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年高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五省新教材B卷)(考试版)A4.docx,共(8)页,423.09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7ef4bbb09e3d114a5897ddbbc22c4b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高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高三化学(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P31S32Cl35.5Cr52Fe56Cu64Ag108一、
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辽宁·沈阳二中高三期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C.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碘酸钾可用作营养强化剂D.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2.(2022·
宁夏·银川二中高三阶段练习)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L1mol/L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1.0NAB.0.2mol苯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6NAC.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3.2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
为0.1NAD.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质量为80g3.(2022·辽宁朝阳·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或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实验室快速制氨气B.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稀硫酸C.除去H2S
中少量的SO2D.CO2气体的收集A.AB.BC.CD.D4.(2022·重庆一中高三阶段练习)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Y与Z同主族。W为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价层电子数为11,四种元素组成的某蓝色晶体基本结构单元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Y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小C.单质W和Z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化合物WZD.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Z的简单氢化物5.(2022·湖南·雅礼中学高三阶段练习)NiO晶体与NaCl具有相同晶胞结构。在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
(如图所示),可以认为2O−作密置单层排列,2Ni+填充其中。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O−半径为r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族B.NiO晶体中2Ni+、2O−的配位数均为6C.该“单分子层”面积密度为2122A7.510gcm4sin60rN−
D.NiO晶胞中与2Ni+最近的2Ni+有8个6.(2022·辽宁·沈阳二中高三期中)通过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LiMn2O4可获得难溶性的Li2CO3和MnO2,电解示意图如图(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B为阳
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A的电极反应:2LiMn2O4+6e-+16H+=2Li++4Mn2++8H2O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Mn2+浓度保持不变D.电解结束,可通过调节pH除去Mn2+,再加入Na2CO3溶液以获得Li2CO37.(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
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化学试题)已知224HCO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将10.1molL−的NaOH溶液滴入20mL10.1molL−的24NaHCO溶液中,溶液中24HCO−(或224CO−)的分布系数
、NaOH溶液体积V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4-24-2-2242424cHCOδHCO=cHCO+cHCO+c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b表示的是224CO−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B.n点对应的溶液中,()()()2--2422424cCO>3cHC
O+cHCOC.224NaCO的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910−D.在n、p、q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p点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共0分)8.(2022·江西省丰城中
学高一期中)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请结合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溶液中有Mg2+、Fe2+、Al3+、Cu2+等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过滤,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
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____。A.Mg2+B.Fe2+C.A13+D.Cu2+(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废金属屑(主要成分为Fe和Cu,含有少量Fe2O3)制取高铁酸钠并回收金属Cu,其工
艺流程如下:①试剂a为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II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②在过滤操作中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③检验滤液I中是否存在Fe3+的试剂是_______。④制备24NaFeO的反应原理是:4222422422FeSO+6NaO2NaFeO+2N
aO+27NaS0CO0+O。当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约为239.0310时,则生成Na2Fe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3)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3NO。酸性条件下,纳米铁粉与废水中-3NO反应生
成Fe3+与+4NH,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9.(2022·安徽淮南·二模)化合物W是合成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罗美昔布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ii)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B中具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2)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
是_______。(3)D→E和F→G的作用是_______。(4)写出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5)写出I的结构简式_______。(6)X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有_______种。i)只含两种
官能团且不含甲基;ii)含-CH2Br结构,不含C=C=C和环状结构。(7)设计由甲苯和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试剂任选)。10.(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二期中)能量、速率与限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I.某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A、B、C(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能说明此时反应已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标号)。a.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b.气体A的消耗速率等于气体C的生成速率;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总压强不变;e.混合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f.()()2ABvv=正逆;g.c(A):c(B):c(C)=2:1:2II.某温度下,向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2N和2.0mol2H,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t/s050150250350n(3NH)/mol00
.240.360.400.40(3)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2vN=_________,平衡时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_倍。(4)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
(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1kJmol−,已知NN键的键能为946kJ/mol,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N-H键的键能为391kJ/mol。则生成1mol3NH的过程中_____
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kJ。(5)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b.增大容器体积c.恒容时充入Hed.加入合适催化剂11.(2022·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三期中)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与硝酸反应通
常不能生成H2,用3mol/LHNO3与过量铁粉反应,HNO3的还原产物主要是NO,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有同学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文献有记载:HNO3与铁反应能产生H2。于是其
小组进行了金属铁与硝酸反应能否产生H2及其有利条件的探究。实验I:20℃,将过量铁粉溶于0.5mol·L-1HNO3中,立即有无色气体生成,充分反应后,溶液几乎无色。(2)检验气体:方法如图所示。确认气体是
H2,不含NO。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3)检验溶液:取上层清液,等分两份①向一份滴加K3[Fe(CN)6]溶液,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含有Fe2+。②向另一份加入NaOH溶液,产生灰绿色沉淀;加热至沸,有刺激性
气味气体逸出,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综合①、②,说明实验I中发生的反应有Fe+2H+=Fe2++H2↑,另外还有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对H2产生的原因提出假设:在稀的酸性溶液中,HNO3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验证如下:(4)实验II:将铜粉溶于0.
5mol/LHNO3中。经检测,发现没有___________生成,初步证实假设不成立。(5)再次查阅文献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尽管电极电势数据显示NO3−离子是个颇强的氧化剂,然而动力学原因导致它在稀
酸中的反应一般都很慢。于是小组改变条件重复实验I,向2mL0.5mol·L-1HNO3中加入过量铁粉,结果如下:实验序号ⅢⅣⅤ温度20℃40℃60℃生成H2体积6.0mL3.4mL2.6mL经检验,实验III、IV、V中,NO3−的还原产物与实验I相同。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温度升高H2体积
减少的原因___________。(6)综上所述,有利于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条件是_______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