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三章 机械波综合评估.docx,共(14)页,767.6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0e03ff50abc4a0ac28ead23afc7a2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机械波》综合评估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雷声隆隆不绝,这是一种什么现象(B)A.声音的共鸣现象B.声波在云层界面上发生多次反射的现象C.声波绕过障碍物的衍射现象D.声波在叠加时的干涉现象2.一列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向右以v的速度传播,图中上半部分所示的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间距相等,以质点1从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上运动为起始时刻,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下半部分所示波形图,则两质点平衡位置的间距d为(D)A.vt4B.
vt8C.vt12D.vt16解析:由题意可知,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上,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题图下半部分所示波形图说明波已经传播了2T,即2T=t;而该波的波长λ=vT;由图像可知:λ=8d;联立以上各式得:d=vt16,故D正确.3.如图所示,S为波源,M、N为两块
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点没有振动,为了使A点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波源的频率;②减小波源的频率;③将N板向上移动一些;④将N板向下移动一些.以上方
法正确的是(B)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A点没有振动,说明衍射现象不明显,即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为使A点振动,可使波长大些或使狭缝窄一些,B正确.4.两列振幅和波长都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如图甲所示,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所示,两列波“消失”了,此时介质中,M、
N两质点的振动方向是(A)A.M点向下,N点向上B.M点向上,N点向下C.M点、N点都向下D.M点、N点都静止解析:题图所示时刻M、N的位移均为零,但下一时刻,M点位置在平衡位置下方,故M点将向下振动,N点位置在平衡位置上方,故N点将向上振动.5.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
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经过0.2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过1.0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C)A.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5m/sB.若某时刻M质点到达波谷处,则P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C.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
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D.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2s时刻,质点P的位移为-20cm解析:由图读出波长λ=6m,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得到周期T=1.2s,由公式v=λT=5m/s.而且图示时刻P点运动方向沿y轴正
方向,则沿波+x方向传播,故A正确;图示时刻,质点M与质点P两点距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若M质点到达波谷处,则P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故B正确;图示时刻,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它们距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位移不
是总是相反,故C错误;波的周期T=1.2s,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2s时刻质点P的位置与1.0s时刻的位置相同,到达波谷,位移为-20cm,故D正确.6.如图中坐标原点处的质点O为一简谐横波波源,当t=0时,质点O开始从平衡位置振动,波沿x轴向两侧传播,P质点的平衡位置在1
~2m之间,Q质点的平衡位置在2~3m之间.t1=2s时刻波形第一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则(A)A.波源的初始振动方向是从平衡位置沿y轴向下B.当t2=5s时刻,-4m和4m两处的质点会分别沿波的传播方向传到-0.3m和0.3m的位置C.t=2.5s时刻
,P、Q两质点的位移、加速度、速度、振幅一定相同D.如果此波是从密度小的介质中传到密度大的介质中,则波的频率将变大解析:据题,t1=2s时刻刚传到4m处,根据4m处质点向下振动可知波源起振的方向也向下,故A正确;简谐波向前传播过程中,质点不会“随波迁移”,故B错误;由
题意知,t1=2s时刻,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则P、Q的平衡位置关于x=2m对称,根据波形图可得波长为4m,由题意可知周期为2s,在2.5s时刻,P、Q均振动0.25个周期,波形向右平移14个波长,x=2m处质点处于波峰位置,由对称性知
,P、Q的位移、加速度相同,振幅相同,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机械波进入到不同介质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7.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a=2m和x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解析:由题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8m,由题图乙可知,波振动的周期为8s,并且质点b在开始计时时刻沿+y轴方向运动,
则该波沿-x方向传播,且波速v=λT=88m/s=1m/s,故选项A错误;质点a经4s振动半个周期,振动的路程为两个振幅,即振动的路程为2A=2×0.5m=1m,故选项B错误;该波沿-x方向传播,则开始计时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轴方向运动,故选项
C错误;质点a在t=2s时,处于波谷,其速度为零,故选项D正确.8.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某种波在t时刻和t+Δt时刻的波形曲线.B和C是横坐标分别为d和3d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任一时刻,如果质点B向上运动,则质点C
一定向下运动B.任一时刻,如果质点B速度为零,则质点C的速度也为零C.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67ΔtD.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613Δt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该波不是标准正弦波,波长为3d,B、C两点间距不是相差半个波长,则速度
可能大小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故A、B均错误;如果波向右传播,时间可能为Δt=kT+16T,当k=1时,T=67Δt,故C正确;若波向左传播,则波传播的距离为k·3d+2.5d,其中k=0,1,2,…为该波向左
传播的可能整数波的个数.时间可能为Δt=kT+56T,当k=1时,有T=611Δt,故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x=1.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BC)解析:由图甲可得到P、Q两质点间隔34个波长,所以P、Q两点振动状态相差34个周期.要求Q点振动图像,只需将图中乙的波形向右(波向右传播)或者向左(波向左传播)平移34
个周期,选项B、C正确.10.关于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BCD)A.甲图,水波由深水区传播至浅水区,波速方向改变,属于波的反射现象B.乙图,水波穿过障碍物的小孔后,能传播至两侧区域,属于波的衍射现象C.丙图,两列同频率的水波在空间叠加,部分区域振动加强,属于波
的干涉现象D.丁图,竹竿举起蜂鸣器快速转动,听到蜂鸣器频率发生变化,属于波的多普勒效应解析: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乙图,水波穿过障碍物的小孔后,能传播至两侧区域,属于波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丙图,两列同频率的水波在空间叠加,部分区域振动
加强,属于波的干涉现象,故C正确;丁图,竹竿举起蜂鸣器快速转动,听到蜂鸣器频率发生变化,属于波的多普勒效应,故D正确.11.如图所示,图甲是一列以O为波源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此时刻x=5m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图乙是该波在t=0.
2s时刻的波的部分图像,在这段时间内x=7m的质点Q有两次到达波峰的经历,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D)A.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当t=0.2s时,质点Q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C.该波的波速为100m/sD.从t=0开始经过0.05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
10cm解析:由图甲可知,x=5m的质点在0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上,而该点正在起振,故说明振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故A正确;由图乙可知,Q点现在的振动方向应向下,沿y轴的负方向,故B错误;因Q点在0.2s内有2次经过波峰的经历,故波从5m传到Q点后再经1.5T回到Q点的时间为0.2
s,故有:t=2v+32T=0.2s,而v=λT,由图可知,波长λ=12m,代入得:T6+32T=0.2s,解得:T=325s,则波速v=λT=12325m/s=100m/s,故C正确;由C可知,波速为100m/s,则0.05s内,Q点振动时间t=0.05s-2v=3100s=14T,故Q点
通过的路程为1×10cm=10cm,故D正确.12.两列频率相同、振幅均为A的简谐横波P、Q分别沿+x和-x轴方向在同一介质中传播,两列波的振动方向均沿y轴.某时刻两波的波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P波的波峰、Q波的波谷;虚线表示P波的波谷、Q波的波峰.a、b、c为三个等间距
的质点,d为b、c中间的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D)A.质点a的振幅为2AB.质点b始终静止不动C.图示时刻质点c的位移为0D.图示时刻质点d的振动方向沿-y轴解析:由题意知,两列波频率相等、波长相等,实线表示P波的波峰,
Q波的波谷,虚线表示P波的波谷,Q波的波峰,故a、c两点为减弱点,b点为加强点,由于振幅均为A,所以a、c两点始终静止不动,则选项A、B错误,C正确;题图所示的时刻d点处P波向下运动,Q波向下运动,所以质点d沿着y轴负方向振动,则选项D
正确.三、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两列简谐波沿x轴相向而行,波速均为v=0.4m/s,两波源分别位于A、B处,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t=2.5s时,M点的位移为2.0cm,N点的位移为0cm.解析:
在0~2.5s内两列波分别向左和向右传播的距离均为Δx=vΔt=1m,如图所示.对A波,M点的位移为0,对B波,M点的位移为2.0cm.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此时M点的位移为2.0cm.同理,分别对A、B波,N点的位移均为0,故叠加后N点的位移为0.14.生活中经常用
“呼啸而来”形容正在驶近的车辆,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对接收者而言频率发生变化的表现,无线电波也具有这种效应.测速雷达向一辆接近的车辆发出无线电波,并接收被车辆反射的无线电波.由于车辆的运动,接收的无线电波频率与发出时不同,利用频率差(f接收-f发出)就能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已知发出和接收的频率间的关
系为f接收=1+2v车cf发出,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若f发出=2×109Hz,f接收-f发出=400Hz,可知被测车辆的速度大小为30m/s.解析:将f发出=2×109Hz,f接收-f发出=400Hz,c=3×108m/s
,代入f接收=(1+2v车c)f发出,可得v车=30m/s.四、计算题(15、16题各10分,17、18题各12分,共44分)15.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cm.O和A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0
和x=5cm处的两个质点.t=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的位移为y=4cm,质点A处于波峰位置;t=13s时,质点O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s时,质点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1)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2)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答案:(1)4s7.5cm/s30cm(2
)y=0.08cos(πt2+π3)m或y=0.08sin(πt2+5π6)m解析:(1)设振动周期为T.由于质点A在0到1s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14个周期,由此可知T=4s①由于质点O与A
的距离5cm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轴正向传播,O在t=13s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在t=1s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23s.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v=7.5cm/s②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
波长λ=30cm.③(2)设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y=Acos2πtT+φ0④将①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4=Acosφ00=Acosπ6+φ0⑤解得φ0=π3,A=8cm⑥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0.08c
osπt2+π3m⑦或y=0.08sinπt2+5π6m.16.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2.5m/s,在t=0时,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2.5m处重合,如图所示.(1)求两列波
的周期Ta和Tb;(2)求t=0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3)辨析题:分析并判断在t=0时是否存在两列波的波谷重合处.某同学分析如下:既然两列波的波峰存在重合处,那么波谷与波谷重合处也一定存在
.只要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到波谷与波谷重合处的所有位置.你认为该同学的分析正确吗?若正确,求出这些点的位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处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答案:(1)1s1.6s(2)x=(2.5±20k)m,k=0,1,2,3,…(3)见解析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2.5m,λb=4.0m,因此它们的周期分别为Ta=λav=2.52.5s=1s,Tb=λbv=4.02.5s=1.6s.(2)两列波波长的最小公倍数为S=20m,t=0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为x=(2.5
±20k)m,k=0,1,2,3,…(3)该同学的分析不正确.要找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重合处,必须从波峰重合处出发,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奇数倍恰好相等的位置.设距离x=2.5m的L处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相遇,并设L=(2m-1)λa
2,L=(2n-1)λb2,式中m、n均为正整数.只要找到相应的m、n即可.将λa=2.5m,λb=4.0m代入并整理,得2n-12m-1=λaλb=2.54.0=58.由于上式中,m、n在整数范围内无解,所以不存在波谷与波谷重合处.17.如图所示,在坐标轴x=0和x=20m处有两个连续振
动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相向传播的两列波,t=0时刻两列波刚好传到x=2m和x=16m处,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2.5m/s.求:(1)从t=0到t=2.5s这段时间内,x=7m处质点运动的路程;(2)t=10s时,x=12m处质点的位移.答案:(1)(4+2)cm(2)-2cm解析:(
1)由题中图像得左侧波:λ1=2m,A1=0.02m.T1=λ1v=0.8s,ω1=2πT1=2.5πrad/s波源振动方程:y左=-0.02sin52πt(m)左侧波经2s传播到x=7m处,该处的质点从t=2s开始振动;右侧波经3.6s传播到x=7m处,2.5
s时还没有传播到x=7m处,由左侧波源的振动方程得x=7m处的质点在t=2.5s时的位移:y′左=-0.02sin52π(t-2)(m)=2cm则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s=2×2cm+2cm=(4+2)cm.(2)由题中图像得右侧波:λ2=4m,A2=0.02mT2=λ2v=1.6s,
ω2=2πT2=54πrad/s波源振动方程:y右=-0.02sin54πt(m)左侧、右侧的波分别经过4s、1.6s传到x=12m处,t=10s时,左侧波在x=12m处的位移:y″左=-0.02sin52π(10-4)(m)
=0右侧波在x=12m处的位移:y″右=-0.02sin54π(10-1.6)(m)=-2cm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得,此时该处质点的位移为y=y″左+y″右=-2cm.18.如图所示,在某种介质中、位于原点的波源S,t1=0时刻开始向上做振幅为4cm的
简谐振动,形成沿x轴正、负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波,t2=11s时,x1=-4m处的质点P刚好完成412全振动,x3=9m处的质点Q刚好完成314全振动.求:(1)简谐波的速度大小;(2)x2=3m处的质点M的位移和路程.答案:(1)2m/s(2)-4cm76cm解析:(1)由题可
知,x=4m到x3=9m之间传播时间为:Δt=(412-314)T=114T;所以114λ=5m解得:λ=4m由t=512T=11s则有:T=2s由v=λT=42m/s=2m/s.(2)波传到x2=3m处的质点用时34T,实际振动434T,则质点位移为-4cm;路程s=
434×4A=7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