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共(10)页,2.422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e5e045c8f145222b61182968788df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选择
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总分60分)2023年9月21号15时45分,神州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三名新晋“太空教师”敲响了天宫课堂的上课铃,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第四次太空科普授课。课堂展示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
活场景、奇妙“乒乓球”实验等,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据此完成1~2题。1.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与地面课堂相比,天宫课堂授课场所的环境特征是A.高真空B.强辐射C.失重D.超高
温2023年12月1晚,北京怀柔拍摄到了极光照片并冲上热搜。据此完成3~4题。3.北京怀柔能拍摄到极光的原因是A.太阳活动减弱B.太阳辐射减弱C.太阳活动增强D.太阳辐射增强4.此次极光发生时可能伴随着①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②潮汐作用增强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无线电短波通信
受干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君昌豫鸟化石是河南省发现的最古老的鸟类化石,它的发现证明了7000万年前中原地区已经有鸟类活动,被评为河南省自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图1为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君昌豫鸟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6.该地
质年代,地球上A.联合古陆形成B.爬行动物盛行C.重要的成矿期D.裸子植物出现地—气系统由地面和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组成,通过热量传递实现辐射平衡。科学家研究了我国地一气系统吸收太阳辐射状况,表1为部分数据。据此完成7~8题。表1纬度带(°N)地表吸收((wm⁻²)大气吸收
((wm⁻²)1月7月1月7月40-5052197229230-4092187309820-3087150551157.我国地一气系统吸收的太阳辐射值最大的纬度和月份是𝐴.20°𝑁−30°𝑁,1月𝐵.30°𝑁−40°𝑁,1月𝐶.20°𝑁−30°𝑁
,77月𝐷.40°𝑁−50°𝑁,7月8.我国40°𝑁−50°𝑁7月份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白昼时间长C.云层厚度大D.夏季风影响大空域是指地球表面以上可供航空器飞行的一定范围的
空气空间。低空空域是指距地面高1000m以下区域。图2为低空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低空空域属于大气垂直分层的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上部D.高层大气下部10.图中局地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山区温度高B.城市温度高C.城市和山
区温差小D.城市和山区高差大11.大型客机一般飞行在平流层主要考虑的是A.光照充足B.气流平稳C.温度较低D.风力较小青藏高原高耸在大气之中,以其独特的方式直接加热于对流层中部。图3为青藏高原近40年来平均气温、地温的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12~13题。1
2.青藏高原能够直接加热对流层中部是因其①海拔高②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多③植被覆盖率低④地表反射率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3.青藏高原表层大气夏季A.气温低于周围同层大气B.对流运动较弱C.吸收地面辐射较少D.易形
成低压中心壤中暴流也称侧流,是指在供水充足且高渗透性坡体处,重力自由水通过土壤空隙通道、相对不透水界面而快速出流的现象。图4为壤中暴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壤中暴流形成的主要过程是A.水汽输送一降水一下渗一蒸
发B.蒸发—降水—下渗—地下径流C.降水一下渗一地下径流—地表径流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15.影响壤中暴流产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A.质地B.肥力C.颜色D.酸碱度16.监测壤中暴流有助于
预防①虫灾②洪涝③地震④滑坡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雅鲁藏布江是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高原河流,受年内气温和降水季节性差异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宽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中游段沙丘广泛发育。图5为雅鲁藏布江不同河段河宽季节性变幅图。据此完成17~19题。17.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A.
河道最宽B.多“V”型谷C.三角洲发育D.河宽季节性变幅大18.该河谷中游沿岸多沙是因为A.植被覆盖率低B.冰川侵蚀作用强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基岩裸露19.中游段沙丘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泰加林带是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
线开始向南延伸1000多公里宽的北方森林带,树种单一,林木呈塔型。图6为主要植被与环境适应关系图。据此完成20~21题。20.沙漠一草原—落叶林与环境的适应关系表现为A.热量增多B.热量减少C.水分增多D.水分减少21.与泰加林带分布位置相似的植被类型是A.北极和高山苔原B.针叶
林C.草原D.落叶林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土壤机械压实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是农业、园艺和林业生产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据此完成22~24题。22.土壤压实会使土壤A.矿物质增加B.有机质减少C.透水性变好D.透气性变差23.压实
土壤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A.空气湿度增大B.地表径流增加C.植被根系发达D.地势起伏减小24.缓解机械压实土壤的有效措施是①增施化肥②秸秆还田③改进灌溉技术④适当翻耕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
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7为某居民手机地震预警信息,图8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图。据此完成25~27题。25.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①B.②C.③D.④26.该居民手机显示距震中90km,主要借助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信息通信技术27.甲处为该居民手机上提供的地震应急避险方案,最科学的是①选择夹角避震②衣柜中躲藏③跳窗逃生④远离建筑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电影《海底总动员》播出后,小丑鱼迅速在观赏鱼市场走红,引得许多渔民前往赤道附近海域和
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域大肆捕捞。为了保护小丑鱼,我国建立了一批小丑鱼繁育中心,但繁育中心的小丑鱼在暴雨后经常大量死亡。据此完成28~30题。28.小丑鱼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域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B.潮汐C.海浪D.风暴潮29.养殖小丑鱼在暴雨后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温度升高B
.海水盐度下降C.海水密度上升D.营养物质减少30.我国最适合建设小丑鱼繁育基地的海域是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总分40分)31.(12分)小明同学正在创作一篇科学故事《能源危机》,请你运用所学习地理知识,对小明设计的相关情节给出合理的
解释。【燃烧的石头】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的能源即将枯竭,不可再生的煤炭成为争夺的目标之一。煤炭乌黑发亮,会燃烧。(1)解释煤炭与太阳辐射能的关系。(1分)(2)运用地球的历史相关知识,解释煤炭不可再生的原因。(2分)【飞向太阳】
为了获取大量的能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能够在太阳轨道高效获取太阳能量的装置,成功获取了大量的能量。但是某一天,装置突然失去了通讯联系,等到通讯恢复时,装置已经被摧毁,而摧毁装置的正是太阳……(3)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1分)(4)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装置失去通讯联系的可能原因。
(2分)【上下求索】装置被摧毁,人类也已经无力再次建造和发射装置获取太阳能,科学家尝试在高空接收紫外线的能量,在海洋中寻找实现核聚变的原料,尝试培育各种可以生产出燃料的植物,废寝忘食的研究着……(5)绘制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帮助科学家寻找新的能源。(3分)
【圆梦地心】科学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终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进展。而此时,一座火山突然爆发,滚烫的岩浆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可这却启发了科学家,科学家尝试开发了利用岩浆热能的技术,终于为人类解决了能源危机。(6)说出岩浆的发源地是。(1分)(7)举例说出地球内部
热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分)32.(15分)郑州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图9为郑州城区和郊区分布示意图,图10为郑州城区与郊区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1)指出图9中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2)图10中A代
表,B代表(城区或郊区)。(2分)(3)在AB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4)图9中P处近地面风向是。若在郊区P地建设有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是否合理?说明原因。(4分)(5)请你为缓解郑州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建议。(3分)33.(13分)我
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水平较低。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该地经济发展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暑假期间,深入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开展研学考察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面考察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