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877.848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共(11)页,877.84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012cfa1431fac2d372149d5604af4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揭阳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级下学期三校联考化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u64Mn55Cl35.5Fe56N14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

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否则将使前者失去肥效,而后者仍有肥效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硅胶不可以用作食品、药品的干燥剂D.采用“静电除尘

”、“原煤脱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2.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3SO含有的原子数为4ANB.常温常压下,46g的2NO和24NO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ANC.80ml10mol/L盐酸与

足量2MnO加热反应,产生的2Cl分子数为0.2AND.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6.4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为0.2AN3.在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

锰和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22MnCl4HO4.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明星分子,如22HO、2CO、3BF、3CHCOOH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HO分子中的O为2sp杂化B.2CO分子中的C原子为sp杂化C.3BF分子中的B原子

为3sp杂化D.3CHCOOH分子中的C原子均为2sp杂化5.下表所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选项ABCD晶体名称碘化钾干冰石墨碘组成晶体微粒名称阴、阳离子分子原子分子晶体内存在的作用力离子键范德华力共价键范德华力6.现有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226241

s2s2p3s3p②226231s2s2p3s3p③2231s2s2p④2251s2s2p。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④>③>①>②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电负性:④>③>①>②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7.下列关于聚

集状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物质只有气、液、固三种聚集状态B.气态是高度无序的体系存在状态C.固态中的原子或者分子结合的较紧凑,相对运动较弱D.液态物质的微粒间距离和作用力的强弱介于固、气两态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流动性8.肼(24NH)暴露在空气

中容易爆炸,但利用其作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效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pH升高B.当消耗1mol2O时,有2mol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C.负极反应为242

24OHNH4eN4HO−−+−+D.若去掉离子交换膜电池不能正常工作9.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22NaO;②2SiO;③石墨;④金刚石;⑤2CaH;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结合力的组合是()A.①③⑤⑥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⑥10.已知化

学反应()()()22AgB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热()1kJmolHab−=+−B.每生成2molAB(g)吸收bkJ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A-A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11.短周期主族

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氟化物3YF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W是常见金属,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X和Z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原子序数相等.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Z和W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Z的单质获得的氢气多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QC.Z、W、Q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均可反应生成盐和水D.X与Q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1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2Cl的氧化性强于2I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成蓝色B配制100mL1.01molL−4CuSO溶液将25g42CuSO5HO溶于100mL蒸馏

水中C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D验证()2CuOH的溶解度小于()2MgOH将0.11molL−4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1molL−4CuSO溶液,可观察到先有白色沉

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13.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X是蒸发、结晶、过滤、洗涤B.操作y是先将3NH通入饱和食盐水,再不断通入2COC.沉淀主要成分为()2MgOHD.气体及滤液可用于制备纯碱14

.已知草酸224HCO是二元弱酸。室温下向10mL0.011molL−224HCO溶液中逐滴加入0.011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点pH2B.b点表示的溶液中()()224224CO

HCOcc−C.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D.d点存在()()()()()22424NaHOH2COHCOccccc++−−−+=++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

种化学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XA.沸点:22ADAXB.3CA分子是非极性分子C.C形成的单质中σ键与键的个数之比为1:2D.B、C、D的简单氢化物的空间结构相同16.在25℃时,FeS的8sp16.3

10K−=,CuS的36sp1.310K−=,ZnS的24sp1.310K−=.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B.25℃时,饱和CuS溶液中2Cu+的浓度为3611

.310molL−C.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2FeCl、2ZnCl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2NaS,只有FeS沉淀生成D.除去某溶液中的2Cu+,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二、非选择题:共56分。17.(14分)碳达峰、碳中和是现在需要继续完成的环保任务,

2CO的综合利用成为热点研究对象,2CO作为碳源加氢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法,2CO加氢可以合成甲醇,Olah提出“甲醇经济"概念,认为甲醇会在不久的将来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2CO加氢生产甲醇是有希望的可再生路线之一,该过程主要发生如下反应:反应Ⅰ:()()()()222C

OgHgCOgHOg++1H反应Ⅱ:()()()()2232COg3HgCHOHgHOg++1241.1kJmolH−=(1)①相关键能如下表,则1H=,该反应的活化能()aE正()aE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化学键H-HC=O0-HC=O键能/(1

kJmol−)4361071464803②若1K、2K分别表示反应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则()()()223COg2HgCHOHg+的平衡常数K=(用含1K、2K的代数式表示)。(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32HgCOgCHOHg+,

若要提高CO的转化率,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a.升温b.加入催化剂c.增加CO的浓度d.加入2H加压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f.分离出甲醇(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Ⅰ、Ⅱ,达平衡时2CO的转化率

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右图,判断1P、2P、3P的大小关系:,解释压强一定时,2CO的平衡转化率呈现如图变化的原因:。(4)某温度下,初始压强为P,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2CO、2mol2H发生反应Ⅰ、Ⅱ,平衡时2CO的转化率是50%,体系内剩余1mo

l2H,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18.(14分)Ⅰ、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4CuSO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具有的性质有: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

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22CuCuCu+++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CuH是晶体。(2)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CuH溶解在稀盐酸

中生成的气体是(填化学式).(4)如果把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只有NO,请写出CuH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Ⅱ、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2PbO、4PbS

O(难溶盐)、()42PbMnO(强电解质)、2HO、X(水溶液呈无色)、24HSO,已知X是一种盐,且0.1molX在该反应中失去233.0110个电子。(1)X的化学式为(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4分)二氧化氯(2ClO)是极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黄绿色气体,沸点为11℃,可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2ClO与2NaS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2ClO的制备已知:232424SO2NaClO

HSO2ClO2NaHSO+++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欲收集干燥的2ClO,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③装置D的作用是。(2)2ClO与2NaS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2ClO用2N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2ClO通入右图所示装置

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一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Ⅰ中反应的产物。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Ⅰ中溶液于试管甲中,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品红始终不褪色①无生成另取少量Ⅰ中溶液于试管乙中,加入()2BaOH溶液,振荡。②有24SO−生成③继续在

试管乙中滴加()2BaOH溶液至过量,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有Cl−生成④2ClO与2Na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14分)镍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某矿渣的主要成分是24NiFeO(铁酸镍)、NiO、FeO、CaO、2SiO

等,以下是从该矿渣中回收4NiSO的工艺路线:已知:()442NHSO在350℃以上会分解生成3NH和24HSO。24NiFeO在焙烧过程中生成4NiSO、()243FeSO。锡(Sn)位于第五周期第ⅣA族。(1)烧前将矿渣与()442NHSO混合研磨,混合研磨的目的是

。(2)“浸泡”过程中()243FeSO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浸渣”的成分除23FeO、FeO(OH)外还含有(填化学式)。(3)为保证产品纯度,要检测“浸出液”的总铁量:取一定体积的浸出液,用盐酸酸化后,加入2SnCl将3F

e+还原为2Fe+,所需2SnCl的物质的量不少于3Fe+物质的量的倍;除去过量的2SnCl后,再用酸性227KCrO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2Fe+,还原产物为3Cr+,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浸出液”中()231C

a1.010molLc+−−=,当除钙率达到99%时,溶液中()Fc−=1molL−。[已知()11sp2CaF4.010K−=](5)本工艺中,萃取剂与溶液的体积比(0AV/N)对溶液中2Ni+、2Fe+的萃取率影响如图所示,0AV/N的最佳取

值是。高二化学期中考参考答案1-5DBCBC6-10CABBA11-15CBCCC16.D17.(14分)(每空2分)(1)43kJ/mol+大于21KK(2)df(3)p1>p2>p3TK之前以反应Ⅰ为主,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TK之后以反应Ⅱ为主,转化率随着温度升

高而降低(4)218.(14分)(1)1s2+2s22P63s23p63d10+4s1【Ar】3d10+4s1离子(2)2CuH+3Cl2+=2CuCl2+2HCl(3)H2(4)CuH+NO3-+3H+=Cu2++NO↑+2H2O(5)Mn

SO4(6)5PbO2+2MnSO4+2H2SO4=4PbSO4+Pb(MnO4)2+2H2O19.(14分)(1)①()24422Cu2HSOCuSOSO2HO+++浓(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没写“浓”扣1分,漏写↑不扣

分)②g→h(或h→g)→b→c→e→f→d(有错误均不给发,字母顺序正确即可)③冷凝并收集2ClO(2)①2SO(答“3HSO−”、“23SO−”、“2SO和23SO−”、“2SO和3HSO−”、“23SO−和3HSO−”、“2SO、23SO−和3HSO−”均给分

)②生成白色沉淀(没有答“白色”不给分)③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④222248ClO5S4HO8Cl5SO8H−−−+++++(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20.(14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

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2)Fe3++2H2OFeO(OH)↓+3H+SiO2、CaSO4(3)0.5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4)2.0×10-3(5)0.2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

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8206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