色试验检验;
22NaO固体与2CO反应生成Na2CO3固体22223227824421062106-27844gm2NaO+2CO=2NaCO+O固体增重列比例式882106278=44gm−求解m=28g,固体增重28g
;【小问3详解】23NaCO稳定,加热时不发生变化,3NaHCO热稳定性差,加热时易分解生成23NaCO而被除去,同时不引入新杂质;3NaHCO加热时分解生成23NaCO、CO2、H2O,化学方程式为
323222NaHCONaCOHOCO++;【小问4详解】23NaCO和NaCl组成微粒阳离子相同而阴离子不同,可利用2-3CO与Cl-性质不同,反应时产生不同现象区分,NaCl与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23NaCO与盐酸反应有CO2气体生成,所以用盐酸可以
区分二者;故答案为:分别与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体;23NaCO与2CaCl或2Ca(OH)都能发生离子反应2-3CO+2+Ca=3CaCO↓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而NaCl中Cl-与2+Ca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利用2CaCl溶液或2Ca(OH)溶液可
以区分二者;NaCl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发生离子反应-+Cl+Ag=AgCl↓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23NaCO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发生+23222H+CO=HO+CO−无白色沉淀产生,所以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可以区分二者;故答案为:分别
与石灰水混合,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或分别与氯化钙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或分别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干燥的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1)A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_________
__。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D为收集干燥氯气的仪器,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中饱和食盐水主要作用之一是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气体b.C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c.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F中红色布条裉色,证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d.尾气处理时,所用试剂可以选用澄清石灰水(4)下图是用强光照射密闭广口瓶中新制氯水时,用数字化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下列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与图
像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检验此久置氯水中Cl−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a.氢离子的浓度b.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c.溶液的导电能力d.溶液的漂白能力(5)图中仪器b内试剂在该实验中所体
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若反应产生了标准状况下11.2L的氯的气,则参与氧化还原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答案】(1)①.圆底烧瓶②.2222MnO4H2ClMnCl2HO+−+++++△(2)③(3)abc(4)①.abc②.向溶液
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少量3AgNO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5)①.还原性和酸性②.1【解析】【分析】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B装置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干燥装置C干燥后进入D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进入EF对其性质进行探究,尾气使用
碱液吸收;【小问1详解】根据a仪器结构特点可知为圆底烧瓶;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2222MnO4H2ClMnCl2HO+−+++++△;【小问2详解】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发生收集,选装置③;【小问3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B中饱和食盐水主要作
用之一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a正确;b.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B装置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干燥,C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b正确;c.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F中红色布条裉色,证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
漂白性的时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c正确;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能吸收氯气不完全,故尾气处理时,所用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答案选abc;【小问4详解】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氧气和强酸盐酸,故溶液中酸性增强、氯离子浓度增大、氧气含量增加,漂白
能力减弱;检验久置氯水中Cl−存在的操作及现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少量3AgNO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小问5详解】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体现的盐酸的还原性
和酸性;若反应产生了标准状况下11.2L的氯气,即0.5mol,根据反应:2222MnO4H2ClMnCl2HO+−+++++△,则参与氧化还原的HCl的物质的量:1mol;19.回答下列问题:(1)在2S−、2Cu+、2Fe+、22HO、2Cl、I−、
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2)高铁酸钠()24NaFeO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
业上有一种制备高铁酸钠的化学反应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2423ClO2Fe10OH2FeO3Cl5HO−+−−−++=++①由上述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ClO−___________24FeO−(填“>”或“<”);②请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___________
。(3)3Fe+、227CrO−、3Cr+、2Fe+、H+、2HO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发生23FeFe++→的反应过程。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1mol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是___________;②将以上物质填入下面横线上,并配平该反
应。___________。【答案】(1)①.2Cu+、H+②.2S−、I−③.2Fe+、22HO、2Cl(2)①.②.(3)①.227CrO−②.A6N③.22332726Fe14HCrO6Fe2Cr7HO++−++++=++【解析】【
小问1详解】2Cu+、H+元素化合价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2S−、I−元素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2Fe+、22HO、2Cl元素化合价既能升高,也能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小问2详解】①32423ClO2Fe10OH2FeO3Cl5HO−+−−−++=++反应中,
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O−作氧化剂,Fe元素化合价升高,24FeO−为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则氧化性:24ClOFeO−−>;②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
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