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2.880 M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docx,共(14)页,2.88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8819c810f5994eb7db09fe9961252c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第一学期期中调研高二化学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

2O:16S:3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本部分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BCD锌锰干电池燃气燃烧电池充电火力发电AAB.BC.CD.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熵增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C.固体溶解一定是熵减小的过程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3.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

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A.液氮-液氢B.液氧-液氢C.液态2NO-肼D.液氧-煤油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1kJm

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2HgOg2HOl+=1285.8kJmolH−=−.C.()()()32CaCOsCaOsCOg+=H0D.已知中和热157.3kJmolH−=−,若将含0.5mol24HSO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

量要大于57.3kJ5.M与N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P,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M)、v(N)、v(P)表示。已知v(M)、v(N)、v(P)之间有以下关系:()()2vM=3vN、()()vN=vP,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M3N=P+B.2M3N3P

+=C.3M2N2P+=D.3M2NP+=6.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ΔH>0B.1molS(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968kJC.213ΔH=ΔH-ΔHD.16gS(s)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484kJ7.下列图示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

不相符...的是ABCDNaCl溶于水电解2CuCl溶液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H与2Cl反应过程中焓的变化NaClNaCl+−=+22CuClCu2Cl+−=+()()2242NOgNOgH0(

)()()22HgClg2HClg+=H0A.AB.BC.CD.D8.已知1molH2O2分解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是:i.H2O2+I-=H2O+IO-,i

i.H2O2+IO-=H2O+O2↑+I-。H2O2分解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加催化剂后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①的活化能等于98kJ•mol-1C.i和ii均为放热反应D.i的化学反应速率比ii的小9.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

理解释的是A.22HO溶液中加入少量2MnO固体,促进22HO分解B.密闭烧瓶内的2NO和24NO的混合气体,受热后颜色加深C.铁钉放入浓3HNO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D.锌片与稀24HS

O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4CuSO固体,促进2H的产生10.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2CO和2SO,实验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废气中2SO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B.装置a中的离子反应为2

322322HCOSO2COSOHO−−+=++C.装置a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废气中的2CO和2SOD.装置b中的总反应为223224SOCOHOHCOOHSO−−+++电解11.N2(g)+3H2(g)→2NH3(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①降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N2的浓度④缩小体积增大压强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2.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化学原理:CH2=CH2(g)+H2O(g

)=CH3CH2OH(g)ΔH。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C—HC=CH—OC—CC—O键能/(kJ·mol-1)4136154633483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B.相同时间段内

,反应中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C.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D.上述反应式中,ΔH=-96kJ·mol-113.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H2(g)+I2(g)垐?噲?2HI(g),充分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相关数据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I2的浓度/(mol•L-1)n(H2)n(I2)n(HI)c(I2)I0.10.100.008Ⅱ0.20.20xA.该温度下,反

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25B.Ⅱ中x=0.008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D.反应开始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I>Ⅱ14.如图1所示为铅蓄电池,图2所示为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石墨做电极,电解2CuCl溶液,Z为盐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连B极,Y连A极B铅蓄

电池放电时,负极得电子被氧化,电极析出4PbSO,质量越来越大C.将Z换成阴离子交换膜,电解一小段时间后,X极区和Y极区溶液浓度均变小。D.将Z换成铜片,电解一小段时间,Z的质量几乎不变15.近期我国研究人员报道了温和条件下

实现固氮的一类三元NiFeV催化剂,下图为其电催化固氮的机理示意图。以下关于该电催化机理过程描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B.反应过程涉及了N2的电化学氧化C.1个N2分子反应生成2个NH3分子D.反应分多步进行

,中间产物为几种不同的氮氢化物16.在T℃,HCl气体通过铁管时,发生腐蚀反应(X):22Fe(s)+2HCl(g)FeCl(s)+H(g)ΔH(K=0.3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降低反应温度,可减缓反应X的速率.B.在HCl气体中加入一定量2H能起到防护铁

管的作用C.反应X的H可通过如下反应获得:221Fe(s)+Cl(g)FeCl(s)ΔH、222H(g)+Cl(g)2HCl(g)ΔHD.T℃时,若气体混合物中()12(HCl)=H=0.5molLcc−,铁管被腐蚀17.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系统(工作原理如

下图,电解液含硫酸)。离子种类2VO+2VO+3V+2V+颜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322VOV2HVOVHO+++++++=++B.当完成储能时,正极溶液的颜色是黄色C.电池工作时,H+透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区移动D

.该电池能提供稳定的输出功率,原因是电解液循环,保持各离子浓度稳定18.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4CH和一定量的2HO,发生反应:()()()()422CHgHOgCOg3Hg++。4CH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x[()

()42nCHx=nH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xxB.反应速率:bcvv=正正C.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abcKKK=D.反应温度为1T,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9.2N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2Pt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总反应为222NO(g)+CO(g)=CO(g)+N(g)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NO为氧化剂B.-1Δ

H=-226kJmolC.由图乙知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2PtO和22PtO20.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M和N,发生反应:()()()()gMNXggYg++,已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v=kcM正,其中速率常数满足关系aEAlnk=-RT(R、A为常数,T为温度,aE为反应的活化能)。上述反应在催化剂Cat1、Cat2作用下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Cat1时反应的活化能较高B.平衡时M和N的转化率相等C.增大N的浓度不影响正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D.

若改为恒容绝热容器,平衡时M的转化率一定降低21.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能证实3222Fe2I2FeI+−+++为可逆反应。已知36FeF−是一种无色的稳定的络离子。实验装置注:a、b均为石墨电极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和现象①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ⅱ.待指针归零,向U型管左管中加入1

0滴11molL−KI溶液,∙∙∙∙∙∙②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ⅱ.待指针归零,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10滴10.01molL−3AgNO溶液,指针向左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表指针归零,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B.①中加入KI溶液后,上

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C.②中加入3AgNO溶液后,导致还原性:2FeI+−,上述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②中电流表指针再次归零时,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饱和4NHF溶液,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第二部分非选

择题(共58分)22.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为-57.3kJ·mol-1]:___。(2)取50mLNaOH溶液和3

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温度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___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

26.426.226.330.4②近似认为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0g·mL-1,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ΔH

=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填字母)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

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23.碱性银锌二次航空电池为价格昂贵的高能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ZnAgOZnO2Ag++放电充电,其电池中的基本单元示意图如下:(1)该电池放电时,银电极板为电池的__________

_(填“正极”或“负极”)。(2)以KOH溶液为电解液,放电时锌电极板区域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可分为两步:反应ⅰ.锌电极板的溶解:∙∙∙∙∙∙反应ⅱ.锌电极板上ZnO的析出:()224ZnOHZnO2OHHO−−++补充反应ⅰ:___________。(3)放电时,析出的Zn

O会覆盖在锌电极板表面,影响电池使用效果。用浓KOH溶液可以抑制ZnO的生成,并促进锌电极板的溶解,请结合化学用语,从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4)将锌电极板制成蜂窝孔状,如图a所示,能增大锌电极板的表面积,但蜂

窝孔的孔径过小,影响OH−进出蜂窝孔的速率,导致孔径内外OH−浓度出现差异,多次充放电后会影响锌电极板的形状。图b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锌极板变形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充电时,OH−向锌极板方向迁移b.孔内沉积ZnO,导电能力

减弱,影响电池使用效果c.导致该腐蚀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孔外OH−浓度高于孔内OH−浓度d.为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放电效果,应选用孔径恰当的锌极板24.用甲烷制高纯氢气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1)一定条件下,()()()42CHgCs2Hg+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过程为_

________。(2)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可制得较高纯度的氢气,相关反应如下。反应I.()()()()14221CHgHOgCOg3HgΔH206kJmol−++=+反应Ⅱ.()()()()12222COgHOgCOgHgΔH41kJmol−++=−①总反应:()()

()()4222CHg2HOgCOg4HgΔH++=_________②已知83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CO与28molHO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_。③在常压,600℃条件下,甲烷制备氢气的总反应中2H平衡产率为82%。若加入适量生石灰后2H的产率可提高到9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3)科学家研究将42CHHO、与42CHCO、联合重整制

备氢气:反应I:()()()()14221CHgHOgCOg3HgΔH206kJmol−++=+反应Ⅲ:()()()()14223CHgCOg2COg2HgΔH247kJmol−++=+常压下,将42CHH

O、和2CO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测得体系中()()2nH:nCO变化如图2所示。①已知700℃、NiO催化剂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2O可增加2H产率,此条件下还原性CO_________2H(填“>”“<”或“=”

)。②随着温度升高()()2nH:nCO变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25.铁的腐蚀与防护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Ⅰ.研究铁的腐蚀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将铁粉放置于0.002mol/L4CuSO溶液中浸泡,过滤后用水洗涤步骤2:向

15.00mL1mol/LNaCl溶液(用盐酸调pH=1.78)中加入浸泡过的Fe粉步骤3:采集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数据。(1)第一阶段,主要发生析氢腐蚀,Cu上发生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2)第二、三阶段主要发生吸氧腐蚀①选取b点进行分析:

经检验溶液中含有2Fe+,写出Fe被腐蚀的总反应___________。②取b点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加入稀盐酸后立即变红。b点2Fe+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依据b点

发生的反应,分析第二阶段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Ⅱ.研究铁的防护(3)在铁表面镀锌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已知:2Zn+放电的速率缓慢且平稳,有利于得到致密、细腻的镀层。①镀件Fe应与电源的__________

_相连。②向4ZnSO电解液中加入NaCN溶液,将2Zn+转化为()24ZnCN−,电解得到镀层更加致密、细腻,原因是___________。(4)电镀后的废水中通常含有CN−,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

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的的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OH2eClO

H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2HO2eH2OH−−+=+D.除去CN−的反应:2222CN5ClO2HN2CO5ClHO−−+−++=+++26.某小组探究含Cr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资料:i.含Cr元素的常见粒

子:2-27CrO(橙色)、2-4CrO(黄色)、CrO5(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Cr3+(绿色)、Cr(OH)3(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4CrOH(亮绿色)。ii.H2O2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iii.在碱性环境中,O2不能氧化+

3价铬元素。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装置步骤操作现象2mL0.0125mol•L-1K2Cr2O7溶液I先滴入稀硫酸至pH≈2,再滴入5滴5%H2O2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H2O2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

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Ⅱ继续缓慢滴入10滴2mol•L-1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1)已知2-27CrO(橙色)+H2O22-4CrO(黄色)+2H+。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释I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2)I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3)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4)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预测有Cr(OH)3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3

价铬元素被H2O2氧化。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取少量I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NaOH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_。然后滴入NaOH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NaOH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

_____色。②乙同学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3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H2O2的氧化性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右侧烧杯溶液中,氧化剂是_____。开始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分别继续进行如下实验。i.向左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蓝灰色沉淀,继续缓慢滴入N

aOH溶液,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电子从左向右运动),此时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ii.向右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有微小气泡生成,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左侧无明显变化。此时原电池中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由上述实验,2-27CrO与H2O2、2-4CrO与H2

O2的氧化性强弱(填“>”或“<”):酸性条件下,2-27CrO_____H2O2;碱性条件下,2-4CrO_____H2O2。的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3495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