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1 页
  • 大小 1.484 M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8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31)页,1.48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592676e99b0756a809f9ee42f5defc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生物3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5每小题1分,26-35每小题

2分,共45分)1.利用葡萄汁发酵生产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关于发酵停止的原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高浓度酒精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B.葡萄汁中的营养物质不足C.发酵液中pH逐渐降低影响酶活性D.氧气

过少导致酵母菌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答案】D【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在存在氧气的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增殖;在无

氧条件下,酵母菌可用于酒精发酵。【详解】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A正确;B、酵母菌无氧呼吸时需要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使营养物质减少,很难维持大量酵母菌的代谢需要,B正确;C、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导致pH逐渐下降,不适宜酵母菌生存,C正确;D、

酒精发酵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D错误。故选D。2.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B.集气管中的气体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D.如果发酵瓶漏气

,发酵液表面可能会出现菌膜【答案】D【解析】【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20℃左右;生

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

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解】A、酒精发酵过程中,开始时,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渐加快,后来保持相对稳定,最后由于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等原因,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渐减慢,A错误;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B错误;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S”型增长,而后减少,C错误;D、如果发酵瓶漏气,醋酸菌大量繁殖,发酵液表面可能会出现菌膜,D正确。故选D。3.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B.过

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发生的场所相同C.过程⑤需要氧气而过程④不需要氧气D.进行果酒、果醋发酵的微生物均为真核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

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④醋酸发酵的温度(30-35°C)高于②酒精发酵温度(18-25°C),A错误;B、

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C、过程④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氧气,C错误;D、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

菌,属于真核生物,而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B。4.利用石榴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杆菌发酵5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前6天用斐林试剂检测发酵液中还原糖

含量变化,砖红色沉淀逐日增多B.前6天发酵产生的乙醇既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又可以抑制杂菌繁殖C.发酵的前6天,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产生的气体,溶液会变成蓝色D.发酵的后5天与前6天相比,控制的通气情况不同但温度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1

、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来源于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或者菌种保藏中心,条件是无氧、适宜温度是18~25℃,pH值呈酸性。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

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最适温度为30~35℃。【详解】A、因为酵母菌发酵会消耗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还原糖,能和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前6天用斐林试剂检测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变化,砖红色沉淀逐日减少,A错

误;B、前6天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醛,再生成醋酸,同时乙醇也可以抑制杂菌繁殖,故前6天发酵产生的乙醇既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又可以抑制杂菌繁殖,B正确;C、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C错误;D、发酵后5天与发酵前6天相比,控制的通

气情况不同,温度也不同,发酵前6天控制的温度是18~25℃,发酵后5天控制的温度是30~35℃,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的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B.后期发酵主要是前期产生的酶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C.盐的用量、

酒的用量和种类、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D.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情况不影响后期发酵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腐乳制作原理: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该过

程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些。【详解】A、后期发酵风味的形成中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A正确;B、后期发酵主

要是前期产生的酶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前期发酵主要是毛霉在豆腐上的生长,后期发酵则加入了多种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的进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正确;C、盐的用量适度,可以使得腐乳变硬,后期制作不会过早酥烂,而且抑制杂菌生长;酒能抑制杂菌生

长,而且使得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正确;D、在腐乳制作的前期发酵阶段毛霉的生长量将直接影响到后期发酵阶段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最终影响腐乳的品质,D错误。故选D。6.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彻底水解为氨基酸B.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

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腐乳装瓶时每层豆腐块均需要加盐但添加的盐量不一定相同D.腐乳制作中添加的香辛料既能调节风味又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原理为: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起主

要作用的是毛霉,代谢类型为异氧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详解】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A选项错

误;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选项正确;腐乳装瓶时,将盐分层加在腐乳胚上,上层多铺,下层少铺,C选项正确;腐乳制作中添加的香辛料既能调节风味又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D选

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A。7.晚清时期女名医曾懿在《中馈录》中记录的四川泡菜的做法如下:泡盐菜法,定要覆水坛。此坛有一外沿如暖帽式,四周内可盛水;坛口上覆一盖,浸于水中,使空气不得入内,则所泡之菜不得坏

矣。泡菜之水,用花椒和盐煮沸,加烧酒少许。凡各种蔬菜均宜,尤以豇豆、青红椒为美,且可经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泡菜之水需要煮沸,目的是去除氧气和杀菌B.加烧酒少许不仅可以调节风味,能抑制杂菌繁殖C.覆水坛外沿四周内盛水的目的是抑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D.制作

泡菜时要选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答案】C【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①菌种:乳酸菌。②发酵原理: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③腌制条件: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防止杂菌污染,严格密封。【详解】A、将水煮沸,可以杀菌和除去水中的氧气,A正确;B、在制作泡

菜过程中,加入烧酒可以调节风味和抑制杂菌繁殖,B正确;C、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所以覆水坛外沿四周内盛水的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的环境,促进进行乳酸发酵,C错误;D、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D正确。故选C。8

.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和乳酸菌均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发酵初期乳酸菌建立了明显的菌种优势C.前6天pH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D.发酵中期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答案】A【解

析】【分析】分析图解: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于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故pH呈下降趋势;酵母的数量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详解】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错误;B、根据

曲线图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可知,发酵初期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所以乳酸菌成了明显的优势菌种,B正确;C、结合曲线图分析,前6天,由于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其产生乳酸会降低培养液的pH,C正确;D、由于整个发酵过程都是在无氧环境条件下

进行的,在发酵中期(22~26天),酵母菌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D正确。故选A。9.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正确操作过程是()A.先加入氢氧化铝,再加入氢氧化钠,然后过滤B.先加入氢氧化钠,再加入氢氧化铝,然后过滤C.先加入氢氧化钠,过滤后再加

入氢氧化铝,然后再过滤D.先加入氢氧化铝,过滤后再加入氢氧化钠【答案】C的【解析】【分析】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

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操作过程:【详解】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正确操作过程是:先加氢氧化钠,过滤后再加入氢氧化铝,再过滤,此时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酿果酒,一般不对果实进行严格的消毒,主要是保留水果的原味B.泡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化学致癌因子亚硝胺C.果酒变酸可能是醋酸菌将乙醇直接转

化为醋酸D.工业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关于发酵过程的题目,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进行酒精发酵,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进行醋酸发酵,利用乳酸菌进行泡菜的制作,利用毛霉进行腐乳的

制作,毛霉生长过程中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家庭酿果酒,需要果实进行严格的消毒,否则会感染杂菌,A错误;B、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化学致癌因子亚硝胺,B正确;C、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醛,

再将乙醛转化成醋酸,C错误;D、工业制作腐乳时,是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到豆腐上,不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D错误。故选B。【点睛】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将乙醛转化成醋酸。11.下列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

酵母菌引起的是A.变酸的酒的表面出现菌膜B.泡菜坛内长出的一层白膜C.腐乳外部一层致密的“皮”D.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红【答案】B【解析】【分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成醋酸;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

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菌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腐乳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详解】A、变酸的酒的表面出现菌膜,主要是由醋酸菌引起的,

A不符合题意;B、泡菜坛内长出的一层白膜,主要是由酵母菌引起的,B符合题意;C、腐乳外部一层致密的“皮”,主要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红,主要是由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的NH3与酚红反应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有关微生物营养

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培养基是指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其基本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除此之外,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

H、特殊营养物质、氧气的需求。【详解】A、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二氧化碳,有的碳源可同时是氮源,如NH4HCO3,A错误;B、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有的碳源同时是氮源,也是能源,如蛋白胨,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二氧化碳,B错误;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种类繁多,功

能也多样,如二氧化碳,可作为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NaHCO3,可作为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和无机盐,而NaCl则只能提供无机盐,C错误;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如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氮源,D正确。故选D。13.如图是

倒平板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的A.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丙→乙→甲→丁B.甲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可以避免杂菌污染C.丁操作必须要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才能进行D.培养基应冷却到50℃倒平板是由于该温度下不易受杂菌污染【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所示操作分别为:甲→分装,乙→灼烧锥形

瓶瓶口,丙→晃匀培养液,丁→倒置存放。平板冷凝后培养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湿度较高,倒置平板既便于培养及表面水分蒸发,又能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详解】倒平板的操作中,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首先轻轻振荡灭菌后的锥形瓶,待冷却至50℃左右

之后,然后再酒精灯附近灼烧锥形瓶瓶口灭菌,再在酒精灯附近进行倒平板操作,最后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存放,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丙→乙→甲→丁,A选项正确;培养基分装时,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B选项正确;倒置培养基需要待培养基凝固后再进行,C选项

正确;培养皿应冷却到50℃倒平板是此温度下不烫手,便于后续的分装操作,D选项错误。故错误的选项选择D。14.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①根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在对应环境中寻找,就一定能寻找到目的菌株②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将不同稀释浓

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③平板划线操作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感染操作者④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梯度稀释时,要用移液管吹吸试管中溶液几次,目的是达到足够稀释倍数⑤平板划线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

接来自第一次划线末端A.1项B.2项C.3项D.4项【答案】C【解析】【分析】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①梯度稀释:稀释操作时,每只试管及其中的水、移液管均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离火焰1~2cm。②涂布平板。【详解】①根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在对应环境中寻找,找到目的菌株的可能性比

其他地方更大一些,但是不一定能寻找到目的菌株,①错误;②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②正确;③平板划线操作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③错误;④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梯度稀释时,要用移液管吹吸试管中溶液几次,目的是使无菌水和菌液混合均匀,④错误;⑤平板划线在第二区域内划线前,对接种环进行了灼烧灭菌,故平板划线在第二区域内划线前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

来自第一次划线末端,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共3项错误。故选C。15.菌落特征常用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菌落就是单个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形成的子细胞集团B.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

稳定的菌落特征C.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差异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异的反映【答案】A【解析】【分析】菌落是指细菌或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生长繁殖而形

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子细胞群体。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

详解】A、菌落是指细菌或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子细胞群体,而不是液体培养基,A错误;B、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等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B正确;C、菌

落的特征有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同种微生物菌落特征相对稳定,C正确;D、单个微生物肉眼不可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差异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异的反映,D正确。故选A。16.下列关于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

藏的方法B.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因此保存时间不长D.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与甘油混匀后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答案】D【解析】【分析】菌种保存临时保存法甘油管藏法适用对象频繁使用的菌种长期保存的菌种培养基类型固体斜面

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温度4℃-20℃方法菌落长成后于冰箱中保存,每3~6个月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后于冷冻箱内保存缺点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详解】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在固体斜面培养基

上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A正确;B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后于冷冻箱内保存,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B正确、D错误;C、临时保藏的菌种由于频繁转种,容易被污

染或产生变异,因此保存时间不长,C正确。故选D。17.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菌落特征,也可以用于计数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

杆菌的生长D.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答案】A【解析】【分析】(1)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

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2)培养基的用途:①固体培养基:观察菌落和分离提纯微生物;②液体:工业大规模培养(微生物工程);③半固体:观察微生物的运动。【详解】A、在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容易形成菌落,所以可以观察其菌落特征,也可以用于

计数,A正确;B、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所以青霉素培养基只能抑制细菌的生长,B错误;C、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厌氧型,向其培养基中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长,C错误;D、菌落是指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

时,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所以单个菌落中通常只有一种细菌,D错误。故选A。18.牛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想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B.以葡萄糖作为碳源C.将培养基调至酸性D.培养环境有充足氧气【答案】D【解析】【

分析】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分离牛或山羊的瘤胃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详解】A、若想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必须制备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的选择培养基,A正确;B、培养基中可以以葡萄糖作为碳源,B正确;C、牛或山羊的瘤胃内为酸性环境,所以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C正确;D、牛或山羊的瘤胃中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所以筛选分离牛或山羊的瘤胃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需要保证

在缺氧条件下培养,D错误。故选D。19.养殖业中常用的土霉素(一种抗生素)在畜禽类粪便和污水中的残留量较高。科研人员欲筛选一种能高效降解土霉素的菌株,以解决养殖业废弃物中土霉素含量超标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培养基时应先溶

化、定容、灭菌后再倒平板B.筛选时随转接次数的增加,土霉素的用量也应逐步降低C.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得的高效降解土霉素菌株的密度较实际值高D.计数时平板上菌落过于密集,应该进一步提高稀释的倍数【答案】B【解析】【分析】1、欲筛选出能降解土霉素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加入土霉素,不能降解土霉素的细

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2、分离纯化菌种时,需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使聚集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详解】A、制备培养基时,按照配方表计算、称量、溶化、定容后需经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后再倒

平板,A正确;B、筛选时随转接次数的增加,获得的菌种降解土霉素的能力逐渐增强,培养基中土霉素的用量应逐步增加,B错误;C、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测量经多瓶培养后培养瓶中目标微生物的数量大于实际值,这是因为会把死细胞也计

入其中,检测结果比实际偏大,C正确;D、计数时平板上菌落过于密集,不方便计数,应该进一步提高稀释的倍数,然后涂布平板,D正确。故选B。20.某科研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滤膜法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所用滤膜孔径小于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检验前,滤杯、

滤瓶、镊子、培养皿和培养基均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处理B.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的菌落呈黑色,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C.配制培养基时,应满足大肠杆菌所需营养物质及调节pH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基上

只有大肠杆菌能正常生长,可根据总菌落的数目估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结果一般比真实值偏低【答案】C为【解析】【分析】1、滤膜法是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方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微孔薄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经

培养后计数和鉴定滤膜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即可推测计算出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2、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为碱性染料,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深紫色(黑色),并有金属光泽。【详解】A、培养基采用高压

蒸汽灭菌,不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A错误;B、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的菌落呈黑色,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B错误;C、培养大肠杆菌应该将培养基pH调节至中性会微碱性,并满足大肠杆菌所需营养物质,C正确;D

、该培养基不一定只有大肠杆菌能够生长,还可能有其他杂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D错误。故选C。2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多糖类物质B.纤维素酶可用于水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其中葡萄糖苷酶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C.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所以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

菌落【答案】D【解析】【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

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

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其中C1、CX酶可使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B错误;

C、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所以可通过是否产生无色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错误;D、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

菌的培养基上(含有刚果红)→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D正确。故选D。22.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C.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D.用产纤维素酶

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答案】A【解析】【分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详解】应该用以纤维

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只有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存活,A错误;木材、秸秆中富含纤维素,故可以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B正确;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后,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

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C正确;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以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提高饲用价值,D正确。故选A。23.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

所有平板进行计数,以平均数为实验结果C.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55×108个D.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

可信度【答案】D【解析】【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稀释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详解】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应以

尿素为唯一氮源,尿素分解菌为异养型,利用的是有机碳源,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以二氧化碳为碳源,二氧化碳为无机物,A错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样品中的细菌数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确定

对照组无菌后,应将菌落数明显最少和最大的平板舍弃,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的细菌总数,B错误;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mL土样

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34+276)÷2]÷0.1×106×10=2.55×1010个,C错误;分离微生物时,需要设置不接种的培养基与实验组一起培养做空白对照,以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D正确。24.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

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如培养基中不含氮源,则该培养基上不会有微生物生长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

不都是尿素分解菌【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如尿素分解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某些碳源、氮源也可以提供能源,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据此答题。【详解】A、乳酸菌是异养型微生物,需要有机碳源,而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是二氧化碳,A错误;B、自生固氮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做氮源,所以若培养基中不含氮源,则该培养基上也会有微生物生长,B错误;C、培养基中的琼脂是凝固剂,不会被微生物利用,C错误;D、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氨气

作为氮源,因此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D正确。故选D。25.果胶酶作用于一定的某种物质(底物),在温度和pH保持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成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A.该酶作用的底物是果胶,生成产物是半乳糖B.曲线变得水平的原因是果胶酶的量不够C.

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升到10,则酶的活性逐渐升高D.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丧失【答案】D【解析】【分析】果胶酶并不是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甲基)酯酶

等。果胶酯酶可以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详解】A、果胶酶是指分解植物主要成分—果胶质的酶类,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果胶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醛酸,A错误;B、图中纵坐标是生成物的量,曲线变得水平的原因是底物被完全分解,B错误;C、果胶酶是蛋白质,过酸、

过碱、高温都会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所以pH为1时,酶已经失去活性,因此反应液pH由1升到10,则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D、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果胶酶是蛋白质,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D正确。故选D。26.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

响,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果胶酶溶液,将其调节至不同的pH后,再向每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苹果泥,然后置于25℃室温条件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5支试管中溶液的pH必须依次设置为7、8、9、10、11B.若将反应温度升

高到60℃,实验就一定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C.在苹果泥中加入果胶酶溶液后再调节pH会得到相同结果D.比较试管中果汁的澄清度可以判断果胶酶的最适pH范围【答案】D【解析】【分析】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提高果汁的澄

清程度,提高出汁率;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

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详解】A、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为不同pH值,需要设置一系列的pH梯度,不一定要设置为7、8、9、10

、11,A错误;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当温度升高到60℃时,果胶酶失活,B错误;C、在苹果泥中加入果胶酶溶液后再调节pH,由于酶和底物已经发生了反应,所以结果可能不同,C错误;的D、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提高果汁的澄清程度,所以可以比较试管中果汁的澄清度可以判断果胶酶的最适

pH范围,D正确。故选D。【点睛】27.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蛋白胨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蒸馏水含量10g10g2g0.4g0.065g1000mL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

的物质是蛋白胨C.该培养基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用于接种菌种【答案】B【解析】【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详解】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含有指示剂,属于鉴别培养基,A错误;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蛋

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有机氮等营养物质,故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B正确;C、该培养基含有葡萄糖等有机碳源,培养的微生物属于异养型,C错误;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还需要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倒平板完成后,才能用于接种菌种,D错误。故选B。28.下列中学实验

中有关NaCl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时,每层用NaCl量相同,瓶口适量多加一些B.制作泡菜时,加入NaCl的目的是抑制细菌生长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NaCl可用于筛选耐盐细菌D.用刚果红染色剂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加入的NaCl可促进菌落显色【答案】C【解析】【

分析】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高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研制的时间约为8d左右,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

,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3、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选择培养基。4、在纤维

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由于越接近瓶口,微生物污染越重,故

豆腐加盐时,越近瓶口处盐用量越多,A错误;B、制作泡菜时,用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作用是调味和抑制杂菌生长,B错误;C、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NaCl,其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会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

长,因此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的细菌,C正确;D、用刚果红染色剂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染色结束后,倒去刚果红溶液,加入NaCl溶液洗去浮色,D错误。故选C。29.豆瓣酱是人们利用大豆制作的一道美食,具体做法如下:

大豆煮熟→微生物发酵→加入盐、调味酒、香辛料。其中的微生物中38.46%是酵母菌,有关豆瓣酱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酵母菌产生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B.此过程酵母菌会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C

.此过程酵母菌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的进行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此过程酱豆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

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A、豆瓣酱制作过程发酵所用的微生

物中38.46%是酵母菌,酵母菌产生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A正确;B、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C、此过程酵母菌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的进行与ATP的分解相联系,C错误;D、豆瓣酱制作过程中微生

物发酵将有机物逐步分解,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C。30.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有()①以酒精为底物制作果醋时全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②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易计数活菌数目③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

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能使果胶酶更充分地催化反应④纤维素分解菌鉴定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红则能初步鉴定⑤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制成选择培养基A.1项B.2项C.3项D.4项【答案】B【解析】【分析】1、

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

计数。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易区分活菌和死菌,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计数活菌。【详解】①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制作果醋时全程需要通入氧气,①正确;②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易区分活菌和死菌,计数时死的菌体也计数在内了,②错误;③如果大幅度提高温度,会使果胶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从而降低催化速率,③

错误;④纤维素分解菌鉴定时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色剂,而不是酚红指示剂,④错误;⑤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使不具有抗性的微生物不能生存,属于选择培养,可以富集纯化目的

微生物,⑤正确。综上所述,仅B项符合题意。故选B。3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齐全,因此所有微生物均可在其上生长B.自养微生物均能在缺少氮源或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C.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合成纤维素酶

都需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某微生物经纯化培养后获得的单菌落属于种群层次【答案】D【解析】【分析】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微生物按其同化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按其异化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详解】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齐全

,但并非所有微生物均可在其上生长,例如病毒,A错误;B、自养型微生物是能够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自身的有机物,所以自养微生物能在缺少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需要氮源,B错误;C、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为

蛋白质,纤维素酶由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分解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D、菌落是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微生物细胞增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体,属于一个种群,D正确。故选D

。【点睛】32.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果胶酶用量时的实验结果。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限制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B.限制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C.ab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D.该实验

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自变量是酶的用量,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Ob段表示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c段表示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加快。【详解】A、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A正确;B、在bc段,限制

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等,其中反应物浓度为主要因素,B正确;C、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此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超过b点后,酶的用量增加也不会影响反应速率,因此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

的值,D正确。故选C33.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粉状硫10gK2HPO44gFeSO40.5g蔗糖10g(NH4)2SO40.4gH2O100mlMgSO49.25gCaCl20.5gⅠ++++-+++Ⅱ+++-++++Ⅲ++++++++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

物生长。【详解】Ⅰ培养基缺少无N源,而甲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说明甲能固氮,属于固氮微生物;Ⅱ培养基中缺少C源,而乙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说明乙能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微生物;丙是不能在I、Ⅱ培养基生长,可以在Ⅲ培养基生长,因此是异养微生物。故选D。34.乳链菌肽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细菌),尤其是对引

起食品腐败的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员从新鲜牛奶中获得多株产乳链菌肽的菌株,筛选并纯化菌株。为了解乳链菌肽的作用方式是抑制细菌生长、溶菌性杀死细菌(细胞破裂)还是非溶菌性杀死细菌,科研人员将乳链菌肽加入革兰氏阳性菌菌液

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活菌数、除去菌体的上清液中核酸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革兰氏阳性菌时,培养基除了要包含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B.纯化的菌株临时保藏需要先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长

成菌落后放入4℃冰箱中保藏C.以上实验表明乳链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方式为抑制细菌生长D.口服乳链菌肽,不会改变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也不会进入内环境,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被消化道中蛋白酶所降解而被人体消

化【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对照组的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由于曲线3活菌数降为零,说明是非溶菌性杀死细菌,除去菌体的上清液中核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不是溶菌。【详解】A培养微生物时,培养基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存所需PH和渗透压环境,A正确;B

、对于需要临时保藏的菌种中,应该用临时保存法,即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等菌落长成后,再将试管放入4°C的冰箱中保藏,B正确;C、由于曲线3活菌数降为零,说明是非溶菌性杀死细菌,C错误;D、口服乳链菌肽后可能被消化道中蛋白酶所降解而

被人体消化,因此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也不会进入内环境,D正确。故选C。35.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是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细菌性肺炎一般需要注射或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当细菌出现耐药性时疗效会下降。A、B、C、D四种抗生素均可治疗由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分

别将含等剂量抗生素A、B、C、D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均匀分布SAU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D四种抗生素,抑菌效果最佳的是抗生素DB.配制培养基时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①C

.对培养基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灭菌D.滤纸片b周围透明圈中出现一菌落,可能是该菌落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分别将含等剂量抗生素A、B、C、D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S

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抑菌圈越大,说明该抗生素的抑菌效果越好。【详解】A、A、B、C、D四种抗生素,抑菌效果最佳的是抗生素A,该菌形成的透明圈最大,即抑菌效果最好,A错误;B、细菌适合在中性或微

碱性的条件下生长,故配制培养基时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B错误;C、对培养基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灭菌,C错误;D、滤纸片周围透明圈中出现一菌落,可能是该菌落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耐药性,D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道题,

共45分)36.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所示。(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_____

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酒精发酵过程中不必对发酵装置严格消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一段时间后,取出少量发酵液,用_____________溶液来检测酒精。检测后发现

,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时间充足、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最可能是____________不足导致酒精产量低。【答案】(1)①.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②.排出部分CO2,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2)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

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①.酸性重铬酸钾②.酵母菌数量【解析】【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

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反应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小问1详解】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在A通气口处打

气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通气阀②偶尔短时间打开,是为了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否则容易引起发酵液溢出。【小问2详解】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因此家庭酿酒过程中不必对发酵瓶严格消毒。【小问3详解】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所以一段时间后,取出少量发酵液,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时间充足、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这排除了

氧气、温度、pH、营养物质含量等因素,可能是酵母菌数量影响酒精的产生量。37.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片中多次讲述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美食,富庶的江南地区历来不乏美食的出现,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绍兴黄酒制作的介绍中提

到“这需要江南地区绵长而不剧烈的冷”,这是因为酿酒的主要菌种进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_。休宁县毛豆腐让我们看到长满菌丝的毛茸茸的豆腐,红方是腐乳的一种,因加入了_________而呈深红色。镇江香醋制

作需要将糯米蒸熟放凉后进入醇化阶段制作,然后才进行醋酸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的物质是怎么变化为“醋”的,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2)泡菜的制作是中国传统发酵技术之一,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使泡菜滤液

变得无色透明,在滤液中要加入_________。在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答案】(1)①.18℃~25℃②.红曲③.C2H5OH+O2→酶CH3COOH(醋酸)+H2

O+能量(2)①.比色②.氢氧化铝乳液③.先增加后下降【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其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常采用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和相

关试剂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小问1详解】果酒发酵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需要的温度条件是18℃~25℃;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豆腐乳的品种很多,红方腐乳因加入红曲而呈红色,味厚醇香;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菌将

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为:C2H5OH+O2→酶CH3COOH(醋酸)+H2O+能量。【小问2详解】醋酸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常用比色法进行检测;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过程中,在泡菜提取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作

用是使泡菜提取滤液变得无色透明;泡菜制作过程中,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8.某地输油管道发生原油泄漏,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导致大面积的土壤受到污染。为了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

降解原油的菌株。(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到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这样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基。(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基常用_______法进行灭菌。如果要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适量无菌水中,制备成100mL菌液,经梯度稀释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液,从5号试管取0.1mL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结果如图所示。结果表明每克土壤样品约含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____________个。(4)在扩大培养时,若持

续增加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将不利于提高菌种的种群密度,原因是__________。(5)初步得到菌种后,还要进一步纯化。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方法有两种,如图是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使用这种接种方法时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选择培养基(2)①.高压蒸汽灭菌②.将灭过菌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3)1.7×109(4)随着培养液浓度的升高,细菌将渗透失水,影响其生长繁殖(5)①.平板划线②.每一次接种前都要将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划线时从前一次划线末端开始作

第二次划线,不要将最后一次划线与第一次划线相连。【解析】【分析】培养微生物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微生物培养基进行灭菌。可以采用将灭过菌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的

方法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纯化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小问1详解】要想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所用培养基应该选择原油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这样的培养基可使能够分解石油的微生物生长,而不能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因缺少碳源不能生长,故属于选择培养基。

【小问2详解】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培养基配制完成后要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灭过菌的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形成。【小

问3详解】称取10g某七壤样品,转入适星无菌水中,制备成100mL菌液,经梯度稀释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液,从5号试管取0.1mL菌液涂布在体培养基上,则稀释倍数是106倍,结果如图所示,可得出0.1mL的

菌液长出(168+175+167)/3=170个菌落,那么1mL菌液大约可长出1700个菌落,每克土壤样品约含有高效降解丙的细菌是1700×106=1.7×109个。【小问4详解】在扩大培养时,若持续增加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利于提高菌种的种群密度因为随着培养液浓度开

高,细菌将渗透火水,影响其生长繁殖。【小问5详解】接种微生物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图中所使用的是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划线时要注意每一次接种前都要将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划线时从前一次划线末端开始作第二次划线,不要将最后

一次划线与第一次划线相连。39.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KH2PO4Na2HPO4MgSO4•7H2O蛋白胨葡萄糖尿素琼脂1.4g2.1g0.2g1.0g10.0g1.0g15.0g(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

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3)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__________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4℃的冰箱中保存

。(4)尿素在脲酶作用下分解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为鉴定脲酶的产生,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答案】(1)①.不能②.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2)无菌(3)固体斜面(4)①.

22232HO2CONHNHCO+→+脲酶()②.酚红【解析】【分析】1、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

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2、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

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小问1详解】由表格中培养基的成分分析可知,该培养基中除了尿素能够

提供氮源外,蛋白胨也能提供氮源,要想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应是尿素,故该同学不能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小问2详解】微生物分离和筛选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故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小问3详解】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小问4详解】尿素在脲酶作用下被分解为CO2和氨,反应式为22232HO2CONHNHC

O+→+脲酶(),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40.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

同的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中A).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中B)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中C)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

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表:温度/℃1020304050607080出汁量/mL813152515121110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果胶分解酶和_____________。食品工

业中之所以使用果胶酶澄清果蔬饮料,是因为果胶酶能破坏植物的____________结构。(2)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8组实验中,当温度为40℃时果汁量最多,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验操作中,如果不经过步骤①的处理,直接将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是否可以?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______。②在原材料

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______。【答案】(1)①.果胶酯酶②.多聚半乳糖醛酸酶③.细胞壁(2)40℃果胶酶的活性最大。当温度再升高时,降低了酶的活性(3)①.不可以②.如果不经过步骤①的处理,直接将果

胶酶和苹果泥混合,会改变实验设定的温度,造成变量不单一(4)①.乙②.丙【解析】【分析】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生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所以判断不同品牌果胶酶制剂的效果,除了观察果汁浑浊程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果胶)的减少量,

或生成物(或半乳糖醛酸或产物)的增加量来加以判断。【小问1详解】果胶酶是指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酶能使果蔬饮料澄清,是因为果胶酶能破坏植物的细胞壁结构,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小问2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温度为40℃左右出汁

率最高,说明此时果胶酶的活性最大。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温度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小问3详解】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使果胶酶和苹果泥处于同一温度条件,如果不经过步骤①处理,直接混合,由于果汁和果胶

酶溶液在未处理时就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不保温进行混合,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应,因此就不能保证单一变量,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问4详解】①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酶活性均下降,即对应曲线乙。②由于原材料有限,则生成物的量是一定的,因此这种情况下,丙

曲线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