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语文试题.pdf,共(9)页,588.07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079fc84a38ecf2b1c428fa9975ac1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月考(三)第1页共8页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综合测试(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2.选择题在
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
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过往的即社会记忆。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
或基调。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个体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和“他群”,促成“群体”意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一方
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路径。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更具冲击力,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每年12月13
日国家公祭日,新闻媒体再现的宏观历史叙事以及30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的经历和遭
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相对于宏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但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的记忆。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之所以选择用“个体”这个词,只是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
权力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当前社会利益的对过去的重建。当下的利益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记忆进行着选择
和建构。建构社会记忆不是最终目的,社会记忆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无论是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希望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某种引导,形成社会认同。值得警惕的是,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剥离了
个人记忆中过多的个人痕迹,以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面貌呈现,给予了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的空间。如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试图为年轻月考(三)第2页共8页一代建构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有关侵华战争的社会记忆。这些受权力摆布被建构出的社会记忆往往有悖于历史事实,但是却可以引导和控制人们的
主观判断,形成权力掌控者所期望的社会认同。但社会记忆的建构并不一定都是来自权力等外部力量,有时也可能来自群体本身不管是为满足外部期望,还是内部需要。如知青回忆录等文字,“苦和困顿”是知青述说以往故事的主旋律,但是后来形成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主流的记忆模式知青群体的优
良品质、知青生活的意义感,共同建构出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群体的社会记忆。关于“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建构,很难说这是一个来自外部的经由权力操控的结果,更像是一种内源性的、自发性的建构。或者说,知青群体出于肯定自我这一朴素的群体利益诉求,通过叙述、文字和聚会等形式
构建出“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从而实现社会认同。(摘编自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材料二:回顾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发现,“中华民族”事实上就是一个在无数革命先驱为争取
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显现并逐渐清晰起来的集体身份,是一种为积聚所有社会力量以谋取革命胜利而建构的中国人的“集体的自我身份”,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构建过程与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抗击外侮和共克时艰,促进了中国不同群体之间原发的亲近和认同,凝聚了空前的社会力量,实现了一
个伟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对这种亲近和认同的记忆,最为集中、最为形象地体现在文艺作品及其所保存、发展和精炼化的语言文字当中。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与叙述延续和强化了“我们”之间的认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
深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北京奥运”开幕式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演出的雄美。对于多民族现代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这一多族裔交融而成的集体身份,通过国家权力对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等诸多
东西的创造、培育、更新和保存得以牢固建构;国家则从这一建构过程中获得国民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摘编自闫国疆《社会记忆、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相比,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对社会认
同的形成并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B.个体记忆基于个体的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它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特点是由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C.对于“青春无悔”的主流记忆模式的确立,作者倾向于认为是知青群体为自身利益诉求主动去建构的。D.材料一中,“‘我群’和‘他群
'”的概念,与材料二中“‘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两者含义是相同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也就不会有社会认同感的获得,就更没有实现群体巩固的可能性。B.国家公祭日的事例启示人们,形成社会认同,不但要重视社
会记忆的宣传,而且要重视个人记忆的再现。C.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是抽象的,虽然这并不必然产生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但仍应该警惕。D.阅读体现中华民族亲近和认同的记忆的文艺作品及其语言文字,利于增强“中华民族”集体身份认同感。月考(三
)第3页共8页3.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材料一第4自然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学者王珂表示:“一个利益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组织、重述‘过去’,以创造一个群体的共同传统,来诠释该群体的本质及维系群体的凝聚。”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C.德国学者乌尔夫说过:“机构、组织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才能实现他们的任务。它们倾向于根据变化的条件调整自己的内容与形式。”D.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
,“人们通常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并对记忆加以定位”。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了社会认同,但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简要说明。(4分)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关社会记忆和社会认同关
系的观点,分析下列社会现象。(6分)①清明节全国三分钟默哀鸣笛时刻,一武汉网友驻足解放大道,面对“重启”的家园泪奔,视频被大量转发。②“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我们‘90后’要保护大家。”“90后”的心声收获大量点赞。③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专区,展示疫情期间的生活现场与真
实思考,引发广泛共鸣。(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6~9题。山前该有一棵树(节选)张者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树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难觅踪迹,花儿那些娇惯的美丽
都躲在人们的记忆里了。这是一个矿区,属于天山深处的神秘所在,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从三个建制团中抽调了近千人,集结到了这里,并起名506矿。506矿到底有什么矿?我第一次听到它的传说是在晚上熄灯后,我那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从
被窝那边爬到我这头,然后对我耳语道:“你知道506矿是什么矿吗?”我问什么矿?他神秘地说“是铀矿。”铀矿是什么矿呢?弟弟又降低声音回答:“铀矿是造原子弹的。”原子弹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哪怕是喝着苦泉水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我们的父母正干着一件天大的事情。父母被
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每天的上课铃声让正在开矿的父母们十分安心,只是他们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
,如天神的战鼓。胡老师正领读课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同学们就哄堂大笑,疲惫的午后课堂突然就活泼了一下。胡老师是一个大学教授,右派,
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小学老师。我们这些在绿洲出生的新疆兵团人的二代,通过胡老师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坚持让我们每周写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滩》等。当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
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回家问问父母吧。月考(三)第4页共8页于是,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他边讲边咽着口水,说起了小时候吃桑葚的故事
,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饥饿和贫困。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比方: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
河南人,他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可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兵二代”,眼前连一棵树都没有。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喊:“山前该有一棵树!”我们是从山下绿洲来的,那里就有树。有沙枣树、白杨树……还有一棵最茁
壮的胡杨树,就生长在胜利渠边上。水罐车从胜利渠给我们拉淡水,会从那棵孤独的胡杨树边路过。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壮,又是那么孤独,却美得让人
震撼。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让我们想起了那棵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把那棵胡杨树移到我们山前吧,让我们回家能找到路。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
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来的甜水浇灌。胡老师被我们打动了,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有了结果。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胡老师让同学们坐上了水罐车,下山去看移树的过程,让同学们
好好观察,要写作文。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
非的萌芽。但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树根终于露了出来,大人们就用稻草绳把带土的根部绑成了一个大圆球,再然后用撬杠和拖拉机拉动大圆球,让它滚上大爬犁。它实在太高大了,树根那个大圆球和树干被捆在爬犁子上,有一半树
枝还拖在地上。拖拉机拉着爬犁在前,累得直冒黑烟。装满了甜水的水罐车跟在后面,整个队伍开始向山上移动,远远望去像一个送亲的队伍。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如果你上山,很远就能看见它。它高
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那简直就是一个节日。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从水罐车内放出的甜水浇灌它,用舌头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一口水只能解一时之渴,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孩子们提出要移植胡杨树,虽然胡老师很感动,但要不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令他很为难,于是他只能先离开了。B.文中描写胡杨树时,反复使用“孤独”一词,强调了孩子们对胡杨树的同情,使后文写移植显得合情合理。C.“山上没有
树,人不能活”,简短有力的话语,是矿区恶劣环境的侧面显现,也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呐喊。D.胡杨树被栽种到校园,全矿的人都来看热闹,这一天成为所有人的节日,这反映出矿区工作生活的月考(三)第5页共8页无聊。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先以口语化的问句起
笔,再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矿区的自然环境,渲染氛围,与后文移植胡杨树形成照应。B.小说以我与弟弟的对话交代了506矿的重要性,为故事铺展出时代背景,也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乏味,笔法灵活,富有趣味。C.小说描写胡老师领读《曹刿论战》的情节,看似闲笔,却由开山炮声自然引出
了孩子们的课堂,写出了师生们苦中作乐的心态。D.小说用儿童的视角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平缓的叙述中穿插多处抒情议论,凸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8.文章在描写孩子们与“树”的故事时环环相扣,因事见情,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9.作者张者曾说“树,不仅仅是遮荫那么简单”。结合
这句话,谈谈你对小说结尾“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
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仓卒但免官而已。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
,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以戏为诚直。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或以白琬,
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琬纳其言,乃上疏。由
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
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B.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C.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月考(三)第6页共8页重也D.思惟背亲舍德
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外弟,可指同母异父弟,表弟,妻弟,亦通谓姑舅兄弟。内弟则是指妻子的弟弟。B.茂才,就是秀才。东汉
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称为茂才,明清时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叫秀才,有时也沿称茂才。C.假节,假以符节,持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吏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D.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
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谥号都是用来表彰赞扬其生前功绩的。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琬处理政事安民为本,不做表面文章。作广都长时,刘备突然来访,见蒋琬诸事不理,又喝得大醉,大怒,要问
罪斩杀。多亏诸葛亮为他求情,才免于处罚。B.蒋琬遇事沉着冷静,从容有度。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人心惶惶,蒋琬面无喜忧之色,神情举止一如平常,这不仅安抚了人心,同时也在百官当中树立了威望。C.蒋琬为人心胸宽广,心地无私。督农杨敏曾诋毁蒋琬,有人告诉蒋琬,蒋琬却不追究。待杨敏因事获罪,众人又认为他
必死无疑,但蒋琬心无偏见,杨敏得以免除重罪。D.蒋琬行军打仗善纳忠言。诸葛亮曾多次出兵北伐均未建功,蒋琬欲改水路进攻,后来听从建议,搁置了这个计划。最后如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身先死,不能不令人叹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8分)(1)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2)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14.蒋琬放弃水路北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予以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
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①范仲淹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③。【注】①北宋皇佑二年,吴
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②从:同“纵”,放任。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
盛。月考(三)第7页共8页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内涵。16.“忧于天下,乐于天下”的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常有体现。你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乐”和“忧”?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后世文人对此多有沿袭,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就是如此。(2)《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常与季节更替、时间流逝、羁旅游子、凭栏思妇等内容紧密相联,因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比如唐诗里的诗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
、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____________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____________,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____________,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
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沧桑的历史。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____________。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与伦比墨守成规与时俱进深入人心B.无奇不有故步自封推陈出新深入人心C.无奇不有墨守成规推陈出新声名远播D.无与伦比故步自封与时俱进声名远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B.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历史的沧桑。C.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
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D.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沧桑的历史。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月考(三)第8页共8页近年来,疫情虽然阻断了许多人参观博物馆的脚步,①。数字技术为人们“云游”各类博物馆,体验各种文物提供了很好的选择。从美
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美国记忆”计划,到大英博物馆推出多媒体藏品查阅系统,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智慧国博”项目,到敦煌研究院打造“云游敦煌”小程序,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快科技进程,以期更好地让游客“云游”,人们在高科技加持之下,博物馆里看到的不再是沉
睡沉默的历史,而是活色生香、触手可及的文物。由是观之,②。科技与文博的结合,已经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先进科技元素的注入,③。以腾讯为例,这家以“科技+文化”为企业定位的公司,去年与故宫博物院深化战略合作,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包括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
采集精修在内的故宫深度数字化探索,“数字故宫”小程序就是首个阶段性成果。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在高科技加持之下,博物馆里看到的文物不再沉睡沉默,历史活色生香、触手可及。B.人们
在高科技加持之下,博物馆里看到的不再是沉睡沉默的文物,而是活色生香、触手可及的历史。C.在高科技加持之下,人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不再是沉睡沉默的历史,而是活色生香、触手可及的文物。D.在高科技加持之下,人们在博物
馆里看到的不再是沉睡沉默的文物,而是活色生香、触手可及的历史。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
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强者意味着成功。文学家雨果曾说“应该相信,自己就是生活的强者”,要成为强者,就应该先有强者的心态。材料二:2019年6月2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叶敬忠院长在致辞中提出:“要尽可能把自
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综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
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