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乙酸 练习(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6.642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8.2.2 乙酸  练习(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8.2.2 乙酸  练习(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8.2.2 乙酸  练习(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8.2.2 乙酸 练习(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共(5)页,46.64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5ab9399075aa067ce602fef34a594c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1、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A.金属钠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答案】B【解析】A项,钠与乙酸反应快于钠与乙醇的反应,苯

不与Na反应,能区别;B项,溴水与乙醇、乙酸互溶,与苯萃取而使溴水层颜色变浅,不能区别;C项,Na2CO3溶液与乙酸放出CO2气体,与乙醇混溶,与苯分层,能区分;D项,紫色石蕊溶液与乙酸混合变红色,与乙醇混溶,与苯分层,能区分。2

、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A.CH3COOH与水能以任何比互溶B.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C.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mol·L-1D.1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C【解析】选项A只说明CH3COOH易溶于水;选项B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选项D说明CH3COOH显酸性。选项C中的数据说明CH3COOH没能完全电离,即说明CH3COOH是弱酸。3、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2【答案】D【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

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4、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最好的试剂是()A.饱和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苯D.水【答案

】A【解析】饱和碳酸钠溶液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5、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B.乙酸能与钠反应放出H2且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C.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是中和反应D.乙酸在

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答案】C【解析】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能电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且比H2CO3酸性强,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能与Na反应产生H2(比乙醇与钠反应剧烈),A、B正确;乙

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是酯化反应,C错误;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会凝结成冰状的晶体,D正确。6、某有机物ng,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VLH2,另取ng该有机物与足量碳酸氢钠作用生成VLCO2(相同

状况下),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A.含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B.含两个羧基C.只含一个羧基D.含两个羟基【答案】A【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n(H2)∶n(CO2)=V(H2)∶V(CO2)=1∶

1,则根据关系式:2(—OH)~H2↑或2(—COOH)~H2↑,该有机物分子中有2个羟基或2个羧基或1个羟基和1个羧基;根据关系式:—COOH~CO2↑,则该有机物分子中有1个羧基;综上所述,该有机物含1个羟基和1个羧基。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3

B.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C.烹鱼时加适量醋和酒可以增加香味D.医用酒精消毒是利用其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答案】D【解析】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故A正确;水垢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能够与醋酸反应,所以可以用食醋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故B正确;烹鱼时加适量醋和酒,二者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故C正确;医用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具有消毒作用,酒精不具有氧化性,故D错误。8、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且具有强烈的刺

激性气味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答案】B【解析】乙酸分子中—CH3中的氢原子不能电离出来,含有一个—COOH,乙酸为一元酸。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

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答案】C【解析】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

于取代反应。10、用括号内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B.乙烷中的乙烯(通氢气)4C.甲烷中的乙烯(溴水)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答案】B【解析】溴易溶于溴苯,但可加入NaOH溶液,B

r2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然后通过分液分离,故A正确;氢气的量无法控制,乙烷中会混入氢气,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故C正确;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以用饱

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D正确。11、酒精和食醋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两者鉴别开的是()A.闻气味B.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看是否溶解C.分别滴加NaOH溶液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答案】C【解析】二者气味不同,A项正确;乙酸能与

CaCO3反应放出气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乙醇不能,B、D项正确;C项尽管乙酸能与之反应,但现象不明显,不能鉴别。12、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

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A.中和乙酸和乙醇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有

利于分层析出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3)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____________(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答案】(1)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然后再加入乙

酸(或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好后再加浓硫酸并在加入过程中不断振荡)作催化剂和吸水剂(2)BC(3)分液漏斗上口倒出【解析】(1)浓硫酸稀释或与其他溶液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操作不当会造成液体迸溅,故应将浓

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然后再加入乙酸,或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好后再加浓硫酸,并在加入过程中不断振荡。(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①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②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3)分离不相混溶的液体应采用分液法,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下层液

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