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45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五)Word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7.652 K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45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五)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45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五)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45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五)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语文专题综合强化练 第45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五)Word含解析.docx,共(7)页,27.65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059364f534b8b45014d3116658b1ad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5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建议用时50分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01页1.[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

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那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

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1)

下列各句中的逗号,和文中“那月桂,那枫树,那柳树和擎天的巨椰”的逗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B.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C.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

就很熟悉的。D.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答:(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鸟声、蛙声、秋天的虫吟也都很少听到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

效果更好?答:答案:(1)C(2)示例:①句中把公寓时代的台北比作黑白的默片,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没有瓦的台北,少了鸟声、蛙声、虫鸣的台北,和没有声音只有画面的默片相似;③没有树的台北少了湿湿的绿光,

在色彩上与黑白片相似。(3)示例:①原文使用并列的短句,格式整齐,更能突出对没有树的台北少了鸟声、蛙声和虫鸣的音乐之美的惋惜,强调了作者心中的遗憾,改句则没有此效果;②原文采用叠词来形容鸟声、蛙声和虫鸣,更有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解析:(1)C项与文中句子都是出于

抒情的需要,要延长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A项的逗号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B项的逗号表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D项的逗号表状语提前所需要的停顿。(2)“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七十年代的台北,喻体是“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是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影片。本体

“七十年代的台北”与喻体的相似性,可通过文段中的相关语句来分析,如“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等语句写没有了来自自然的美妙声音的台北,跟默片相似;树被砍光了,“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

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没有了树的台北,在色彩上和黑白片相似。(3)通过比较可知,原句和改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一是原句是并列的短句,改句是长句,短句句式整齐灵动,有节奏感;二是原句用了拟声的“啾啾”“咯咯”“唧唧”等叠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鸟叫、

蛙声、虫鸣,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中华儿女以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学者论著中,还应活在年轻人

心中。《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播出时广受欢迎,①。围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以对话塑造“故事讲述场”,其成功的关键是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造成的。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百年握手,撒贝宁与司马迁跨越千年对话……节目的

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孔子编《书》,伏生护《书》,晁错学《书》,令人难忘。其中,“百岁老人”伏生生逢乱世,历经大起大落,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终将其传于天下。《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②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

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文化,让民族文化根植内心,③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

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答案:(1)(示例)①风靡一时②卷帙浩繁(或汗牛充栋)③潜移默化(2)(示例)围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以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是其成功的关键。(3)①构成:三个句子均为主谓宾结构,“

孔子”对应“伏生”“晁错”,“编”对应“护”“学”,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②表达效果:增强了语势,简洁地概括了有关《书》的文化故事,拓展了句子的内容。解析:(1)①风靡一时:形容某事物在一个时期里非常盛行。所填成语作谓语,语境强调“播出时广受

欢迎”,所以可填“风靡一时”。②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所填成语作定语,语境强调典籍数量多,可填“卷帙浩繁”或“汗牛充栋”。③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

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所填成语充当状语成分,强调“民族文化”使人的思想、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可填“潜移默化”。(2)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围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句式杂糅,可改为“围绕……”或“以……为中心”;二是“塑造‘故事讲述场’”搭配不当

,可将“塑造”改为“营造”;三是“其成功的关键是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造成的”偷换主语、句式杂糅,可改为“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是其成功的关键”。(3)“孔子编《书》,伏生护《书》,晁错学《书》”是三个“人物+动词+《书》”的主谓宾结构,

属于排比句。“孔子编《书》,伏生护《书》,晁错学《书》”是三个关于《书》的文化故事,作者以排比的形式加以总结,在表达上加强了语势。在内容上概括了三个有关《书》的文化故事,拓展了句子的内容。3.[2024·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考]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

处写出5个关键词。近年来,智慧灯杆逐渐出现在多个城市的街头。与传统路灯不同,智慧灯杆整合了监控摄像头、5G基站等硬件,通过信息感知和大数据交互技术,能实现智能照明、智慧交通、信息发布等功能。智慧灯杆不仅节约能源,也可以减少对城市土地的占用,从而让资源高效利用;同

时,在一些城市,智慧灯杆还具有气象站、空气质量监测等功能,兼顾了环境保护的需求。智慧灯杆等智慧基础设施之所以能得到推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精细化管理正成为城市治理的普遍要求。智慧灯杆身上多种资源的整合利用,丰富

了人们对未来智慧城市的想象。答案:智慧灯杆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智慧城市解析:该文段的陈述对象是“智慧灯杆”,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智慧城市四个方面对智慧灯杆的作用进行了拓展阐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4.[2023·山东济宁联合质量检测]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

有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互联网及电商产业的发展,②实体书店遭受了严重冲击。③近年来,随着新理念的发展,实体书店开展了由“倒闭潮”困境到“开店潮”的变革进程。④和几何书店一样,在网红书店兴起的同时,⑤中国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寒潮”,⑥积极探索复

合新业态。⑦如今,实体书店已经是继电影院、超市之后,⑧成为大型购物和文化中心的“标配”。⑨然而业界也清醒地认识到,实体书店行业的目前整体盈利能力依然较为薄弱。答:答案:①句,句首加上“随着”;③句,“开展”改为“开启(或出现)”;⑦去掉“是”;⑨句,“目前”移到“实体书店行业”前。解析:①句,结合

②句看,中途易辙,前一分句主语是“互联网及电商产业”,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实体书店”,应在句前加上“随着”。③句,“开展……进程”搭配不当,应将“开展”改为“开启(或出现)”。⑦句,结合⑧句看,句式杂糅,“是……

的标配”和“成为……的标配”保留一种即可,可去掉“是”。⑨句,语序不当,“目前”应移到“实体书店行业”前。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资质禀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

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2)《赤壁赋》中,苏轼拍打着船舷应声高歌中的“,”写出了泛舟月下的美景。(3)“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桂棹兮兰桨击

空明兮溯流光(3)示例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示例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示例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示例四: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6.[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

础。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2)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答案:(1)A(2)①《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以友人重在知心、不在距离将友情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以此化解离愁。②《白下驿饯唐少府》“昌亭旅食年”,借用韩信与南昌亭长的典故,写出了友人虽即将远去,但友情长存,以此安慰友人。“长安在日边”典

出《世说新语》,诗人以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祝福消解自己的离愁别绪,但也流露出自己被贬离京的失落与怅惘。解析:(1)A项,“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理解错误。由“相知何用早”可知,诗人与唐少府相识的时日并不长,不能说是“早年

”的知心好友,故后面直言“怀抱即依然”。(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一扫送别的悲凉凄怆之感;“无为”两句以友人重在知心、不在距离将友情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化解离愁,充分流露出诗人旷达的胸襟。《

白下驿饯唐少府》“昌亭旅食年”,借用韩信与南昌亭长的典故,写出了与唐少府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友情;友人虽即将远去,但“怀抱即依然”,以友谊长存安慰友人。“长安在日边”典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晋元帝回答“日远”,并解释说: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抬头可见太阳,却不见长安,而诗人谓“长安在日边”,友人此去,长安近如抬头可见之日,诗人以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祝福消解自己的离愁别绪,但也流露出自己被贬离京的失落与怅惘。7.[2024·广西龙胜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古风·碧荷生幽泉【

注】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

,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

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D(2)作者托物言志。①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

才高道洁。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

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错,“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

力。作答时可从荷的特征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前两句写荷的生长环境和“艳”“鲜”;中间六句写荷的“花”“叶”“色”“香”,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最后两句中,“结根未得所”一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而心生感慨;“愿托华池边”一句表达自己期盼得到

举荐和朝廷的重用。8.[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

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答案:(1)D(2)①通过议论与抒情直接抒发闲适的心情:“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两句将繁华尘世比作“空花”,把浮名比作“昨梦”,放下

心中曾经牵挂的东西,心情轻松;“身闲心太平”则直抒胸臆。②通过记叙、描写闲适之举表现闲适之情:写词人穿蜡屐登山、真率饮酒、悠闲作诗、遥闻菱歌,在对行动的叙述与描写中表现闲适的心情。③借景抒情:“廉纤细雨初晴”通过描写细雨初晴的清新之景,寄托闲

适之情。解析:(1)鉴赏诗歌形象、语言、思想内容和情感。D项,“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误,下片写词人作诗、听歌、饮酒,均为闲居隐逸之事,词的结尾处应是表达与朋友共同饮酒、共享隐逸之乐的思想感情。(2)思想内容鉴赏。上片第一、二句议论抒情:尘世虚幻,皆为妄念;浮名如昨日之梦

,无须挂念。第三、四句记叙自己放下浮名之后洒脱的隐逸行为:穿上蜡屐登山,率真饮酒,拄着筇竹杖,穿行林间,逍遥自在。“蜡屐”“筇杖”微露隐逸情趣,“真率”“自在”直抒闲适之情。上片以情作结,从身体与心灵两方面突

出闲逸的状态。下片第一、二句写景:春寒料峭,冬的余威尚存,但细雨初晴,迎来了春晴的美好。第三、四句继续叙写词人的活动,闲题苔纸,菱歌遥闻,体现了词人的心境平和、闲适喜悦。“闲”字,突出闲适的心境,“遥”字,增加了想象的乐趣。结句“与君同醉醒”,表达了词人

与朋友共同饮酒、共同享受隐逸乐趣的情感。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纪村事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注】饷田:到田间送饭。(1)下列对

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D.本诗撷取

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怎样的乡村场景?答:(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答:答案:(1)B(2)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

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3)示例一: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示例二: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解析:(1)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

的宁静氛围”错,颔联写出了果实熟透、稻熟禽肥的景象,为后面描写农家丰收时节的忙碌景象作铺垫。(2)本题考查对诗歌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时,首先应将颈联用现代汉语简单地翻译出来,然后再结合诗句中的具体

意象等进行赏析,写出其所描绘的乡村场景的特点。人们酿酒迎接新一年的社日,祈求丰收,一直忙到夕阳落山才结束;暮色中传来了捣衣的声音,极富生活气息。描写了祥和、忙碌的乡村生活场景。(3)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这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考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数声”与“一声”主要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关于是“一”好还是“数”好,考生可以结合表现的乡村生活场景以及营造的氛围谈自己的观点。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