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24.878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共(7)页,424.87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dc91ca46fd72df2c361293238182c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6个小题,共64分)1.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A.康乾盛世的出现B.科学技术的突破C.海外贸易的发展D.经济重心

的南移2.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B.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C.指南针由印度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创造了条件D.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发明于元朝3.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内容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推翻了清王朝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D.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建立和发展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2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C.为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奠定基础D.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6.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且标。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C.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火烧圆明园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清政府赔偿白

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8.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A.对农村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C.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D.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9.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A.土地改革的完成B.西藏和平解放C.“大跃进

运动”的发动D.“一五计划”的实施10.周恩来同志曾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他呼吁大家团结合作。这件事发生在()A.1949年B.1955年C.1972年D.1979年11.某历史论文提到了“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众生平等”等信息

。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种姓制度1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图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早期殖民掠夺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时代D.三角黑奴贸易13.在

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玫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4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C.缓解

了生产过剩的状况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14.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内容进行了梳理,制成下表。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A.1931.9.18二战全面爆发珍珠港B.1939.9.1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波兰C.1937.7.7二战的转折点诺曼底D.1941.12.7德国签投降书雅尔塔15.“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A

.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6.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欧洲早期资

本主义的萌芽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改错题:下列各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以临安为都城,史称北宋。错误:改正:(2)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错误:改正:(3)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5汽油内燃机。错误:改正:18.历史学

习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熏陶、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励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斯塔夫

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旧思想,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本质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材料一中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什么?(2

)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代表人物有谁?(列举一个人物即可)材料三此一省欲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四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孙中山《

与陈天华等的谈话》1905年材料四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近代中

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3)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互相联络”建立了什么组织?建立于何地?(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富裕”的目标,我国实行了什么历史性决策?这个决策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是

近代世界第一个取得全球霸权的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两国崛起与其政治制度创新和科技革命密不可分。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

……孟德斯鸠6‘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摘编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副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

无阻……它的殖民地遍及东、西半球,有“日不落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他(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

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1)根据材料一,英国创造的“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设计方面是如何贯彻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

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0.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辛丑条约》中划定北京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

守,不准中国人居住;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3)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______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

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的必由之路。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哪

次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一“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实现人民民主“伟大飞跃"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选自《毛泽东诗词选》(2)材料二诗词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远征”途中,哪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7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3)材料三中“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材料四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都比较缓慢,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

国共产党的九十年》(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是什么?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是什么?(5)从中国共产党革命与与建设道路探索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