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希望班)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464.000 KB
  • 2024-09-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希望班)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希望班)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希望班)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希望班)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4)页,464.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7566e6a616d1d4249f87da54f0f275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S-32Cl-35.5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

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东晋葛供《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A.煮沸研碎B.浸泡过滤C.萃取剪断D.蒸馏捣碎【答案】B【解析】【详解】以水升渍,可知加水溶解,绞取汁,

可知过滤分离出液体,则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浸泡、过滤。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文史资料的含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传统文化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2.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小商小贩用自来水充当

纯净水出售。下列试剂中,可用来辨其真伪的是()A.酚酞溶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Cl2+H2O=HCl+HClO,则自来水中含有Cl-,而纯净水则无Cl-,检验Cl-离子的存在,可用硝酸银溶液,

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AgCl沉淀;氯水中存在氢离子显酸性,遇酚酞不变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自来水中少量的盐酸和次氯酸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但

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0.1mol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AB.22g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C.11.2L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常温下N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答案】B【解析

】【详解】A.含0.1mol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2NA,A错误;B.22gC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正确;C.11.2LCO2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因此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5mol,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不一定为0.5NA,C错误;D.常温下气体的摩

尔体积不是22.4L/mol,因此N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不是22.4L,D错误;答案选B。4.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A.Na2OB.NaOHC.Na2C

O3D.Na2O2【答案】D【解析】【详解】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其变质过程中为:Na被氧化为Na2O,Na2O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潮解形成NaOH溶液

,CO2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固体,可见不可能产生Na2O2;故答案为D。5.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4abmol-1B.4bamol-1C.abmol-1D.bamol-1【答案】B【解

析】【详解】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四个氧原子,所以含有b个氧原子的硫酸的分子数是b4,则NA=bNb4namol4a==mol-1,故合理选项是B。6.“5.12汶川大地震”后,消毒尤为重要,其中常用的消毒剂为

“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溶液,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服。则其有效成份可能是A.Cl2B.SO2C.NaClOD.KMnO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与题中无色不符,故A错误;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与题中呈碱性不符,故B错误;C.次氯酸钠为无色,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浅色衣服,故C正确;D.高锰酸钾呈

紫色,与题中无色不符,故D错误;故选C。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2Cl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Ⅰ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B.图Ⅱ中:闻2Cl的气味C.图Ⅲ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图Ⅳ中:若气球干瘪,证明2Cl可与NaOH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Ⅰ中实验现象可知,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A正确;B.2

Cl有毒,闻其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人鼻孔中,B正确;C.Cu丝在2Cl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C正确;D.若2Cl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烧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就会鼓起来,D错误;答案选D

。8.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下: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0.86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针,使Na(密度为0.97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MgCl2溶液(密度约为1g·cm-3)。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MgCl2溶液加入苯中,MgCl2溶液在上层B.钠一直停留在苯层不发生反应C.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直至消失,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D.Na在MgCl2溶液底部四处游动,MgCl

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A.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将把MgCl2溶液加入盛有苯的试管中时,液体分层,MgCl2溶液在下层,苯在上层,A错误;B.钠与MgCl2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和H2,气泡附着在钠

块上,使固体浮力增大,Na块上升进入苯中,当H2脱离钠块后,钠落入MgCl2溶液中,又发生上述反应,因此钠块并不是一直停留在苯层不发生反应,B错误;C.由于密度ρ(苯)<ρ(Na)<ρ(H2O),所以金属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H2反

应,氢气泡使Na受到的浮力增大,钠块上升,后又下落界面处的MgCl2溶液中进一步与水反应,钠块上下跳动直至消失,反应产生的NaOH与MgCl2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Mg(OH)2白色沉淀,因此会看到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C正确;D.由于密度ρ(苯)<ρ(Na)<ρ(H2O),所以N

a块在MgCl2溶液与苯界面处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的NaOH与MgCl2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Mg(OH)2白色沉淀,D错误;故答案为C。9.下列各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A.200mL2mol·L-1MgCl2

溶液B.1000mL2.5mol·L-1NaCl溶液C250mL1mol·L-1AlCl3溶液D.500mL3mol·L-1KCl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200mL2mol·L-1MgCl2溶液中Cl-的浓度c(Cl-)=2mol/L×2=4mol/L;B.1000mL

2.5mol·L-1NaCl溶液中Cl-的浓度c(Cl-)=2.5mol/L×1=2.5mol/L;C.2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浓度c(Cl-)=1mol/L×3=3mol/L;D

.500mL3mol·L-1KCl溶液中Cl-的浓度c(Cl-)=3mol/L×1=3mol/L;可见上述溶液中c(Cl-)最大值是4mol/L,故答案为A。10.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

氯气中的水蒸气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C.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澄清石灰水代替D.装置B的现象是干燥布条褪色,湿润布条不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氯气不反应,则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A正确;B.氯气有毒,为

防止实验人员被毒气污染,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B正确;C.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由于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不能很好的吸收尾气,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代替NaOH溶液使用,C正确;D.Cl2没有漂白性,Cl2与H2O反应产生的HClO具有漂白性,因此B中干燥布

条不能褪色,而湿润处布条褪色,D错误;故答案为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下图

是一种实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当关闭B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可以是()A.浓硫酸B.饱和氯化钠溶液C.浓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钙悬浊液【答案】CD【解析】【分析】先打开B,在A处通

入干燥氯气,氯气与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上的水反应产生HClO而使布条的红色褪色;当关闭B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D中的溶液会与氯气反应。【详解】由信息可知,D中的溶液会与氯气反应,而不能使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A.浓硫酸可干燥氯气,氯气与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上的水

反应产生HClO而使布条褪色,A不符合题意;B.氯气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而使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B不符合题意;C.氯气与浓NaOH溶液反应而消耗,因此不能再使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C符合题意;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被消耗,因此不能再使C处湿润的红

色布条褪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12.一团棉花包裹少量过氧化钠放在石棉网上,将CO2气体缓缓通入棉花中的过氧化钠上,棉花很快燃烧起来,根据实验分析可知,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CO2对棉花起助燃作用

B.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放热C.反应生成的O2有利于棉花燃烧D.过氧化钠与C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了【答案】A【解析】【详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气有助燃性。A.支持燃烧的物质是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起

助燃作用,A错误;B.过氧化钠与CO2反应发生放出热量,达到棉花燃烧的着火点,从而使棉花燃烧起来,B正确;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生成的O2有利于棉花燃烧,C正确;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产生

Na2CO3和O2,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固体由反应前的Na2O2变为Na2CO3,因此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D正确;故答案为A。1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NO和CO气体,下列有关两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数相同B.

分子数相同C.原子数相同D.气体质量相同【答案】BC【解析】【详解】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NO和CO气体,则二者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中NO和CO气体的分子数相同,由于1个NO、

CO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不相同,故当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时,其中含有的电子数不相同,A错误B.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数相同,B正确;C.NO和CO分子中都含有2个原子,当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时,其中含有

的原子数目相同,C正确;D.NO和CO的摩尔质量不同,根据m=n·M可知:当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的质量不相同,D错误;故答案为BC。14.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盛水的试剂瓶中的实验现象是()A.左导管

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B.左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右导管液面上升C.左、右导管液面均上升D.左、右导管液面均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固体,燃烧消耗O2使左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右瓶中气体的体积不

变,气体压强不变;当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活塞,中间广口瓶中的水只会沿导气管进入左瓶中,因此会看到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故合理选项是A。15.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A.液氯B.

新制氯水C.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D.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答案】BD【解析】【详解】A.液氯与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能发生反应,因此试纸不变色,A不符合题意;B.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HClO,溶液显酸性,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由于HClO、Cl

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物质由红色变为无色,即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符合题意;C.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中HClO分解变为HCl,实际溶液为稀盐酸,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而不能再褪色,C不符合题意;D.用盐酸酸化的漂

白粉溶液溶液中含有H+、ClO-、HClO,溶液显酸性,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由于HClO、Cl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红色物质由红色变为无色,即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4个大题)16.如图所示中,A为

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答案】(1).Na(2).Na2O2(3).NaOH(4).Na2CO3(5).2Na+2H2O=2NaOH+H2↑(6).2Na2O2+2H2O=4NaOH+O2↑(7).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分析】A

为一种常见的单质,A与O2在点燃时反应产生B是淡黄色固体,则A是Na;B是Na2O2;A、B与H2O反应都可以产生C,则C是NaOH;Na2O2与CO2反应产生D是Na2CO3;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产生的E是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

然后根据问题逐一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Na2O2;C是NaOH;D是Na2CO3;E是NaHCO3。(1)物质的化学式:A是Na,B是Na2O2;C是NaOH;D是Na2CO3;(2)反应②是Na与H2O反应产生NaOH、H2,

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3)反应③是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4)反应④是Na2O2与CO2反应产生Na2CO3、O2,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点睛】本题考查了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突破口是A的氧化物是淡黄色固体,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物质相对量的多少及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17.(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中

,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原子数之比是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2)等质量的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______,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______,原子数之比是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答案】

(1).1:1(2).1:1(3).5:3(4).4:11(5).4:11(6).3:2(7).3:2(8).1:1(9).2:3【解析】【分析】(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定律比较分子数、物质的量之比,根据分子组成判断原子数目的多少,根据m=n•M计算质量,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

子质量之比比较密度;(2)根据n=mM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分子组成判断原子数目的多少,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详解】(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定律,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

含有相同的数目的粒子,则: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之比为1:1;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之比为1:1;1个甲烷(CH4)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则原子总数之比为5

:3;根据m=n•M可知,当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质量之比m(CH4):m(CO2)=16:44=4:11;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密度之比为ρ(CH4):ρ(CO2)=16:44=4:1

1。(2)n(O2):n(O3)=m32?g/mol:m48?g/mol=3:2;由于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V(O2):V(O3)=n(O2):n(O3)=3:2;由于O2、O3都是由O原子构成的

,所以等质量的O2和O3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相同,则含有的原子个数比为1:1;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密度之比为ρ(O2):ρ(O3)=32:48=2:3。【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个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及阿伏伽德

罗定律的应用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物质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乘积的比。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1)为防止铜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______。(2)当观察到AgN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写出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

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5)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盛水的试管中,溶液最后的颜色为______,说明氯气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答案】(1).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2).Cl2+H2OHCl+HClO(3).HCl+AgNO3=AgCl↓+HNO3(4).剧烈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5).Cu+Cl2CuCl2(6).先变红后褪色(7).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8).Cl2+2NaO

H=NaCl+NaClO+H2O(9).浅黄绿色(10).能【解析】【分析】干燥的氯气与Cu加热生成CuCl2,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通入先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空试管作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Cl2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产生盐酸和次氯酸,酸

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但HClO具有漂白性,又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在AgNO3溶液中,Cl2与水反应产生盐酸会发生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由于氯气是有毒气体,在尾气排放前先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然后再排放。【详解】(1)为防止在加热

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2)在AgNO3溶液中,首先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然后是反应产生的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

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3)在硬质玻璃管中,Cu和Cl2剧烈反应,产生棕黄色烟,生成氯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Cu+Cl2CuCl2;(4)Cl2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使溶液显酸性,石蕊溶液遇到酸变红色,但

HClO有漂白性,所以红色又褪去,故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5)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但由于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反应方程式

为:Cl2+2NaOH=NaCl+NaClO+H2O;所以尾气中的氯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即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6)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氯气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由于在氯水中含有Cl2分子,因此氯水颜色为浅黄绿色,据此可知氯气能溶于水。【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即可解答,注意装置的防倒吸功能及氯气是有毒气体,在排放之前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19.实验室欲配制25

0mL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需要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g。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称量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装在烧杯里称,二要迅速。③溶解: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注入烧杯里,搅拌。④冷却:将溶液冷却至室温。⑤移

液:将冷却溶液用______引流到______中。⑥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___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里。⑦振荡:手持容量瓶轻轻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⑧定容:继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处,改用______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线。⑨摇匀:盖好玻璃塞,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均匀。(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①定容时俯视______②溶解过程

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______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水______④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______【答案】(1).10.0(2).玻璃棒(3).250mL的容量瓶(4).烧杯(5).玻璃棒(

6).1~2cm(7).胶头滴管(8).偏大(9).偏小(10).偏小(11).无影响【解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冷却后的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

璃棒引流,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里,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好玻璃塞,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均匀。【详解】(1)①250mL1mo

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mol·L-1×0.25L×40g/mol=10.0g,故答案为:10.0;⑤移液时,为防止溶液飞溅,应用玻璃棒引流,将冷却后的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故答案为:玻璃棒;250mL容量瓶;⑥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附着在烧杯和玻璃棒上,

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移液后应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里,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⑧定容时,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1~2cm处,应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1~2cm

;胶头滴管;(2)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②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会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偏小;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水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

:偏小;④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对溶液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答案为:无影响。【点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

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