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新高考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docx,共(4)页,20.84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f39c76ab61a8ff880585ef9d606de4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新高考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A卷历史参考答案1.D秦国的宫殿面积突破了西周礼制,超过了宗庙与市的规模,这说明秦国在政治制度方面出现了转型,与同时期东方六国城市布局基本遵循礼制相比,反映出秦国在转型方面的领先地位,D正确;宋代坊市制度趋向瓦解
,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宫殿而非城市本身,无法得出城市的功能发生转变,排除C。2.C根据“为了解决对外战争的财政开支,打击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猖狂活动,西汉政权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财政改革”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通过盐铁官营等政策,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使民间商业
更加紧密地依附于封建地主经济,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B;军事与材料的政策调整无直接关系,排除D。3.C本题考查魏晋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可知“簿阀”使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
映定品依据,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在秦汉时期被军功爵制和察举制取代。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故D项错误。4.A唐代吸收传入中国的忍冬纹的因素,与牡丹、石榴、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形成雍容华丽的卷草纹,说明唐文化兼收创新的特征,故选A;材料无法体
现“互动”,排除B;汉朝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D项中“决定”表述太绝对,错误。5.B根据材料可知,浦江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并得到皇帝赐封且引入法律,说明儒家思想有利于家的治理,皇帝赐封,有利于儒学推广,进而
有助于国的治理,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以后宗法观念进一步强化”,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一个家族的现象,无法体现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儒家思想对一个家族的影响,不能说明“程朱理学在民间影响巨大”,故D项错误。6.A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徽州地区、族医、瘟
疫少,主要原因从经济角度首先考虑,徽商发展起来后对家乡有建设,故A正确;通过材料没有对比,无法得出宗法观念兴盛,故B错误;通过材料得不出江南经济凋敝,故C错误;材料没有对比,得不出徽州医疗发达,故D排除。7.C据所学可知,儒学
在在传统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①错误;材料中朱熹的格物说彰显了博物传统,1903年,王国维提出知育、道德和美育三者兼顾的教育宗旨,他认为智育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教育,知识的学习是获得其他能力的基础,应该以直观、观念、思考这样的次序进行,这种变化是因为现
代教育与古代理学教育不同而产生的,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进步影响博物观的改变,②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思想文化随着国门的打开传入中国,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思想在中国传播,对中国学者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推动了教育近代化,故自然科学传播促使博物学焕发新意,③正确;传统博物学重视对自然现象的探
索,且材料未体现忽视对自然现象的探索,④错误;故选C;A、B、D排除。8.D根据所学,1927—1936年间正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使洋货比重下降,D项正确;列强瓜分中国加强的是资本输出,排除A;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排除B;国际形势只是原因之
一,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排除C。9.A根据所学可知,1944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实力和国内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采用备用方案,即建立地方性的联合政权,说明国共两党实力的消长影响着中国时局变化,故选A;中国共产党仍
然维护统一战线,排除B;1944年抗日战争大势已定,日本必然走向失败,且材料信息与抗日战场形势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关于战后国家建设的方案,不是作战方案,且材料也没有提到国民党的方案,无法体现“分歧”,排除D。10.B根据材料中“1984年”“全东北支持大连开放”“确定把连云港作为对
外窗口”“广州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项目明显增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连云港、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故选B;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等第一批经济特区,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排除A;1985年,我国设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1990年我国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11.C根据材料可知,对雅典作出重大贡献的米提亚德、米斯托克利等,先后被雅典公民投票驱逐出雅典,体现雅
典民主政治生活的非理性,C项正确;驱逐米提亚德和米斯托克利是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排除A;材料无法得知米提亚德和米斯托克利代表贵族利益,排除B;雅典公民才是城邦的管理者,不是人民,排除D。12.D路德将俗世王国和教会割裂开来,而且
强调了在属灵王国中,人是完全自由的,在俗世王国中,人受到国王的管辖,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肯定了国王的权力,是对教会至上观点的驳斥,D正确;A、B并未体现出马丁·路德对人的态度,排除;C没有突出国家的独立性,排除。13.D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无产
阶级主要来自破产农民,易形成工农联盟,遭受到极其严重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革命性强,集中程度高易于组织发动等特点,可以用来解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D项正确;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不能用来说明农奴制改革即生产关系
的资本主义化具有不彻底性,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的缓慢发展与“(工人)集中程度高”等不符,B项错误;俄国无产阶级特点只体现了国内阶级矛盾,不能用来解释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C项错误。14.C根据材料“美国人所使用的电力从1902年的60亿千瓦时提升到1929年的1
180亿千瓦时,人均使用电力从79千瓦时提升到960千瓦时。在同一时期,电力价格从1902年的每千瓦时16.2美分降至1929年的每千瓦时6.3美分”,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美国人用电迅速提升且电力价格快速下降,得益于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电力的发明和应用。这一时期美国电力的发展,促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为20世纪二十年代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20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
式,故A项错误;材料与国际形势无关,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是盲目生产导致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电力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15.C结合材料信息,时间“1938年5月”、会议背景“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会议组织者“德、
意、英、法”,等综合可以判断这是慕尼黑会议,该会议的直接结果就是签署了《慕尼黑协定》,C正确;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的协议,排除;日内瓦议定书,即1925年6月17日日内瓦由美、英等国签订《禁止在战争中使用
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排除B;D不是慕尼黑协定的直接成果,排除。16.B根据材料“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模式呈现出霸权治理衰落、多极治理兴起、网络化治理出现的状况,同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不得不与非政府组织等协调关系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可知,这种全球治理模式
反映了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所以B正确;两极格局的解体,使得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内容,所以A错误;材料内容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无关,所以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依旧是发达国家主导,所以D错
误。17.(1)示例①结论:官话的演进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依据:各朝代、政权都将都城一带的方言确定为正统语言。②结论:语言的演进与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依据:统一时期有统一的“官话”,语言融合步伐加快;分裂时期(如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语言不统一。③结论:
语言的地域分布与地区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依据:汉代南北发展差异较大,形成南北两派方言;魏晋以后南方发展加快,南方方言的地位提高。④结论:人口流动、民族交融促进语言融合、传播。依据:汉代官话随着疆域扩展向周边扩展;魏晋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带
动北方方言向南方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⑤结论:语言的演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依据:古代早期各地方言多样化,随后逐渐融合,统一趋势明显。(结论2分,说明2分,共8分。)(2)意义:语言是文明的载体,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语
言的演进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增进民族认同,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凝聚力,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任三点,6分)18.图1揭露封建社会纲常礼教对妇女的压制,主张妇女冲破封建专制、封建礼教,
追求男女平等、人权、民主。图2倡导妇女要谋求经济独立、接受教育、走向社会。图3主张妇女应担负起救亡革命、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北洋军阀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救亡与启蒙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为妇女解放提供了经济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推动思想解放,女性日益觉醒
。总之,《解放画报》将妇女问题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探讨妇女解放,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1)不同:以农村斗争为中心。(2分)原因:俄国革命的成功;早期中共缺乏革命经验;共产国际的错
误指导;“左”倾错误的影响;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宣传。(任三点,6分)(2)举例:改革开放首先选择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必要性:“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农民群众极端贫
困;农业处于国民经济基础性地位。(任三点,6分)(另:列举建国初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重点选择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选择将深圳作为突破口等均可)20.(1)原因:中印关系的改善:苏印关系的发展:苏联
在南亚地区影响力的扩大:美国试图扩大在南亚地区的影响:美国试图限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南亚发展等。(每点2分,任三点,5分)(2)影响:有利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在南亚扶植亲美势力,増强了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美苏在南亚地区的争夺,加剧了南亚地
区局势的紧张;影响了中印关系、印苏关系的正常发展。(每点2分,任三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