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02.722 KB
  • 2024-09-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13)页,102.72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babadfa8e523047b839db627190a7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60分1.宋朝时期蔡襄《荔枝谱》:“福州种植荔枝最多,延迤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处,一家之有,至于万

株。”韩彦直《橘桔录》:“种橘大姓,不复计树若干,但云有几亩。”由此可知,宋朝()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B.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C.农业出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趋势D.已经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

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3.下列诗句能够侧面地反映唐朝的一些景况。其反映的主要角度依次是()①“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

藏万家室。”③“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田畦。”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A.①手工业——②农业——③城市建筑——④娱乐活动B.①城市建筑——②手工业——③娱乐活动——④农业C.①手工业——②娱乐

活动——③农业——④城市建筑D.①娱乐活动——②农业——③城市建筑——④手工业4.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大量丝织品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5.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

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6.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

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7.西周初年,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卿大夫为四,士为二。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A.铁器牛耕使用B.分封制度崩溃C.礼乐文明崩坏D.社会动荡不安8.下侧信息概括了中国某朝代的部分

特征,这时期应是()●加强集权,统治者重文轻武●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教育发展,科举入仕者增多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9.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

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1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④阻

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B.佃农之间买卖頻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

地买卖中获利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12.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高了2倍多。这一变化()A.导致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B.巩固

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C.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D.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13.公元10年,王莽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每季度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市平”。若物价高于“市平”,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若市场价格低

于“市平”,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这一措施()A.体现了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干预B.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以巩固统治14.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

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15.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率船队绕

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他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16.18世纪中期,美洲种植烟草几乎无利可图,黑奴们劳作的价值降低。19世纪初,一个成年的黑奴种植生产出来的棉花,在市场上

可以卖到600美元,而种植出来的烟草、水稻,只能卖到60、70美元。该变化()A.导致奴隶贸易萎缩B.受到了技术革命的影响C.源于殖民方式变化D.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17.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

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18

.17世纪上半叶,某国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庞大的商船队和特许贸易公司,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该国是()A.荷兰B.葡萄牙C.法国D.西班牙19.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先后打败了()A.西班牙

、荷兰、法国B.西班牙、法国、德国C.荷兰、葡萄牙、美国D.法国、葡萄牙、荷兰20.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

家是()国家年份1500-15991600-1700年①705371②651770③——811A.葡萄牙B.荷兰C.英国D.法国21.奴隶贸易严重地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

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这说明奴隶贸易()A.阻滞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B.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C.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2.18世纪以前

,英国政府明令禁止进口印度纺织品,并采取了保护性的粮食政策。19世纪以来,政府逐渐取消了纺织品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原料的进口税率,并规定谷物可以自由进口。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世界市场

的拓展B.自由思想的冲击C.殖民帝国的巩固D.工业进程的加快2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出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认识正确的有()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孕育了世界市场的雏形②交

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④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4.18世纪初,英国首都伦敦和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成为英国社会非常时髦的东西。有人这样描述:上自宫廷贵族,下至城市贫民,

所有衣衫、围裙、桌布,褥垫、窗帘等等,几乎都是印花布。这种状况对英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A.改变了英国的社会习俗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C.英国经济丧失了独立性D.导致英国贫富差距扩大2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独裁统治的

现象,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B.原有的民主制度不适应或不利于垄断C.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腐朽不堪D.资本主义制度即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C.英国将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霸主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26.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

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

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财富资源的猎取27.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这表明

()A.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B.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C.工厂的动力转变为以机械能为主D.统一后的德国重视科技与发明28.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更加全面地控制市场(横向联合)或者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纵向联合),他

们组成了大型的工业联合体。这种“工业联合体”出现于()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C.经济大危机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29.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

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

产经验更重要3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

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材料分析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户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明)蒋以化《西

台漫记》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

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根据材料一,“小户”和“大户”各指什么?大户和小户之间存

在怎样的经济关系?(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3)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

发展有何认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晚清政府在北京社会教济体系建设中注重对绅商等社会力量的吸纳和鼓励…“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表现在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方方面面,如平粜中采用招商购运

粮食、招商磨面、招商出售米面等;鼓励绅商开设粥厂,定量拨助绅商办粥厂的米面;鼓励和资助绅商办善堂……晚清北京在社会救济中减少了粥厂数量,使年力精壮者到教养局,教养工厂,工艺局所学习工艺,获得就业机会,掌握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

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集渠道的依赖,主要是绅商捐助和举办赈捐……1883年清政府设立顺天府备荒经费,1894年起改由户部专催,户部专存。1907年又令户部将备荒经费存入银行生息。晚清时期政府在社会救济实践上和制度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这对社会稳定的作用确是有限的,也改变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摘编自王

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材料二时至今日,在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穆斯林等外来移民群体开始占据相对多数乃至绝对多数,某些城市、甚至英国全国人口构成也正在出现类似发展趋势,以至于近年有“伦敦斯坦”之称,进一步放大了这类政治

力量的能量……首先,杜会保陣和福利制度大大减少了外来移民在英国生存的困难,从而直接激励了这类移民的增长,特别是澈励了惰性较强而自我奋斗精神较差的移民来分享福利蛋糕……但是,如果他们可以指望相当丰厚的福利救济,他们这

样做的动力就将大大衰减。特别是如果有许多福利救济项目是与外来移民身份挂钩,那么,他们更将具有强大的动力拒绝融入东道国社会,以保持其“外来移民”身份和与此桂钩的福利救济。在有福利救济可以指望且政府奉行“淘

气孩子多吃糖”策略的情况下,外来移民中必然会有某些个人和势力选择挑头闹事争取更多福利,以此为自己争取外来移民群体“领袖”地位。而所有这一切,又必然在英国内部制造和激化社会矛盾。摘编自梅斬育《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启示》(1

)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社会救济对社会稳定作用有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实施福利国家制度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就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农业经济的发展。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故A错误。B,“开始”表述错误。故B错误。C,材料反映出当时福州等地有专门种植荔枝、桔子的大户,体现了农业出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趋势。故C正确。D,材料不能反映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错

误。2.答案:D解析: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的经济,其中①是手工业中②农业③城市建筑④娱乐活动,所以正确的是A项,其他错误。4.答案:D解析: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分析可知,是与传统自然经济不一样的经济模式,即资本主义经济

的萌芽。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故选C项;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唐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国土面积辽阔,经济发展繁荣稳定,出现了贞

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社会文化开放包容,A项正确。②为北宋时期,此时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北宋疆域称不上广阔;但经济文化发展繁荣,四大发明中有三种发明取得划时代的进步,B项错误。③为南宋时期,分裂割据动荡,以朱熹等人为代表的理学思想达到成熟期,指南针亦广泛运用于航海,

,C项错误。④为清朝,大一统王朝较为稳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但思想专制,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7答案:A8答案B解析:唐朝时坊市分开,不符合材料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重文轻武”“坊市界限被打破”“科举入仕者增

多”可判断为宋朝,故B项正确;元朝为少数民族政权,对汉人进行严格的管制,因而不可能重文轻武,故C项错误;明代不具备材料中“重文轻武”“坊市界限被打破”的典型特征,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10.答案:D解析:海禁闭关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保护了沿海居民,维护了沿海地区的稳定,但其主要影响是使中国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阻碍了贸易往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②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防御,不能避免西方的殖民侵略,也不能如重商主义政策一样,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①③错误,与之组合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可知,民间土地买卖得到政府承认。A、B、C材料没有反映出来。所以答案选D。12.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新

航路开辟后,依据材料“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高了2倍多”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结合所学可知,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A项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逐渐丧

失了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促进中西方经济交流,故D项错误。故选:C。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王莽改制。题干中提及王莽设立“五均官”对物价进行干预,故选A项;“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难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当时政府

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所述措施不是维护农民的利益,而是维护市场秩序,以此巩固统治,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工资和地租跌价”带来的影响是封建势力的衰落,“工业利润增多”带来的影响是资产阶

级力量的增强,由此可知这一历史现象推动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故C项正确;A项所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而不是材料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排除;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不是材料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这一历史现象和商路以及商业

中心的转移无关,故D项错误。1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项正确;ABC项都没有完成这一创举,排除。16.答案:B解析:17.答案:B解析:B项表述与题目中“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

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相符,故选B项;A项表述错误,排除;题目中并未体现新旧大陆的发展问题,排除C项;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根据“17世纪上半叶”、“

雄厚的商业资本、庞大的商船队和特许贸易公司,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等信息可知这个国家指的是荷兰,故选A;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7世纪上半叶已经走向衰落,排除BD;法国没有能够垄断过全世界的贸易,排除C。19.答案:A解析:2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早期殖民扩张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扩张但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很快衰落,所以①属于A;结合所学,②属于荷兰,故选B。③属于英国。D和题意无关,排

除。故选B。21.答案:D解析:22.答案:D23.答案:C24.答案:B25.答案:B26.答案:C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垄断组织的

产生,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选择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A。BD与题意无关。27.答案:A解析:据材料“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

能再转变为机械能”得出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不能仅就德国某个科学家的成就来判断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故B项错误;据材料“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

可知材料说的是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故C项错误;德国实现统一是在1871年,故D项错误。28.答案:D解析: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公司要“全面地控制市场”,控制“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实行横向或者纵向联合,即“垄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项正确。29.

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均是工匠,显然没有科技成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家均是科学家,说明科学与技术结合程度加深,故C正确;A中身份决定成果,显然不符合事实;第一次科技成果就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故B错误;材料没有比较理论和经验的重要性,故D错误。3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蒸

汽机的广泛应用。根据图示信息,1788年开始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催生了大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被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示

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31.答案:(1)“大户”指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的机户;“小户”指靠出卖劳动为为生、计工取酬维持生活的“机工”。雇佣关系,资本主

义萌芽。(2)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手工业生产的再扩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崛起。闭关锁国政策。(4)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逐渐落后

于世界。32(1)特点:救济主体多元化(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经济方式注重“教养兼施";对社会救济资金的依賴性增强;注重运用市场手段。(原因:晚清政治腐败,加之贪污橫行,弱化了社会救济对社会稳的作用;经济

落后,不能为社会救济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2)影响:吸引大批外来移民进入英国社会,英国社会人口构成巨变;助长了社会惰性,培养了众多懒汉;外来移民保持传统习俗拒绝融人英国文化,带来了社会的撕裂和社会

矛盾的激化。认识: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目的在于稳定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需要稳定的杜会环境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要与现实情况,基本国情相结合。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