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pdf,共(4)页,169.19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312da4213f8cc54192098690e29e5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1.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两个区域的大河泛滥的不同特点促成了苏美尔人于埃及人的文化心理特征的差异,故选D。A忽视了文明差异的成因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宗教观念,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2.C【解析】古希腊没有形成发达的农耕,排除A。古希腊是众多的小国寡民的城邦,没有形成大帝国,排除B。古希腊人主要是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通过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即移民而非武力扩张建立城邦,故排除D
,选C。3.A【解析】材料阐述的是古罗马执政者从国家利益出发,让拥有财产的妇女在遇到战争时向国家纳税,客观上承认了妇女财产继承和支配的合法性,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故选A。统治者让妇女纳税,并没有限制其财产继承权,排除B。古罗马是奴隶社会,男女不平等,排除
C。材料中执政者的做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排除D。4.D【解析】引入科举考试,按考试成绩选官,有利于打破豪族对政权的把控,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中央设三省六部仅仅是中央权力机构的设置调整,对打击地方豪族没有
实质性影响,故排除A。推行土地国有,是学习唐朝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地方划分十道是模仿唐朝划分地方监察区,对打破豪族对政权的把控都不及科举制度“行之有效”,故排除B和C。5.B【解析】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进入殖民扩张时代,
需要大量适应海外扩张的地图及地图制作的研究,故选B。A和D不是主要原因。环球航行探险早已完成,排除C。6.C【解析】16—18世纪的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中国依然固守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B。中
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稀疏,且在闭关锁国政策下缺乏广阔的海外市场,故不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排除D。西方对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需求极大,中国处于对欧贸易的优势地位,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选C。7.D【解析】材料“美国车
牌由各州自行制发”可知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权,符合美国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特点,故选D。美国各州把车牌打造成宣传本州文化的名片,是地方特色的体现,而非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三权分立,排除B。材料主题是地方各州有一
定的自主权,且“林肯之地”是历史文化而非自然环境,故排除C。8.A【解析】材料指的是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并走向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制,典型的是法国大革命,选A。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保留了君主,排除D。BC也不合题意,排除。9.D【解析
】根据“1785年后,他把工厂由河边搬迁到了交通更为便利的地方”,可知他搬迁工厂是得益于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技术革新,改变了工业布局,选D。英国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是19世纪中期,排除A。“宽松的社会环境”不是材料特定的时间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排除B。18世纪铁
路时代还没有到来,排除C。10.B【解析】材料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考察研究及对理想社会的设想,故B正确,排除D。AC不符合空想社会主义,排除。11.C【解析】根据时间19世纪及三股进步潮流,结合所学可知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C。12.
C【解析】英国式老牌殖民霸主,希望维持现状。德国作为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殖民地远远少于英法俄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迅速发展,迫切希望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市场,故选C。13.B【解析】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的海上军事实力明显强于同盟国,它们
能够有效地对同盟国实行海上贸易封锁,导致美国与同盟国之间几乎没有贸易,故选B。美国1917年参战,排除A。同盟国并非因为战略储备丰富而与美国几乎没有贸易,而是因为英国的封锁难以与美国贸易,排除C。美国与德国都是后起的资本
主义国家,之间没有尖锐的殖民矛盾,排除D。14.B【解析】“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苏联整个的国民经济得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苏联正在通过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故选B。AC不符合材料的时代背景,排除
。材料阐述的是苏联在30年代形成了与西方市场资本主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而非社会制度,况且十月革命后俄国就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故排除D。15.A【解析】材料中甘地仅仅看到的是英国工业文明扩张的消极影响,而马克思却认为工业文明的
扩张有客观上的进步性,故选A。16.A【解析】材料中不同时期学者对西方文明有不同的看法,反映了一战后人们对西方文明失望;罗斯福新政、二战胜利及战后西欧的联合,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又燃起了一线希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遇严
重挫折,西方世界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所以材料反映了20世纪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故选A。BCD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17.(1)特点:提倡宗教宽容、信仰自由;在推崇理性的同时,并未否定上帝和宗教信仰。(4分)成因:通过宗教改革,摆脱罗马教会而独立,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权力;伊
丽莎白女王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国教会比天主教和其他新教派别更为宽容;“光荣革命”后,议会的立法推动各派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达成妥协。(一点2分,任答三点给5分。)(2)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构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总动员;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178
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必须包含欧洲和美洲的史实。一点2分,按要求答三点给6分。)【解析】(1)本题考查英国启蒙思想家宗教思想的特点及成因,要求概括材料信息。从材料“他们提倡
宗教宽容、信仰自由,认为……英国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的言论和态度比较温和……在推崇理性的同时,并未用理性来否定上帝和宗教信仰。”概括出特点。从“这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历程大有关系……”按时序分阶段概括成因:宗教改革—伊丽莎白—国教会—光荣革命。(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
影响。注意时空要求“启蒙运动对18—19世纪的欧洲和美洲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对美国独立战争及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18.(1)有利: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示范;农奴制的废除;外资的大量引进。(
任答两点给4分)不利:农奴制的阻碍及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对外国资金过于依赖;文化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差。(一点2分,任答三点给5分。)(2)以铁路建筑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
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国家政权的参与、指导大力推进工业革命;重视科技和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短时间内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一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解析】(1)本
题考查影响俄国工业革命进程的因素,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19世纪前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法国、比利时的工业革命也正在深入发展。”可以概括出“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示范”这一有利因素,“60—8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联系所学,
回答“农奴制的废除”,材料外资的引进有利于弥补俄国资金的不足。材料“俄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从一开始创建便为外国银行家所操纵……”由此概括出“资金不足,对外国资金过于依赖”的不利因素,从材料“机器设备大部分从外国引进,主要来自英国”可以概括出“技
术落后”,材料“在个别地区和行业中长期保存着农奴制企业的残余。加之俄国文化教育落后,国民文化水平和工人的劳动素质比较差”,可以概括出“农奴制的阻碍及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文化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差。”(
2)本题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比较分析德国工业革命进程与俄国的不同。两则材料对比,可以发现德国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业革命、重工业的发展、国家政权的参与、科技和教育的改革、工业革命的成就等方面明显与俄国不同。19.【示例1】:历史事件:俄
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写出相关联的事件给2分)历史现象:俄国开辟历史新纪元(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2分)阐释: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缔造出世界历史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列宁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物力财力,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但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政权。斯
大林上台后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随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由此苏联开辟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8分)【示例2】:历史事件: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写出相关联的事件给2分)历史现象: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2分)阐释
: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暂时调节了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有利于
战后和平和经济发展。但对战败国的掠夺性惩罚及分赃不均,这种国际新秩序又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平不可能长久维持。(8分)【示例3】:历史事件:孟买工人总罢工、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写出相关联的事件给2分)历史现象:20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分)阐释:19世纪末20世
纪初,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同时亚洲和拉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民族和民主意识觉醒,展开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孟买工人总罢工掀起了反英斗争的高潮,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资
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国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些运动激励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不懈斗争。(8分)【示例4】:历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2分)历史规律: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2分)阐释:略。(8分)【解析】本题
是开放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发展线索、阶段特征、重大历史现象的理解,涉及世界大战、世界格局、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知识的考查。注意题目要求,总共有三个解题步骤:第一步,从表中选取一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
,注意是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写出所选的事件;第二步,结合所学的该时期的世界史知识,指出所选取的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第三步,结合史实对该历史现象或规律予以阐释,即阐释该历史现象或规律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符合题目要求,史论结合、表达通畅,突出了重大历史现象、线索,都可以酌情给分。20.(1)背景:欧洲城市兴起;工商业繁荣;新兴市民阶层壮大。(3分)特点:管理上,由市政府领导,具有世俗性质;目的上具有职业训练性质;内容上强调与实际生活生产相关的世俗知识;用民族语言教学。(任答三点3分)(2)培养
了工商业职业人才;推动了欧洲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打破了基督教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进步;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4分)【解析】(1)本题以城市学校的发展考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的变化。要求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学校兴起的
背景和特点。从材料“欧洲城市从11世纪起重新恢复了生机。工商业的繁荣,财富的聚集,人口的增加使城市不断地扩展,……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可以概括出原因“欧洲城市兴起;工商业繁荣;新兴市民阶层壮大。”从材料“城市学校有以下共同点,首
先,在领导权上……”“其次,在培养目标上……”“最后,在教学内容上……”“一般都是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可以分别概括出城市学校四个方面的特点。(2)本题考查欧洲中世纪晚期城市学校的发展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学生应该运用唯物史观解析
材料,结合材料、迁移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分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