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2)页,50.64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6e662700994f707e4bcf1d0389226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南省高一年级12月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六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
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7月24日,湖南科技大学与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在崖州湾科技城举行签约仪式,湖南科技大学三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审批登记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这也意味着湖南科技大学这一地方高校,继续向着深海
领域进军。从落后到超越——“现在若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是卡不住的”“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挂在万步炎实验室“海牛楼”里的标语,每天都在时刻提醒他和团队:研究,就要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没有创新的勇气、信心和能力,就
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万步炎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万步炎告诉记者,今天我国在海底钻机领域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中国人自
己的努力而一点点实现的技术突破。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深海探测装备还基本靠进口,研发基础非常薄弱。“以前我们要到海上去搞资源调查必须借助西方的力量,有些先进的设备比如钻机他们就不卖给我们。”万步炎感慨地说,“别人在哪里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就要在
哪里闯出新路子!”万步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发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深海钻探装备。敢想敢做!万步炎自己画图、设计、生产、加工、组装、试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2003年夏天,钻机在海底下钻0.7米,打下第一个“中国孔”,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技术从无到有的跨越。但探索远未
止步。0.7米、5米、20米、60米、231米……从推开深海一条门缝到打开深海大门,从落后于人到实现技术超越。“10多年前,科考船上几乎所有设备都是进口的,如今国产装备占到80%以上,未来这一比例会越来越高。”万步炎无比
自豪,“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在深海钻探方面,如果还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是卡不住的!”从“势单力薄”到“攥指成拳”——“现在我们做科研的底气更足了”“今天所获得的成绩、取得的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离不开
整个团队的奋斗,更离不开国家和学校对项目和海洋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万步炎说。2010年底,万步炎从长沙矿山研究院来到湖南科技大学。“由于刚起步,当时的科研条件并不是很好。”万步炎说。看起来跟海洋不沾边的湖南科技大
学,要开展海洋探采矿科研攻关,当时并没有充足的资金与雄厚技术实力,难度可想而知。犹记得,在研制我国自己的深海钻探设备时,万步炎的团队只有五六人,势单力薄。“当时一个像样的专业实验室都没有,学校千方百计
想办法,最后将正在建设的一栋1200平方米车间改建为有试验水池的海工装备实验车间。”万步炎回忆道。虽然人不多,科研条件不太好,但大家都有一股“钻”劲——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一定能搞出来。没有任何可借鉴参考的技术资料,没有深海锂电池技术,没有深海控制与视频图像传输技术……
大家一切从零开始,经常干到凌晨一两点。“现在我们做科研的底气更足了!”万步炎向记者细数了他们底气的来源:——有了更强的科研团队。研究人员现有5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讲师及工程师12人,有博士学位者45人,分属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
与工程、矿业工程等学科。——有了更硬的科研平台。学校成立了海洋装备与工程技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等机构,与学校机电工程学院、海洋实验室等构建起多位一体发展新格局。——有了更多的科研项目。2023年10月以来,“海牛”团队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深海硫化物矿体高效
钻进取芯装备研制”、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项目“深海工程地质勘探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从学生到人才——“现在他们一个个成了‘金刚钻’”“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万步炎深知,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
创新人才。2010年,万步炎来到湖南科技大学成为一名教师,就是希望在高校培养出新一代国家海洋人才。“当时从事海洋地质勘探的人并不多,我们缺技术,更缺人才。”万步炎培养学生有一个“两课”理论:海洋是教室和课堂,走进海洋是专业课,吃苦耐劳是必修课。只要是
万步炎的学生,到了海上、进了实验室,都得拿起锤子、扳手、电焊,跟着他和工人一起干活。万步炎在海洋上建起“大课堂”,甲板上、餐厅、会议室、宿舍,都成了传道授业的课堂。“科研教学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趋势要引起重视,应
用研究应该紧跟甚至超前于产业发展趋势。”万步炎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走进企业深入了解对方需求,不能在实验室‘拍脑袋’,认为什么研究‘高大上’就‘跟着上’,最终却‘用不上’。”截至目前,万步炎团队已培养了8名博士和42名硕士。这些学生,现在都已成为“钻”在我国海洋事业上的一颗颗螺丝
钉。“现在,我的学生成了一个个‘金刚钻’。”万步炎为学生的优秀而骄傲,也为国家有了一批创新人才而高兴。2023年9月4日,万步炎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任湖南科技大学首届未来技术实验班(海牛班)班主任。未来技术实验班以已有“海牛”系列勘探装备关键技术为基础,汇聚学校机械工程、矿业
工程等优势学科,建立本、硕、博、博后“一站式”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布局储备技术和人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希望你们将人生志向与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将来做出一番不负时代的成就。”在开班仪式上,万步炎这样嘱托全体学生。(
摘编自《“时代楷模”、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耕蓝色国土》)材料二:全国两会前夕,在湖南科技大学,我们见到了深海钻机“海牛”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万步炎,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之一是关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万步炎:我们国家人才培养、选拔、评价的机制或者是制度,我觉得还在不断地完善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记者:你觉得迫切点在哪?万步炎:我们研发的这些技术,真正的核心关键我不会去申请专利,也不会写到论文里头去,我觉得应该以实际应用效果
来评判,你解决了什么工程技术问题,解决了哪个“卡脖子”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去检验。记者:你在发言中提到“想卡我们脖子以后也卡不住了”,这句话背后的底气是什么?万步炎:背后的底气来源于我这么多年做科研的体会,我在国外的研究所也
当过客座研究员,感觉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其实他们就是比我们先发展了一步,只要下定决心,我们中国人是能做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各国开始涉足海洋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资源遵循谁有能力先勘探,谁就具有优先开发权,因此,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对于维护国家
海洋权益有着重要意义。而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勘探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被提上日程,为了改变装备技术落后的局面,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面向全国招标研发深海钻机,万步炎和他的团队所提交的设计方案胜出。记者:当时
中标了,是不是意味着你的所有的方案是相对成熟的?万步炎:不,现在想起来,我做的投标方案根本就是不完全可行的。因为当时我们对这个东西没有很深刻的了解,我就看到了俄罗斯那台钻机,也不能把它全拆开,就是看了个大
致的外形,凭自己的想象做了个方案。第一轮设计做完,把样机做出来之后,根本就没办法工作。没有理论支持,也没有经验可循,万步炎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边学边干,2001年,他们研发的深海钻机被装上大洋一号科考船,首次出海海试,然而第一次
就出师不利,很快以失败告终。万步炎:设备做得太重,已经出海了,后面根本就吊不起来,实际一测试,当初设计5吨能力的吊放设备实际上已经退化到2.5吨了,所以我们设备没下水就回来了。……2003年8月,万步炎和团队成员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成功减重
的深海钻机重新出海进行海试。在这次海试中,钻机在3500多米深的海底下钻0.7米,成功取出矿石样本,打下了我国深海钻探第一孔。万步炎:上来以后非常激动。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做出自己的深海装备,第一次在深海发挥了它的作用。2015年6月,万步炎带领团
队研发的“海牛Ⅰ号”在3000米深的海底下钻60米,突破了国际公认难以跨越的50米难关,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202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万步炎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
楷模”称号。(摘编自《科技湖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挂在“海牛楼”里的有关标语彰显着万步炎的拳拳爱国情,也是他研发深海钻探装备的动力。B.万步炎培养学生的“两课”理论,体现了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C.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各国开始涉足海洋
资源的勘探和开采,而此时我国还没起步。D.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协会面向全国招标时,万步炎和其团队做出了成熟的方案而胜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步炎带领的团队研发的钻机在海底下钻0.7米,打下第一个“中国孔”,实现了我国海底钻
机技术从落后于人到超越他人。B.要想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C.万步炎及他团队做科研能成功既有团队的奋斗,更有国家及学校的支持。D.万步炎认为我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的机制或制度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解决这
一问题的迫切点在于要以实际应用效果来检验和评判。3.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万步炎取得科研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下列不属于科研成功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A.明确的目的和动机B.克服困难的意志和韧劲C.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D.创新的勇气、信心、能力4.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
文学性,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请从报道的形式和侧重点的角度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之处。【答案】1.D2.A3.C4.(1)真实性。湖南科技大学三亚学院的成立、钻机下探的深度、大量的数据,体现出真实性。(2)文学性。①表达形象:如用
“拍脑袋”形象地描述了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凭一时的想法和主观判断来做决定的行为,如用“金刚钻”形象地形容了万步炎的学生技术过硬。的②饱含情感: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万步炎献身海洋装备科技、不断开拓创新的赞美。5.(1)材料一是人物通讯,运用了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侧重通过万步炎引领我国海底钻机领域的研
究从落后到超越、做科研的底气越来越足的原因以及他培养人才方面的情况来展现其敢于担当、不断探索、为国育才的精神风貌,旨在传达科研人员矢志报国、担当使命的社会意义。(2)材料二是人物访谈,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侧重表达万步炎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些观点、万步炎和他的团队在研发深海钻机中标
后遇到的困难和做出的努力,以及最终取得成功的意义。【解析】【导语】材料一以新闻通讯的形式生动描述了万步炎教授及其团队在深海钻探领域的奋斗历程,突显其爱国精神和科研成就,强调科研团队、平台和项目的积累对于取得成功的重要性。材料二则通过采访展现万步炎的个人观点和科研经历,揭示出他对于高等
教育改革的思考以及对于我国科研自信的来源,更侧重于与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关的问题。两者结合全面展示了万步炎的科研成就和教育理念。【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万步炎和其团队做出了成熟的
方案而胜出”错,根据原文“我做的投标方案根本就是不完全可行的”可知,万步炎和他的团队当时的方案并不成熟。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A.“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技术从落后于人到超越他人”错,根据“200
3年夏天,钻机在海底下钻0.7米,打下第一个‘中国孔’,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技术从无到有的跨越”可知并不是从落后于人到超越他人。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材料中万步炎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是“没有任
何可借鉴参考的技术资料,没有深海锂电池技术,没有深海控制与视频图像传输技术……大家一切从零开始”,说明他们不是依靠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成功的。C.材料中万步炎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可借鉴参考的技术资料,没有深海锂电池
技术,没有深海控制与视频图像传输技术……大家一切从零开始”,说明他们不是依靠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成功的。而且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不一定会提供给我们,一些空白领域需要我们自行研究和探索,故不是必要的。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特色的能力。(1)真实性:文中如实报道了湖南科技
大学三亚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一客观事件,点明其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审批登记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还具体介绍了签约仪式举办的时间(7月24日)以及举办地点(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过这些确切的信息,呈现了客观的事实。在描述我国海底钻机技术发展成果时,列举了一系列具体的
数据,根据“2003年夏天,钻机在海底下钻0.7米”“0.7米、5米、20米、60米、231米”“10多年前,科考船上几乎所有设备都是进口的,如今国产装备占到80%以上”可知这些准确的数据直观展现了我国从海底钻机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逐步超越的发展
历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科研成果的实际进展情况,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2)文学性:①用“拍脑袋”一词生动地刻画了部分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做研究时仅凭主观臆断、缺乏对实际需求考量的行为状态,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种不切
实际的科研做法,表述形象且易于理解。把万步炎的学生比作“金刚钻”,形象地突出了学生们经过培养后技术精湛、在海洋事业中能发挥关键作用的特点,使读者更易理解这些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素质。②情感:在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对万步炎的赞美之情,
如介绍万步炎明知学校开展海洋科研攻关难度大却依然敢想敢做,自己画图、设计、生产等,一次次失败又重新开始,最终实现技术突破,通过对其科研历程的讲述,展现出万步炎献身海洋装备科技、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在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对
万步炎的赞美之情。【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1)材料一属于人物通讯体裁。它围绕万步炎这一核心人物,以较为系统、全面且连贯的方式叙述其事迹。开篇先报道湖南科技大学三亚研究院揭牌这一事件引入主题,接着按照“从落后到超越”“从‘势单力薄’到‘攥指成拳’”
“从学生到人才”等几个板块,详细阐述万步炎在深海钻探科研历程中的不同阶段,综合运用了记叙手法来讲述具体事件,如研发过程中的失败与突破等经历,还穿插议论语句,像对创新意义的阐述等,通过多方面的描述塑造万步炎的形象并传达其精神内涵。重点突出万步炎在科研领域的全面贡献和精神品质,
通过这些多维度的描述展现万步炎的担当精神、创新探索精神以及为国育才的使命感,更侧重于展现人物形象及其社会价值和示范意义。(2)材料二采用人物访谈形式。以记者与万步炎问答的对话结构展开,主要聚焦于万步炎在高等
教育和科研实践中的特定观点与经历。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机制完善的看法,另一方面着重叙述其团队在深海钻机研发中标后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最初方案的不成熟、遇到的技术难题如设备超重无法海试等困境,以及后续努力取得成功的过程。(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明西元身子热了,反倒发起了抖。头顶上有月光,王尽美和布宁头对头坐着。这已经是小战士王尽美接受押送战俘任务的第三天,离二○九四号高地指挥部还有最后一段山路。布宁试探着说,我去过中国,而且曾经和中国人一起,跟日本一○三师团在湖南打过仗。对面的中国人说,我是南京人,见过你们。在我
很小的时候,还看过美国的宣传画。那画上说中国人善良勇敢,正在被日本侵略,应该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们。你的英语很好,让我很吃惊!我小时候上过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所以对英文很熟悉。但为什么你会吃惊?因为,因为,你看你们的军队,你知道的,有点,有点像一群不太
文明的野蛮人。呵呵,那是你还不太了解我们。无论如何,布宁觉得这个中国人正在变得熟悉起来,陌生的世界被撕开了一道裂缝,可以从缝隙里面一窥究竟。布宁道,王先生、老实讲,我特别困惑。过去,我以为我很了解中国人,可现在又发现你们很陌生。美国军队,你要知道,很少打
败仗。可是,这一回,我们的一个军竟然要向南逃几百公里,要一直逃到海边去。布宁接着说,讲心里话,我们的人真的有点被吓坏了!你们的脸总是面无表情,成百上千的同伴死了不害怕,受了重伤不惨叫,像影子一样。我总是在不停地问,这些中国人脚踩无数战友尸体向前冲锋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不想激怒你,但我给自己的答
案是,你们是不太文明的野蛮人,人的生命最重要,这是文明人的共识,只有野蛮人才会不吝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所以,你们的勇敢是野蛮人的勇敢,或许不能叫勇敢,而只能叫疯狂。对面的中国人一直低着头,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许久,他说,参加这
支军队的人,都是些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的人,我们经过大灾大难,九死一生,才活到了今天。我们比谁都想活着,为了活得更好,我们可以付出一切!他又说,被叫作文明人或野蛮人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的苦难你们经受过吗?你们理解吗?我们为什么要在乎你们的看法呢?布宁说,可
无论如何,野蛮人终究是过不上好生活的呀!就算你们打赢了这一仗,好日子能自己来吗?说到底,只有让人们都接受了文明人的共识,这世界才有希望。对面的中国人说,可你们是怎么让别人接受的呢?用的是刺刀炸弹。我是南京人,小的时候,亲眼看见日本军队在南京屠杀了
几十万人。我脑子里的记忆只有滴血的刺刀!十几年来,我的梦里也都是各种各样滴血的刺刀!南京城外的长江里漂着密密麻麻的尸体,一眼望不到头,比蚂蚁还多。这个景象就连一个疯子都不敢去想。所以,别用武力恐吓中国人,这会让我们不顾一切的。是的,你们可能没想
到中国人会来到朝鲜,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实力和你们打一仗。依你们文明人的共识,我们就应该投降,因为我们在冰天雪地里还穿着薄衣服、单胶鞋,我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我们投降过,跟俄国人投降过,跟英国人投降过,跟八国联军投降过,跟日本人投降过,可是,投降有用吗?投降
换来了生存吗?投降换来了更好的生活吗?你理解一个总是被抢掠、总是被屠杀的民族的心吗?中国人骨子里头是很善良的。可是善良人只有流泪,泪流干了,也就清醒了,现在把善良收起来了!布宁有些失望。他想对这个中国人说点什么,可对方太情绪化了,
什么也听不进去。美国就像个拿着刀的猎人,想让一头野牛驯服下来,可偏偏这头牛彻底被激怒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从精神上沟通看来是办不到了,我们和他们之间似乎隔着一道厚厚的墙,不仅是思想的,还是历史的,凡人的智慧无法穿过这道墙,只有上帝办得到。继续用武力?像对待德国人和日本人那样?可是,
他们并不是狼,而只是一头红了眼睛的牛,过去,他们总是被人推进屠宰场,现在,只想保住属于自己的草,说到底,如果我们没做错什么,那他们又有什么错呢?布宁有些伤感地说,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死去的美国士兵的头盔写着:“W
arishell”(战争就是地狱)。当时我的脑子好像被硫酸洗了一样。我在想,成为一名职业军人这么多年,我竟然一次也没在清晨惊醒过。你看看,在战场上,除了仇恨还是仇恨,到处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今天你用子弹打死了我,明天,我用匕首割断你的喉咙!在太
平洋战场上,我们的士兵会把日本人的脑袋割下来,晒干,直到只剩下焦黄的头骨。他们还会在上面签自己的名字,以及战友们的名字,并且带回家乡,给亲友们看。你能说他们做错了吗?日本人不也是这样残忍地对待我们的吗?可是
,这样的战争难道不是噩梦吗?布宁停顿了一下,说,过去,我总是在想,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更多的人可以在战争之外得到福祉。挨揍的那些国家本来就是强盗,那是他们应得的,他们应该受到教训,然后改过自新。可是,我却从来没想过,有没有一种比战争更好的方法?春天里的风可以让枯树长
出绿叶子,可枪炮能做得到吗?对面的中国人似乎没听懂他的话,当然,他觉得这个美国人也同样没听懂自己的话。他说,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中国人要的很简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但这好日子可不是你们嘴上讲的那些好听的话。什么是
好日子?只有经过大灾大难的人才知道!说完,王尽美又开始发起抖来,能发热的纸袋凉透了,再没有一丝热量。他看了眼头顶的月亮一狠心,说,咱们得赶路了。他站起来,阵阵眩晕,身体像块干透了的黄泥,稍一用力就会碎掉。(摘编自《解放军文艺》2021年第7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宁称小战士王尽美为“对面的中国人”,强调了彼此国别、立场、文化的差异。B.小说中美国士兵布宁表达了对在恶劣天气下缺乏装备而依旧顽强战斗的中国战士的崇敬之情。C.布宁认为文明人都吝惜生命,而中国志愿军战士不吝惜生命,所以是勇敢的野蛮人。D.小说中把中国人比作“
牛”,体现了中国人的温良;“他们又有什么错”,表明美国士兵布宁有了反思。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善于用生动的修辞来增强小说的艺术性,比如用“冬天里冻硬的麦秆”来比喻疲
乏和脆弱的志愿军小战士王尽美。B.小说开头的“身子热了,反倒发起了抖”与结尾的“王尽美又开始发起抖来”形成呼应,突出了天气的寒冷。C.文中一连串“跟……投降过”的句式构成排比,历数中华民族被侵略的屈辱史,接着又用一连串的反问发出了中国人的疑惑。D.文章的结尾,两个人互没听懂对方的话,这样的情节安
排暗示了中西方思想文化存在着隔阂和误解,引发读者的思考。8.小说以大量人物对话来进行叙述,有什么好处?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文明·野蛮”这一组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B7.C8.①通过对话塑造形象,表现人物性格。通过对“文明”和“野蛮”
的讨论,塑造了一个对中国人持有偏见、但善于反思和富有人情味的美国战俘布宁的形象,还塑造了忠诚、坚定、勇敢并对战争有着深刻看法的志愿军战士王尽美的形象。②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发展。全文通过两人对“文明”和“野蛮”的讨论展开,从日本侵华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引发读者对“文明”与
“野蛮”的深层思考。9.①情节上:全文围绕着美国战俘布宁和志愿军战士王尽美关于中国人的行为究竟是“文明”还是“野蛮”的争论展开,表现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引发读者的思考。②内涵上:“文明”和“野蛮”都运用了反语。“文
明”表面是指的美国文化和精神,而这种文明必须用战争来推广。这种典型的美式思维用极其霸道、自以为是的大棒式武力侵略来强行灌输自己所谓的文明,而根本不在意被侵略者是否能接受,恰恰是最野蛮的行径。“野蛮”表面是
指中国人的“不吝啬生命的疯狂”,其实是指被迫用战争来捍卫国家的独立自由和民族的尊严,是经历了无数苦难的洗礼之后的中华民族最朴素最真挚的信念,这正是最高程度的民族自觉,才是真正的文明。【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王尽美和布宁之间的对话,深入探讨了“文明”和“野蛮”的对立与融合。布宁对
中国人顽强精神的困惑和批判是西方视角的体现,而王尽美用亲身经历反击了对“中国野蛮”之误解,表现出中国人对生存权利和自我价值的深刻理解。【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表达了对在恶劣天气
下缺乏装备而依旧顽强战斗的中国战士的崇敬之情”错误。从文中布宁的话语“你们的脸总是面无表情,……你们是不太文明的野蛮人”等内容来看,最终二人并没有达成共识,布宁对中国战士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是“野蛮人”,并没有表达出对在恶劣天气下缺乏装备却依旧顽强战斗的中国战士的崇敬之情。故选B。【7题详
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反问发出了中国人的疑惑”错误。反问句中并没有疑惑,而是代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不平。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通过两人围绕“文明”和“野蛮”的对话,能直观地展现人物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等。比如美国战俘布宁,从他
一开始认为中国战士是“不太文明的野蛮人”,到后面不断反思美国武力推广所谓“文明”的做法等话语,塑造出他起初对中国人持有偏见,但又善于思考、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且富有人情味的形象特点。而志愿军战士王尽美,在对话中表达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回顾民族屈辱史以及表明中国人对过上好日子的渴望等内容,凸显出
他忠诚于国家、信念坚定、作战勇敢且对战争有着深刻洞察的形象特征。②整个故事是以两人关于“文明”与“野蛮”的讨论串联起来的。从最初布宁提出对中国战士是“野蛮人”的看法,到王尽美反驳并讲述民族经历,再到后面布宁进一步反思美国在战争中的做法等,一步步地推动情节从对中国战士
行为的探讨深入到对中西方不同战争观念、文化思维差异的探讨,引发读者跟着对话去思考背后深层次的“文明”与“野蛮”的问题,使情节不断向前发展。【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学写文学短评和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①情节上:文章情节紧紧围绕美国战俘布宁和志愿军战士王尽美关于
中国人的行为到底是“文明”还是“野蛮”这一争论来展开。布宁站在美国所秉持的“文明”观念角度去评判中国战士,认为他们不吝惜生命是“野蛮人”;而王尽美则通过回顾民族被侵略的惨痛历史以及当下抗美援朝的缘由等反驳这种观点,体现出中西方在看待战争、民族行
为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文化和思维差异,也由此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②内涵上:“文明”与“野蛮”都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有着深刻的内涵。“文明”本应代表着进步、合理、被广泛认可的精神文化成果等,但文中美国所宣扬的“文明”,
实则是靠武力、靠战争去强行推广,。比如提到用刺刀炸弹让别人接受其所谓“文明”,这是一种极其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且不顾及他国感受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野蛮的侵略行为,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加诸他人的恶劣行径。而“野蛮”一词被布宁用来形容中国战士不吝惜生命的冲锋等行为,可实际上这是中国人
在经历了无数像南京大屠杀那样的苦难,屡次遭受侵略、投降却无法换来生存和美好生活后,被迫拿起武器,用战争来捍卫国家独立自由、民族尊严的无奈之举,这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最朴素、最真挚的爱国信念和民族自觉,是在大灾大
难洗礼后的勇敢担当,这恰恰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体现,是民族精神高度凝聚的象征。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
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橱,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
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干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
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
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弃疾素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
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材料二: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注],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
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入登九卿。(节选自洪迈《稼轩记》)[注]齐虏巧负国:张安国叛变起义军事。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
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次令A尽出公家官钱B银器C召吏民D各举有干实者E量借钱物F逮其责领G运籴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讲和方定”与“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两句中的“以”词义和用法都不同。B.“留
守叶衡雅重之”中的“重”与《师说》“吾从而师之”中的“师”词类活用相同。C.“籴”字为会意字,从入从米,也就是买米的意思,与粜的意思相反。D.“文成而声始息”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始”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他的建议被采纳施行。B.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
辛弃疾力排众议,立即将运粮船的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C.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却为他写祭文来吊唁,体现了辛弃疾重情重义。D.辛弃疾赤手空拳率领五十个骑兵将王安国从五万人中捆绑回来,那些怯懦的人都非常受鼓舞,辛弃
疾由此被皇帝察知,受到重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2)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14.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你认为辛弃疾被赐谥号为“忠敏”的原因。【答案】10.CE
F11.B12.A13.(1)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2)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因此得以度过饥荒。14.“忠敏”的意思是“忠诚、奋勉(勤勉)”。忠诚:
他为恢复中原殚精竭虑,写了许多文章论及敌我形势,带领五十个骑兵深入五万人的敌营将叛国的王安国绑回来。的奋勉(勤勉):辛弃疾克服重重阻碍,终于成功创建了飞虎营,并最终建设好了军队,巧妙解决江西饥荒的问题,足见其办事奋勉。【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
过摘录史书与记载片段,展示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忠诚、抱负和机智。辛弃疾极具才干和胆略,主张收复失地,并在实际治理中表现出优秀的行政能力,如在处理地方饥荒时展现出的为民谋利的决策。文字描绘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如对朱熹的吊唁,表现出坚定的气节和深厚的个人情感。最终的谥号“忠敏”反映了朝廷对他的高度评价
,展现出他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接着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买来的粮食。“尽出公家官钱银器”是
补语,是对“令”的补足,“出”的宾语是“公家官钱银器”,中间不能断开,应在C处断开;“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是兼语句,“召”的宾语是“吏民”,“吏民”又作“举有干实者”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应在E处断开;“量(之)”动宾短语作主语,“借钱物”作其动宾成分,中间不能断开,应在
F处断开。故选CE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之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介词,因为。句意: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与“无”相连,固定搭配,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句意: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B.错误。形容词活用动词,器重。句意: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
句意:我跟从他并且把他当作老师。C.正确。买米/卖米。D.正确。才,句意: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才,句意: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A.“他的建议被采纳施行”错误。原文“弃疾因论南北形势
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辛弃疾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乐”,乐意;“数”,多次;“挠”,阻挠;“卒”,最终。(2)“樯”,指代船;“直”,同“值”,
价格;“赖”,依靠;“济”,度过。【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忠诚:根据“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皇上决心收复失地时,辛弃疾论南北形势及三国人才,愿为国效力。根据“齐虏
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在张安国叛国时,辛弃疾赤手空拳率领五十个骑兵将叛贼从五万人中捆绑出来。奋勉:根据“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干旋,事皆立办……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辛弃疾克服重重
阻碍,终于成功创建了飞虎营,并最终建设好了军队。“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其直身减,民赖以济”,辛弃疾运用合理的政策,巧妙解决江西饥荒的问题。参考译文:材料一: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
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皇上下诏委任辛弃疾进行筹划,)于是他丈量马殷兵营原先的房基,修建
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
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成,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心中释然。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
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
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买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
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辛弃疾为人豪爽崇
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结交的人大多是天下名士。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垂名万世是不朽的。谁说公死,你凛然犹生!”辛
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材料二
:我说辛弃疾本来是中州才华出众的人,讲信义,在南方十分有名,他在张安国叛国时,赤手空拳率领五十个骑兵将叛贼从五万人中捆绑出来,就好像撬开巉岩逮住兔子一样容易,(之后)取道淮西南下,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他威武的英雄气概,懦弱的人因为这而奋起!天子召见他再三赞叹,因此被重
用,位列九卿。(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①元符
三年(1100年)六月,被贬海南的诗人遇赦北还时作此诗。②鲁叟:孔子。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参
横斗转”既照应诗题,也暗含人生的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意。B.颔联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都紧扣客观景物,贴切而自然。C.第五句借孔子的典故写自己改革弊政的方案没有被采纳,即使被贬海南也要有一番作为,表达了诗人仕途上的积极追求
。D.“九死南荒吾不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本诗表现了诗人遇赦的喜悦心情。16.本诗的颔联既在写景,又不露痕迹地运用了比喻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写
景:乌云散去,明月高悬,不需点缀;青天碧海,本就澄澈清明。②比喻:“云散月明”喻指朝廷恢复清明,“天容海色”则喻指襟怀澄澈的诗人终于洗脱垢辱。③感慨:意在表明人生的磨难终将结束,自己原本就是清白的,表达了诗人遇赦北还时的欣喜之情。【解析】【导语】这首诗通过描
写夜渡海时的奇妙景色,展现了诗人豁达旷达的胸襟。前半部分写风雨初歇、云散月明的自然景象,暗寓清澈的心境;后半部分融入典故与感慨,写自己虽历经贬谪之苦,但无怨无悔,并以奇绝之行自我慰藉,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存态度。【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表达了诗
人仕途上的积极追求”错,“空余鲁叟乘桴意”,这里借孔子所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典故,意在表达苏轼自己原本有像孔子那样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想要推行自己的主张,但最终却无法实现,只能像孔子感慨王道不行一样,空有这样的想法,如今自己被贬海南,历经磨难,并不是说还要在仕途上继续去积极追求、有所
作为,而是有一种无奈和感慨在其中。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颔联从字面意思来看,描绘了一幅云气散开、明月的光辉洒下,整个天空显得明亮皎洁,不需要别的什么来点缀,
而天空和大海的颜色原本就是澄澈清明的画面,这是对眼前自然夜景的直观呈现,营造出一种开阔、清朗的氛围。②“云散月明”在这里被诗人巧妙地喻指朝廷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之前那些笼罩在自己身上的冤屈、污蔑等如同乌云一样,如今都散开了,朝廷恢复了清明,就像月明
之时不再有阴霾遮挡。“天容海色”则比喻诗人自己的襟怀,表明自己原本就如同这澄澈的天空和大海一样,品性是清白的,只是之前被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给玷污了名声,如今终于得以洗脱垢辱,恢复自身的清白。③通过这样的比
喻,诗人意在传达出自己所经历的人生磨难,就如同那一时遮蔽明月的乌云一样,终将过去,而自己的本心和品性从来都是像这天地自然一般澄澈清白的。此刻遇赦北还,内心满是欣喜之情,也借这两句诗含蓄地表达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摆脱了之前被贬谪的阴霾,迎来了新的开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
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营造出了和谐、安宁的意境。(2)《荀子·劝学》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老子》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代诗词中,诗(词)人们常用流水来抒发时光易逝的感慨,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狗吠深巷中②.鸡鸣桑树颠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无边落木萧萧下⑥.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
词的写法,如“吠”“颠”“跬”“至”“萧”等。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4年哈尔滨的旅游爆火事件还在持续,八方游客积极回应。广西的“小砂糖橘”、四川的“小熊猫”、河南的“小豫米”、云南的“小菌主”、台湾的“小当
归”、贵州的“小折耳根”……娃娃团纷纷勇闯哈尔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热烈奔赴。这场文旅被越来越多的叙事推动着,发酵着,并上升到中国人的国风与亲情。“尔滨”引爆的全民狂欢,这也是我们老百姓A的事情。在哈尔滨大
火的实践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政府在其中起到的更多是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市场和市民自己动了起来。…………回想今年出圈的淄博和哈尔滨,旅游市场极为爆火,这难道(甲)?烧烤到处都是,冰雪大世界哪里都有。大家喜欢这两个地方的原因,不是因为外在因素,还因为这两个地方拿出了十足的态度和百
分之百的真诚。淄博和哈尔滨在旅游旺季不涨价,不漫天要价,对游客有求必应,将细节做到极致,将游客的反馈看到眼里。哈尔滨破圈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看待淄博大火的视角:在既有的文旅叙事中,如何增添新的要素。淄博的叙事是好客山东,哈尔滨的叙事是醋味文学,二者B但又各有差异。显然,这种叙事需要
根植在本地文化:讷于言而实于行,这是山东的固有特点;善于吐槽,善于自我消解,天生自带幽默,(乙)。如何把本地性格与文旅叙事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观察下一处文旅破圈....这一旅游市场现象的重要视角。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从广西的“小砂糖橘”、四川的“小熊猫”、河南的“小豫米”、云南的“小菌主”、台湾的
“小当归”、贵州的“小折耳根”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反映的文化现象。22.请根据文本,用一句话为最后一段的“文旅破圈”下定义。【答案】18.A.喜闻乐见B.一脉相承19.[示例]大家喜欢这两个地方,不仅因为外在因素,还因为这两个地方拿出了十足的态度和
百分之百的真诚。20.(甲)真是因为烧烤和冰雪大世界吗(意思答对即可)(乙)这是东北人的地域天赋(意思答对即可)21.①这些称呼,用于幽默地表达小游客的身份,是地域性的昵称,是不同地区间友好互动和旅游推广的创新方式。②例如:“四川小熊猫”,
以四川特有的国宝来称呼来自四川的小游客,体现了当地人对四川小游客的欢迎。③“台湾的小当归”,象征着人们对台湾回归的期望,体现了两岸人民的文化和情感的联系,是合乎民族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22.“文旅破圈”是在文化旅游领域中突破传统的界限和限制并通过创新、融合(在既有的文旅叙事中
增添新的因素)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向更广泛的受众和市场的旅游市场现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此处说“尔滨”引爆的全民狂欢是老百姓喜欢看到、乐于参与的事,故语境用“喜闻乐见”合适。“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B处
:文中提到淄博的叙事和哈尔滨的叙事虽各有差异,但有相通、相承之处,故语境用“一脉相承”合适。“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大
家喜欢这两个地方的原因”与“因为”重复,所以删掉“……的原因”改为“大家喜欢这两个地方”。“不是……还……”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还……”。故答案为:大家喜欢这两个地方,不仅因为外在因素,还因为这两个地方拿出了十足的态度和百
分之百的的真诚。【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前文提到淄博和哈尔滨旅游市场爆火,且指出烧烤到处都有、冰雪大世界也并非只有哈尔滨有,所以此处应是对爆火原因的反问,引发人们对其真正爆火原因的思考,可补写为“真是因为
烧烤和冰雪大世界吗”。(乙)处:前文说要把本地性格与文旅叙事有机结合起来,提到山东的固有特点,此处说东北(哈尔滨所在地区)的情况,结合东北人善于吐槽、自带幽默等性格特点,可补写为“这是东北人的地域天赋”,与前文呼应,阐述两地
不同的地域性格在文旅叙事中的体现。【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①先概括性地指出这些称呼的性质和作用,即幽默表达小游客身份、作为地域性昵称以及是友好互动与旅游推广的创新方式。②以“四川小熊猫”来称呼“四川的小游客”,明确指出了称呼的来源依据,
“熊猫”作为四川极具代表性且闻名世界的标志性动物,是四川文化名片之一,用“小熊猫”称呼小游客,巧妙地将地域特色与游客身份相结合,让人们一听就能知晓这些小游客来自四川,同时体现了当地人对四川小游客的欢迎。③“台湾的小当归”象征着人们对台湾回归的期望,赋予了“小当归”这一称呼深刻的政治寓意和民族
情感,“当归”本身字面意思有应当归来之意,用它来称呼来自台湾的小游客,寄托着全体中华儿女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殷切期盼,体现出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是被定义对象=种差+属概念,并用单句形式表述。“文旅破圈”的定义,首先根据文本“这是我们观察下一处文旅破圈这一旅游市场现象的重要视角”,可提取出其所属范畴:文化旅游领域的旅游市场现象;再根据文本“哈尔滨破圈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看待淄博大火的视角:在既有的文旅叙事中,如何增添新的要素
”“如何把本地性格与文旅叙事有机结合起来”“政府在其中起到的更多是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市场和市民自己动了起来”可概括出其核心特征,即种差:突破传统界限、通过创新融合增添新因素、将资源推向更广泛受众和市场;最后,再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准确的
定义表述,即“文旅破圈”是在文化旅游领域中突破传统的界限和限制并通过创新、融合(在既有的文旅叙事中增添新的因素)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向更广泛的受众和市场的旅游市场现象。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据要求写作。泰山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登高必自”四个字,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要想行走得远,必须从近处开始;要想到达泰山顶峰,就必须从低矮处开始攀登;既要有登高的
理想,又要有‘自卑’的心态。”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登高必自,笃行致远“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泰山碑
上的“登高必自”四字,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它启示我们,欲登高望远,必先从低处起始,以谦卑之心,迈坚实之步,方可成就辉煌。登高必自,是个人成长之基。正如建楼需从地基打起,个人成长亦需从基础学起,在日常积累中磨砺自我。君可见,谷爱凌从小扎实练
习滑雪基础技巧,从一次次摔倒中汲取经验,终在冬奥赛场绽放光芒;苏翊鸣专注于每一个动作细节的雕琢,从基础动作反复练习,终成单板滑雪的璀璨新星;全红婵在泳池边日夜苦练基本功,从简单的跳水动作练起,凭借扎实功底惊艳世界。他们皆从基础起步,在点滴积累中攀向成功巅峰,可见个人成长离不开扎实根
基。登高必自,乃企业发展之道。企业若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基础环节,稳步拓展业务。且看华为专注通信技术研发基础工作,从芯片研发的基础理论研究到5G技术的底层建设,以深厚根基在全球通信市场站稳脚跟;比亚迪早年投身电池技术基础研发,从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到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凭坚实基础在新
能源汽车领域异军突起;大疆从无人机飞控系统的基础技术突破开始,不断打磨产品性能,靠扎实的技术积累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领军者。这些企业皆遵循登高必自之理,从基础做起,实现长远发展。登高必自,为国家崛起之径。国家的繁荣昌盛,
离不开基础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根基性工作。回首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普及识字率,为后续建设培育大量人才;同时着力开展工业基础建设,从钢铁、煤炭等基础工业抓起,逐步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如今我国又
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学科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一系列成就彰显大国实力。“天问”探火、“嫦娥”奔月、“奋斗者”号深潜,“复兴号”高铁凭借扎实的技术研发和精密的制造工艺,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国家崛起之路,步步皆从基础起,节节高升向未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时代浪潮中,让我们谨遵“登高必自”之古训,怀壮志以奋进,积跬步至千里,以扎实步伐丈量梦想征程,向着光明未来勇毅攀登,书写属于我们的华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泰山石碑上的“登高
必自”四个字展开,其源自《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核心内涵在于阐明远大目标与脚踏实地起点之间的紧密关联。这一观点警示人们,不能好高骛远,只着眼于高远目标而忽视基础积累与实际行动。“登高”象征着追求崇高理想、实现远大抱负;“自卑”并非指自卑自贱,而是强调从低处、近处、基础处起步,意味着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垒土。任何伟大事业、高远志向都离不开扎实的根基与循序渐进的推进。高远目标为行动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源泉;而脚踏实地的起步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理想的引领,行动将失
去方向;缺乏踏实的起点,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当今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往往急于求成,渴望一蹴而就获取成功,如部分年轻人幻想一夜成名、暴富,盲目投身新兴行业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积淀,最终四处碰壁。在科技领域,若科研人员只追求重大突破而轻视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成果也将成为无根之木。对于高中生来
说,面临着高考这一重大挑战,有的学生梦想考入名校,却不屑于日常基础知识点的积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成绩不尽人意。他们需要明白,只有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和考试,从日常学习的点滴做起,才能逐步提升成绩,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写作时,文章开篇可由泰山石碑上的“登
高必自”引入,阐述其蕴含的从低处、近处出发才能实现高远目标的深意,点明在当下时代背景下这一理念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中心论点。接着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在个人层面,以运动员、科研人员、手工艺者等为例,讲述他们从基础技能训练、知识积累起步实现梦想,说明个人成长需扎实根基;
企业层面,选取科技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等,阐述其从产品研发、质量把控等基础环节做起走向成功,论证企业发展要重视基础;国家层面,回顾新中国从基础工业建设、教育普及到如今的科技攻坚等历程,彰显国家崛起依赖基础建设。文章结
尾部分,应再次强调“登高必自”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呼吁人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谦逊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从近处、低处做起,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攀登,为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立意:1.以谦卑之心攀人生高峰。2.登高必自,
用踏实脚步踏出广阔天地。3.登高自卑,于点滴积累中筑梦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