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五届测评活动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武汉专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81.337 KB
  • 2024-09-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第五届测评活动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第五届测评活动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第五届测评活动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第五届测评活动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武汉专题】.docx,共(19)页,181.3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6b653cae1c916c326eb4711741095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一元月期末联考历史试卷2020.1.1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礼记》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三字经》说“夏传子,家天下”;《史记》

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二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这说明,中国早期国家制度明显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禅让制B.宗族血缘关系C.分封制D.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夏传子,家天下”“汤崩……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可知,中国早期国家制度明显受到了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故B正确;禅让制是原始部落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故A错误;分封制是分封诸侯的制度,故C错误;君主专制是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制度,故D错误。2.周武王

把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王,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突出作用是A.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B.增大诸侯权力,分散国家权力C.增强了周天子的权威和势力D.协调等级关系

,构织统治网络【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以同姓子弟为主,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巩固王室,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故A正确;“增大诸侯权力,分散国家权力”,显然不是分封制的突出作用,故B错误;分

封制有利于增强周天子的权威,但这不是突出作用,故C错误;宗法制协调了等级关系,故D错误。3.《殷本纪》载:商朝的相,权力很大,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辅佐了汤的孙子太甲,太甲暴虐无道,伊尹将他放逐。《周本纪》载:国人暴动后,西周

最后一个王周厉王出逃,周公、召公二相共同执政。这表明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相权高于天子权C.相权与天子权相互制约,走向完备和成熟D.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说

明商周时期的“相”权力很大,甚至可以放逐王。这表明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相权高于天子权,故B错误;材料没有相权与天子权相互制约的信息,故C错误;商朝的占卜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结

合,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4.秦朝建立的郡县制与周代以来的分封制相比,其最大特点是A.使贵族政治走向完备和成熟B.成为我国最早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完全消除了地方抗衡中央的因素D.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有中央统一任免,由此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体制,这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的最大特点,故D正确;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关键,故A错误;B项错在“最早”;C项说法过于绝对,“完全消除了”错误。5.伏

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如此推崇科举制度,其主要原因是A.科举选官公平、公正和客观B.选拔方式和标准符合法国资产阶级利益C.考试选官,打破了家族关系D.科举制组建的政府更

符合各阶级的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之所以推崇科举制度,是因为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这否定了贵族特权,更加符合法国资产阶级利益,故B正确;科举选官公平、公正和客观是科举制的特点,不符合“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

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故A错误;科举制打破了家族关系,这是科举制的影响,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D项错在“符合各阶级的利益”。6.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宰相,地方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设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派文官做知州,同

时设通判监督;元实行行省制度,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可知A.君主专制政体和君权逐步强化B.皇权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日益加强C.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否定D.秦朝创立的各种制度为历代沿用【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从汉到元,

中央官制在不断分割相权,地方官制在不断削弱地方权力。由此可知,君主专制政体和君权在逐步强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皇权的随意性日益加强,故B错误;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但是也保留了郡县制度,故C错误;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被历代沿用,不是各种制度,故D说法错误。7.《明会典》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表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A.宰相均为小人控制,弊端特别突出B.宰相专权,容易导致政权丧失C.

清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专制D.宰相制度职责不分,专权乱政【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是因为宰相如果用的不当,会导致专权乱政,威胁皇权,不利于专制统治,故C正确;“宰相均为小人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A错误;宰相如果是“小人”,容易导致专权乱政,故B说法错误;材料和宰相制度职责不分无关,故D错误。8.如表是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时间1840—1842年1865—1878年1894—1895年1900年战争鸦片战争阿古柏侵占新

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如表表明A.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深B.帝国主义对华威胁日益加深C.中国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D.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由中国近代大事年表可知,鸦片战争爆发后激起了三元里抗英斗

争,阿古柏侵占新疆激起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战争激起了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激起了义和团反帝运动。由此可知,表格说明了面对列强侵华,中国军民不断掀起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故D正确;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深、

帝国主义对华威胁日益加深符合表格的部分信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B错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说法错误。9.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腐败无能B.西方各国实力强大C.西方列强的入侵D.中国经济的落后【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

知,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近代民族危机逐渐加深,故C是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各国实力强大以及中国经济的落后不是根本原因,故ABD错误。10.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C.保路运动分散了

湖北兵力D.资产阶级政党的统一领导【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故B正确;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故A错误;保路运动分散了湖北兵力是客观有利因素,故C错误;此时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中国同盟会,而武昌起义是由文学社和共进会领导的,故D错误。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产生过程看具有民主性,体现了民主精神。这主要表现在A.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B.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C.宪法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D.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是由参议院制定的,符合民主程序,因此从产生过程看具有民主性,故A正确;政体运作不是产生过程,故B错误;宪法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也不是产生过程,故

CD错误。12.虽然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其局限性十分突出。这主要表现在A.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B.革命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性质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D.立宪派和旧官僚从内部攻击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性质,故B正确;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是局限性,但不是主要表现,故A错误;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此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故C错误;立宪派和旧官僚从内部攻击革命也不是主要

的局限性,故D错误。13.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起的作用是A.组织领导作用B.先锋模范作用C.成为运动的主力D.革命的参与者【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故C正确;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组织领导作用,故A错误;青年学生起到

了先锋模范作用,故B错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参与者,故D错误。14.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对工人的领导,注意在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中发展党员,在反对军阀官僚的斗争中,维护无产阶级的

利益。由此可知,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A.领导工人运动B.领导农民运动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武装夺取政权【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规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对工人的领导,注意在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中发展党员,在反对军阀官僚的斗争中,维护无产阶级

的利益”可知,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正确;领导农民运动不是“一大”确立的中心任务,故B错误;中共三大明确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故C错误;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故D错误。15.如表是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结

果调查问题调查结果(单位:票)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专制、外国管制、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外国管制19,军阀专制102.俄国(苏联)和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苏联)497,美国1

07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列宁227,威尔逊51国内:孙中山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如表反映的主流民意是A.革命救国,亲苏远美B.联合俄美,武装工农C.坚持武装夺取城市的道路D.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A【

解析】【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认为国民革命能够救国的达到725票,认为俄国(苏联)是中国朋友的达到497票,认为列宁是大人物的达到227票,认可孙中山的达到473票。由此可知,1923年之时的主流民意是革命救国,亲苏远美,故A正确;认同美国是中国朋友的才107票

,而且材料不能反映出武装工农,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坚持武装夺取城市的道路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信息,故CD错误。16.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答案】D【解

析】【详解】要抓住关键词“1932年”“抗敌”等,联系到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项正确。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从材料体现不出来。19世纪末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所以排除ABC。17.194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这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的伟大意义主要表现在A.为我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B.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C.确立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D.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这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的伟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为我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故A正确;192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故B错误;三大政治制度确立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故C错误;1954年第一届人大的召开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D

错误。18.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这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打破了美国独霸地位B.有利于亚太和平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C.遏制了日本军国势力D.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这也有利于亚太和平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故B正确;这冲击了美国的独霸地位,但不是打破,故A错误;这和遏制日本军国势力无关,故C错误;1971年就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错误。19.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主要依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A.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B.纠正了党内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C.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首次转移D.

彻底肃清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依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故A正确;纠正了党内长期以来的

“左”的错误不是转折的主要依据,故B错误;这不是党的工作重心的首次转移,故C错误;D项说法绝对,错在“彻底肃清了”。20.有学者认为,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是照搬罗马法《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罗马法《学

说汇纂》为蓝本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所仿效。这充分表明,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基础B.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改变了

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法国和德国的民法体系借鉴的是罗马法,而瑞士、意大利、丹麦等众多国家又直接或间接仿效法国和德国的民法体系。由此可知,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基础,故A项正

确;《法国民法典》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不是民主制度,故C项错误;罗马法和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的改变无关,故D项错误。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其相同之处是A.两国政

体相同B.都含有与国内封建势力相妥协的内容C.元首权力巨大D.两国元首都掌控了议会和内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代议制是民主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代议制度是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是共和派和保皇派长期斗争妥协的结果,而德国的

君主立宪制也是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妥协的结果,由此可知,两者都含有与国内封建势力相妥协的内容,故B正确;两国政体显然不同,故A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元首的权力巨大,故C错误;德国元首掌控了议会和内阁,故D错误。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国际工人

协会的成立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正确;国际工人协会就是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故A错误;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这是第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故B错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是在1844年,故D错误。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这些充分表明当时的国际局

势是A.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B.两强相争,直接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C.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不断发展壮大D.全面冷战巩固了欧洲中心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属于二战后全面冷战的表现,朝鲜战争、越

南战争属于局部“热战”的表现。这些充分表明当时的国际局势是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故A正确;显然,美苏争霸不利于世界的整体发展,故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故C错误;二战后,欧

洲已经丧失了中心地位,故D错误。24.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这些充分体现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B.冷战和两极格局彻底崩溃C.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格局

形成D.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宰世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是在冷战期间。这些充分体现了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故A正确;冷战和两极格局彻底崩溃是在1991年,故B错误;多极

化格局是一种趋势,还未形成,故C错误;D项说法错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主宰世界。25.下列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新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C.区域性冲突已经结束D.世界矛盾日益缓和,世界局势趋于稳

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故B正确;世界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还未形成,故A错误;当前区域性冲突较多,故C错误;“冷战”虽然结束,但原来掩盖的矛盾日益显现,故D错误。第Ⅱ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范祖禹)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论择监司守令曰:“祖宗分天下为十八路,置转运使、提点刑狱,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归于州,州之权归于监司,监司之权

归于朝廷。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建置之道,最为合宜。”——《宋史·列传·卷九十六》(朱熹)因说历代承袭之弊曰: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金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卷128材料二(祎之)与

著作郎元万顷……等,皆召入禁中,共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凡千余卷。时又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旧唐书》卷八十七《刘祎之列传》材料三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今详著其人,庶后之考心腹股肱之佐,而究其时政化隆污消长之迹者,以览观焉。作军机大臣表。——《清史稿》卷176《军机大臣年表一》(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

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利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理解材料所说的“分宰相之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的说法。【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

地方)。利: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巩固国家统一。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2)皇帝通过制约、限制和分割宰相权力,来控制和掌握最高决策权,最终达到加强皇权

的目的。(3)皇帝通过军机处收回原属内阁的有限参与机密的权力,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所以说它是“隐然执政之府”;但军机处仅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只能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最高中枢权力仍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认

为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只是看到表面现象,中央的政治权力因军机处的设立而更为集中【解析】【详解】(1)“特点”,据材料一信息“祖宗分天下为十八路,置转运使、提点刑狱,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归于州,州之权归

于监司,监司之权归于朝廷”概括得出:中央集权。“利弊”,依据所学知识从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巩固国家统一的角度分析有利之处;从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导致后来积贫积弱的角度分析不利之处。(2)“理解”,根据材料二信息“(祎之)与著作郎元万顷……等,皆召入禁中,共撰《列女传

》、《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凡千余卷。时又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皇帝通过制约、限制和分割宰相权力,来控制和掌握最高决策权,最终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3)“评论”,根据材料三信息“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

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军机处收回原属内阁的有限参与机密的权力,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角度说明“隐然执政之府”;从军机处只能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加强专制皇权角度分析军机处的实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7年,抗战全面开始。这一年,陈禹文从航校毕业,辗转进入武汉空军第九总站工作,并参加1938年6月开始的武汉大会战,这是他作为空军的一员经历的第一次

战役。武汉大会战以中国空军与敌激战闻名。“那时苏联援助中国,来了苏联人和苏联飞机。”作为总机长,陈禹文的任务就是维修苏军志愿队的战机。“我们修飞机的就知道,那时候,苏联的飞机比日军的飞机优势,总是日机被打落得多些。”——摘自《探

访抗战老兵记住他们勿忘前事》原载2014年12月31日《潇湘晨报》材料二一位叫李国芷的女兵,毅然脱下旗袍,抹去脂粉,投身到抗战中,她在后方的伤兵收容所为伤兵们设立俱乐部、组织春游、办壁报,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换药喂食、整理内务、缝缝补补——这些点滴细节的

描述为残酷的战争场面增添了温馨融和的生活画面,读来使人动容,亦是展现抗战大后方生活情况的生动史料。——摘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马德静《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材料三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刺激,战时中国的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得

到了空前的开展。……中共对此更为重视……中共的抗战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展开,根据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民族生存和民族意识不断推展的过程。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近代战争,日本利用空中优势控制中国前后方,造成对中国的全方位打

击,包括对大后方实施无差别轰炸。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全面战争,使大后方的中国民众切身体会到日本侵略的威胁。换言之,近代武器加强了远程打击能力,使总体战有了可能,却也促进了被侵略国家民众民族意识的集结。当时报纸描述重庆大轰炸后的状况:“有许多难民,即使是平时不关心国事的,这一次经过敌机狂炸的

教训后,他们都自发的要求做救亡工作,实践‘抗战报仇!’。”日军的暴力侵害,延续整个战争的始终,成为激发中国民众敌忾心最直接、持久的因素。高敏夫日记中记有:“前天俘虏过西河涧村,当一位同志告诉群众‘这是

鬼子’时,有一位老乡立刻愤怒得要咬他一口,因他们的房屋被烧去不少。这种民族的仇恨使他们咬牙切齿。”——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原载《史学月刊》2018年第5期(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女兵李国芷身上突出体

现了哪些优秀品质?(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民族意识勃兴的因素,并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答案】(1)原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苏联的国际主义精神;援助中国抵抗日本法西斯,减轻苏

联在东方的压力。(2)优秀品质:一切服从于抗战的大局观;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舍小家、为大家,体现了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以国为先;爱国;竭尽全力为伤兵服务;勤恳工作;创新工作方式。(3)因素:日本侵略的威胁和灭亡中国的企图;日军的暴力侵害;战时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中国共产党对抗

战教育的极度重视和积极行动。地位: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采取持久的战略方针,深入开辟敌后战场,敌后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或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

协、分裂、倒退,与腐败的国统区形成鲜明对照),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解析】【详解】(1)“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苏联的国际主义精神、减轻苏联在东方的压力等角度分析。(2)“优秀品质”,据材料二信息“毅然脱下旗袍

,抹去脂粉,投身到抗战中”得出:一切服从于抗战的大局观、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体现了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以国为先、爱国;由材料信息“她在后方的伤兵收容所为伤兵们设立俱乐部、组织春游、办壁报,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换药

喂食、整理内务、缝缝补补”得出:竭尽全力为伤兵服务、勤恳工作、创新工作方式等。(3)“因素”,据材料三信息“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刺激,战时中国的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开展。……中共对此更为重视……中共的抗战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展开,根据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

中国民族生存和民族意识不断推展的过程”得出:战时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教育的极度重视和积极行动;由材料信息“日本利用空中优势控制中国前后方,造成对中国的全方位打击,包括对大后方实施无差别轰炸……换言之,近代武器加强了远程打击能力,使总体战有了可能,却也

促进了被侵略国家民众民族意识的集结……日军的暴力侵害,延续整个战争的始终,成为激发中国民众敌忾心最直接、持久的因素”得出:日本侵略的威胁和灭亡中国的企图、日军的暴力侵害等。“地位”,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中国共产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等角度分析。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

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进行复议。倘若……该议院议员的三分之二仍然同意通过该法案,该院即应将该法案连同异议书送交另一院,由其同样予以复议,若此另一院亦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该法案即成为法律。……第八款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捐税、关税和其它赋税……为了行使上述各项权力,

以及行使本宪法赋予合众国政府或其各部门或其官员的种种权力,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

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合众国官员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美国历史文献选集》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

1985年材料二美国《权利法案》(美国宪法第一至第十条修正案)第一条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程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第二条修正案纪律良好的民

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实属必要;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犯。第三条修正案任何兵士,在和平时期,未得屋主的许可,不得居住民房;在战争时期,除非照法律规定行事,亦一概不得自行占住。第四条修正案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

搜索和拘捕的权利第五条修正案非经大陪审团提起公诉,人民不应受判处死罪或会因重罪而被剥夺部分公权之审判第九条修正案宪法中列举的某些权利,不得被解释为否认或轻视人民所拥有的其它权利。第十条修正案举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政

府行使,而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种权力,均保留给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美国历史文献选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最根本的原则。简要评论美国独立战争后创立的这套民主共和制度。(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权利法案》的特点。美国《权利法案》对权利的列举不是采用肯

定的语式,而是采用否定的语式(即不准联邦政府……)。这种语式上的安排表现了18世纪末美国人怎样的政府观?【答案】(1)分权原则与制衡原则。实践证明,美国独立战争后创立的这套民主共和制度是成功的;它使中央三个权力机构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制约,彼

此平衡,从而有利于防止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特点:通过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来保障民众的权利。政府观: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而首先要受到限制的就是联邦政府。【解析】【详解】(1)“原

则”,由材料一信息信息“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进行复议。……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

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分权原则与制衡原则。“评论”,依据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论。如,

积极方面,有利于防止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消极方面,也存在效率低下等局限性。(2)“特点”,据材料二信息“国会不得……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犯……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

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搜索和拘捕的权利……举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政府行使,而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种权力,均保留给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得出:通过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来保障民众的权利。“政府观”,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权力必

须受到限制,而首先要受到限制的就是联邦政府的角度思考。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