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19.500 K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doc,共(13)页,21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af5596cc395abbf118d4aa55f47d2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B.彰显法老对于科

技文化的重视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2.“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它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A.

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3.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西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自备工具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服劳役B.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

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4.《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A.重视历史资料收集B.地跨亚、非、欧三洲C.继承融合世界文化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5.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它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阿兹特克人的建筑成就表明其()A.经济基础是农业B.城市建筑的水平很高C.目的是强化政

治管理D.服务于宗教信仰6.印加帝国政府常把一些新征服的“不可靠”的部落强制性迁往新地区,而将“忠诚”的部落移植到上述部落的故乡。这一做法()A.有利于帝国的政治安定B.安抚了征服部落的人心C.扩大了帝国的疆域D.主要是为了征税和征兵7

.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时,欧洲人迫切地寻求黄金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关键因素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

一动力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影响很大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8.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9.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

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10.

启蒙思想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其核心思想是()。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B.倡导摆脱宗教束缚,崇尚法治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D.主张分权与制衡11.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

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A.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B.代议制最终完善的标志C.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D.责任内阁制特点的体现12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殖民掠夺引

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13.有史学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A.没有结成稳固

的工农联盟B.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C.缺乏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D.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援助14.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大危机

”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材料表明()A.西方学者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B.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生变化D.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15.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部分国家侵占的(别国)领土和人口的统计数据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英国3705700法国3603

650德国1001470比利时903000葡萄牙80900A.德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侵占的领土最多B.葡萄牙在好望角和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C.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D.西方各国由此拓展了对外商品输出的途径16.

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材料中所说的“总政策”体现为()A.向美洲倾销廉价商品B.引进非洲农作物品种C.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D.向美洲提供生产设备17.与19世纪70到90年代相比,20世纪初亚洲觉醒呈现新的时代特点

,“新”主要表现在()。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D.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

帝国主义阶段过渡B.帝国主义国家对亚非拉侵略的加剧C.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19.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罗素认为,“许多人确实有一种倾向于战争的本能”“许多原因导致战争,但是,随

着所有市民欢迎战争爆发,‘受挫的情绪’是战争狂热的主要原因”。罗素的观点()A.代表了当时欧洲各国的普遍认识B.不符合唯物史观对战争的认识C.反映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立场D.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20.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普

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对立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21.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

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22.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

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学说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23.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全部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B.以和平手段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C.以不合作的态度抗议、抵制英国殖民者D.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赢得印度自治24.有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是部分完成了反

帝反封建的任务,促进了墨西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墨西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拉丁美洲最民主的国家。下列有关卡德纳斯改革措施中,体现民主政治体制建立的是()A.打击寡头势力B.推行土地改革C.抵制英国商品D.发展教育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等国召开了以雅尔塔会议为

代表的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就战后的世界秩序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A.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B.推动了美苏冷战的展开C.根本解决了美苏之间的矛盾D.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26.德、意、日法西斯兴起的共

同社会根源不包括()A.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B.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C.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D.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27.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

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28.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

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

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是()A.改善劳资关系B.增加就业渠道C.避免经济波动D.缓和社会矛盾30.二战后,英国企业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由政府新建立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如钢铁企业就全部由政府持股建的“大不列颠钢铁公

司”接管,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这反映出二战后英国()。A.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发生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C.确立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D.逐步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二、材料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

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摘编自[加]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得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三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1)“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是什么?(3)材

料三中的图片所示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被大量开发使用的能源依次是什么?32.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20—40年代出现的一种反动的社会运动、政治思潮和统治体制,是20世纪人类的灾难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1938年,农业国对工业国的关税,匈牙利由31.8%增至42.6%,保加利亚由75%增至90%,西班牙由62.7%增至75.5%,罗马尼亚由48.5%增至55%;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

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捷克斯洛伐克由36.3%增至84%。——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民族主义已经达到了顶点。在欧洲人看来,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相互重叠的词汇

。民族主义者认为,对本民族的热爱,就是对国家的热爱。因此爱国主义成为具有相当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民族主义口号,并被统治者利用来进行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极端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排他主义和种族优劣主义等结合在一起,最后发展为法西斯主义

。材料三1941年12月8日,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侵略各国应即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国联军总司令;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联盟各国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媾和。12

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日,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盟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即反轴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

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的现象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法西斯主义产生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设的意义。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人为了合

理安排农事,制定了太阳历,故选C项;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亦是为了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历法的制定与专制统治无关,且材料没有体现相关内容,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汉朝时期的中国同时存在的强有力的大国是罗马帝国,B项正

确;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即公元前4世纪后期,中国处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西罗马帝国时期即395-476年,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项错误;法兰克王国时期即5—9世纪,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后期,D项错误。3.答案: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农奴属于庄园的佃户,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有一块份地,自耕自收,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

“均可自己生产”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在庄园内部,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5.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特诺奇蒂特兰的建筑水平很高,由材料看不出经济基础是

农业,无法得出目的是强化政治管理和服务宗教信仰的信息,故选B。6.答案:A解析:新征服的部落在原地的话,相对容易叛乱,而使其迁移,有利于帝国的政治安定,故选A项;这是一种强制迁移,不能体现安抚人心,故排除B项;印

加帝国的疆域并没有改变,只是居住地变化,故排除C项;材料与征税和征兵关系不大,排除D项。7.答案:D解析: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益强烈,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故D项正确。8.答案:B解析:B项表述与题目中“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

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相符,故选B项;A项表述错误,排除;题目中并未体现新旧大陆的发展问题,排除C项;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表述

不准确,排除D项。9.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所以白银的流入未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错误;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人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

竞争力强,满足西、葡的市场需求,故C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的白银流入国,而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故D错误。10.答案:A解析:B项说法错误。C项是伏尔泰的主张。D项是孟德斯鸠的主张,都不能涵盖整个启蒙运动。A项集中概括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故A项正确。11.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沃波尔首相因失去议会支持而辞职,这体现了首相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特点;后来,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结果并未辞职,而是解散议会下院,这体现了首相对议会的制约。这种相互制约,正是英国责任内阁制的

特点,故选D项。A、C两项是《权利法案》的影响,与题意不符。B项错在“最终完善”,表述失当,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2.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故C项符合题

意。13.答案:B解析:材料“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表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故B项正确。14.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大危机”爆发前后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观点的不同认识,体现了西

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马克思的学说的不同的认识,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

响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西方学者逐渐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不能说明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15.答案:C解析:从“1884—1900年欧洲部分国家侵占的(别国)领土和人口的统计数据”可知,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欧洲列强掀起瓜分世

界的狂潮,故C项正确。1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非洲服务于美洲”和所学可知,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奴隶贩卖到美洲,故C项正确。17.答案:D解析: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与19世纪70—90年代

上层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相比,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主义已经摆脱封建主义和改良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中的战斗纲领,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故D项正确。A、B两项属于两个时期的

共同点,无法体现“新特点”,排除。这一时期,各国的民主革命要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用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政体,C项错误。18.答案:B解析:根本原因要从亚非拉三个地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分析,亚非拉地区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故B项正确

。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有市民欢迎战争爆发,’受挫的情绪,是战争狂热的主要原因”可知,罗素认为市民的“受挫的情绪”是战争狂热的主要原因,这不符合唯物史观对战争的认识,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属于学者个人的观点,无法代表当时欧

洲各国的普遍认识,也无法反映英国统治阶级的立场,故A、C两项排除;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故D项排除。20.答案:B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A说法错误,普法战争期间没有形成两大集团的斗争;C是

漫画中形势的背景;D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21.答案:B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

美国经济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因而苏联的工业化成就使苏联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不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故C项错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它并不会关注苏联公有制的优越性,故D项错误。2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

列宁在认识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俄国行不通后,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理论,这暗示了“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故A项正确;列宁的这一认识表明列宁准备实施“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列宁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认识尚不清晰,因此还无法将其上升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学说的地位,故C项错误;列宁的这一认识实际上否定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途径,故D项错误。2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一概念的理解,这是甘地反英斗争核心理论体系,

其主张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这种运动的斗争形式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运动的终极目的是要把印度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赢得独立,答案为D。24.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总统后,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

况,保证宪法的施行,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为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打击寡头政治,故选A。2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础,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6.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关键词“共同社会根源不包括”,根据所学可知,意大利于1922年就已经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显然不是受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故D符合题意要求。27.答案:A解析: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了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是美国主导的,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有利于欧洲走向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德

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28.答案:D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资助、安排一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迁移当时的时代特征——美苏争霸,可以判断出美国这样做的

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故选D项。材料中的做法未必能争取到国内黑人选民的支持,排除A项;这一做法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无关,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C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29.答案:D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故选D。“福利国家”和劳资关系无关,A错误;“福利国家”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懒人,不利于增加就业,B错误;“福利国家”和避免经济波动无关,C错误。3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英国国家干预经济。

根据材料“英国企业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可知,二战后英国通过国有化来干预经济,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故选B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危机,国有化等措施不可能遏制经济危机的发生,排除

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导,而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有化等手段干预经济是对生产资料的局部调整,并不会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排除D项。31.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主要特征:以欧洲为中心,雏形开始出现。(2)地

位:“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根源:工业革命完成。(3)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能源:煤炭、电力,石油。解析:32.答案:(1)现象: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各国出现大量滞销产品。(2)背景:凡尔赛

一华盛顿体系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动荡给法西斯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土壤;极端民族主义泛滥;帝国主义国家激烈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3)意义:改变了此前中国孤

立抗战的困境;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农业国与工业国互相实行的税率来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了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现象。原因依据时间“1937—1938年”并

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状况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各国出现大量滞销产品,为了销售滞销产品,各国提高关税以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2)依据材料二“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相互重叠的词汇”并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

据材料“极端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排他主义和种族优劣主义等结合在一起”并结合所学可知,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依据二战前的世界发展格局可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动荡给法西斯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帝国主义国家激烈争夺世界市场和

原料产地。(3)意义依据材料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回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