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共(13)页,616.07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fcfa8936ebf07a98647c3d0846360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政治(历史类)试题第1页,共12页赤峰二中2023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历史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1.马克思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表明①阶级是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起出现的②阶级的出现与生产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③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④阶级的产生是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在
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在恩格斯所描述的这个时代中①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②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暴力机关开始出现③统治阶级以收取地租为主要的剥削方式④被统治阶级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3.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
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由此可知①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②封建剥削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④地主阶级占有所有土地和一切生活资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事求是地对资本作
了科学分析。他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制生产关系是社会的进步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更为残酷③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逐渐缓和④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方式更隐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
QkAEAAAoGQFA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2页,共12页5.1929-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全国工业生产下降46%,6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数量剧
增。造成这一现象的传导机制是①生产结构严重失调②社会基本矛盾激化③社会生产严重过剩④企业破产工人失业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6.恩格斯在与考茨基合著的《法学家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伟大的空想主义者放
弃了政治斗争同时就是放弃了阶级斗争,也就是放弃了他们维护其利益的那个阶级的唯一可能的活动方式。”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历史
进步性③没有认识到要改变无产阶级的处境必须进行暴力革命④没有对革命力量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形成科学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雇员持股计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通过让雇员持股成为公
司股东,使雇员产生责任感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雇员持股计划①动摇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②能缓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③未改变广大工人被剥削的经济地位④某种程度上使工人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8.“社会主义是不可阻挡的
历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这说明,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社会主义①找到了治疗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②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发展趋势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④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④9.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运动是不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一切社会变迁的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观点①找到了
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基础②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③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科学论证④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
A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3页,共12页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求索中,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适应党和人民发展需要,持续焕发出鲜活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①科学社会主义是源于时代而又高于时代的理论②坚持人民立场,是科学社会主义兴衰不败的密码③党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实现
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
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促进作用②有意掩盖了西方发动的鸦片战争具有的侵略性③西方学者观点是对西方入侵中国的诡辩和美化④鸦片战争是古老中国走向近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从思想启蒙逐渐转向革命行动,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这段
历史被称为“觉醒年代”,这里的“觉醒”指的是①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②中国先进分子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中国先进分子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④中国先进分子领导人民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13.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①离不开无产
阶级先锋队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③确立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④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A
.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A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4页,共12页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存在“右”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
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同志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同时完成④新民主主义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所经
历的阶段依次是①土地革命战争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④十月革命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⑤C.②→④→⑤→⑥D.③→⑤→②→⑥16.下图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
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17.“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感叹:“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
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哪能有今天?”这一感叹说明A.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C.我国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
.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A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5页,共12页18.《剑桥中华
人民共和国史》提到,经过1949-1952年的奋斗,国营经济已掌握了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命脉。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任务,尤其是兴建新的大型工业企业的任务,主要是由国营经济来承担。国营经济相对于私营工
商业等其他经济成分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材料表明①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②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国营经济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基础④私营工商业与国营经济联系加深,并实现社会主义初步改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②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正确研判③社会主义改造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党的八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
关系》的讲话中提出,要以苏联的教训为借鉴,总结我国的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确定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①在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直面历史课题②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③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积累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章华妹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到了一份特殊
的营业执照(如下图),成为“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成为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批“吃螃蟹”的勇敢开拓者。截至2021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历史性地超过1亿户。这张营业执照的出现{#{QQABLYyAggiIAAAA
AAhCEwGyCEAQkAEAAAoGQFA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6页,共12页A.体现了人民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B.标志着中国公有制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C.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了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2.高一学生小明想要以“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友”为题办一期展览,你将建议他选取以下资料中的部分及顺序为①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②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③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④民心思变,邓公顺应时势开国门⑤设立自贸区,对外开放新阶段
⑥加入世贸,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A.①→④→⑥→⑤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⑤D.④→③→⑥→⑤23.阅读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中美两国GDP规模在200年间始终存在负相关关系②改革开放使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触底回升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获得了更强劲动力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出现拐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QQABLYyAggiIAAAAAAhC
EwGyCEAQkAEAAAoGQFA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7页,共12页24.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至今都难以
稳定下来。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走出了一条与西方靠殖民掠夺实现财富积累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奇迹。阅读材料和图片,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②资本主义非普世价值,中国模式为发展
中国家提供全新的选择③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本国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④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比较优势,决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宿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
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
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积极应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伟大。此次抗击疫情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
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抗疫斗争,保持与时俱进——坚定文化自信②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坚定理论自信③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生产生活稳步恢复——坚定道
路自信④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坚定制度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A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8页,
共12页27.某学校“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中展出了以下内容,说明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B.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C.探索具有普世价值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D.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
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2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旨在告诫我们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根本方向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在改革开放中创新和完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解决关系党和国家的所有重大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29.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多措并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协调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A
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9页,共12页30.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100多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不同于西方,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依附、不掠夺、不称霸。材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①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③拓宽了现代化发展道路,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④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AMoAABwBFAB
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10页,共1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它”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1921年,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
言》在上海出版,从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了这个当时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谈到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时说,有几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便是
《共产党宣言》。刘少奇回忆说,“从《共产党宣言》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邓小平也曾经说过:“我
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结合材料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说明《共产党宣言》对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12分){#{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AMoAABwBFABAA=}#}政
治(历史类)试题第11页,共12页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百年历程,社会主义指引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从站
起来到密起来,并走向强起来。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在东方点燃,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往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社会主义巍巍大厦。1956~19
66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国基本结束了工业体系残缺不全、互不配套的落后状况;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改造,粮食,棉花产量较大幅度增长;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治。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论证“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合理性。(16分){#{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QkAEAAAoGQFA
MoAABwBFABAA=}#}政治(历史类)试题第12页,共12页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9年的实残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
成果。结合材料和史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这一标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进行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12分){#{QQABLYyAggiIAAAAAAhCEwGyCEA
QkAEAAAoGQFAMoAABwBFABAA=}#}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