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汕尾陆丰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三)语文试题.doc,共(5)页,131.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ea052b91ec492647b8180cb79642c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班级姓名座号成绩说明:1、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附加题10分,作为补偿分加入总分。第一部分基础(24分)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用正楷字书写)(10分)(1)求之不得,。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诗经
关雎》[来源:学科网](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3)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常常被后人引用,表达了真诚的朋友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彼此的心灵也能相通的思想感情。(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3分)(1)悉.如外人()(2)如鸣佩环,心乐.之()(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下列
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就不知道有过汉朝,无论魏、晋了。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翻译:以为这里的环境太清静,不可以久留,就题了字离去。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翻译: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高可以有两个黄米粒。4、阅读下面短文,用“∕”给需要加标点符号的
地方标出来。(4分)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1)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限划三处)(2)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
者维礼之谓也。(限划三处)5、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网2018年1月16日电本报记者在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召开的“剑网2017”专项行动通气会上获悉:在“剑网行动”的持续高压打击下,侵权盗版正在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互
联网版权传播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说,2017年专项行动实施分类管理,聚集影视、新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电商平台等重点领域开展版权专项整治,查办了天津、江苏、广东等地一批侵犯影视作
品著作权、私人影院侵权盗版、APP侵权等侵权盗版案件,将版权监管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拓展。2第二部分阅读(46分)(一)桃花源记(1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渔人甚异.之∕奇山异.水B、未果,寻.
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来源:学.科.网]C、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D、遂.与外人间隔/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来源:Zxxk.Com](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
处志之。8、简要分析第三段划线句子,对表现桃花源人有哪些作用?(3分)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人交代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怕世人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B、“乃大惊”形象地写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久远,为下
文写他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铺垫。C、文章是以渔人“寻桃花源——逢桃花林——访桃花源——离桃花源”为线索来构思全文的,结构紧凑。[来源:学科网ZXXK]D、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在文中做了暗示。
(二)小石潭记(13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潭西
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0、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3分)(1)水尤.清冽()(2)影布.石上(
)(3)皆若.空游无所依()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12、请结合文段语句,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潭水清澈透明这一特点的。(3分)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感受,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气氛。B、本文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发现小石潭——描写潭中景物——描写小潭溪流溪岸——描写潭中气氛——离开小石潭——介绍游览者。C、小石潭和小丘之间是“隔篁竹”,要“伐竹取
道”才能到达小石潭,这为下文描写小石潭的“其境过清”“寂寥无人”埋下伏笔。D、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快乐的,游览到最后,看到“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幽静环境,郁闷的心情也渐渐归于平静。[来源:学科网](三)核舟记(10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2)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
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
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
思。(3分)(1)左手倚一衡.木()(2)其两膝相比.者()(3)清风徐.来()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对人物与物件的描述细致入微,显示了雕刻者刀法的精工细腻,如:人物手足的姿态,衣4服的褶皱,历历可数的念珠。B、第(1)段的“八分有奇”“二黍许”,说明核舟体积之小,以核舟的小来衬托核舟景物之多,说明雕刻技艺之惊人。C、第(2)段着重写了人物的动作
,各具特色。苏、黄赏卷的“专注”与佛印的“闲适”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与神情,形象生动,栩栩如生。D、第(3)段写舟子,一个“啸呼”,闲散不羁,一个“端寂”,专注沉静,再加上首句“舟尾横卧一楫”,共同渲染了轻松闲适的气氛,照应
了船头的情景,也突出了“泛赤壁”主题。(四)(10分)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拾遗记》)1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3分)(1)负.笈不远险阻()(2)或.依林木之下()(3)观.书有合意者()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每言:“人而不
学,则何以成?”(2)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19、阅读全文,你从任末身上可以学到了哪些宝贵的品质?(3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20、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暖心”的意思是“心灵感动到温暖”。生活中,我们会听到暖心的话语,暖心的歌词,暖心的故事……这些都会让人感动和振奋。请
以“暖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不抄袭他人的文章。(文稿纸自备)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宋狄武襄青(北宋名将)征侬智高(人名),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灵。
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丝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
,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选自孙能传《益智编》)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兵出.桂林∕出.则无敌国外患者B、加.青
丝笼覆∕而山不加.增C、手自.封焉∕自.非亭午夜分D、人谓其神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给下列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线标出来。(限划三处)。(3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举军欢呼声震林野。3、狄青是如何借助神灵来谋事的?目的是什么?(4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