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0年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解析 地理——03 地球上的大气(教师版)【高考】.docx,共(37)页,5.24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f88e580ee3734e92eadfd81463253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热力环流】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图36.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
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
③C.③④D.①④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答案】6.C7.A8.C【解析】6.读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
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故选C。7.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
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8.由上题分析
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7~8月。也可以
通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沙漠15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40多度,故最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7~8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理论上
应该是沙漠白天升温快、温度比绿洲高;晚上降温也快,温度比绿洲低。但实际上在某一时间段,绿洲的温度一直低于沙漠。为什么呢?首先是白天气温较低,没有为夜间的降温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绿洲跟沙漠最大的区别就是地表有水,水可升温,亦可降温,一切取决于水怎么变化,往年高考题考美国的龙卷风
,水通过由气态凝结为液态向外释放热量为龙卷风增温,今年考绿洲温度比沙漠低,水通过由液态变成气态吸收热量为绿洲降温。(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影响降水的因素】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
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图4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①距水汽源地远②受
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③地势南高北低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B.太阳辐射强C.河流向北流D.远离北冰洋【答案】9.D11.B【解析】9.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
°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
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本题可迁移运用已学知识:我国新疆为什么降水少?一是离海洋远,二是受重重山岭阻挡,所以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11.降水相同而干湿不同,只能是蒸发不同。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南部较干,B正确。沼泽分布少和河流向北流均不是造成南部较干的主要原因,AC
错误。由题干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并不大,所以,南部较干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远离北冰洋,D错误。故选B。【点睛】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有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分布于中纬度,是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受水份影响大。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水分差异大,所以森林、森林
草原、草原这三种受经度地带性影响的景观在乌拉尔两侧的差异也大。纬度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苔原带是受纬度地带性,也就是热量的影响,乌拉山两侧热量差异小,所以苔原带差异也就小。(2020年
江苏卷)【常见天气系统】图3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图35.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A.①B.②C.③D.④6.此时①地最可能()A.暴雨倾盆水难排B.细雨蒙蒙衣难干C.烈日炎炎似火烧D.黄沙满天
车难行【答案】5.C6.A【解析】5.读图分析,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结合等压线的数值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风向为偏西风;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③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
北侧,风向为偏南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故选C。6.读图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①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①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最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A正确;细雨蒙蒙是暖锋
天气的典型特征,B错误;烈日炎炎往往是受高压控制形成,C错误;此时①地降水多,植被生长茂盛,不会形成沙尘天气,D错误。故选A。(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地球上的大气】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
图。完成第23题。23.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23.【答案】C【解析】温度高会导致海
冰融化,左图8、9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8、9月份气温高,应该北极附近;右图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2月份气温高,应该是南极附近。据图分析北极附近海冰3月份达到13百万km2,9月份达到5百万km2,6个月消融了8百万km2;南极附近海冰9月份达到16百万km2,2月
份达到2百万km2,7个月消融了14百万km2;对比可知,应该是南极附近海冰消融速度快,AB错误。北极附近是海洋,南极附近是大陆,南极附近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导致海冰消融快,C正确。南极附近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该比
南极较弱,D错误。故选C。17.(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1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地球上的大气】兴义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______________℃。(1分)(3)【地球上
的大气】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17.【答案】(2)16(3)(兴义比铜仁纬度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大(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更长);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兴义气温较高。夏季,两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相近(兴义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较短
);但兴义海拔较高。所以兴义气温较低。【解析】(2)读图可知,兴义7月均温为20°C-22°C,1月均温为6°C-8°C,所以,兴义的气温年较差为12°C-16°C,最大不超过16°C。(3)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是因为兴义所处的
纬度比铜仁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白昼时间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更多,所以兴义冬季气温高。兴义与铜仁相比,夏季气温高是因为夏季,兴义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但是白昼时间更短,因此两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相近;但是,
读图可知,兴义的海拔比铜仁高,所以,兴义夏季气温低。(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10、11题。10.氧化亚氮
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11.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答案】10.B11.D【解析】10.氧化亚氮是最重要的温室
气体之一,氧化亚氮能够强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吸收作用增强,并且重新发射辐射,从而具有增温效应,B正确,A错误。氧化亚氮并不能使地面辐射总量增加;也不能使地面反射作用增强,CD错误。故选B。11.我国是农业大国,由农业产生
的氧化亚氮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0%-1.5%,这其中约72%来自农田排放。而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氧化亚氮源于土壤的排放,主要是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施用造成,D正确。作物生长时的排放、大气中氮气的转化和秸秆燃烧时的产生均不
是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ABC错误。故选D。【点睛】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2020年新
高考浙江卷)【大气水平运动】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24、25题。24.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
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ABCD25.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ABCD【答案】24.A25.B【解析】24.我国华北地区冬季冷锋一般是西北季风南下造成
。冬季冷锋过境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气球应该飘向东南方向,A正确,CD错误。B图先向西北后向东南,应该是冷锋过境前至过境后的变化,B错误。故选A。25.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AC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
。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在纬向上气球漂移均以向东漂移为主,7月气球漂移均表现出随高度增加先东漂后西漂,表现出低层西风,高层东风。冬季月份气球漂移距离随高度增加明显,为较强的平均
西风所控制。在经向上,700hPa以下对流层低层表现出季风特征,夏季月份北漂,其他月份南漂;100hPa以上的平流层低层则表现出和对流层低层相反的特征,夏季南漂,冬季北漂。平均水平漂移距离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7、8月份整层最大平均漂移距离在30
km以内,而冬季在70hPa以上,漂移距离达到100km左右。27.(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1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
示意图。图1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2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图1图2(1)【气压带与风带】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__________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
盛行西风带来的__________洋水汽。(2分)27.【答案】(1)西南大西【解析】(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西南部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为冰川形成提供充足水源。青藏高原西北部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受西风
影响较大,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为冰川形成提供充足水源。(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常见天气系统】读图5,回答12~13题。12.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C.阴雨连绵D.大雪纷飞13.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A.乌鲁木齐B.贵
阳C.上海D.福州【答案】12.A13.D【解析】12.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所在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同时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最可能为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在图中城市所在地画出
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由此可知,选项四城市中,此时为偏南风的是福州市,D正确;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盛行偏北风(注意贵阳位于10
10hPa等压线上,该闭合等压线两侧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hPa、1010hPa,所以该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应小于1010hPa,由此可判断贵阳市附近高低气压的分布),ABC错误。故选D。17.(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常见天气系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
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图8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
、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4分)(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4分)(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6分)17.【
答案】(1)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置,并用冷锋、暖锋符号绘制。如下图所示。(2)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3)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
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解析】本题考查锋面的分布、形成原因及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等知识点
,结合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不难解答。(1)三种不同性质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面,冷锋暖锋往往位于锋面气旋处,北半球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锋面处风向差异较大,冷锋左侧一般是西北风、右侧一般是西南风,暖锋北侧一般是东北风、南侧一般是西南风,据此可判断出冷暖锋面位置,
画图注意位置要准确、符号要正确。如下图所示:(2)据材料信息“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判断,来自太平洋的气团由于受落基山脉影响,在山地东侧是下沉气流,比较干燥,干线东侧的气流来自墨西哥湾,比较湿润,
“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因此东侧的湿气团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抬升、气温减低、达到露点后,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会形成降水。(3)“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干线两侧气团温度相近、湿度不同。本区西部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
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脉西侧形成地形雨,由于受落基山脉影响,在山地东侧是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比较干燥;102°W附近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下垫面性质单一,干线东侧的气流来自墨西哥湾,比较湿润,湿空气可以快速深入陆地,沿途气团性质变化不大。【2020年高考模拟题】(2020·
江苏省高三三模)图为某月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我国最有可能出现的降水分布状况是A.B.C.D.2.图中所示时刻A.北京大风扬沙B.渤海风平浪静C.新疆寒潮预警D.东京
云淡风轻【答案】1.A2.B【解析】1.从图上可知,青藏高原区受低气压(气旋)控制,可能会形成降水,BD错误。新疆中南部受高压(反气旋)控制,天气应晴朗,C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黑龙江东北由于受低压槽控制,降水可能性大。A正确,故选A。2.从图上等压线的分布看,北
京两侧的等压线值均为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没有扬沙,A错误。渤海两侧的等压线均为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为0,风力小,故渤海风平浪静,B正确。由青藏高原形成低气压,可推知此时是气温较高,新疆出现寒潮可能性小,C错误。东京受气旋控制,气流上升,
水汽凝结,云量较多,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和天气判断。难度较大,可以通过天气系统的控制来判断,再用排除法来推断正确答案。(2020·湖北省高三三模)下图为2020年3月18日2时(北京时间)东亚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
分布。此前蒙古高原南部地区大部分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图中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A.受H1和L1共同影响,冷锋向西延伸较远B.云贵地区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C.H2位于青藏高原,减小
了冬季风南下的范围D.西南季风遇到高大地形后气流抬升,形成L24.该气象灾害最可能是A.春旱B.暴雨C.冻害D.沙尘暴【答案】3.A4.D【解析】3.图中冷锋由L1向西延伸,超出低压范围的部分是由于H辐散冷气团南下,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故A对;昆明准静止锋形成时冷气团势力更强,
由于云贵高原地势影响,使得冷暖气团在此徘徊,形成准静止锋,故B错;H2向东部南部辐散冷气团,增强冬季风,扩大其影响范围,故C错;该季节无西南季风,故D错。故选A。4.蒙古高原南部表土解冻,地面干燥,来自大陆内部冷空气水汽少,形成大风天气,携带干燥沙土,形成沙尘
暴,故D对;该季节当地还未开始农业种植,农田无作物,故A、C错;表土干燥,说明大气水汽含量少,难以形成暴雨,故B错。故选D。【点睛】考查冷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
综合思维。(2020·江西省高三三模)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2020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A.6点前后B.11点前后C.
18点前后D.24点前后6.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A.出现早,风力大B.出现早,风力小C.出现晚,风力大D.出现晚,风力小7.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A.白天多上升气流B.白天多下沉气流C.夜晚多上升气流D.夜晚多下沉气流【
答案】5.B6.C7.A【解析】5.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故选B。6.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高度更小,谷底受山体阻挡明显,气温上升慢,谷风出现时间较晚。夏季普遍温度
高,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冬季谷底、山峰之间温差大,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故选C。7.与谷底相比,坡地近地面空气白天升温较快,盛行上升气流,夜晚坡面降温快,坡地气流多下沉。故BC错。白天坡地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夜晚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
较少,对茶树生长不利,故A对,D错。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山谷风的理解。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
总称为山谷风。(2020·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其他)下图示意1979—2004年4月至9月期间110°E——120°E平均的逐日降水量(单位:mm/d)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4月上旬水汽输送的前缘位于A.华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黄河中下
游地区D.辽东地区9.图中20°N地区8月的降水量约为A.120mmB.200mmC.280mmD.350mm10.华北地区8月降水主要是由A.台风登陆造成的B.空气强对流产生的C.地形抬升形成的D.冷暖气团交锋形成的【答案】8.A9.C10.D【解析】
8.本题考查水汽输送的相关知识。读图分析,4月上旬降水量最多的区域是15°N—20°N,说明此时水汽输送的前缘位于该地,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为华南沿海地区。本题正确答案为A。9.本题考查等降水量线的相
关知识。读图分析,图中20°N地区8月的逐日降水量约为9mm—10mm,八月有31天,所以月降水量为大约为279mm—310mm,选项中只有280mm在这个区间内,所以图中20°N地区8月的降水量约为280mm,本题正确答案为C。1
0.本题考查锋面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地区的纬度约为35°N—40°N,8月降水量约为100mm,8月是华北地区的雨季,降水主要是由冷暖气团交锋形成的。故D项正确,华北地区纬度较高,台风发生概率小,且台风降水量更大,A错误。空气强对流产生的降水持续时间较短,且
降水量大,不会产生持续降水,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C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降水分布规律、锋面系统、雨带推移等知识,重点考查读图和运用图表数据能力。解题关键是运用图表数据和信息进行解题。(2020·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其他)
下图示意荷兰某农场全新革命性节能温室。其窗户尺寸为普通温室的两倍,屋顶和侧壁使用双层玻璃.结构,四个玻璃侧面均设有防反射涂层。节能温室可节省约60%的能源,但仍需要利用地热能装置加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温室中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实现节能的设施
有①双层玻璃②两倍尺寸窗户与③防反射涂层④地热能装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该地温室仍需要利用地热能装置加热的原因是A.冬季气温低B.多阴雨天气C.地热能丰富D.受海洋影响【答案】11.C12.A【解析】11.大气热力作用原理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吸收截留地面长波辐射而增
温”。双层玻璃可以更多的截留地面长波辐射,增加温室内温度。但双层玻璃会更多地削弱进人温室内的太阳辐射,于是在玻璃上涂防反射涂层,可以减弱玻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加其透光性,使更多的太阳辐射进人温室内。两项设施同时提高温室效果,温室效果好,可以更少地使用其他能源为温室加热,从而达到节能
的目的,故C正确。两倍尺寸的窗户是增大温室的空间范围,促使更多的阳光在空间上进人温室,没有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地热是为了在太阳光照加温不足时补充温室热量的设施,故ABD错。故选C。12.荷兰地处中高纬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气温较
低且光照少,温室内热量条件不足,需要利用地热能装置提高温室效果。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2020·安徽省高三三模)截止2020年2月,持续燃烧了近7个月、过火面积突破10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才基本熄灭。此次丛林大火是近百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丛林大火之一,整
个澳洲大陆约三分之一被浓白的烟雾覆盖,烟雾受强烈的气流影响,一些飘向了邻国新西兰,一些则抵达了11000公里外的南美洲上空。下图是本次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示意图(颜色越深,灾情越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推测此次澳大利亚丛林大
火持续近7个月的根本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C.厄尔尼诺影响D.东澳大利亚暖流减弱14.澳大利亚丛林大火中被大量燃烧的森林树种最可能是A.冷杉B.梭梭C.棕榈树D.桉树15.烟雾借助气流扩散至南美洲上空,该气流可能是A.
盛行西风B.东南信风C.高空西风D.高空信风【答案】13.A14.D15.C【解析】13.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持续时间长、影响泛围广,意味着发生条件特殊,丛林大火持续燃烧近7个月要求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是气候异常表现,全球变
暖会使极端气候发生更加频繁,是本次丛林大火的根本原因。故选A。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大部分森林处于亚热带、温带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小。桉树属于澳大利亚特有树种,油脂含量高、易燃,在此次丛林大火中被
大量燃烧。冷杉属于温带、亚寒带树种;梭梭主要分布在温带荒漠地区;棕榈树分布在热带地区。故选D。15.南美洲在澳大利亚东部,森林大火主要位于低纬度,其产生的大量烟尘被强烈的气流卷入高空,受低纬高空西风影响到达南美洲。故选C。(2020·广东省高三二模)“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
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洞穴开口向北,呈肚大口小、垂直分布的“保龄球瓶”状。洞里冰的年龄各不相同,核心部分的冰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期,外部、靠近洞口或靠近主流水道的冰,成冰
年代比较晚。读冰洞所在的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图所示冰洞剖面图,其冬季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AB.BC.CD.D17.冰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A.海拔较高,外部冰川广布B.垂直洞穴
,空气对流旺盛C.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D.洞口向北,受冷空气影响18.以下措施中,不利于冰洞中冰体保持的是A.增加通风设施B.搬运冰块进洞C.控制游客数量D.保护洞边植被【答案】16.D17.C18.A【解
析】试题考查热力环流16.根据空气的热力性质可知,冷空气收缩下沉,热空气上升。冬季洞外气温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到洞内,热空气被抬升到洞外,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冰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C正确。由材
料“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可知,海拔不高,外部没有冰川,A错。空气对流旺盛,冰体易融化,B错。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无论洞口向哪个方向,都不易受冷空气影响,D错。故选C。18.增
加冰洞的通风设施会加快洞外热空气进入洞内,不利于冰洞中冰体保持,A正确。搬运冰块进洞,有利于降低洞内温度,有利于冰体保持,B错。控制游客数量,可减少对冰洞内环境的干扰,有利于冰体保持,C错。保护洞边植被,有利于保护洞周边环境,利于冰体保持,D错。故
选A。(202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其他)在水汽充足、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团雾是其中的一种,受局部因素影响,形成突然、范围小、浓度强的雾。京沪高速在江苏无锡梅村段常受团雾影响,一般夏半年
(4—9月)较少,但6月份较多。与大雾不同,团雾持续时间一般在4小时以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最容易遇见浓厚团雾的时间可能是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20.导致梅村6月份团雾多发的原因
是A.气温高可容纳的水汽多B.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C.工业发达排放颗粒物多D.地形复杂气流运动漫21.高速公路遇见团雾时,合理措施是A.开双闪灯减速慢行B.加速驶离团雾区域C.就地等待团雾消散D.联系交警电话求援【答案】19.A20.B21.A【解析】19.雾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小水滴,当大气
温度降到最低时,小水滴凝结最多,雾最浓厚。日出前后太阳辐射还未显著增加,但地面辐射持续增加,大气温度降到一天中最低,因此此时最可能遇见浓厚团雾,A正确。故选A。20.6月太阳辐射达一年中最大,但气温并非最高,因此气温高可容
纳水汽多并非其主要原因,A错误。梅村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多、湿度大,多见团雾,且水汽充足,较为浓厚,B正确。工业发达与地形复杂均非该地6月所特有现象,CD错误。故选B。2
1.高速公路中汽车高速行驶,若遇见团雾最合理措施应为打开双闪警示后车并减速慢行,A正确。由于能见度低,加速驶离团雾区,可能会追尾前方车辆,B错误。在高速公路上就地等待团雾消散,停车联系交警电话求助等均可能会导致后方追尾,造成危险,CD错误。故选A。(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其
他)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2020年1月以来,截至5月6日,全省共出现58个降雹日,较常年偏多5.4天,首场冰雹比往年出现偏早1个半月,最大直径达70毫米。左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右图是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据图文信息完
成下面小题。22.据左图推测冰雹一般情况出现在一天中的(北京时间)A.5:00—7:00B.10:00—12:00C.14:00—16:00D.23:00—1:0023.据新闻报道,贵阳市夜间经常出现冰雹天气,据右图和所学
分析其原因是A.谷地地形闭塞,热量集中空气对流旺盛B.夜晚谷地空气上升,对流运动显著C.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空气对流旺盛D.夜间地面辐射冷却降温,水汽迅速凝结24.与往年相比,贵州今年冰雹出现异常的原因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B.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势力强C.
春季气温较往年低,水汽易凝结D.高空0℃大气层位置较往年低【答案】22.C23.B24.B【解析】22.从图中可以看出,冰雹一般出现在强上升气流之后,午后14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对流运动最强,贵州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左右,
故冰雹一般情况出现在一天中的(北京时间)14:00—16:00。故选C。23.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断,贵阳位于谷地,夜晚谷地空气上升,对流运动显著,夜间经常出现冰雹天气,B正确;谷地白天气流下沉,A错误;形成逆温层,不利于空气对流,C错误;夜间地面辐
射冷却降温,不利于空气对流,D错误;故选B。24.与往年相比,贵州今年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势力强,冰雹出现早,B正确;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春季气温较往年低、高空0℃大气层位置较往年低都不利于对流,不易形成冰雹。故选B。【点睛】本题
以冰雹形成示意图和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020·湖北省高三其他)在西北太平洋,9~11月生成的台风通常称为秋台风,其强度强、危害大,甚至可形成双台风、多台风共舞现象,这种现象在大西洋、
印度洋极少出现。此时,影响台风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下表为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秋台风登陆最多的省份可能是A.广东B.浙江C.江苏D.山东26.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强度强、危害大的原因是A.登陆频率更高B.源地水温较高C.冷空气势力弱D.海面摩擦力小27.与形成西北太平洋双台风、多台风共舞现象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海流速度B.海水深度C.海水盐度D.海域面积【答案】25.A26.B27.D【解析】25.秋季,由于副热带高
气压带东退南移,受其影响,秋台风主要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广东受其影响最大,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26.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造成的海水温度偏高,积累更多热量,提供给台风的能量更大。读图可知,秋台风比夏台风登陆频率低,此时冷空气势力增强;海面摩擦
力不会随季节而发生改变。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27.西北太平洋海域面积广阔,若海水温度偏高,易造成双台风、多台风现象多发。海流速度、海水深度、海水盐度和台风发生关系不大。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台风其实质就是热带
低气压。在热带地区,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台风的强度越大。因此分析台风的形成、强度应该从气温的角度进行分析。(2020·全国高三其他)下击暴流是一种极端天气,其形成与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联系。随着上冲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不断
被储存起来,一旦云顶迅速崩溃,巨大的乳状云从天而降,压向地面。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会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达15级,研究表明:垂直高度45~80千米,提前预警的时间为0;小于20千米或大于80千米的则无法准确预警。下图示意2020年2月28日澳大利亚珀
斯机场附近某摄影师拍下的下击暴流的画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下击暴流类似于前后叠加的两种天气系统分别是A.锋面、低气压B.反气旋、高气压C.低气压、气旋D.低气压、高气压29.目前很难对下击暴流准确预警的原因是A.时间极短,尺度极小B.卫星
遥感分辨率低C.风力极大破坏性大D.天气系统变化剧烈【答案】28.D29.A【解析】28.根据材料可知,下击暴流的形成与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联系,上升气流不断被储存,云顶迅速崩溃后,下沉气流到达地面,与之类
似的是低压系统气流上升,高压系统气流下沉,D正确。故选D。29.材料中有“垂直高度45—80千米,提前预警的时间为0;小于20千米或大于80千米的则无法准确预警”,下击暴流难以预警,是因为其为极端天气,具有突发性、时间短、尺度小等特点,
A正确。目前卫星遥感分辨率已较高,下击暴流难以预警,主要源于在一定分辨率中才能准确预警,B错误。风力大、天气系统变化剧烈等均不是目前难以预警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2020·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高三月考)云瀑,一种
尚未被人们熟知的景观,顺地表溢出,沿山岭向下翻腾,落到半山腰又猛地收住,似水流溅开腾起,犹如天河倾泻,气势磅礴(图甲)。四川盆地,尤其是川西地区,是目前云瀑景观发现的中心区域(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0.
云瀑常常出现的时间是A.晴朗的白天B.晴朗的早晨C.湿润的白天D.湿润的早晨31.云瀑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哪些条件影响①潮湿气团②干燥气团③无风④有风⑤地形⑥重力A.①③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④⑤32.与川西地区云瀑景观多发的原因无关的是A.河网交错,水汽充足B.气候复
杂,天气多变C.群峰纵列,峡谷纵横D.植被茂盛,种类丰富【答案】30.D31.C32.D【解析】30.云瀑是多云,云密集形成瀑布的形态,湿润的雨后水汽充足,早晨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云瀑常常出现在湿润的早晨,选项D正确。31.水汽充足形成①潮湿气团,
在④风(季风、信风、谷风等)动力吹送至⑤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方,气团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岭,由于⑥重力因素跌落,选项C正确。云瀑如下图所示。32.图中川西地区气候湿润,河网交错,为云瀑形成提
供水汽,选项A正确;该地气候复杂,天气多变,气流运动强烈,为云瀑形成提供动力,选项B正确;由图可知该地靠近横断山区,群峰纵列,峡谷纵横,地形起伏大,为云瀑形成提供地形条件,选项C正确;植被茂盛,种类繁多,与云瀑形成关系不大,选项D错误。(2020·天津高三二模)暖湿空
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2013年3月19日,我国某省长江以北区域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平流雾过程。0时起,长江北岸开始起雾,雾区范围逐渐扩大,下图示意不同时刻的雾区北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平流雾发生之前,图示区域经
历过一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低压B.副高C.冷锋D.暖锋34.19日11时,该省长江以北区域平流雾大部分消散,推测原因可能为当地①近地面风向改变②大气逆辐射增强③地面温度上升④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A.①③B.②③C.
①④D.②④【答案】33.C34.A【解析】33.根据材料可知,平流雾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二是有适当的风向和风速。根据这两个条件,可知在平流雾形成之前,
有冷锋过境,地表降温,气温较低,当暖湿气流底层空气经过时,空气迅速降温,空气中水汽冷却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而形成平流雾,C正确。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难以形成平流雾。热低压和热高压,地表气温较高,难以形成平流雾。故选C。34.根据
图的信息可知,该地形成平流雾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旦风向改变,水汽来源中断,平流雾会逐渐消失,①正确。雾消散,大气逆辐射应该减弱,雾的生消与大气逆辐射强弱没有直接关系,②错误。白天,太阳辐射增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气温升高,雾逐渐消散
,③正确。平流雾的范围广,持续时间不长,人为活动影响成本高,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点睛】平流雾危害:平流雾来去突然、生成迅速,风向有利时可在几分钟内布满机场,对航空飞行安全威胁极大,严重妨碍航班的起飞和降落;也会严重高速公路能见度,需
要临时封闭。(2020·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月考)雨幡是一种特殊的气象学现象,是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它随云飘荡,形似旗幡,因此得名。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7月某日在阿尔卑斯山区拍摄到雨幡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5.拍摄当日,与同是晴天的武汉相比,阿尔卑斯地区A.日出方位角更偏北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白昼时间更短D.日落时刻更早36.雨幡中,下落雨滴蒸发消失的直接原因是云底A.空气干燥B.气温下降C.风力强劲D.气压升高
37.在航空飞行中,飞机接近雨幡是非常危险的。这主要是因为雨幡附近A.空气能见度太低B.常有冷空气下沉C.易聚集高空飞鸟D.以上升气流为主【答案】35.A36.A37.B【解析】35.阿尔卑斯地区位于40°N以北,武汉位于
30°N左右。拍摄日期是7月某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地区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纬度越高,日出方位角越大,即越偏北。故阿尔卑斯地区日出方位角更偏北,A对。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至赤道间,武汉纬度较低的,离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更大;阿尔卑斯地区纬度较高的,离太阳直射点远,正午
太阳高度角更小,B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极昼区除外的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时刻越早,日落时刻越晚,C、D错。故选A。36.空气干燥,雨或水滴未及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从而形成这种空中降水基本没有落至地面的现象,A对。根据材料可知雨幡是雨滴
在下落过程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进而可以推测出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能受热蒸发,气温下降不利于蒸发,B错。风力强劲可以影响蒸发,但蒸发的水汽不会形成丝缕条纹状悬垂物,C错。气压升高有可能是因为冷高压导致
,如是这样不利于蒸发,再则气压升高不是影响蒸发的因素,D错。故选A。37.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以电波导航,空气能见底低对空中飞行的飞机影响不大,A错。雨幡是雨滴蒸发而形成的,故其下不会有高空飞鸟聚集,C错。下沉气流或上升气流都会对航空飞行中的飞机造成颠簸甚至较
大的冲击,造成危险。雨幡现象中的雨滴在云下蒸发时由于吸热,导致周边温度较低,这样会产生一些低温气团,这些低温气团会在空气中下沉形成,B对,D错。故选B。(2020届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据此完成38—40题。38.该县1月主要受A.冷高压影响B.锋面气旋影响C.副高影响D.中纬西风影响3
9.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40.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A.弃耕荒地B.平原公路C.居民社区D.大型水库【答
案】38.A39.B40.D【解析】38.据题干可知,该县在我国北方地区,所以1月份主要受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冬季气温较低;锋面气旋冬季在我国北方有出现,但并不是影响当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冬季副高对我国影响小;
中纬西风对我国北方地区影响小。故选A。39.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的意思是说天晴了很久,经过长时间阳光的烘晒,空气中的水分变少,就算是到了晚上,冷空气来袭,一般也不会出现大雾;但如果要是出现了大雾这就说明空气中的水分在增
多,一场大雨很可能就要来了。所以第一个“雾”预示当地大气水汽增加;同样的道理,雨后空气中水分充足,保温作用强,导致夜晚降温较少,之后的时间就不容易出现大雾,如果清晨出现大雾,一定是由于夜晚云层散开天气转晴,导致气温迅速下
降而产生的,所以第二个“雾”预示当地大气云层消散。故选B。40.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型水库对局部地区气候起调节作用,使当地水汽增多,而弃耕荒地、平原公路、居民社区等地区对水汽影响较小。所以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
地区最可能是大型水库。故选D。(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中毕业生学习质量检测)雨幡是一种特殊的气象学现象,是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它随云飘荡,形似旗幡,因此得名。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7月某日在阿尔卑斯山区拍摄到雨幡照片。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41.拍摄当日,与同是晴天的武汉相比,阿尔卑斯地区A.日出方位角更偏北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白昼时间更短D.日落时刻更早42.雨幡中,下落雨滴蒸发消失的直接原因是云底A.空气干燥B.气温下降C
.风力强劲D.气压升高43.在航空飞行中,飞机接近雨幡是非常危险的。这主要是因为雨幡附近A.空气能见度太低B.常有冷空气下沉C.易聚集高空飞鸟D.以上升气流为主【答案】41.A42.A43.B【解析】41.阿尔卑斯地区位于40°N
以北,武汉位于30°N左右。拍摄日期是7月某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地区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纬度越高,日出方位角越大,即越偏北。故阿尔卑斯地区日出方位角更偏北,A对。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至赤道间,武汉纬度较低的,离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
更大;阿尔卑斯地区纬度较高的,离太阳直射点远,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B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极昼区除外的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时刻越早,日落时刻越晚,C、D错。故选A。42.空气干燥,雨或水滴未及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从而形成这种空中降水基本没有
落至地面的现象,A对。根据材料可知雨幡是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进而可以推测出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能受热蒸发,气温下降不利于蒸发,B错。风力强劲可以影响蒸发,但蒸发的水汽不会形成丝缕
条纹状悬垂物,C错。气压升高有可能是因为冷高压导致,如是这样不利于蒸发,再则气压升高不是影响蒸发的因素,D错。故选A。43.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以电波导航,空气能见底低对空中飞行的飞机影响不大,A错。雨幡是雨滴蒸发而形成的,故其下不会有高空飞
鸟聚集,C错。下沉气流或上升气流都会对航空飞行中的飞机造成颠簸甚至较大的冲击,造成危险。雨幡现象中的雨滴在云下蒸发时由于吸热,导致周边温度较低,这样会产生一些低温气团,这些低温气团会在空气中下沉形成,B对,D错。故选B。(黑
龙江省实验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温暖沿海地区倾落的地方性大气运动形式,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灾害。下图为欧洲东南部局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4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A.甲B.乙C.丙D.丁45.该地区布拉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A.狂风,暴雨B.冰冻、风灾C.干热风、旱灾D.滑波、泥石流46.下列时间段中易于布拉风形成的是
A.夏季的白天B.夏季的夜晚C.冬季的白天D.冬季的夜晚【答案】44.A45.B46.D【解析】44.根据布拉风的定义可知,其多发地一侧为山地或高原,一侧为温暖的沿海地区,图中丙所在位置缺少“一侧为温暖的沿海地区”这一条件,排除C;乙位于多瑙河下游南岸黑海沿岸地区,地势平坦
,缺少“一侧为山地或高原”这一条件,排除B;甲地位于黑海北侧沿岸,黑海较为温暖,气压较低,甲地北侧为山地(喀尔巴阡山脉),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冷空气发育,气压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冷空气沿北部山地向黑海一侧倾落,布拉风明显,A正确;
丁地位置靠西,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更强,在西风的影响下,布拉风表现不明显,排除D。故选A。4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发源于山地的冷空气向温暖的沿海地区倾落,会给所经地区带来大幅度降温(注意材料信息“低矮隘道”,其倾落的高差不是很大,焚风效应不明显),可
能带来冰冻、风灾等灾害,B正确,C错;冷空气从高处向下运动,降雨少,不会导致滑坡和泥石流,AD错。故选B。46.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布拉风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重力等因素的影响。冬季的夜晚,山地或高原地区降温幅度大,气压高,
冷空气发育;而温暖的海洋降温慢,气温较为温暖,气压较低,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大,最有利于布拉风的形成,D正确,C错;夏季的白天山地或高原地区气温也相对较高,与海洋温差差异不是很大;夏季夜晚山地或高原降温幅度不如冬季夜晚显著,AB错。故选D。【
点睛】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布拉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这时,在气压梯度力的作
用下,山上或高地的冷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冷而重的空气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冷空气的势能转化成动能,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二、综合题47.(202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其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印度板块,原位于南半
球,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时期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南亚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北部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南亚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等环境发生变化。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河流注入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坡河流汇入雅鲁藏布江,南北坡的地势、河流不对称。喜
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山峰。攀登珠峰一般选择5月份,此时气象条件较适宜。世界上很多高山峡谷区存在山谷风、冰川风。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
冰缘地带吹送的风。下图为喜马拉雅山局部图。(1)目前图示区域分水岭北移,据材料判断图中分水岭北移的主要原因。(2)早期在南亚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形成过程中,当地夏季风变化明显,判断南亚夏季风势力强弱变化及其原因。(3)攀登珠峰最佳月份是5
月,从气象角度分析其有利条件。(4)说明冰川风对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风的影响。【答案】(1)印度板块北移,山脉海拔抬升,图中山脉南侧河流多,落差大,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于
北坡,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侧的河流溯源侵蚀使沟谷延长,不断向北侧移动。(2)夏季风增强。该地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强。(3)5月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时间,风力小;5月进入暖季,降水少晴天多,此时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白天气温
和能见度较高,风速和降雪较缓和。6—9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能见度低。(4)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解析】【分析】本题以印度板块运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考查海陆变迁及下垫面的变化对风力及风向
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高。【详解】(1)图示区域分水岭北移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区域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的径流量大,河流的侵蚀作用或山坡的剥蚀作用都强于北坡,随着时
间的推移,南侧的河流通过溯源侵蚀或侧向侵蚀使沟谷延长,不断向北侧移动。(2)季风是季节不同,风向有明显改变的风。季风的形成原因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南亚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形成
过程中,陆地面积增大,夏季升温速度快,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增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使得气压梯度增大,使得夏季风增强。(3)在8000米高空,季候风无遮无拦,非常强劲,一般不适合登山。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
为珠峰的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至—50°C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只有春秋两季在
季候风转向时,高空才会短暂出现风力较小的几天,而这几天就是喜马拉雅山的登顶窗口;5月进入暖季,降水少晴天多,此时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白天气温和能见度较高,风速和降雪较缓和。6—9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能见度低。(4)由材
料“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可知,冰川风风向与山风相同,所以冰川风会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48.(2020·
山西省高三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
,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下图示意城市热岛混合层形成。(1)据图描述逆温层分布的特点。(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逆温层和城市混合层的作用。(3)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时段,并说明理由。(4)说明城市混合层高度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答案】(1)
郊区逆温层厚,城市逆温层薄;由郊区到城市中心逆温层变薄。(2)城市温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导致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层变薄;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3)日出前后。城市的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
作用的影响,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4)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少,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成正相关(或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高,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多,污
染物浓度越低,大气环境质量越好)【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详解】(1)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的的现象称为逆温,直接读图可以看出,郊区的逆温层较厚,城市的逆温层较薄;逆
温层的厚度由郊区向城市中心变薄。(2)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与郊区气温相比,城市气温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对近地面的逆温层破坏越严重,逆温层变得越薄;而逆温层越薄则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3)在区域静风的条件下,一天中城市混合
层的高度大小可以从气温日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城市的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影响,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逆温层的厚度达到最大,而逆温层的厚度达到最大则城市的混合层高度达到最低。所以,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
时段为日出前后。(4)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这可以从对流运动的强弱方面进行分析。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越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低,大气环境质量越好;相反,
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越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成正相关。49.(2020·广东省高三其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秦岭东西跨约100
0km,北跨约200km,是中国南北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和气候敏感区,秦岭南北两侧的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北部逐步形成以西安一咸阳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相比于南部,北部排放出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较多,研究发现,秦岭1970~2015年气温空间变化明显,其气温变化
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图示意秦岭1970~2015年气温变化等值线。(1)描述秦岭地区1970~2015年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2)用大气的受热原理解释秦岭北部气温日较差变小的原因。(3)推测秦岭1月0
℃等温线空间变化的总趋势。(4)指出秦岭地区亚热带动物生存条件的变化。【答案】(1)南北部均在增温;增温幅度南北部各异,秦岭北部增温幅度大于南部;秦岭地区的中南部和东南部增温最少。(2)秦岭北部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白天大气增温不明显。(3)1月0℃等温线总体向北移,平均海拔升高(4)栖息地的空间范围扩大;食物数量增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秦岭北部气温日较差变小的原因、1月0℃等温线空间变化的总趋势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
温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个研究区域气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秦岭以北增温明显高于秦岭以南;东段以秦岭分水岭为分界,西段以秦岭南麓1000m等高线为分界,气温趋势变化呈现“同步增温,南北分异”的特征;分界线以北地区气温变
幅具有一致性,增温速率中值与均值相同;分界线以南地区气温增幅具有差异性,增温空间格局呈现出两个低值中心,两者相对其他区域,气温增速相对较慢。(2)“相比于南部,北部排放出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较多”,温室气体较多,秦岭北部夜晚
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污染物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白天大气增温不明显。因此秦岭北部气温日较差变小。(3)“北部逐步形成以西安一咸阳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城市排放废热较多,1月0℃等温线总体可能向北移,垂直方向平均海拔升高。(4)据
上题分析,1月0℃等温线总体可能向北移,垂直方向平均海拔升高。亚热带动物栖息地的空间范围扩大;亚热带范围扩大,亚热带动物食物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