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台州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6)页,2.43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8f9644e45f10205e378e56c74854e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学年第二学期台州九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诞生。克隆动物一般是指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成的新个体,该
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A.全能性B.复杂性C.多样性D.统一性【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
克隆动物。【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克隆动物一般是指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成的新个体,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故选A。2.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菌技术的关键是杀灭实验室中所有的微生物B.
煮沸消毒法中100℃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所有芽孢、孢子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酒精灯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紫外线照射前,打开紫外灯和过滤风开关,灭菌30min【答案】D【解析
】【分析】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消毒的方法包括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药剂消毒等。【详解】A、无菌技术的关键是防止杂菌的污染,A错误;B、煮沸消毒法中100
℃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部分微生物细胞,通常不包括芽孢、孢子,B错误;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酒精灯火焰灭菌,但是需要冷却后再挑取菌落,以防杀死接种的微生物,C错误;D、用紫外线照射30min,可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在照射前,打开紫外灯和过滤风开关,灭菌30min,可以加强消毒
效果,D正确。故选D。3.下列各组物质组成中,不全部属于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的是A.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激素B.血清、激素、维生素、有机盐C.核苷酸、维生素、血清、无机盐D.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生长素【答案】
D【解析】【分析】胚胎的早期培养:(1)培养目的: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2)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
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3)当胚胎发育到适宜的阶段时,可将其取出向受体移植或冷冻保存.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成分有: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
、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而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不是动物激素。故选D。【点睛】4.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B.①②③步骤
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操作③到④的过程中,每次接种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D.用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时注意不能将培养基划破【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形:①是倒平板,②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③是进行平板划线,④是培养。【详解】
A、①步骤表示倒平板,冷却后将其倒过来放置,A错误;B、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B正确;C、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防止造成污染,C正确;D、用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时注意不能将培养基划破,D正确。的在故选A。5.动物细胞融合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的
技术手段之一,下列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B.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为单核或多核细胞C.常用的诱导融合的生物诱导剂是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D.也称细胞杂交,可由两个或多
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
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电激、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等。【详解】A、动物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称为杂交细胞,核移植产生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A错误;B、融合后形成具有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B错误;C、诱导
动物细胞融合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属于化学诱导剂,C错误;D、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D正确。故选D。6.下图为动物成纤维细胞的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的操作不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B.步骤
②中用盐酸溶解细胞间物质使细胞分离C.步骤③到④的分瓶操作前常用胰蛋白酶处理D.步骤④培养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转化【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
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操作,故步骤①的操作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B错误;C
、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再分瓶培养,C正确;D、步骤④为传代培养过程,该过程中部分细胞可能发生细胞转化,核型改变,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A.胚状体、芽、愈伤组织可用于制作人工种子B.菊花茎段在生根培养基上获得丛状苗,然后再进行分株培养C.植物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D.愈伤组织发育成胚状体的过
程是器官发生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属于无
性生殖。外植体通过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途径包括形成胚状体的胚胎发生途径和不经过胚状体产生根、芽等器官的器官发生途径。【详解】A、人工种子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
膜包装得到的种子,A正确;B、菊花茎段在生芽培养基中生长的丛状苗分株后,在无菌条件下一个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B错误;C、植物细胞融合时必须先去除细胞壁,然后加入诱导剂才能促使细胞融合,所以在愈伤组织培养中直
接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不能导致细胞融合,无法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错误;D、胚性细胞发育成胚状体的过程是胚胎发生途径,经过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D错误。故选A。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纤维素酶、果胶酶
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一一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一一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
工程中所用的技术与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详解】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利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都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原理,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分裂,B错误;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
正确;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的原理都是细胞分裂,D正确。9.下列技术无法通过酶解法实现的是()A.制备动物组织单细胞悬液B.贴壁生长细胞系的解离C.植物细胞制备原生质体D.早期囊胚进行胚胎分割【
答案】D【解析】【分析】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2、细胞工程中,经常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来水解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而得到单细胞,以获取游离的单细胞悬液。制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可用纤维素酶
处理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详解】ABC、制备动物组织单细胞悬液可以使用胰蛋白酶;贴壁生长细胞系的解离可以使用胰蛋白酶;植物细胞制备原生质体可以使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ABC不符合题意;D、用机械方法将早期囊胚进行胚胎分割,不能通过酶解法实现,D符合题意。故选D。10.红薯
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类作物,但长期以来的连种,造成了红薯品种退化,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所用的种薯携带了大量的病毒。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薯进行脱毒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选择红薯茎尖或根尖的分生区作为外植体B.若选择的外植体体积过
大,可能会导致脱毒率降低C.培育红薯脱毒苗的过程中,需要适时调整激素的比例D.培育红薯脱毒苗过程中,激素使用不当会导致性状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说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用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
素。【详解】A、由于茎尖或根尖等部位所携带病毒很少,或者几乎不携带病毒,故可以选择红薯茎尖或根尖的分生区作为外植体,A正确;B、一般而言,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但成苗率越低,故若选择的外植体体积过大,可能会
导致脱毒率降低,B正确;C、培育红薯脱毒苗的过程中,需要适时调整激素的比例,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高的时候可以促进芽的分化,C正确;D、培育红薯脱毒苗过程中,细胞分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激素使用不当不会导致性状分离,
D错误。故选D。11.江南水乡盛产黄酒,传统的黄酒酿造通常以谷物做原料,经高温糖化(将淀粉分解)后添加酒曲发酵而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酒曲中含有丰富的酵母菌,添加酒曲相当于接种B.高温糖化既能
消灭杂菌又有利于酵母菌对糖类的利用C.随着发酵时间的推进,酒精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D.酵母菌中相关酶活性的降低限制了酒精度数的持续升高【答案】C【解析】【分析】酿酒就是微生物发酵原理,首先传统的黄酒酿造通常以谷物做原料,其次需要酒曲,一般酒曲中主要是富含酵母菌.这种微生
物是兼性厌氧型的,在有氧条件下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将谷物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水。将酒曲与底物混合并密封后窖藏,一段时间后就会产出酒,这种酒还要接受一些如过滤消毒等的处理。【详解
】A、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酒曲中含有丰富的酵母菌,添加酒曲相当于接种,A正确;B、高温具有消灭杂菌的作用,糖化的最终结果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有利于酵母菌对糖类的利用,B正确;C、发酵过程中,酒精的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但发酵早期,酵
母菌和底物充足,发酵速率较快,酒精的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后来随着底物的消耗,发酵速度下降,酒精的产生速度下降,最后底物消耗完,不再产生酒精,酒精的产生速率为0,C错误;D、发酵后期,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繁殖,酵母菌中相关酶活性的降低,发酵不再进行,因此酒精不再产生,酒精度
数不再升高,D正确。故选C。1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B.制备原生质体时,要防止细胞破裂C.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使用相同培养基D.实现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结构基础是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
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
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详解】A、植物细胞培养时可通过脱分化过程获得愈伤组织,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经过脱分化处理,A错误;B、制备原生质体时,要防止原生质体破裂,此时植物细胞已经不完整
,细胞壁被水解,B错误;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激素的比例不同可以影响植物的发展趋势,故在植物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有所不同,C错误;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首先有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13.下列
关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的限制酶由原核细胞中获取B.每一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限制酶的作用位点是相邻核苷酸之间的氢键D.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可产生碱基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
下几方面把握:(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详
解】A、根据分析,绝大多数的限制酶由原核细胞(细菌)中获取,A正确;B、限制酶具有特异性,每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将其切割,B正确;C、限制酶的作用位点是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
酯键,C错误;D、只要DNA上有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即可被限制酶酶切,得到碱基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因此,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可产生碱基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D正确。故选C。14.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
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白菜—甘蓝”杂种幼苗的染色体可用苏丹III染色C.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雌
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不能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答案】A【解析】【分析】如果通过直接有性杂交产生白菜-甘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9,属于异源二倍体,由于异源二倍体没有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有效配子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一般是不育的,但也可能产生有效配子,所以偶尔会出现可育的现象。偶尔会出现可育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异源二倍体可能某种原因出现染色体自然加倍,即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成为异源四倍体。【详解】A、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两者杂交一般不能产生可育配子,A正
确;B、染色染染色体用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液,而苏丹III是鉴定脂肪,B错误;C、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C错误;D、将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故选A。15.基因工程受体细胞可以是细菌、动物或者植物细胞,因此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也有所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导入植物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B.基因枪法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叶绿体等细胞器中C.大肠
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通常需要使用钙离子处理D.显微注射可以将目的基因直接注射给动物体受精卵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的(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
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
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此外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A正确;B、基因枪法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叶绿体等细胞器中,这样可以避免目的基因随着花粉进行传播,B正确;C、将目的基因导
入微生物细胞,如大肠杆菌时,常用感受态转化法,即需要使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C正确;D、显微注射可以将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直接注射给动物受精卵细胞,从而可获得转基因动物,D错误。故选D。16.“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
技术手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一定都含有重组质粒B.在诱变育种中需要通过筛选才能得到数量较多有利变异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杂种细胞需进行筛选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一次抗体检验即可大量获得阳性细胞克隆【答
案】C【解析】【分析】1、标记基因的作用: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2、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
利性。3、单克隆抗体制备的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详解】A、标记基因位于运载体上,因此基因工程中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的细胞不一定
都含有重组质的粒,也可能含有普通质粒,A错误;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因此在诱变育种中需要通过筛选才能得到数量较少的有利的变异,B错误;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后
,可获得多种融合细胞,因此需要对获得的细胞进行筛选,C正确;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17.下列关于用塑料瓶制果酒和果醋
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B.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瓶口,防止杂菌污染C.果酒发酵过程中若看不到气泡冒出,应加入更多的葡萄,使发酵作用尽快发生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答案】D【解析】【分析】1、果
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最适温度在20℃左右最好,一般控制在18~25℃,属于兼性厌氧型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2、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温度为30~35℃,属
于好氧型细菌,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或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温度和氧气影响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长,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发酵的温度和通气状况,为保证产品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应防止杂菌污染。【详解】A、果汁不能装满
发酵瓶,果酒发酵会产生CO2,灌的过满会导致瓶子难以容纳CO2,影响发酵进程,甚至使塑料瓶涨破,A错误;B、醋酸菌为好氧菌,醋酸发酵是有氧发酵,应开启气口,保证空气流通,但要制作净化装置(如连通曲颈橡胶管
),以防止杂菌进入,B错误;C、发酵过程中若看不到气泡冒出,应加入更多的酵母菌,使发酵作用尽快发生,C错误;D、果酒发酵应将温度控制在18~25℃,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适温度高,在30~35℃左右,故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
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D正确。故选D。18.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胡萝卜根段培养成试管苗,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⑤⑥过程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C.愈伤组织由一团正方形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D.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遗
传特性【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植株(新植体)。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细胞全能性是指已
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性,因此用胡萝卜根段培养成完整个体试管苗,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⑤⑥过程分别形成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的产物不同,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B正确;C、愈伤组织的细胞是一团疏松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
的薄壁细胞,C错误;D、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属于无性生殖,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遗传特性,D正确。故选C。1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中B.基因工程基本原理是让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和
高效复制C.用氯化钙处理植物细胞,可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D.将乙肝抗原导入酵母菌可以获得能生产乙肝疫苗的工程菌【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
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A、质粒通常具有控制质粒DNA转移的基因,可将T-DNA
(含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A正确;B、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C、用氯化钙处理微生物细胞,可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C错误;D、将控制乙肝抗原表达的基因导入酵母菌可以获得能生产乙肝疫苗的工程菌,D错误。故选A。2
0.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工程和临床医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应用。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基因重组等原理B.将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
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C.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生物导弹”中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的结合抗原并杀死癌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
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3、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
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详解】A、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利用了下薄膜的流动性,但没有基因重组,A错误
;B、将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不能直接用于生成单克隆抗体,B错误;C、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D、“生物导弹”的原理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
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单克隆抗体只起定位作用不能杀死癌细胞,D错误。故选C。的【点睛】21.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是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建立的一种离体培养技术,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然后向原生质体中导入抗病基因或含有抗病基因的DNA片段,
再将其转移至合适的环境中,再生细胞壁、形成愈伤组织、得到胚状体,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培养过程中,细胞壁的再生需要经过内质网的作用B.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生长素所占比值一定高于细胞分裂素C.将导入外源基因的原生质体培养至愈伤组织,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
.从原生质体到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1、愈伤组织的形成(1)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养料。(2)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使用:植物组织培养中关
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3)消毒和灭菌: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操作前手需用酒精消毒;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灭菌。【详解】A、细胞壁的形成需要高
尔基体的参与,不需要内质网的参与,A错误;B、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中含有等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错误;C、将导入外源基因的原生质体培养至愈伤组织,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从原生质体到愈伤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改变,
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D。22.四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图中EcoRⅠ、PstⅠ两种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E.coliDNA连接酶连接B.图中SmaⅠ、EcoRV两种酶切割后的DNA
片段,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C.DN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D.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为:获取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
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2、基因工程的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详解】A、EcoRⅠ、PstⅠ两种酶切割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而E.coliDNA连接酶可以连接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
NA片段,A正确;B、SmaⅠ、EcoRV两种酶切割后形成的是平末端,而T4DNA连接酶可以连接具有平末端的DNA片段,B正确;C、DNA连接酶是催化DNA片段的连接,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C正确;D、不同的限制酶也可能
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D错误。故选D。23.从目标生物提取分离DNA,是基因工程操作的基础。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95%的冷酒精能除去蛋白质形成含杂质较少的DNAB.沸水浴
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颜色呈蓝色C.香蕉、新鲜猪血、菜花等动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D.EDTA能抑制DNA酶活性,防止核DNA被酶解【答案】C【解析】【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
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A、DNA粗提取中,使用95%的冷酒精使DNA析出的原理是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因此能除去蛋白
质形成含杂质较少的DNA,A正确;B、沸水浴下,DNA遇二苯胺试剂变蓝,B正确;C、猪血中的主要细胞是猪红细胞,而猪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不能用于DNA的提取,香蕉、菜花等植物材料可以用于DNA的粗提取,C错误;D、DNA酶可以
水解DNA,EDTA能抑制DNA酶活性,防止核DNA被酶解,D正确。故选C。24.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现有两种烟草硝酸还原酶缺失突变体,为探究两种突变体的突变是否在同一基因位点上,研究人员将两种突变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种突变体均不能在以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B.诱导两种突变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应先用胶原蛋白酶酶解得到原生质体C.细胞膜融合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D.若杂种细胞能在硝酸盐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说明两种突变体的突变位点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
程:【详解】A、据题可知,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两种突变体烟草硝酸还原酶都缺失,因此均不能在以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A正确;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得到原生质体,B错误;C、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形成新的细胞壁,C错误;
D、若杂种细胞能在硝酸盐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说明两种突变体的植物体细胞杂交后代能够合成硝酸还原酶,即两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点不同,杂交后未突变的基因重新组合在一起,控制了硝酸还原酶的合成,D错误。故选A。25.2018年1月30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
批准了第三种耐褐变转基因苹果品种上市。研究人员通过RNA沉默技术,特异性降低苹果细胞内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使苹果被切开后即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被氧化褐变。如图是此过程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多酚氧化酶
基因的表达包括图示中的①②过程B.将目的基因成功导入苹果细胞中需限制酶、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C.“RNA沉默”的含义是mRNA不能翻译产生多酚氧化酶D.目的基因的表达序列与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序列互补,且要同时在同一细胞内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基因工
程,考查对基因表达过程、基因工程工具酶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两条mRNA链的碱基配对关系理解RNA沉默技术的原理。【详解】图示中的①②过程分别为转录、翻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指多酚氧化酶基因控制多酚氧化酶合成的过程,需要经过转录、翻译两个过程,A项正确;将目的基因成功导入
苹果细胞中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不需要RNA聚合酶,B项错误;据图可知,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和多酚氧化酶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互补配对,形成RNA双链,使mRNA不能与
核糖体结合,从而阻止了翻译过程,C项正确;使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和多酚氧化酶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互补配对,应使目的基因的表达序列与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序列互补,且要同时在同一细胞内表达,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
部分26.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用于合成蛋白质等含氮的有机物,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兴趣小组对土壤中的圆褐固氮菌进行计数,请回答相关问题:(1)要想获得圆褐固氮菌的菌种最好选择____________(填“表层”或“深层”
)的土壤。(2)在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的成分是____________;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划分,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设置LB固体培养基作为对照实验,其成分应包括: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在配制含琼脂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的过程中,下列器材不需要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酒精灯②接种环③高压蒸汽灭菌锅④封口膜(4)本实验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
_________,其统计结果一般用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接种好的平板放入38℃恒温箱中培养,每隔12h统计一次,待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5)将1ml土样稀释100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
适当培养后的菌落数分别是59、57、58,则样品中菌落的数量为___________个/mL。【答案】(1)表层(2)①.氮源②.选择③.琼脂④.蒸馏水##水(3)②(4)①.稀释涂布平板法②.菌落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数目(5)5.8×106【解析】【分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
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小问1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圆褐固氮菌是好氧细菌,需要氧气,且还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故要想获得圆褐固氮菌的菌种最好选择氧气含量较高的表层土壤。【小问2详解】因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
,用于合成含氮有机物,故在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氮源;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划分,具有选择圆褐固氮菌的作用,属于选择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常用来培养细菌,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还需要加入水配制成溶液进行灭菌。【小
问3详解】平板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流程为:计算→称量→溶化(包括琼脂)→调节PH→分装→灭菌→倒平板→(冷却后)倒置平板,不需要接种环接种。故选②。【小问4详解】结合信息可知,该实验还需对菌落进行计数,故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为防止
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数目,应每隔12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小问5详解】将1ml土样稀释10000倍,共104mL,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的菌落数分别是5
9、57、58,说明0.1mL共有(59+57+58)/3=58个菌落,即58个细菌,1mL有580个细菌,104mL共580×104=5.8×106个。样品为1mL,即样品中菌落的数量为5.8×106个/m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方法,学会对实验的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7.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
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诱导融合,与动物细胞融合相比,该过程不能使用的融合方法是___________。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
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4)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
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答案】(1)①.纤维素酶
和果胶酶②.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2)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①.#聚乙二醇#PEG#②.灭活的病毒③.3④.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或既有马铃薯的染色体又有番茄的染色体)(4)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5)2(m+n)【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①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该过程常用酶解法;②是再生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③是脱分化过程;④是再分化过程。【小问1详解】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过程①是去除细胞
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小问2详解】植物体细胞杂交,包括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杂种细胞通过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植物体,故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小问3详解】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PEG)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动物细胞融合还常用到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不能使用灭活的病
毒作为诱导剂。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根据细胞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3种不同的原生质体(番茄-番茄,马铃薯-马铃薯,番茄-马铃薯),当观察到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小问4详解】过程④为再分化过程,该过程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其培养基中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小问5详解】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有m+n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
条染色体,故细胞内含2(m+n)条染色体。【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
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制备单克隆抗体常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在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首先要将纯化HCG注入小鼠体内,其目的是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的脾脏中获得_________。(3)在图中HAT培养基上,只有__
_______细胞才能生长,培养该细胞除了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以外,还需要有_________的环境和适宜的气体环境。(4)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_________,又能产生________
_,经过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特异抗体的细胞。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_________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5)单克隆抗
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答案】(1)①.动物细胞培养②.动物细胞融合(2)B淋巴细胞(浆细胞)(3)①.杂交瘤②.无菌无毒的环境(4)①.无限增殖②.专一的抗体③.(专一)抗体检测④.细胞培养液(5)
①.特异性强②.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
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
可制成“生物导弹”。【小问1详解】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小问2详解】在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首先要将
纯化HCG注入小鼠体内,其目的是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的脾脏中获得B淋巴细胞(浆细胞)。【小问3详解】在图中HAT培养基上,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培养该细胞除了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以外,还需要有无菌无毒的环境的环境和
适宜的气体环境。【小问4详解】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经过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特异抗体的细胞.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
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小问5详解】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胚胎移植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及过程;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及生理学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9.人乳铁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药用保健蛋白下图表示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的部分过程,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五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
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若选用牛作为转基因动物可将人乳铁蛋白基因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中,然后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2)据图分析,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首先需要在含___________________
_(填“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或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检测转基因动物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即用_______________标记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作探针,如果显示出杂交带,则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染色体DNA中。(4)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工程菌)不能生产有活性的人乳铁蛋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标记基因②.目的基因③.牛乳腺蛋白基因④.显微注射(2)①.氨苄青霉素②.用限制酶切割后破坏了Tetr基因,但不会破坏Ampr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下来(3)①.放射性同位素(或
荧光物质等)②.人乳铁蛋白基因(目的基因)(4)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具备加工人乳铁蛋白的能力【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过程,该过程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目的
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小问1详解】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
,可驱动基因的转录过程,若选用牛作为转基因动物可将人乳铁蛋白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故可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中,然后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用限制酶切割后破坏了Tetr基因,
但不会破坏Ampr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下来,故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首先需要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小问3详解】若要检测转基因动物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方法是
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人乳铁蛋白基因作探针,如果显示出杂交带,则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染色体DNA中。【小问4详解】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具备加工人乳铁蛋白的能力,故转基因大肠杆菌(工程菌)不能生产有活性
的人乳铁蛋白。【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其特点;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其应用,能根据图中和表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0.为研究家蚕K蛋白的抗凋亡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了下面的实验
思路,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DNA片段化相对值(AU值)为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家蚕BmN细胞悬液,H2O2(对细胞凋亡有影响),K蛋白溶液,培养瓶,培养液M,CO2培养箱等。(要求与说明:K蛋白是一种家蚕血淋巴中的蛋白
质,血淋巴类似于人体血浆;BmN细胞是家蚕的一种正常体细胞;培养液M是家蚕BmN细胞的完全培养液;AU值测定的具体方法不做要求;不考虑溶液溶剂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①实验分组与处理:甲组:家蚕BmN细胞十培养液M;乙组:
家蚕BmN细胞+K蛋白溶液+培养液M:丙组:家蚕BmN细胞+H2O2+培养液M;丁组:家蚕BmN细胞+H2O2+培养液M,培养4小时后,加入________;②每组设置3个重复,置于CO2培养箱中;③培养24小时后,同时测定_____
____,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2)预测实验结果____(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检测结果)。(3)分析和讨论:①实验以DNA片段化相对值(AU值)为指标的原因是_____;H2O2的作用是________。②推测培养液M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动物血清,原因是______
__。③在实验操作正确,溶液正常的情况下,若甲组与乙组检测结果相同,说明_______。【答案】①.K蛋白溶液②.甲、乙、丙、丁四组的AU③.④.细胞凋亡过程伴随DNA片段化⑤.诱导(促进)细胞凋亡⑥.不含有⑦.动物血清成分复杂,可能含有影响细胞凋亡的物质,影
响实验结果⑧.K蛋白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凋亡【解析】【分析】该实验目的是验证家蚕K蛋白抗凋亡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加入家蚕K蛋白,因变量是测定DNA片段化相对值(AU值)判断细胞凋亡的程度,H2O2(对细
胞凋亡有影响),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设计实验步骤。【详解】(1)①比较丁组和丙组,由于实验自变量是是否含有K蛋白,所以丁组培养4小时后,加入K蛋白溶液。②每组设置3个重复,置于CO2培养箱中;③根据分析中实验的因变量,需要测定细胞凋
亡程度,即培养24小时后,同时测定甲、乙、丙、丁四组的AU,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2)实验结果:甲组作为空白对照,乙组细胞未受到H2O2溶液的影响,所以家蚕K蛋白对其没有影响,二者相同,丙组细胞加入了H2O2溶液,H2O2对细胞凋亡有影响,导致AU值升高,而家蚕K蛋
白可以抵抗凋亡,所以其AU值比C组低。作图如下:(3)①细胞凋亡过程中,会出现DNA片段化,所以可以以AU值作为指标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分析甲组和丙组,H2O2可以提高AU值,所以其作用是诱导(促进)细胞凋亡。②由于本实验需要验证家蚕K蛋白抗凋亡作用,而动物血清成分复杂,可能含有影响细胞
凋亡的物质,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本实验不含动物血清。③甲组与乙组检测结果相同,二者都没有加入H2O2溶液,说明了K蛋白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凋亡。【点睛】本题以“验证家蚕K蛋白抗凋亡作用”为情境,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
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