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doc,共(7)页,440.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ea09c0e396f8ea6b2b0ece0de525b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
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政治与血缘相结合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中央集权尚未形成2.假设某诸侯王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
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个儿子都想争王位,但依据西周的宗法制,王位该传给()A.大儿子B.二儿子C.女儿D.小儿子3.“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这主要归因于下列
哪一制度的实行()A.嫡长子继承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4.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A.强化了中央
对地方的管理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C.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D.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5.“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
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为“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哪一机构,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A.刺史B.太尉C.奉常D.御史
大夫7.有学者在论及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度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且其形成的决策、监督、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也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架构逐渐去除了原始的粗糙,内部的稳定性大大加强。”材料所指制度应指()A.世卿世禄制B.三
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六部制8.明太祖时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此后,仅避本省,不限南北。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避乡”、科举中要“避亲”、任官中要“避籍”。这些做法旨在()A.密切南北联系B.防范结党营私C.实现权力制衡D.保证地域公平9.清雍正时,朝廷在西、北两路用兵
,事涉机密的军务较多,主政者担心军事机密被泄露,于是设立了军需房(后来改名为军机处),其官员都是主政者从内阁中书中选取的。这表明()A.军机处具有机密性B.内阁权力有所增强C.内阁成为决策机构D.两个部门职责不清10.据《晚清史》记载
,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
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11.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2.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
“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A.清政府角色的变化B.中国主权丧失殆尽C.民族矛盾缓和D.阶级矛盾激化13.“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
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以下序列中,反映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的一组是A.《南京
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15.有人曾经写下了如下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下列关于此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征新疆,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B.赴俄谈判,签订《改订条约》C.在他的军事支持下,中俄关于归还伊犁的谈判得以成功D.在他的建议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16.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
一年,央视一套曾热播的《台湾1895》为我们再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A.邓世昌的部队B.义和团C.刘永福的黑旗军D.李宗仁的部队17.“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该材料反映出的历史本质问题是()A.义和团男女平等B.排斥外洋一切事物C.反对洋人的生活方式D.反对西方的政治制度18.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府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政府……”这最能说明当时的共产党()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B.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C.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
合作19.取得全面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淞沪会战D.百团大战20.“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
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A.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抗日战争21.“关东画派”创始人王盛烈的开宗立派之作——《八女投江》,是当代最
具影响力的东北抗联题材的中国画作品,画作展示了1938年冬八个东北抗联女战士的英雄事迹。这幅画作反映出当时()A.抗战促进民族精神B.妇女解放运动成果显著C.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D.全面抗战产生了广泛影响22.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
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A.记住历史,记住仇恨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C.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改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23.孙中山(1866—192
5)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A.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州起义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24.小
华在旧货市场上淘到一枚民国二十九年的勋章,请你用公元纪年法帮他换算一下,这应该是哪一年?()A.1939年B.1941年C.1940年D.1942年25.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
,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C.中华民国建立推动的结果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27分,27题23分,共50分)26、(
27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以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
,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列强的侵略
,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的行动有哪些?(5分)(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6分)(3)试联系所学知识,简要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主要理由。(4分)(4)依据材
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6分)(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6分)27、(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
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材料三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
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之处。(4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列举辛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体
系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成就。(8分)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1-55DBBDB56-60ACBAC61-65BADAB66-70CBBAD71-75ADACD82、(28分)(1)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
团反帝运动。(5分,答出三点即可)(2)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6分)(3)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4分)(4)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6分)(5)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6分)83、(23
分)(1)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5分)(2)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得不到农民阶级的支持;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严峻的战争形势使其无法实施
。(6分)(3)《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起“圣库”的公有制;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4分)(4)表现: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成就: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