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汉文班).doc,共(25)页,146.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33a50089c58668e5b854be66cbadc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林芝市二高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二年级汉文班语文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出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需要把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让世界知道中华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回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无疑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众多杰出思想家,提出了中华文化的若干基本主张。老子的《道德经》讲,“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最终形成“为而不争”的主张。这样的主张把个人和他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反映了在中华文明形成早期我们的先哲思考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孔子同老子相呼应,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把自己和他人合为一体,设身处地去思考人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如何
同他人和谐共生,这就是孔子的仁学。作为孔子的后学,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礼记》中有很经典的一句话:“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这句话是说凡
事要尊重别人,把他人摆在第一位,一个社会若能做到“先人后己”,那么礼让和谐就会蔚然成风。同样的思想还见于《尚书》,该书《大禹谟》一篇记载上古君臣治国之道,主张多方听取意见,甚至可以“舍己从人”。中华文化始终把人作为探究的核心,而这个“人”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更主要的是具有社
会意义的人群。正是在追求人已和谐共生的历史演进中,人们不断完善自我,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的传统美德。此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含己为人”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一些西方学者以“为己”一词为依据,认为中华文化是利己文化,这显然是对中国古代典籍的
误读。据知,“为己”一词始见于《论语》。在《宪问》中,就弟子所问古今学术差异这一问题,孔子答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何谓“为己”和“为人”?孔子未曾展开讲,这个问题是由随后的荀子解决的。在《劝学篇》中,荀子将“为己”之
学定位为“君子之学”,而将“为人”之学称为“小人之学”。荀子的结论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西汉经师孔安国取荀子之说以释《论语》,将“为己”训为“履而行之”“为人”则解作“徒能言之”。魏晋时期,玄学家何晏著《论语集解》,以孔安国之说为基
本依据。从此,把“为己”释作“履而行之”的经典解读一直为历代经师所传承。可见,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为己”,乃是讲修为自己,是指学者个人的道德修持和践履。(摘编自陈祖武《中华文化追求人已和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
就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B.《尚书》中也出现有“先人后己”的思想,如《大禹谟》中主张可以做到“舍己从人”。C.从中华文明史来看,追求人己和谐共生的历史演进过程也是人们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D.荀子认为,“为己
之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君子之学”,学习的目的是不断完善自我,升华自身。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探讨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接着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己”一词的真正内涵。B.文章第二段引用名言,例证翔实
,探讨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列举了诸多思想主张。C.文章围绕“为己”一词,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理解上的差异,目的是大力批判西方的利己文化。D.从全文来看,中国文化中的“为己”和西方学者眼中的“利己”全然不
是一回事,不可混为一谈。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中华文化的传承看,孔子、孟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主张把自己和他人合为一体。B.中华文化追求人已和谐,这要求人们始终将他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考虑个人利益。C.中华文化是把个人和他人融为一体,追求人
己相互依存,希望个人与他人和谐共生的文化。D.中华文化探究的核心是人,探究的不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答案】1.A2.C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就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错误,“就”
的说法过于绝对,第一段说的是“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文中说的是“需要”,但并非这样做了之后就能达成目的。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
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目的是大力批判西方的利己文化”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剖析中西方文化在理解上的差异,目的是阐明中国古代典籍中“为己
”的精神实质,乃是讲修为自己,是指学者个人的道德修持和践履。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
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孔子、孟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孔子同老子相呼应”“作为孔子的后学,孟子……”,文中是说“相呼应”,不是“继承”,而且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不可
能继承;B项,“而不能考虑个人利益”错误,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凡事要尊重别人,把他人摆在第一位,……那么礼让和谐就会蔚然成风”,并没有说“不考虑个人利益”;D项,“探究的不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错误,“不
是……而是……”错误,第三段说的是“这个‘人’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更主要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原文使用的是“不仅仅……,更是……”,包括两者,强调后者,而选项“不是……而是……”只包括后者。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
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
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
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20.4亿件,同比增长33.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6.3亿件,同比增长21.2%。分区域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1%、12.6%和7.3%,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5%、11
.1%和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
0.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摘自2019年07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通告显示,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6月共处理消费者申诉44844件,申诉中涉及快
递服务问题的42840件,占总申诉量的95.5%。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邮政业消费者对
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误,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35.6%、21.2%和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摘自2019.7.22《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快递员事先
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递进了智能快件箱,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日前,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此番新规定的“快递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户
同意”,是快递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约,是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减少无谓纠纷,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值得期待。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用户三方应该照顾各方利益。逾期费怎么收,收多少应该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减
少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和矛盾,使快递业能健康有序发展。(摘自2019.7.22《新京报》,有删改)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份随机检查情况显示:快递包装减量化成效
明显,电子运单使用率已达95%;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可循环中转袋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已达到50%;45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在推进包装绿色化方面,行业探索推进步伐明显加快。邮政企业在30个省完成配发绿色包装箱,
在北京和河南试用可降解包装袋。在推进包装减量化方面,推广应用成效更加凸显。寄递企业通过推广使用电子面单、规范包装操作、减少胶带使用、印刷减量等措施推进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邮政企业进行系统升
级,推广使用一联面单。邮政企业已有23个省完成窄胶带采购使用。在促进包装循环利用方面,行业亮点做法不断涌现。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循环包装箱,回收率达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环信盒,材料重量减轻60%以上。(摘自2019.7.16《工人日报》)4.下列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和异地业务量同比都有所增加。B.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C.邮政业消费者对快件丢失短少问题的有效申诉占总量的21.2%。
D.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B.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比
2018年6月下降0.3%。C.快递是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应该尊重客户意愿,鼓励用户在购物时就自行选择配送方式。D.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寄递企业正规范包装操作,杜绝所有二次包装。6.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
快递业发展特点。【答案】4.A5.C6.①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②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③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④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
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A项,“同比都有所增加”错。材料一第二段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20.4亿件,同比增长33.9%”,由此可
知有增长也有下降。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整合和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结合文中的对应句子对读选项,找到细微的差别,重点注意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
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A项,“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错误,说法绝对。材料一中第三段“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说明有下降也有上升。B项
,“比2018年6月下降0.3%”错。原文只说“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申诉中涉及快递服务问题的42840件”“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原文中的“环比”指相对于2019年5月下降了0.3%。(注意:统计学中的“
环比”,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以一期为一环,取环环相比的形象比喻。)D项,“杜绝所有二次包装”错误,用词绝对化
。材料四第二段中只是说“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说“杜绝所有二次包装”是错误的。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
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
(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由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可知,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呈持续增长态势;由材料二“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
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误
,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35.6%、21.2%和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可知,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由材料三“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
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可知,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由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可知,快递业绿色发展取得初
步成效。【点睛】非连续性文本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
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在此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火车穿越的身与心阿来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我驾驶着吉
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
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后来,
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了很多地方。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
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
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的确真
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站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把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
”。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
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峰就度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空中掠过,恍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色大氅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
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
身体的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错,看到
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
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
于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间,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点明了文章是写追随火车在青藏高原穿行时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穿越”一词蕴含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意味,引人思索。B.文章开头写“我”驾驶汽车在青藏高原上一轮轮地追赶火车,或急速奔驰或静心感受,描写细腻真切,叙述节奏张弛有
度。C.夜宿纳木措,湛蓝的湖水、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呼呼掠过的风声以及传说中的巨灵等描写渲染了青藏高原的古老与神秘。D.文章先叙后议,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地审视和
思考。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9.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等内容,有什么作用?【答案】7.D8.①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②眷恋忧虑。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
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③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9.①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②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
,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③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中,D项“先叙后议”“
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地审视和思考”错误,应为“边叙边议”,文中有插叙自己过去在美国高原上坐火车的经历,也写到自己的小说中关于出现马车的情况,所以说“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地审视和思考”不够精准,故选D项。【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
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细读文章内容,在文中圈画出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结合心理变化前后文的内容提炼并归纳要点。本题中,从文中“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欣喜的心情”知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
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知眷恋忧虑,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
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知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文章,了解文
章内容,从结构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圈画文章关键信息,领悟作者的情感。本题中,文中“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美
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表达变化之快
令人惊喜;“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
车出现了”,都是为写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
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
句,正确的一项是()A.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B.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C.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D.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
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敢问夫子..恶乎长。夫子:对老师的尊称,这里指孟子。B.是.集义所生者。是:表判断的动词。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闵:通“悯”,担心
,忧虑。D.揠.苗者也。揠:拔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告诉公孙丑,所谓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B.从文中可看出,孟子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只
能来源于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浩然之气”,它要靠自身的正直去培养,把它与“义”和“道”结合起来,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不能一蹴而就。C.孟子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他自己也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所以当公孙丑问起时,他回答说:“难言也。”
但他还是浩然之气作了一番具体的描述。D.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助长”对“知言”的危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答案】10.A11.B12.D13.(1)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这
气就疲软了。(2)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除草的懒汉。【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
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依据语法结构,“告子未尝知”为主谓结构,“义”做“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勿忘”的主语应该是“心”,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句意: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故选A。【11题详解】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要结合语句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注意词
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活用的现象。B项,“是”:表判断动词,错。应是指示代词,这,指代浩然之气。句意:这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
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
题。D项,“形象地说明了‘助长’对‘知言’的危害”错,应该是“助长”对“养气”的危害,形象的说明了养成“浩然之气”不能急于求成。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慊,通“惬”满足,满意;不慊于心,介词结构后置句;馁,丧失。(2)以为,认为;舍,放弃;耘,在田里除草;第二个“者”,……的人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
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译文:(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
,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
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
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
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
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当时诗人寓居于此,此诗为诗人在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而作。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B.颌联写自己
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D.尾联“此别”总括
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4.C15.①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②对
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⑤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
回乡。【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
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错误,这是对诗歌的技巧分析有误;“黄牛峡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前一句写水声,应是听到黄牛峡的水声,后一句写稀疏的树影,这是看到,故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
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解析回答此题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结合“杜甫”的创作风格、生活经历分析。首句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然而
在他这个时候,干戈遍地,已经很难找到。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觐省”,并且点示出背景。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突破“不见老莱衣”这种天伦之情的范围,而着眼于整个时代。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
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动乱、破坏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题意。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无家寻
弟妹”表现了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尾联更是余音袅袅,耐人咀嚼。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
犹恐”二字,用得很好,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
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三)名篇名
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人和》阅读文选中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强调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2)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了统治者要推恩施仁政,真正做到有一颗博爱之心,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3)孟子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文选中体现了与民同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时不
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乐民之乐者(6).民亦乐其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
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或者是给出下句出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1)“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是提示,注意“和”的书写;(2)“有一颗博爱之心,想别
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是提示,注意“及”的书写;(3)“体现了与民同乐”是提示,注意“亦”的书写。【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
,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
哲学已产生洞察天地人世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对宇宙天地的诘问和遐想,(),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展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那些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阐述深邃的哲理,让人。在那个时代,不仅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而且得到了极具个性的艺
术化诠释。中国的哲学如一条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了两千多年,风景让人,这条大河奔流的轨迹,是人类思想史中辉煌耀眼的一脉。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奇思妙想叹为观止波澜壮阔眼花缭乱B.突发奇
想拍案叫绝波涛汹涌扑朔迷离C.突发奇想叹为观止波澜壮阔扑朔迷离D.奇思妙想拍案叫绝波涛汹涌眼花缭乱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B.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C.对人间万象的思考和观察,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D
.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和回顾,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所有人类的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B.所有的哲学命题不仅都已被人类提出C.不仅所有的哲学命题都已被人类提出D.所有的哲学
命题人类不仅都已提出【答案】17.A18.A19.B【解析】【1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题中,第①
处,“奇思妙想”意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常作主语、宾语。“突发奇想”强调突然产生奇怪的想法,常作谓语。从文中来看,这里没有突然产生的意思,且横线处在句中成分是宾语,所以选“奇思妙想”。第②处,“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
了极点。“拍案叫绝”表示强烈的愤怒、惊异、赞赏等感情。文中只是赞美哲学,并没有强烈的感情,故用“叹为观止”。第③处,“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波涛汹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文中是强调“声势雄壮”,应
该选“波澜壮阔”。且“波涛汹涌”与后文的“汹涌”重复。第④处,“眼花缭乱”指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眼花缭乱”强调事物纷繁迷乱,“扑朔迷离”强调事情复杂,难以辨别清楚。语境中强调的是
中国数千年哲学流派纷繁,应该选“眼花缭乱”。故选A。【18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选句子填空,要通读语段,整体理解语段的内容,重点捕捉空格前后的内容,注意
前后话题的中心,表达的重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较推敲。题中,括号前是“宇宙天地”,故补写的第一句应是“人间万象”;括号后是“人类未来”,故补写的第二句应是“过往历史”,排除B、D两项;应先“观察”后“思考”,故排除C项,故选A。【1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
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题中,“不仅人类的所有
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联系后一句“而且得到了极具个性的艺术化诠释”可知,前后的主语都是“哲学命题”,所以前一句的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的后面,“不仅”应放在“命题”后,属于关联词位置不当,排除A、C两项;D项,主
语不一致,后句主语是“哲学命题”,本句主语却是“人类”,排除D项。故选B。【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
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
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听课过程
中最好能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①____?通常来说,首先你要准备好专门的笔记本,以便分类整理与课后查找;其次②____,不宜繁复啰嗦,以致流于形式、无的放矢;最后你得明白,课堂笔记需要及时回顾温习,查漏补缺、强化记忆。③______,诸如每日检查回顾、每周定期翻阅、每月串联加
深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达到做课堂笔记的效果。【答案】(1).①如何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或做好课堂笔记有哪些步骤呢?)(2).②课堂笔记内容力求简明扼要(3).③温习课堂笔记讲求科学性(或课后笔记的温习讲求周期性)【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道题考查上下文衔接。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文段中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本段阐释“课堂笔记的”方法。第一空根据前面一句提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
好习惯”和后面“通常来说,首先你要准备好……其次……”等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是如何才能做好课堂笔记,且采用问句,因为前后是设问句。第二空据后面说的“不宜繁复啰嗦,以致流于形式、无的放矢”,可知要填的是说课堂笔记内容力求简明扼要。第三个空由后面一句中“课堂笔记需要及时回顾温习……
”和后一句“诸如每日检查回顾、每周定期翻阅、每月串联加深等等”,可以推知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应是温习课堂笔记讲求科学性或课后笔记的温习讲求周期性。21.下面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
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案】参考答案:群众办事应提供相关材料,服务中心受理后,属于协办件的,弄清协办原因;属于代办件的,明确代办承诺;属于即办件的,就即收即办,然后将受理结果反馈给办事的群众,并做好汇总上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
题,首先分析图的类型,如本题是“流程图”,然后抓住流程图的命名以及图上箭头的指向,按照顺序陈述出来即可。从题干可知,这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第一步是群众将材料提供给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受
理后分为三类,即协办件、代办件、即办件,其中协办件要查明协办原因,代办件要明确代办的承诺,即办件要即收即办,完成这一步后,将受理的结果反馈给群众,并汇总上报。四、写作(60分)2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
歌)。“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答案】例文:“知”而
后“止”生当“知止”,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弘一法师有墨宝仅二字:知止。我则认为,“知”而后“止”。“知止”,意即“知道止步”。生途漫漫,波诡云谲,凶险暗藏。有时,往前多走半步,便坠悬崖刀丛。而知止者,却能知晓这人生中不可逾越的界限,适时止步,远离祸害。故而老子于《道德经》有言:“知
止不殆。”圣哲之谕,焉可不听?只是,世上知“知止”之理者多,真能行“知止”者少。我们举目所望的,多乃“不知止”之人事。徐才厚、周永康、薄熙来、万庆良之流,可谓位高权重矣,然而他们不知止,违法而行,终致身败名裂,万古传臭。又如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明知一些工程项目严重污染环境,却不知止,依然积极引
进以为自己的“政绩”“加分”。这些“不知止”者,皆非愚昧之族。可是,他们为何不知止呢?我想,皆因他们“不知”,故而“不止”。“知”,非简单之“知道”意。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明”之义。智明,故而理智明晓,知事有利害,晓有
当止处,以是而能“知止”。“不知”者,虽知事有利害,有当止处,然而他们非智明之士,知事有利害而只见利甚却不见害更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利令智昏”了。智既已昏,则无从判断何处当止,故而逾越界限,跨步成祸。这种事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周永康们、某些官员们,正是“利令智
昏”,失去了“智”,所以“不知止”,终于祸害国家与自身。我们一些轻易上诈骗伎俩当的普通百姓,也常是因“利令智昏”,“不知止”而遭受祸害。由此可知,世上“不知止”的人事,常是因“利令智昏”,失了智明,致以“不知止”。故而,依我之见,欲要人“知止”,则人必先“知”,然后才能
“止”。范蠡助勾践灭夫差,功高盖世.然而他深知勾践乃“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者,因此他在富贵利禄面前理智止步,携西施而泛江海,悠游人世.他写信给朋友文种,劝他“知止”。文种不听,终为勾践逼杀。范蠡、文种一“知”而“止”,一“
不知”而“不止”,结果死生异路,令千古嗟叹。文种亦世间罕遇之彦俊,而卒以伏剑亡,其见功名富贵之利甚而不省其害更甚,于是失“知”而不能“止”,确是取祸之道。由此亦可知,欲使人“知”,则不仅要使人接受文明之教育,以明知人生各种不可逾越之界限,更
要使人深晓其似“利”而实“害”之本质,方能在“利”面前保持理智,而后方能“止”。视当世大局,自取祸乱者,多由“不知止”而起。日本、菲律宾只见“联美抗中”之“利”而不顾其“害”,故而对美国之献媚、对中国之挑衅皆“不知止”。这种“见利忘害”的赌徒心态,正是极不智之典型表现
。生当“知止”。劝君“知”而后“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首先要审好题,细读材料,逐字推敲,常见审题立意方法有一、主旨领悟法,二、关键把握法,三、由果溯因法,四、倾向揣摩法,五、寓意揭示法,六、多向发散法,七、舍次求主法,八、求同存异法,九、
互补完善法。本材料可以用抓关键词句法,确定最佳立意为“知行知止,知止而行”。然后仔细推敲要求部分,“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注意字数、是否命题,是
否限定了体裁等等。要写好这篇作文,必须清楚“知行知止,知止而行”这句名言的寓意,即做人做事勿待极致,用力勿至极限,悬崖撒手,适可而止,才能确保平安。做事是这样,做人也是如此,知行知止,掌握分寸,才是做人处世的良策。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是从心灵出发的。心里这么想,付诸行动,才会成为“行为”。“知止”,功夫做到细微处。一念起来,知止,不被带着走;一念消失了,知止,不动如山。只有认识到过分的
欲望追求带来的后果并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获得长久的富足和安乐。“知止”不是教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是教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奋发有为的人生,理应进取有度,收放自如。“知止”二字,包含人生智慧,但只有真正参透它的人才能够在人生路上游刃有余。因为人这一生,
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够清楚自己要什么,到了什么程度,到了什么时候就够了,就不应该再贪求了,就应该全身而退了。这样的人生修养,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知行知止,能进能退,善始善终是一种大智慧。宋代诗人邵雍曾说“知行知止唯贤者”。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
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立意提示:1.知止,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2.知行知止能进能退善始善终3.知行知止,助力成功4.人生贵在知止可用素材:1.“知止”二字,看似十分容易,要做到
做好却不是易事。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自己能有一番大的作为,一旦某事获得成就便企求更多,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急功近利不可取,一味坚持也不一定正确,在经历的过程中,适当停止,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正确而明智的选择,在短暂的停止中,或许也是另一种前行与进步,懂得“行”,也要懂得“止”。2
.现在的热门歌手李健曾为水木年华的其中一位成员,可他在后期退出,坚持作自己走心的音乐,没有随着水木年华如烟花般绽放,正因为他的“止”,而有了现在耳熟能详的《传奇》,也正因为他的“止”,充分表明了,只要有才华与能力,终能成功,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应当停止,因为李健知行如止,知
止而行,终将人生成待,静水流深。3.并不是所有的原地踏步都是退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与生活方式,当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与障碍,不妨停下脚步,看看身后已走过的路,仔细思考前方的路是否适合自己,或许可以另辟新径,知止而行,以不同的方式达成同样
的目标,并不一定要按照规划的路线,一尘不变坚持到最后一秒。4.在停止中前行,听上去毫无可能,但事实上却是十分常见,古之学者为了考取功名,日夜苦读,或许落榜十几年始终见不到结果,但一次次的积累,一次次失败后重新燃起斗争而奋进,这种精神与毅力也是在锻炼自己的品性与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以止为耻,但换个角度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历练,是对自己的考验,只有懂得“止”,才能“于止而行”。5.“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李嘉诚办公室醒目处,就连曾国藩都能以“止”来描述他的作为和成就,由此可见,“止”并不可怕,怕的
是人们只顾前行却遗忘了本心与内心真实的期盼。只有懂得如何在前进中适当停止,并在停止中获得新的前进动力,这样才是最好的,只前行而不顾一切,没有任何想法一做到底,可能也会有所成果,但终究浪费了时间。“知行知上,知止而行”,只有懂得这
个道理才能“于止中行”到达心中理想的彼岸。6.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人生征途中,既有鲜花怒放,又有荆棘丛生。路遇荆棘,则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而遇鲜花时,则要慢慢停下来,回望荆棘路,知止方前行。“行”是一种生活状态,人无时
无刻不在前行,然而,仅仅有“行”就够了吗?前行时必然要时常停止,时常有所“止”,才能正视自己,吸取教训,获得成功,有所成就。李叔同舍下尘缘,斩尽俗丝,遁入空门成为弘一法师。此举令多少仰慕其才华的人唏嘘不已,然而他却是无怨无悔。
“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待人”,这般偈语便是他心灵的写照。倘若他不止于红尘纷繁事,或许会为后人留下更多璀璨的绘画篆刻作品,但又何来他圆寂前发自肺腑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7.陶潜虽心怀壮志,但却“误入尘网中,一
去三十年”。官场中的勾心斗角让他厌恶。不屑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折节屈从的他放弃了功名利禄与繁荣富贵,毅然止步官场,归隐田园。东篱下,南山旁,宽衣博带。秋阳杲杲,他挥罢衣袖,吟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山水田园中怡然自足,享受清静与淡泊。若是陶渊明没有止于官场,就不会有“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扰”,也就不会有清新淡泊的田园诗派,他也更不会收获心灵的宁静。8.“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止”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相反,“止”是为了更好前行而时常进行的一种反省。“于止中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二者统一
,在“止”中更好前行。人生,需要一个回望的角度。然而,奔波在世俗生活中的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为权钱处心积虑,为利欲勾心斗角,为得失斤斤计较,为恩怨睚眦必报。过快的前行,最终迷失迷乱于琐碎的生活里。有了回望,及时停一下,就会有了对生活清醒的审视,对人生有了恰当的态度,也就会懂得珍惜当下,珍爱生活
。流云过千山,知止而行是一种智慧,行远必有止。于荆棘处,勇敢前行;于花开处,且行且止,审视自我。【点睛】高三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考生平时并不太注重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是在高考前把气力花在背作文素材、背优秀范文上
,、可等真正动手写时仍是捉襟见肘、漏洞百出、失去自我,到头来只能换来微少的分数,学生悲观失落,老师们更是倍感失望,足见作文之艰难。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为了能在高考考场上燃起灵感的火花,提高作文档次,写出鲜活的佳作,我们除了“养兵千日”,还应讲求考场作文技巧,那么高考作文成
功的技巧有哪些呢?一、用心审准题意,否则“欲速则不达”。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
的侧重点。二、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三、精选材料,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巧妙取舍。俗话说:“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好差与作文的优劣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用心选材。四、精彩表达,让文章以优美的文采展示超群的才情。要使文章出色,总应该有几处语言上的“亮点”。五、重视细节的规范化,以好习惯赢得写作成功。第一,写作前养成列提纲的习惯至关重要。列提纲可以把头脑中朦胧的、零散的、
转瞬即逝的想法和意念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而且能帮考生理清思路、安排材料、设置亮点、谋篇布局。并且列好提纲后,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在稿纸上实实在在地写一遍,力求开篇出彩,引人入胜。第二,千万不能忘了拟题或改了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人曾做过试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
别予以评阅,其分数差别都在8分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或改标题的作文产生了反感情绪和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中就降低了分数等级。第三,卷面要整洁美观,标点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力求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
1.字体书写要端正清晰,不可潦草模糊。2.起始段和结尾段要精短有力,试卷上要适当地留一些空白处,使文章“通风透光”,让阅卷人有闲游园林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