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练30.docx,共(10)页,836.58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18291ad738c50e5235bfbfd98d4ddb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练30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及创新练基础1.[2024·辽宁沈阳二十中期中]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图①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获得NaHCO3B.利用图②装置制备SO2C.利用图③装置测定未知Na2C2O4
溶液的浓度D.利用图④装置配制FeCl3溶液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
明X中不含醛基B.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C.向无色的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l2>I2D.向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加入少量30%的H2O2溶液,红色褪去,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补加NaOH溶液,不显红色,说明H2O2因显酸性而使溶液褪色3.下列有关原理或性质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及逻辑关系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NaCl和NaI稀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
Cl)>Ksp(AgI)B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生成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I2+I-C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HS-电离程度
大于其水解程度D将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是BaSO34.[2024·河北泊头一中校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甲苯中是否含有苯酚在盛有混合液体的试管中滴加少量饱和溴水B除去CO2中混有的
SO2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C比较HClO和HF的酸性大小用pH试纸分别测量等浓度NaClO溶液和NaF溶液的pHD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取少量样品,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5.实验室中利用M
nO2制备干燥的Cl2及少量氯水并收集Cl2,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连接图1、图2装置,向分液漏斗中注水,打开K1,关闭K2,检查装置气密性B.图1装置中,滴加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可制备Cl2C.可通过图2装置干燥并收集一定量的Cl2D.连接图1、图3装置,打开K1,点燃
酒精灯,可制备少量氯水练高考6.[2022·湖北卷]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A.滴入酚酞溶液B.吸氧腐蚀C.钠的燃烧D.石蜡油的热分解7.[2023·辽宁卷]某小组进行实验,向1
0mL蒸馏水中加入0.4gI2,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再加入0.2g锌粒,溶液颜色加深;最终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褪色。已知I-3(aq)为棕色,下列关于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颜色变化解释A溶液呈浅棕色I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B溶液颜色加深发生了反应
:I2+I-⇌I-3C紫黑色晶体消失I2(aq)的消耗使溶解平衡I2(s)⇌I2(aq)右移D溶液褪色Zn与有色物质发生了置换反应8.[2023·新课标卷]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
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B取一定量Na2SO3样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浓HNO3,仍有沉淀此样品中含有SO2-4C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原
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Cu的金属性比Ag强D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9.[2022·江苏卷]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
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Fe2+具有还原性B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SO2具有漂白性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r2的氧化性比I2
的强D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CH3COOH是弱电解质练模拟10.[2024·武汉二中上学期期中]下列实验设计或所选装置合理的是()A.通过注射器活塞右移,验证Na与H2O反应放热B.NaOH溶液吸收尾气SO2C.电解MgCl2溶
液,制备金属Mg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11.[2024·湖南炎陵上学期期中]下列实验方法、原理或目的正确的是()A.图①两装置中,在棉花上蘸同种试剂均可防止污染B.利用图②装置验证浓硝酸分解的产物NO2具有氧化性C.利用图③装置检验溴乙烷部分水解后上层清液中溴离子的存在D.利用
图④装置实现铁上镀铜12.[2024·北京北大附中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SO2将铜单质与浓硫酸在试管中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观察石蕊是否变红B检验稀硫酸
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含有还原糖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C检验Na2SO3是否变质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和稀硝酸,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D证明1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
气体通入溴水,观察溴水是否褪色13.[2024·江苏南通上学期期中]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及现象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探究方案及现象探究目的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溶液变橙色,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色氧化性:Cl2>Br2
>I2B将浓硫酸和灼热木炭反应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饱和NaHCO3溶液、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硫酸和木炭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C向盛有5mL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0mL0.1mol·L-1NaCl溶液,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滴加2滴0.1
mol·L-1KI溶液,由白色沉淀转化成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D向Na2S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原Na2SO3溶液中含有SO2-414.[2024·广东新丰校际联考]碘化亚铜可以催化一系
列卤代烃参与的偶联反应,实验室可用反应2CuSO4+2KI+SO2+2H2O===2CuI↓+2H2SO4+K2SO4来制备CuI(受热易被氧化)。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备SO2B.用装置乙制备CuIC.用装置丙分离出CuID.用装置丁制备干燥的CuI一、选
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表述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溶液,水应从上口倒出B.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mol·L-1NaClO溶液的p
HC.用150mL容量瓶配制150mL0.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D.将CO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22.[2024·河南长垣一中上学期期中]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CD证明金属性:Mg>Al制备Al2(SO4)3固体证明
非金属性:Cl>C>Si证明SO2有还原性3.[2024·广东肇庆上学期期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检验其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说明:Ⅰ为湿润的有色布条,Ⅱ为P2O5,Ⅲ为干燥的有色布条)A.装置甲中
可以选用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制备Cl2B.装置乙的作用是作安全瓶和除去Cl2中的HClC.装置丙中有色布条Ⅰ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D.装置丁中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橙黄色,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元素4.[2024·河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小组为探究一系列物质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相同,拆去热水浴,Ⅲ中褪色更快B.Ⅰ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C.用铜片替代石墨,上述实验现象相同D.用盐酸和Ba(NO3)2溶液可以检验Ⅳ中产生了SO2-45.已知:①在浓硝酸和活泼
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②FeSO4+NO⇌Fe(NO)SO4(棕色)(ΔH<0);③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某实验小组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E的加热装置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装
置滴入浓硝酸,加热前因反应速度慢而没有明显现象B.F装置的作用是直接确认E中是否有NO生成C.G装置中的试剂不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D.可用浓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6.设计实验证明酸性强弱顺序:HCl>H2CO3>H2Si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使用时只需打开活塞B.装置B中的药品为浓硫酸,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C.该实验设计原理为强酸制弱酸D.该装置一定要设计尾气处理装置7.实验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制取粗乙醛的反应装置如图
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a中收集产物,加入Na有可燃性气体生成,说明试管a中粗乙醛中混有乙醇B.甲中选用热水,有利于乙醇挥发,乙中选用冷水,有利于冷凝收集产物C.该反应中铜为催化剂,硬质玻璃
管中铜网出现红黑交替现象D.本实验中,可以利用蒸馏的分离方法除去试管a内乙醛中的杂质8.“探究与创新能力”是化学的关键能力。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现象A制作简单原电池将铁钉和铜丝连接插入食醋中即可形成原电池B验证碳能
与浓硝酸反应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碳,产生红棕色气体C鉴别溴蒸气和NO2分别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分液9.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相同条件下,将大小相同的钠分别
与等量的乙醇、水反应比较反应物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将铜置于氯化铁溶液中探究铁、铜的活泼性C相同温度下,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加到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中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10.[2024·贵州黔东南上学期期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
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FeCl3溶液样品中加入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该样品中一定含有Fe2+B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氧化性:Fe3+>I2C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
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D向Na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Cl)>Ksp(AgI)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11.二氧化氯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
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氯酸钠还原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ClO2制备方法,其原理是用NaClO3与CH3OH在催化剂、60℃时,发生反应得到ClO2,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氧化性进行研究。已知:ClO2易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气体
浓度较大时易分解(爆炸),实验室用稳定剂吸收ClO2,生成NaClO2,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ClO2一种气体物质CH3OHHCOOHClO2沸点64.7℃100.8℃11℃(1)仪器Ⅰ的名称为;实验中使用仪器Ⅱ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
据实验原理和目的,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ea(填接口顺序)。(3)工业上常用过碳酸钠(2Na2CO3·3H2O2)的水溶液作为ClO2的稳定剂,吸收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为便于大量运输和储存,工业上也选择硅酸钙、二氧化硅分子筛等作为稳定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乙中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得到纯净的C
l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lO2和Cl2都为强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时,ClO2的氧化能力
是Cl2的倍。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A装置制备NO2气体,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有时在实验室看到A装置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显黄色,用化学方程
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学用装置B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了检验集气瓶中氨气是否集满,可将一端蘸有浓
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导管口,观察到有生成,则证明已收集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同学在实验室中模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当生成标准状况下
11.2LNO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是g。(5)某兴趣小组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设计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方案甲乙丙反应物Cu、浓HNO3Cu、稀HNO3Cu、O2、稀HNO3(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①请写出L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M中盛有品红溶液,当R中收集到生
成的气体时,M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所产生的尾气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装置Y中盛放溶液(填化学式)来吸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24·广东英德模拟]某小组为探究Mg与NH4Cl溶液的反应机理,常温下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中
所取镁粉质量均为0.5g,分别加入选取的实验试剂中,资料:①CH3COONH4溶液呈中性。②Cl-对该反应几乎无影响。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15mL蒸馏水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H2)25mL
1.0mol·L-1NH4Cl溶液(pH=4.6)剧烈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1)经检验实验2中刺激性气味气体为NH3,检验方法是。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产生的气体,经检验小试管中气体为H2。(2)已知灰白色沉淀中含有Mg2+、OH-。为研究固体成分,进行实
验:将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洗涤数次,至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后无明显浑浊。将洗涤后的固体溶于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推测沉淀中含有,灰白色固体可能是(填化学式)。(3)甲同学认为实验2比实验1反应剧烈的原因是NH4Cl溶液中c(H+)大,与Mg反应快。用化学用语解释
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同学通过实验3证明甲同学的说法不合理。实验实验装置
3①X是。②由实验3获取的证据为。(5)为进一步探究实验2反应剧烈的原因,进行实验4。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45mLNH4Cl乙醇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经检验为H2)依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Mg能与NH+4反应生成H2。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需要补充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