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309.500 K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共(19)页,30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5a807f00db5b4a88ab6d1c44c6eb3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2018级第四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历史一、选择题1.庄子《杂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为楚国宰相,庄子以宁为泥里嬉戏的活乌龟,也不愿意为庙堂用以卜卦的死龟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这说明他()A.崇尚“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B.主张“无为而治”的治国

方法C.信仰“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淡泊名利、追求精神逍遥自由【答案】D【解析】【详解】“庄子”宁为泥里嬉戏的活乌龟,也不愿意为庙堂用,拒绝做楚威王的宰相,说明了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逍遥自由,D项正确;“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与拒绝楚威王的

邀请,不做楚国宰相不符,AB两项错误;“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C项排除。2.陈独秀认为:“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有学者认为“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在《韩非子·忠孝》一篇中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

,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这说明A.“三纲”之说来源于法家学派B.陈独秀对孔教理解偏颇C.汉代儒学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D.儒家与法家同源【答案】C【解析】【详解】由“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虽不见经”,但见于“子”

及“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可知,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故C正确;“三纲”之说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并非“来源于”,排除A;陈独秀对孔教理解正确,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儒家与法家同源,排除D。3.北

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这表明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B

.道家思想受到尊崇C.理学观念影响绘画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到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以便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材料“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

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体现的是对等级秩序的维护,说明理学观念影响绘画,C选项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冲击等级秩序,A选项排除;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和逍

遥的人生态度,材料不能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中的山水画比较高雅,无法体现艺术呈现平民化的趋势,D选项排除。4.王夫之主张生和义的统一,强调志节对人生的意义,认为人既要“珍生”又要“贵义”,轻视生命生活是不行的,但人的生命生活不依据道德准则也没有价值。他认为物质生活欲

求是“人之大共”,“有欲斯有理”,道德不过是调整人们欲求,使之合理的准则。这种认识()A.体现了“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B.具有反封建主义的启蒙思想因素C.是朱熹“理气”思想的继承发展D.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正统思想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王夫之指出物质生活欲求是“人之大共”,“

有欲斯有理”,这一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压制人的欲求、强化纲常等级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反封建因素,B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珍生”与“贵义”的关系,与唯物哲学无关,A项错误;材料是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否定,C项错误;王夫之的思想并没有能

够打破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D项错误。5.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

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张工农武装割据,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内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相关知识。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

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八一九”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

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为此,邓小平和党中央的行动是()A.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B.决定拨乱反正C.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南方谈话和召开中共十四大【答案】D【解析】“八一九”事件指的是苏联解体的事件,1992年针对国际局势变化,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为此进行南方谈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正确;A、B和C都是1978年;7.“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人口迁移都是

被迫的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各

地联系逐步加强,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8.“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

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这一系列现象反映了()A.殖民国家先后崛起的顺序B.物价水平决定了大国兴衰C.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传导D.白银在世界市场中的流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

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西班牙物价上涨看出原因是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英法的物价上涨源于英法的海外殖民掠夺,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物价上涨还与罪恶的奴隶贸易有关;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即到了18世纪,美洲白银一部分通过菲律宾流入中国,一部分经欧洲后再流入中国,同

样造成了白银购买力的逐渐降低。综上所述,D正确;工业革命只跟题干中的英法有关,故C项错误;A中“先后崛起的顺序”错误,中国并没与取代英国;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

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9.“美洲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在十八世纪后期,美洲的土地还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其意为()A.欧洲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B.促使英国于北美殖民

区域的急剧扩大C.美洲的殖民开拓了新市场促进新分工D.北美取代西欧占据世界市场中心地位【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A错误,此时为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尚未完成;B错误,材料

讲述的是美洲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在强调英国在北美殖民区域面积扩大。此外,因为当时的世界市场中心为西欧,当时的美洲只是附属于欧洲,故D错误。从材料中“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到“在十八世纪后期,美洲的土地还成为

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这说明了随着美洲为欧洲提供了原料,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之后,紧接着又成为了欧洲转移人口的地方,这与C中的新分工相符,故本题选C。【详解】10.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年份纺织品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煤1865—187054.226.35.418

86—188859.535.310.41895—189755.937.915.81907—190987.676.540.3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D.英国逐渐丧

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

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所以

答案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1.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殖民地运输货物至英国或另一殖民地,或欧洲商品运送英国及英国的殖民地,均须使用英国船只装载。这规定反映了A.西班牙丧失了海外殖民地B.法国的海上利益受到侵犯C.

英国与荷兰商业竞争激烈D.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为打击荷兰人的海上贸易,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C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殖民霸权的角逐中,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仍保留

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法国的海上利益受到侵犯,B错误;据所学可知,17世纪晚期,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故D错误。12.下表为1763—1914年列强在亚洲地区攫取的土地统计表,据此可知当

时世界国家增加的土地(平方公里)英国1998000法国248000德国193俄国6496000荷兰587000A.俄国掠夺最早数量多B.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C.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D.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殖民战争的爆发【答案】B【解析】【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在亚洲地区攫取了大量的土地,特别是俄、英,这说明世界联系加强,B正确;据材料反映俄国掠夺土地数量多,但不能体现掠夺最早,A错误;据所学可知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念从始至终影响至今,C错误;据材料不能反映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殖民战争的爆发,D错误。13.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说明A.英国媒炭储量巨大且主要用于生活B.动力革新推动交通工具发明C.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

场D.新能源的采用提高了生产力【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

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可知,工业革命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煤炭被大量开采,工业生产动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至于出现了材料中的“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媒炭主要用于生活,A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动力革新推动交通工具发明,B错误;材料的主旨反映的是动力革新,故没有涉及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C错误。14.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

航运,这一现象表明A.生产集中促使传统交通工具消失B.经济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D.自由贸易生产推动了生产的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

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在航运业方面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

产生,B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交通工具消失和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A、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铁路运输部门,而不是生产部门,D错误。1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

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些举措A.加重了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消除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C.扩大了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保证了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答案】D【解析】

【详解】据材料“……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并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均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调整,其目的都是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D正

确;据所学可知,无论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都缓解了经济危机,A错误;无论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而不是解决社会危机,故没

有消除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扩大了内需,刺激了产品消费;而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就不能通过政府措施刺激产品消费,故C错误。16.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

,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21年,“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反映了列宁强调发展商品货币

关系的必要性,故C项正确。实行固定粮食税属于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表现之一,故A项排除。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计划体制的政策,故B项排除。加快工业化建设也是斯大林模式计划体制,故D项排除。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新经济政策【名师点睛】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

。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17.下图是1929-1938年苏德英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比例图。导致图示中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C.斯大林模式中发展重工业D.

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繁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从1929—1938年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主要是因为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C项正确;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

发展,排除A;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排除B;西方经济危机有一定的影响,但属于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所以选C【详解】18.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公司登广告招募6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到1

0万人之多。这一时期美国的出口设备有50%卖给了苏联。这表明苏联A.缺乏基本的人才和技术基础B.工业建设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C.利用国际条件积极发展经济D.成为美国技术转让的主要国家【答案】C【解析】【

详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工厂大量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美国的技术工人和工业设备为此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故C正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从美国招聘技工

,不能说明苏联缺乏基本的人才和技术基础,也不能说明苏联工业建设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排除AB;材料反映了美国对苏联的技术转让,但不能说明苏联是美国技术转让的主要国家,排除D。19.二战前苏联强调“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

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把科技革命的成果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认为“现在,没有比实现科技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苏联的这一转变A.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B.改变了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C.引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D.突破了意识形态对科技领域的束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前苏联强调“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认为“现在,没有比实现科技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苏联

的这一转变突破了意识形态对科技领域的束缚。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A项不对;70年代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依然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错误;C项夸大了其作用。故选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

日涅夫改革2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D【解析】【详

解】儒家重义轻利,墨家主张兼爱互利,道家主张清净自守,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根据材料中“主张节制资本”,“是大事业官营”,“由公家加以干涉”等语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思潮认为政府应经营公共事业,并管理民间商业发展,这属于法家思想,故选D。21.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

》、《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D.向社会下层扩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太学属于官方的教育机构,因此,太学开设这些课程,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与制度

化,C选项正确。材料中重点在于强调开设这些儒家教育课程的机构为太学,属于官方教育组织,而不是强调课程设置多样化,A选项排除。走向世俗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选项排除。向社会下层扩展,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选项排除。22.与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

避趋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两句名言反映了理学的积极影响,即重视社会责任感;D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社会责任感,故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是治学方式,与材料不符,排除。

C项是儒家义理观,与材料不符,排除。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弄懂材料信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句体现的精神,而是分析选项的内容,找出符合材料精神的选项即可。2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

“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不承认

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表明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可见是受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A是在1915年,而且初期陈独秀主张学

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B是在1924年兴起;D是在1921年,与题干时间“1920年”不符。故答案选C。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24.陈旭麓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

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批判。”该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国民革命C.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所述,该事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

,并且在文化领域对“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可知这是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到孔家店”的表现,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排除。25.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实践民主共和D.反对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资本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使中国一

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行了艰难而痛苦的抉择,他们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的层面。因此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详解】26.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

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C.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D.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

意题干中时间“1957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所以排除A;材料的提法有利于营造经济建设的国内环境,但无法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的政策,排除B;材料和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无关,排除C;三大改造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1956年中共

八大规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所以答案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问题》【名师点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阐述了社会主

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27.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

,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是指A.实行对外开放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实行计划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思想解放”“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可知

,这里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行是市场经济,C正确;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内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不能涵盖道路的所有内容,排除A、B;计划经济与题干中资本主

义不符,排除D。28.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关注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是世界性的C.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D.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提及的四个事例均是根据本国国情和现实形势发生的变化而制定的改革方案或革命道路,体现了立足本国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

伟大人物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

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2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

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讲的是1957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治国口号的变化,从1957年的“赶英超美”,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口号的变化,充分说明中

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故答案为D项。A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变化过程,排除;C项,“建设社会主义

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的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排除。30.2009年10月31日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不幸逝世,他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在预测地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B.图二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了卓越贡献C.图三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

技术的发展D.图四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答案】D【解析】地动仪属于观测地震的仪器,可以排除;A;原子弹爆破以成功属于军事科技成就,不属于和平利用核能,排除B;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科技人员的研究结果,而不是文革推进的结果,可以排除C;神州5号成功表明中国航天

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题目要求,D正确二、材料阅读3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

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材料二:“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士以修治,农以

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故曰,四民异显而同道。”“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王阳明文集》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

,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2)有的学者认为王阳明是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请根据材料二中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论证这一观点,并分析其思想主张的社会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1)董仲舒将儒学加以改造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的学说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新儒学迎合了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2)主要思想主张:①反对外在权威,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反对绝对权威,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提倡四民平等,具有进步的平等观;

③提倡博大宽广的人爱思想(即博爱思想)。这些思想中蕴含着与传统思想不同的启蒙精神。影响:客观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促进了个人价值的觉醒,对晚明以来至清初的启蒙思潮具有引发意义。(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原因:商品经

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并结合所学知

识董仲舒对的主张可得出董仲舒将儒学加以改造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关于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方面的措施可知新儒学迎合了汉武帝巩固中

央集权,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2)第一小问观点论证,根据材料“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得出反对外在权威,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根据材料“四民异显而同道”得出提倡四民平等,具有进步的平等观;根据材料“以天

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可得出提倡博大宽广的人爱思想;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关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作用可以得出客观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促进了个人价值的觉醒,对晚明以来至清初的启蒙思潮具有引发意义。(3)第一小问时代特点,根据材料“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

而已矣”得出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可知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上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思想上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

锁。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00—1800年,海洋的开通和欧亚大陆频繁的陆路交通,将中国纳入世界经济铁序之内。贸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特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升为世界最繁荣的地区。外来的刺激,也促使中国的知识界尝试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本质—

—这是历史上相当于欧洲启蒙时代的努力。可惜,这一努力竟中途夭折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曾经出现知识界对中国文明的重新思考,竟也不能在此时延续下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政治制度,还能运作的最后一段岁月。——摘编自

许悼云《万古江河》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1500—1800年的中国与西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西对比,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一:论题:新航路开辟促进中

国商品经济发展论证:1500年,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掠夺大量财富,对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新航路的开辟也便利了中西经济交流。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在中西贸易往来中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欧洲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由此可见,1500—1800年期间,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中西贸易往来,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示例二: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中

西差距渐显论证: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各国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促进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最终推动了西欧社会转型。新航路的开辟虽然推动了中西贸易往来,刺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明清政府坚持“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加上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和传统

理学的主导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从此逐渐落伍于西方。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使中西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中西差距逐渐拉大。其他:论题:新航路开辟推动西学东渐;1500—1800期间中国与西方国力逐渐易位;【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许倬云

的《万古江河》中1500—1800年以来中西交流的相关史实可围绕“1500—1800年中国与西方”从,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及中国经济政策对中西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亦可“新航路开辟后中西差距渐显”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

响及中国经济政策、经济模式及政治思想角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