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品解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共(15)页,678.36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fc9381b6a08bd0462a79e901dae5f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八年级地理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注意事项:1.请用黑色或者蓝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或者写在答题卡的规定范围外不得分。2.答题时间为60分
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我国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是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2.我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
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A.欧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2C.欧洲东部、太平洋东岸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当乌苏里江上晨曦微露的时候,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正在A.顶着星光巡逻
B.睡午觉C.出早操D.看日落【答案】1.A2.B3.D4.A【解析】【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1题详解】读图
可知,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选:A。【2题详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选:B。【3题详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不仅有大面积的领陆,还有大面积的领海。故选:D。【4题详解】我国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东西跨5个时区,最东边比最西边早5个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上晨曦微露的时候,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正在顶着星光巡逻。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位置和四至,牢记即可。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35.图中A、B、C、D四省区中,既与广东省相邻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A.B省B.C省C.D省D.A省6.广东省与海南省之间濒临的海峡是A.南海海峡B.朝鲜海峡C.琼州海峡
D.台湾海峡7.D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A.粤、广州B.闽、福州C.陇、兰州D.云、昆明【答案】5.A6.C7.B【解析】【分析】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按省(市
、自治区)名字来取一个字或几个字作为简称的,例如吉林省(吉),辽宁省(辽),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按历史名称命名,例如山东省(鲁),山西省(晋),陕西省(秦);按山川河流来取简称的,例如湖南省(湘),江西省(赣),甘肃省(陇)。【5题详解】据图可知,图中A是云南,B是广西,C是广东,D是
福建,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省级区域从西向东为,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广东与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相邻。故选:A。【6题详解】琼州海峡地处广东省雷州半岛与海南省之间,属于中国内海,也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故选:C。【7题详解】据图可知,D是福建,简称闽,行政中心是福州,广东简称粤,
行政中心广州,甘肃简称陇,行政中心兰州,云南简称云,行政中心昆明。故选:B。【点睛】难题专业课程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简称、行政中心,牢记即可。8.“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有约1200万,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人口出生率高C
.人口死亡率低D.人口迁移数量大【答案】A【解析】【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4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
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详解】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同样的增长率,如果人口基数大,计算得出的增长量就是高的。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
长数量仍很大,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的增长,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图中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A.维吾尔族B.傣族C.朝鲜族D.蒙古族10.我
国共有民族A.55个B.56个C.57个D.58个1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西南、西北和东北B.东南、西北和东北C.西南、东南和东北D.东南、西北和西南【答案】9.C10.B11.A【解析】【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
,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统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
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9题详解】据图可知,图中舞蹈为长鼓舞,妇女服装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为朝鲜族的生活习性。故选C。5【10题详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它占8%的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
族。故选:B。【11题详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的组成、民族文化和民族分布,牢记即可。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高原。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部气候干燥,大部分为沙漠和戈壁,由西向东,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增多,牧草也长得越来越好。气候比较湿润的
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牧草特别肥美,这里出产的三河马、三河牛和内蒙古绵羊等良种牲畜驰名国内外。12.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A.第一大高原B.第二大高原C.第三大高原D.第四大高原13.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内
蒙古高原的地形有什么特点A.土质疏松,沟壑纵横B.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C.地面平坦,一望无垠D.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发育14.由西向东,牧草长得越来越好的原因是A.地形由东向西越来越复杂B.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增多C.气温由东向西逐渐增高D.地势
由西向东逐级降低【答案】12.B13.C14.B【解析】【12题详解】我国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而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6高原。故选B。【13题详解】从材料中的“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大部分为沙漠和戈壁”可
以看出,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的特点是地面平坦,一望无垠。故选C。【14题详解】内蒙古高原深居内陆,受海陆因素影响,气温冷热变化剧烈,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增加,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增多,牧草也长得越来越好。故选B。【点睛】本
题考查地势和地形、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5.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A.重庆、上海B.北京、天津C.香港、澳门D.香港、台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重庆、上海、北京、天津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辽阔的疆域。16.关于目前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位B.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四川省C.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
的基本国策【答案】B【解析】【分析】7【详解】我国目前人口总数是13.4亿人,位居世界的第一位,我国人口的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而并非四川省,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所以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故选B。【点
睛】该题考查我国的人口。17.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C.汉族只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D.满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答案】B【解析】【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
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统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
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详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55个,故A说法错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故B说法正确;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故C说法正确;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的组成、民族人口和民族分布,牢记即可。18.与下列四幅气温降水图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B.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C.广州、哈尔滨、上海
、北京D.哈尔滨、广州、北京、上海【答案】B8【解析】【分析】【详解】据图可知:第一个城市的年较差最大,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哈尔滨,所以,可排除A、C;图中四个城市的年降水量越来越大,而我国降水的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减少,那这个排序应该是从北向
南的排列,符合这个顺序的是B,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故本题选B。19.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年均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C.年降水量400ram等降水量线D.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秦岭—淮
河一线是年均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和暖温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A对,BCD错。故选A。2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B.各种土地类型结构不合理C.后备的土地资源充足D.耕地只占
全国国土面积的一成左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我国土地类型多样总量丰富,但是各种土地类型的结构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背土地资源不足。所以根据题意选C。21.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夏季炎热
干燥,冬季寒冷干燥B.冬季炎热多雨,夏季高温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D.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干燥9【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对,ABD错。故选C。22.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对应正确的是()
A.最冷漠河B.降水最少火烧寮C.降水最多托克逊D.最热海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中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在漠河;降水最少托克逊;降水最多火烧寮;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故答案选A。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设置了上海、广西桂林、四川凉山、黑龙江哈尔滨四地分会场,分别以“光、水、火、冰”为创
意源点,充分发挥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和城市特色。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23.关于春节联欢晚会四地分会场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B.②省以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黄土地貌闻名C.③是四川省,该省的简称是川或黔D.④是我国纬度最高、最晚看到日出的省24.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②省区B.③省中傣族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C.④省是朝鲜族分布最集中的省区D.少数民族主要
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答案】23.A24.D10【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得,①是上海,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③是四川省,④是黑龙江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黄土地貌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区;故选A。【24题详解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主要分布于②广西壮族自治区;③四川省中彝族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朝鲜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以吉林省最为集中;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
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和民族。25.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
界线B.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C.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D.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之一,是我国主要农耕
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之一,是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读我国西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126.下列诗句,反映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A.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27.该区域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是()A.河流结冰期长B.冰雪融水少C.降水少D.植被少【答案】26.D27.C【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包括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西北地区深居中国西北部内陆,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荒漠广布、风沙较多、生态脆弱、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开发难度较大、国际边境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等特点。【26题详解】据图可知,图中为我国西北地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反映的是西北地区的地理
环境特征。故选D。【27题详解】图为西北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所以沙漠广布。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解答即可。2008年5月1
2日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约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28.此次地震中心(震中)处于A.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界
处B.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C.第一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D.不在阶梯交界处29.地震灾害发生后,国家调集了大量急救用品,急需运往灾区,请你选择最合适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
路30.地震灾害所在的地形区主要是A.四川盆地、横断山脉B.横断山区、青藏高原C.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D.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答案】28.A29.C30.A【解析】【分析】中国地势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以上,形成了我国第一级阶梯,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交通运输包括货运
和客运,客运一般根据人们的出行目的,距离的远近,事情的急缓程度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结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运输方式。【28题详解】我国第一阶梯和
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大致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据图可知,此次地震中心(震中)处于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故选A。13【29题详解】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地震灾害发生后,国家调集了大量急救用品,急需运往灾区,最合适的一种交通运输方
式是航空运输。故选C。【30题详解】此次地震中心(震中)的汶川县位于四川省境中部,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横断山脉。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特点、地形区的分布、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理解解答即可。31.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和延安气候资料图
,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位于我国哪两个地形区,_________.(2)乙山脉是,它是我国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的分界线.(3)根据右图请描述延安的气候特征.(4)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为提高粮食产量,
有人建议在延安农村大规模修梯田种植水稻,专家表示反对.请你说明反对的理由.【答案】(1)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2)秦岭,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破坏环境,影响气候,灾害增多,植被减少【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
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14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1)图中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地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2)图中乙山脉是秦岭,是黄土高原的南部边缘,该山脉以北是北方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山脉以南是南方地区,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3)延安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4)延安农村不适宜大规模修梯田种植水稻,因为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大,而延安年降水量较少,大面积种植会是延安水资源更缺乏,植被减少,加剧水土流失,生态环
境遭到破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气候和水土流失,理解解答即可。32.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左图(我国各省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右图(江西省山河分布示意图)是该学习小组探究过程中查阅到的部分资料.(1)该学习小
组在探究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时,需要查阅哪些方面的地图资料?(至少答两点)(2)结合右图资料,请你推断江西省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根据右图,推断出江西省的主要地形是______,地势特点是________.(4)通过图发现,我国人口分布并不均匀,导致有的地区人口
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分析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2)中部沿河人口稠密,周边山地人口稀少,中部地形较平坦,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山地、丘陵;东、南、西部高,中部和北部低(4)地形因素,人口稠密区地形多为平原,地形平
坦;气候因素,东部季风气候,降水充足;交通便利;工业,农业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解析】【分析】15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
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江西省中部丘陵、盆地相间,红色岩系遍布,有“红色丘陵”之称.北部的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区地势低平、港汊纵横、水草肥美,具有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省会南昌就位于鄱阳湖平原上。【详解】据图分析可知:(1)人口的
分布与地形、气流、河流、工业、农业及交通密切联系,所以学习小组在探究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时,需要查阅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流分布图、中国农业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及中国交通图等。(2)从右图江西省地
形图上可以看出,江西省的中部及北部地形较平坦,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而东、西、南部山区,地形崎岖,人口稀疏。(3)从右图江西省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江西省东、南、西三面环山,呈向北开口的盆状地形,地势南高北低,河流都向北部鄱阳湖汇集,注入长江,可判定江西省的中部及北部地形较
平坦,所以江西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部高,中部和北部低。(4)通过图发现,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选择、地形图的判读和江西的地形、我国的人口分布,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