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doc,共(9)页,430.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e0ae54e38c601471cde6b8f88249cd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静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份四校阶段性检测高一生物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的四种个体的比例是()A.9:3:3:1B.3:3:1:1C.2:1:1:1D.1:1:1:12.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
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
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3.悠悠百年,人们对遗传物质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初认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分开研究D.艾弗里提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4.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
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B.34%和18%C.16%和34%D.32%和18%5.下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1个磷酸基团C.DNA结构的稳定性与⑨有关D.该DNA片段有四种核
糖核苷酸6.如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具有同源染色体B.动物睾丸或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④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的是①②③7.科学研究表明细胞中核糖体一般不单独执行功能,而是构成多聚核糖体(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翻译B.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C.该图表示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D.多聚核糖体的优点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
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8.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9.酵母菌细胞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使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AAG(终止密码子有UGA、UAG、UAA)。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突变后的基因在复制时参与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改变B.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最多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多肽链不同C.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D.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10.下列关于基
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B.亲代发生基因突变一定可以遗传给后代C.突变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不发生改变D.基因突变可能不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11.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所有真核细胞中,①②两个过程均可发生B.①②③分别表示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C.③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参与D.某些病毒增殖时可发生④过程12.如图表示中心法则的有关内容,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
a~c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体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中B.b过程与c过程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一种⑤只能对应一种④,④的种类由⑤上的密码子决定D.②上可结合多个③,以提高每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速度13.2020年全球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
,其病原体2019-nCoV是一种具有包膜,单条正链RNA(+)的冠状病毒,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a-e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RNA(+)既含有该病毒的基因,也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B.a、c、d表示RNA的复制过程,图中的mRNA与RNA(+)序列相同C.b、d、e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tRNA和能量均来自于宿主细胞D.该病毒经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宿主细胞1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
递给后代B.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C.遗传信息是指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D.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15.白化病患者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A.长期见不到阳光B.病人体内无酪氨酸C.病人细胞内缺乏黑色素D.控制
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出现异常16.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
)现象出现,甲基化不影响DNA的复制。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F1个体体色的差异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B.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C.碱基的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D.发生甲基化后遗传信息无法传递给子代细胞17.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
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18.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
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19.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将普通小麦和黑麦(二倍体,2N=14)杂交获得不育的F1,F1经加倍后获得八倍体小黑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B.离体培养普通小麦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C.F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有2个染色体组、14条染色体D.八倍体小黑麦减数分裂时,来自同一物种的同源染色体联会20.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促进细胞融合B.抑制细
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21.如果把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然后将其放在含14N的细胞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含有15N标记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是()A.1/32B.1/16C.1/8D.1/422.马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
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4条;驴的体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2条。马与驴杂交所生的后代“骡”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两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B.四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C.两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D.四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2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
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4.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B.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
,调查的患者应足够多C.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D.若所调查的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则可判定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25.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B.都对生物体有利C.均可增加基因的数目D.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第Ⅱ卷二、非选
择题:26.(每空2分,共18分)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与模板链未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此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下图是某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A、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两种酶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选)下列细胞中同时存在酶A、B、C的细胞有________(填选项)。A.神经细胞B.精原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受精卵(3)在动物
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有________。过程①中,多肽链合成时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用“甲”“乙”及“→”表示)。一个mRNA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R环结构的RNA—DNA杂交体中,形成的碱基的配对方式是________。RNA—DNA杂交体形成后,mRNA不易与模板链分离,推测该片段可能含有较多的________(碱基对)。27.(每空2分,共
16分)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品种作亲本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品种,其过程是:(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2)过程B和C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C过程培育的幼苗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完成过程D常用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4)此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8.(每空2分,共16分)由于基因突变,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题中所示的图、表回答问题: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UCAG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丝氨酸丝氨酸UC异亮氨酸甲
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精氨酸AG(1)图中I程叫________。是以________为模板在细胞的________上进行的。(2)①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__,这一碱基序列被称为是赖氨酸的_____
___。(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②链与⑤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这一改变称为________。(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________,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生物答案选择题1-5CDBAC6-10CCABC11-15ABADD16-20DBCCB21-25CCDCD非选择题26题:(1)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基因的碱基排
列顺序不同(2)BCD(3)细胞核、线粒体乙→甲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4)A—T、U—A、C—GC—G27题:(1)DdTt(2)减数分裂花药离体培养dt:DT:Dt:dT=1:1:1:1(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4)单倍体育种育种周期
短,获得纯合子28题:(1)翻译mRNA核糖体(2)AAG密码子(3)基因突变(4)简并性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