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本部)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647.00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e48802c3eb329d87a98aa7c84619f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巴蜀中学教育集团高2027届高一(上)月考考试地理试题命题人:罗英铭;审题人:何江;负责人:王传惠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中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旨在实现火星样
品返回地球的目标。该任务将通过多点表面挖掘、定点深层钻探以及火星车采样三种方式采集火星土壤样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按照八大行星分类,火星属于()A.类地行星B.巨行星C.远日行星2.按照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火星不属于()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
3.火星大气密度大约是地球的1%,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稀薄的原因主要是()A.公转速度快B.质量与体积小C.距离太阳远4.“天问三号”计划将通过三种方式获得火星土壤样本,其目是()A.采集丰富多样火星土壤样本B.了解火
星内部的组成与构造C.判断火星否存在生命活动【答案】1.A2.C3.B4.C【解析】【1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为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为远日行星。综上所述,
A正确,BC错误,故选A。【2题详解】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属于太阳系,而太阳系又属于银河系,AB不符题意;地月系是地球和月球形成的天体系统,火星不属于地月系,C符合题意,故选C。【3题详解】的的是天体的大气层厚度与其引力有关,而天体的引力与天体的质量和体积呈正相关
,因此火星大气密度大约是地球的1%,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稀薄的原因主要是质量与体积小,引力较小,B正确;公转速度与距太阳远近对大气厚度影响不大,AC不符题意。故选B。【4题详解】通过三种方式获得火星土壤样本可以采集丰富多样火星土壤样本,但这不是其目的,其目的是通过土
壤样本中的成分判断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活动,A错误,C正确;土壤只能反映火星一定深度以内的物质组成状况,无法了解火星内部的组成与构造,B不符题意。故选C。【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为巨行星,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号”探测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在探测任务中,它依次观测了木星和土星,随后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行,并进一步观测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观
测过程中,“旅行者2号”还巧妙地利用了“引力弹弓效应”来进行加速。下图为“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行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旅行者二号”探测器经过小行星带的时间可能为()A.1977年9月B.1979年5月C
.1981年1月6.“旅行者二号”探测器目前能量基本耗尽,工作也基本停止,主要靠惯性继续向太阳系外进发。若“旅行者二号”探测器离开太阳系,则()A.接收不到太阳辐射B.将不再遇到小行星C.依然属于人造天体7.“引力弹弓”又被称作“引力助推”,是指航
天器在宇宙航行的过程中,利用其他星体引力以及航天器和星体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助推加速或减速的过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借助下列行星进行“引力弹弓”加速,效果最好的是()A.火星B.木星C.天王星【答案】5.B6.C7.B【解析】【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
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而图中显示“旅行者二号”探测器在1979年7月到达木星轨道,因此“旅行者二号”探测器经过小行星带的时间在1979年7月之前且靠近1979年7月,B符合题意,AC排除,故选B。【6题详解】若“旅行
者二号”探测器离开太阳系,并不代表接收不到太阳辐射,只是不围绕太阳运动,A不符题意;若“旅行者二号”探测器离开太阳系,则也会遇到小行星,B错误;若“旅行者二号”探测器离开太阳系,还属于天体,由于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因此
依然属于人造天体,C正确,故选C。【7题详解】引力的大小与体积和质量成正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星、木星和天王星三个行星中,只有木星属于巨行星,它的质量和体积巨大,引力最大,进行“引力弹弓”加速,效果最好,B正确,排除AC,故选B。【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
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为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为远日行星。风力—光伏电力系统是指分别将风力、日照资源转化为电力能源,并将电力能源存储或输出的系统。图1为山西省某地风力—光伏电力系统景观图,图2为该地某天风力与光伏各自发电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从能量的根本来源来看,与图1中的两种发电方式不同的是()A.火力发电B.沼气发电C.地热发电9.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主要优势是()A.发电量稳定B.能量密度大C.对环境友好10.据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互补可使电力输出更稳定B.①的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C.②的能量源自地球内岩浆活动【答案】8.C9.C10.A【解析】【8题详解】图1中的两种发电方式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其能量根本来源均为太阳辐射。火力
发电是利用煤炭发电,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沼气发电是生物发酵产生的沼气发电,生物生长靠太阳,因此从能量的根本来源来看,均与图1中的两种发电方式相同,AB不符题意;地热发电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与与图1中的两种发电方式不同,C正确。故选C。【9题详解】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主要优势是均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友好,C正确;风和太阳辐射均不稳定,因此发电量也不稳定,A错误;太阳能的能量十分分散,能量密度小,B错误。故选C。【10题详解】读图可知,①白天发电量大于0,而夜间发电量
等于0,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错误;②一天24小时几乎都有一定的发电量,为风能发电,能量源自太阳辐射,C错误;图中信息体现风能和光伏发电量均不稳定,①②互补可使电力输出更稳定,A正确。故选A。【点睛】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
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炭和石油均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读太阳黑子周期性变化观测与预测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黑子位于()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今年黑子数一定会少
于去年B.黑子数是太阳辐射强弱标志C.通过肉眼能观测到太阳黑子13.预计2035年前后()①各地降水量增多②地球磁场扰动大③电网受冲击概率高④太阳耀斑数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14.李华想说服家人今年圣诞节前后去北
欧旅游,下列理由更科学合理的是()A.今年极光尤其绚丽B.今年极夜特别漫长C.今年积雪更加深厚【答案】11.A12.C13.B14.A【解析】【1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上暗黑色的斑点,位于光球层,A正确,BC错误。故
选A。【12题详解】每年太阳黑子数量并不是固定的,今年黑子数不一定会少于去年,A错误;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辐射强弱标志,B错误;人类可以通过肉眼观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天文现象,但是只能在清晨或傍晚才能直视太阳,且要等到太阳黑子的周期,C正
确。故选C。【13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图中显示2024年前后迎来了一次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太阳活动强烈,因此预计2035年前后太阳活也将迎来高峰年。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但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①错误;强烈的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②正确;太阳活动强烈时,可产生太阳风暴,导致电力设备故障,电网受冲击概率高,③正确;太阳活动强的年份耀斑数量也较多,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读图可知,今年(2024年)为太阳
活动的高峰年,北欧纬度较高,受太阳活动影响,今年极光尤其绚丽,A正确;极夜时间与太阳公转运动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但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今年积雪不一定更加深厚,C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
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
旱灾害。2024年9月11日,来自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消息,重庆秀山发现了生活在近4.36亿年前(志留纪)的“双叉苗家鱼”,它以特殊的埋藏方式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数亿年前鱼类“远祖”的奇特面貌。读双叉苗家鱼生态复原图(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15.双叉苗家鱼生活的时代是()A.元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16.双叉苗家鱼化石的发现,说明志留纪()A.海洋面积不断扩大B.爬行动物称霸地球C.脊椎动物已经出现17.借助研究双叉苗家鱼化石,人们可以()①推测古地理环境②明确重庆
地形成因③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④确定当前地球年龄A.①②B.①③C.③④【答案】15.B16.C17.B【解析】【1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5.41亿年前均属于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距
今5.41亿年-2.52亿年为古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为中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为新生代。材料显示发现了生活在近4.36亿年前(志留纪)的“双叉苗家鱼”,因此双叉苗家鱼生活的时代是古生代,B正确,AC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双叉苗家鱼属于海洋脊椎动物,因此双叉苗家鱼化石的发现,说明志留纪脊椎动物已经出现,C正确;双叉苗家鱼虽然生活在海洋中,但并不说明志留纪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A错误;双叉苗家鱼不属于爬行动物,不能说明志留纪爬行动物称霸
地球,B错误。故选C。【17题详解】借助研究双叉苗家鱼化石,人们可以结合它的生活性推测古地理环境,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①③正确;仅凭借双叉苗家鱼化石仅能反映其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并不能明确重庆地形成因和
确定当前地球年龄,②④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历史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的马门溪龙因拥有
超长的脖子闻名于世,属于植食性动物,主要吃树叶、嫩枝和其他高处的植物。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是在重庆市合川区的一个村庄附近发现的。下图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一般认为,恐龙灭绝于中生代晚期的()A.三叠纪B.侏罗纪C.白垩纪19.
发现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所在的地层,一般()A.找不到植物化石B.不具有层理结构C.下部岩层更古老20.科学研究表明,永川龙(首先发现于重庆市永川区而得名)是马门溪龙等植食性恐龙的天敌。下列关于永川龙的推测合理的是()A.与马门溪龙生活在不同时代B.生活在一望无际的
辽阔荒漠C.牙齿尖锐、锋利,奔跑较快21.与马门溪龙同一时代的生物是()A.三叶虫B.银杏树C.猛犸象【答案】18.C19.C20.C21.B【解析】【18题详解】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C正确,排除AB,故选C。【19题详解】发现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所在的地层为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可以找到植物化石,下部岩层更古老,上部岩层更新,AB错误,C正确,故选C。【20题详解】永川龙是马门溪龙等植食性恐龙的天敌,说明永川龙与马门溪龙生活相同的时代,且牙齿尖锐、锋利,奔跑较快,善
于捕食马门溪龙等植食性恐龙,A错误,C正确;永川龙是马门溪龙等植食性恐龙的天敌,说明其生活于植被茂盛的地区,不是一望无际的辽阔沙漠,B错误。故选C。【21题详解】马门溪龙生活于中生代。三叶虫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古生代,A错误;银杏树为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繁盛,是与马门溪龙同一时代的生物,B
正确;猛犸象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新生代,C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的历史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人类时代。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地震台站根据测到的地震波的初期信息,快速估计地震参数并预测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将预警信息发送到手机用户。2024年9月18日20时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0度)发生4.7
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本次地震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下图为某网友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手机用户可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是基于()①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②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慢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④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
快A.①②B.③④C.①④23.地震预警信息中,一般特别强调“横波”到达时间,是因为横波()A.传播速度快B.更具破坏性C.传播介质多24.本次肥东地震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答案】22.C23.B24.A【解析】【22
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破坏性大的横波来临前有一定的时间差,同时,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多,足以利用这一时间差进行大范围预报,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23题详解】横波会使建筑左右摇晃,破坏力更大,B正确;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
度慢,A错误;发生地震时人们在同一地点感受到的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相同,C错误。故选B。【24题详解】本次肥东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km,因此本次肥东地震震源位
于地壳,A正确,BC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28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对地球影响巨大,有人说“地球上的能量大都来自太阳。”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1)图中比较直观的反映了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形状具有____性。除此之外,再写出一
个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性____。(2)太阳通过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源源不断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____。光速在真空中约为30万千米/秒,那么地球上接受的每一缕阳光大约来自____分钟之前的太阳(保留整数)。(3)“地球上的能量大都来自太阳。”比如人们
大量使用的煤炭就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在晚____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裸子植物在____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该地质年代也是主要成煤期。【答案】(1)①.近圆②.同向性##共面性(2)①.电磁波②.
辐射③.8(3)①.古生②.中生【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太阳系、太阳辐射、地球历史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形状接近一个正圆,具有近圆
性;除此之外,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具有共面性。【小问2详解】太阳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源源不断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
速在真空中约为30万千米/秒,那么地球上接受的每一缕阳光大约来自8分钟之前的太阳。【小问3详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在晚古生代,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裸子植物在
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该地质年代也是主要成煤期。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下图为某同学的绘图作业,绘制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中斜线阴影部分为软流层)。(1)同学们指出图中标注有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____
、____。(2)地震波中传播速度较快的是____(填横波或纵波)。纵波自地壳向地核传播过程中,速度最快时一般位于____界面附近。(3)2024年7月14日18时19分左右,日本鹿儿岛县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喷发,火山灰柱最大高度达4500米。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发源于____层,四处
飘扬的火山灰表明火山物质由____圈进入了____圈。【答案】(1)①.岩石圈②.下地幔(2)①.纵波②.古登堡(3)①.软流②.岩石③.大气【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地球圈层结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图中岩石圈只包含上地幔顶部,明显错误;软流层以下的地幔部分包括下地幔和部分上地幔,图中下地幔明显错误。【小问2详解】地震波分为横波
和纵波,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纵波自地壳向地核传播过程中,在古登堡界面速度突然减慢,速度最快时一般位于古登堡界面附近。【小问3详解】科学家认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因此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发源于软流层;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火山喷发过程中会经过岩石圈,后进入大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