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doc,共(6)页,3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160d22c6244d75ed247b417161aff0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启用前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
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做答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
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24.有学者认为,“封略之内,何非君土”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真实地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关系。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A
.生产力的客观现实B.宗法制的血缘亲疏C.礼乐制的等级划分D.井田制的日趋瓦解25.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实行削藩,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以法令强行分国为手段;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儒家、纵横家、法家思想为指导,以标榜“仁
孝”之道为主要分国手段。据此可知,汉武帝时A.仁孝思想广泛传播B.确立了思想大一统C.王国问题得到解决D.治国注重传承创新26.宋代,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安石主持编订《三经新义》、程
颐著《周易程氏传》、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这说明该时期A.空疏无具之风盛行B.儒士具有强烈的使命感C.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科举取士缺乏统一标准27.明初,“浦江郑氏九世同居,明太祖常称之。马皇后从旁惎之曰:以此众叛,何事不成?上惧然,因招其家长至,将以事诛之。”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后宫
干政影响政治稳定B.中央政府打压民间势力C.宗族势力经常聚众叛乱D.明初中央集权面临挑战28.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海的对外贸易总值增长了一倍,但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比重却从超过60%下降到55%。这反映了当时A.贸易商品种类的增加B.民族工业布局的调整C
.列强经济侵略的扩大D.上海经济地位的动摇29.关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作过如此解释:“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作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
体现了陈独秀A.鼓动工人投身政治运动B.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C.主张人性的解放和自由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反思30.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该措施旨在A.推动国民经济形势好转B.提高生产
资料公有化程度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31.《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
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32.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代
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C.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D.突破了万民法的阶级局限性33.美国制宪会议期间,北方资产阶级虽反对奴隶贸易,却支持在宪法中写入引渡逃奴的内容;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在国家权力分配上争吵不休,却对禁止各州发行纸币和破坏契
约义务的条款毫无争议。这充分说明美国A.联邦与各州达成妥协B.对保留黑人奴隶制度形成共识C.两大政党的主张趋同D.制宪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34.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增长年均15.5%;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
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这反映出A.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B.苏联人民为新经济体制的推行做出贡献C.苏联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模式积重难返D.苏联领导人积极探
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5.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两
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D.全球化进程加快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
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
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材料二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
,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
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以上材料均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
极作用。(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全球治理是伴随着全球化的产生而出现的,长期以来西方国
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公民社会团体等大量非国家行为体日趋活跃,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持续深化,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移民难民、突发疾病等具有跨国性、公共性和传导
性的全球问题大量涌现。这些全球问题超越了单一主体的管理边界和能力范畴,需要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合作进行治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全球治理一直处在动态调整的进程之中。国家也需要根据时代条件和问题性质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参与
全球治理的战略,以实现全球治理能力的动态提升。——摘编自刘世强、魏雅珍《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理论探析》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45.【历史上重大改
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政府为控制市场流通,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等材料二(宋)元祜以降,指凡公(王安
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市易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
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分析其实施利弊。(8分)(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市易法为例,说明其受到梁启超赞成的理由。(7分)46.略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王夫之(1619—169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其代表作《读通鉴论》具有丰富的史学思想。王夫之不
信“正统”论、“五德始终说”等传统历史观,主张“趋势更新”。反对“泥古过高,而菲薄方今”。同时,王夫之主张“理势合一”的历史观,所谓“势”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理”就是历史发展规律。“理势合一”就是
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致性。除此之外,王夫之认为治史应该“垂于来今以则”,批评宋元以来“浮谈”的学风,主张“求适于用”。在民族观上,王夫之认为各民族之区域、气质、习俗都不相同,故不可共处,主张对少数民族应“暴则惩之,顺则远之,各安其所,我不尔
侵,而后尔不我虐”。——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的史学观。(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夫之的史学观。(7分)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科答案题号242526272
829303132333435答案ADBBCCABCDDA41.25分(1)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6分)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
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7分)(2)面对困境,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大胆
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12分,原因和说明各6分,也可以概括原因并进行宏观说明)42.(12分)示例一论题: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2分)阐述: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让各国意识到建立有效机制和
稳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非常必要。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又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上述国际组织一直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
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改变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上合组织正有效维护着欧亚地区安全。(8
分,言之有理的采用两个史实,史论结合,论述充分即可)结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团结协作,共创美好未来。(2分)(或者新冠肺炎等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人们的生命健康,全球防疫抗疫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
要加强国际合作等等。)示例二论题:西方国家长期掌握近现代全球治理的主导权。(2分)阐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世界市场由分散走向整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控制着世界市场,主导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秩序。一战后,欧美
强国主导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结束后建立了带有西方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雅尔塔体系,经济上形成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上说明欧美等国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继续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冷战结
束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变革。(从两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论述充分即可得8分)结论:总之,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主导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也长期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2分)(其它言之有理的论题亦可)45
.(15分)(1)政策设计: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2分)。利: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一度稳定了市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3分)弊:政府对贸易实施国家垄断,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商户的利益,抑制了市场的活力(3分)。(8分)(2)理由:梁
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认为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变革依据以救亡图存。(每点2分,答3点得7分)46.略47.(15分)(1)反对传统史学观(2分),主张历史是不断发展的(2分);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有一致性(2分);提出治史应该对今天有所
借鉴,倡导“经世致用”(2分);主张汉族与少数民族应彼此相隔,互不侵犯,汉族应积极抵抗外来民族入侵。(8分。每点2分,答满4点即可得8分。)(2)评价:否定了传统的唯心史观,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芒(2分)
;对当时和后世的史学有一定启迪作用(2分);民族观上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操,但是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3分)。(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