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铜川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精准解析】.doc,共(19)页,94.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c05e3c0a10f687e8c4b2a1e4ca635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陕煤建司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
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郡县制在秦汉时期的积极作用。秦朝亡于暴政,而非郡县制;西汉有王国叛乱,而无郡县叛乱。“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
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正确;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论证郡县制的作用,因此排除D。2.《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
……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省制下宰相之间的程序性制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而且这种分权会减少行政决策失误。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而非中央和
地方,选项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之间涉及的是两对不同的矛盾。3.清代,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不再经过内阁,称为“廷寄”;而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绕
过内阁,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称为“奏折”。由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A.削弱了六部权限B.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C.完善了行政体制D.使内阁议政功能丧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由
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可知,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廷寄”和“奏折”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六部,排除A;军机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完善了行政体制,排除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4.1840~1842年的
鸦片战争,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C.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D.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答案】A【解析】【详解】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中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说明清政府没有理性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清政府对战争影响
的反思有限,故排除C,A项符合题意;“想尽量保持自己天朝上国的颜面”仅是表面现象,清政府此举的实质没有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影响,故B项不符合题意;清政府没有把鸦片战争放在中外国际关系的角度上考虑,而是
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可见清政府依旧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不符合题意。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
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答案】D【解析】【详解】“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官员满足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只看
到眼前的收入略微高一点,不能清醒的认识关税协定的恶劣影响,反映出其主权意识亟待加强,D项正确;这些官员的自大与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无关,A项错误;题干内容与天朝上国思想无关,排除B;从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的官员并没有遏制英国侵略势力的意图,排除C。6.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
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景:“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她后悔莫及。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
友。”这一情景的发生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A.《南京条约》签订B.《北京条约》签订C.《辛丑条约》签订D.“二十一条”签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迫使慈禧太后对“进攻使馆区”后悔莫及的相关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
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C项正确;《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时,慈禧尚不是太后,AB两项错误;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时,慈禧太后已经死去,D项错误。7.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义和团对外国人占领中国领土感到不安,他们的口号是‘杀死外国人’,他们特别不喜欢西方传教
土以及皈依了基督信仰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威胁到了中国传统。对于这些杀害的回应是迅速而猛烈的,一支由英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两万人的联合部队在1900年10月攻占北京,这支部队恢复了秩序”。此段叙述旨
在A.揭示战争起因的真相B.突出各国参战的正义性C.反映义和团运动全貌D.宣扬宗教传播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杀害外国人,引发了列强的侵华,而八国联军侵华恢复了秩序,显然是站在列强角度看待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认为列强侵华具有正义性,选项B正确;材料并未揭示八国联
军侵华的真正意图,排除A;材料仅显示了义和团运动中存在杀害外国人现象,并不能反映义和团运动的全貌,排除C;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8.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的信息说明此次战役指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正确。A项是在北平,C项是在山西,D项是在山东。9.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让屠刀化铸为警钟;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
民的沉重愿望是A.以史为鉴,科学发展B.勿忘历史,珍爱和平C.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改D.牢记历史,牢记仇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南京大屠杀。根据“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可知题意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的愿望。A、C项均未能全
面涵盖题意,特别是没有体现出珍爱和平的题意主旨,故排除;“牢记仇恨”与题意主旨相悖,故排除D项。故选B。10.“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
”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A.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B.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C.激发农民阶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反映出
该“文件”反清和平均主义的诉求。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文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该文件具有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故B正确;该文件具有空想性,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故A错误;该文件激发了农民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不是反帝爱国运动,故C错误;这是农民经济的革命纲领,故D错误。
11.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新学伪经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和时间、人物可知,这一著作应当是《资政新篇》,主张学习
西方,选项C正确;《海国图志》作者是魏源,与材料中“贼中不为无人”不符,排除A;选项B中并未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排除;《新学伪经考》出版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1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民国的
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用法律方式确立了主权在民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D.成功地限制了
袁世凯的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法律方式确立了主权在民,宣告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而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也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故AC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
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窃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实现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的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13.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A.防止
帝制复辟B.限制袁世凯权力C.维护民主共和制D.推翻清朝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临时约法》中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责任内阁制的目的,并不是防止帝制复辟,A错误;维护民主共和制是根本目的,C错误;《临时约法》颁布的时候,清政府
已经被推翻,D错误。【点睛】《临时约法》颁布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根本目的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14.民国八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伍德致信《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和谈代表根据首都的指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此举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支持。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采
取的这一行动都有法律和道义上的支持”。这一评价间接说明五四运动A.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B.使北洋军阀统治土崩瓦解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中国和谈代表根据首都的指
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此举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支持”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A正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北洋军阀统治土崩瓦解,故B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故C错误;D项错在“一致支持”。1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
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评论旨在说明五四运动中A.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B.政府善心大发释放被捕学生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答
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可知,由于工人阶级的参与,五四运动取得一定的胜利,因此材料主要体现了工人阶级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D选项正确。依据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可知,
学生在运动中起到的作用有限,因此材料并未体现学生的主力军作用,故A选项错误;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是迫于民众给予的压力而非善心,排除B;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因此中国共产党不能在五四运动中发
挥作用,排除C。16.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C.中国
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D.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我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开始改变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D项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故D项错误。17.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这些不足,南昌
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涉及南昌起义的决策问
题,排除A;B是国民革命的教训,排除B;根据题干“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因为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可以知道,南昌起义的失败是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即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仍然走城市中心论的道
路,故C正确;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排除D。18.《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某次会议作出如下评价:“(它)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
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该会议是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还不会出现纠正错的情况;B选项错误,八七会议依旧坚持的是城市中心论,道路问题依旧存在问题;C选项符合题中的描述,本题选
择C选项;D选项错误,中共七大不符合“开始”二字。19.毛泽东主席曾作出这样的战略部署:“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毛泽东部署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
详解】由材料“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辽沈战役以锦州战役为突破口的史实,故A符合题意;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均与锦州作战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20.1954
年,宪法起草委员会从3月23日至6月11日举行了七次正式会议,组织了各方人士八千余人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5600多条;从6月16日至9月11日,对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历时三个月,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共提出52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一过程突出说明,该宪法的制定A.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原则C.融合了外国宪法精髓D.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爱国统一战线正式确定是在1981年6月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与材料时间
不符;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的社会主义原则指的是这部宪法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同时又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提供有力的保障,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宪法的制定融合了外国宪法的精髓。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1
.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形成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思想指导下1999年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标志着宪法为核心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正确;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A与材料不符;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政治,与材料民主法治不符,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与材料不符,C错误。【点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22.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进行了修改,1980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法》等四部法律文件。截止1988年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材料表明我国A.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B.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全部完成C.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完
整法律体系D.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等四部法律文件”、“截止1988年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
修改”等信息可知,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既注重立法,也注重修订法律,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中“全部完成”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C选项中“完整法律体系”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材料中法制建设包括有关国
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并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3.邓小平曾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香港回归之际,阿根廷总
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表明“一国两制”A.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B.在解决澳门问题上首次得到成功运用C.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D.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模式【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香港回归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
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可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后,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表明“一国两制”方式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模式,D正确;A违背史实;“一国两制”在解
决香港问题上首次得到成功运用,B错误;“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C错误。24.1954年10月,周恩来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
了新中国A.在外交上逐步淡化意识形态B.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C.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D.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
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可知,新中国外交不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主,在外交上逐步淡化意识形态,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时期我国外交逐渐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而不是延
续了革命年代的思想方式,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我国在这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没有体现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一边倒”外交方针,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
。25.“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谈时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
合国大会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可知,这里周恩来主张搁置分歧,寻求共同的合作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C正确;A是中美关系缓和之时,这与题干中“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
难中找共同基础”不符,排除;出席日内瓦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等国家,与题干中“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不符,排除B;周恩来并未亲自出席过联合国大会,排除D。26.1972年1月,中央批准国家计委从国外进口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这成为新中国第二
次对外引进的高潮,1972年成为新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国联合美国与苏联对抗C.中国全面调整了对外政策D.中美两国关系的逐步缓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逐步缓和,这改善了中国的对外的外交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引进的高潮的出现,故D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同中苏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调整对外政策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
误。故选D。27.1980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总之,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全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有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据此,邓小平强
调A.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反对霸权主义是中国外交的原则之一C.中国应加入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D.世界各国都应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由“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可知,邓小平强调各国政党均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不得
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也即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太笼统,故A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未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太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28.2019年1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
第一个公共外交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建立。根据安排,该中心计划今年举办30多项活动,包括博览会、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及成员国非政府组织会晤等,以增进各国间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A.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合作B.开
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开始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D.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材料“今年举办30多项活动……成员国非
政府组织会晤等,以增进各国间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体现了我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积极探索新型区域国家间合作模式,故D错误。由材料“包括博览会、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及成员国非政府组织会晤等”,可得出并非突出政治合作,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参与区域合作,不是以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我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始于上海合作组织,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9.二战时期,演讲出色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坚
定支持丘吉尔,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君主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但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
坚定支持丘吉尔,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信息可知,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在维护英联邦团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共进退,而不是国王;B选项错误,材料
并未体现君主权力的削弱,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C选项错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行政权在内阁,不在国王。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0.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搬出《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声称其“绝对有权命令”美国
企业停止与中国做生意,国会批其“精神错乱”而否决该法案。这一过程体现1787年宪法的A.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主权在民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遭到国会的否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过程体现1787
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故B正确;联邦制原则指的是在维护中央权威的同时,地方保留部分自治权,故A错误;主权在民原则指的是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故C错误;中央集权原则指的是中央拥有绝对权威,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31.中国历代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一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
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
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请回答:(1)根据
所学指出汉初实行什么样的地方制度?结合材料一,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据此,中国实行了哪项基本政治制度?(4)综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
谈你对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答案】(1)制度:郡国并行制;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2)制度:君主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3)特点: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民族杂居);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4)取向:认识: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应相结合(强调中央集权同时也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解析】【详解】(1)制度:根据“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可知是郡国并行制。理由:
根据“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可知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2)根据材料“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
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可知这个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元首制。(3)特点: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制度:根据所学中国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4)根据三则材料进行总结,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能保证地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确保国家统一和稳定等方面展开总结。32.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交家,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9年1月27日
,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
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材料二: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
处的。——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三:“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更确切地说,开放是改革的必要条件”。资中筠认为,如果没有开放,我们关起门来是无法实行改革的。人们总是说“改革开放”,但不如说“开放改革”。而
对外开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美国的开放。在中国开放改革的进程中,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作用。——童桐《写在中美建交及邓小平访美30周年之际》请回答:(1)据材料一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
出了什么“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扬的外交准则?这一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准则的重大意义?(3)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
关键事件有哪些?【答案】(1)要求: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事件:五四运动爆发。(2)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1953年;重大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必要性:为国家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关键事件: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解析】【详解】(1)要求:依据材料一“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可知,要求是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事件:
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2)根据材料“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可知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意义:根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
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的。意义是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必要性:根据材料三“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开放,我们关起门来是无法实行改革的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作用”等,结合相关史实,分析、认知,把握从“为国家改革开放创造条件”作答即可。关键:结合所学,围绕中美关系改善的三个时间节点展开作答,即1972年尼克松访
华、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9年中美建交。33.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材料一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军事方面,“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
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者措施。”2.政治方面,“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3.经济文化方面,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守平
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潘正祥《从同盟到对抗——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材料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
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完成下
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社会制度方面,说明中国愿与苏联结盟的背景。(2)据材料二及所学,归纳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并指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3)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影响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答案】(1)国际环境: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经济发展:建国初借助苏联帮助恢复和发展经济;外交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社会制度: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2)主要特点:政治上多极化趋势
加强;经济上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是主题;外交政策:不结盟政策。(3)主要因素: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利益;综合国力【解析】【详解】(1)国际环境:根据材料一内容及所学知识,中国与苏联结成同盟的国际环境为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
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经济发展: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需要苏联帮助恢复,发展经济。外交政策:新中国初期为了保障革命胜利的成果,为了获得苏联的帮助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社会制度:中
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2)特点:根据材料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是主题。外交政策:根据材料“走对话而不对抗
、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结合所学可知采取不结盟政策。(3)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主要从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方面分析。34.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六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起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材料三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
…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四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
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2)材料二体现了《临时约法》哪些原则?(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
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四中的“重要理念”。【答案】(1)明: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2)原则: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主要内容:扩大选民人数,重新分配议席。阶级:工业
资产阶级。(4)原因:继承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吸收法国启蒙运动中关于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重要理念:三权分立(分权)、权利的制约与平衡、主权在民。【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清朝设立
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结合所学可知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根据材料二“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起责任”结合所学可知实行责任
内阁制。(3)内容:根据材料三“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结合所学可知扩大选民人数,重新分配议席。阶级:根据所学可知这个社会阶层为工业资
产阶级。(4)根据材料四“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可知美国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既继承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吸收法国启蒙运动中关于民主
政治的重要理念。理念:根据所学可以从三权分立、权利的制约与平衡、主权在民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