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2.952 MB
  • 2024-10-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docx,共(21)页,2.95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dbae9c750faa400bd1a620b9c458b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答案】B【解析】【详解】A、颤藻属于蓝藻类的一种,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

误;B、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水绵是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B正确;CD、颤藻没有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C、D错误。2.研究发现用不含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时,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时,心脏能持续跳动数小时。这

说明Ca2+和K+()A.是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直接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在缺少Ca2+和K+的生理盐水中,心肌收缩不能进行,在含有Ca2+和K+的生

理盐水心肌收缩能维持数小时,这说明Ca2+和K+对于维持心肌收缩具有重要功能。【详解】A、由题意可知,题干中说明的现象并不能体现有Ca2+和K+的作用是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A错误;B、题干信息没有涉及血浆的浓

度,B错误;C、该实验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正确;D、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3.科学家为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以伞藻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地中海伞藻的帽切

去,无法长出同样的帽B.新长出的“帽”形状与“足”的种类有关C.伞藻细胞中的核酸全部在足部D.伞藻通过细胞分化重新长出伞帽【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伞藻由帽、柄(含有细胞质)、足(含有细胞核)三部分组

成,将两种伞藻的帽去除,然后将细圆齿伞藻的柄嫁接到地中海伞藻的足上,结果长出了地中海伞藻的帽;将地中海伞藻的柄嫁接到细圆齿伞藻的足上,结果长出了细圆齿伞藻的帽,说明伞藻的帽形与足的种类有关。【详解】A、若将地中海伞藻的帽切去,由于其足

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长出的帽形不变,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新长出的“帽”形状与“足”的种类有关,B正确;C、细胞中的核酸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伞藻细胞中的核酸存在于足部和柄部,C错误;D、伞藻是单细胞藻类,而细胞分化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的,D错误。4.若下图

表示细胞运输某种物质的过程(不需要能量),下列哪个过程能用该图表示()A.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C.植物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

、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题图分析,图示表示细胞运输某种物

质的过程,该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与题图相符,A正确;B、苯分子进入人皮肤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与题图不

符,B错误;C、植物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与题图不符,C错误;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方式为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与题图不符,D错误。5.兔子

细胞中和兔子体内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分别是()A.纤维素、淀粉B.淀粉、脂肪C.糖原、脂肪D.糖原、胆固醇【答案】C【解析】【分析】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详解】A、纤维素、淀粉

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A错误;B、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B错误;C、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内,是动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而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C正确;D、胆固醇不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它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错误。6.多细胞生物体

细胞间保持功能的协调依赖于信息交流。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携带信息的物质都是蛋白质B.激素(如胰岛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接触进行识别并结合【答案】A【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

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详解】A、神经递质和激素是常见的信号分子,能携带信息发挥调节作用,但是神经递质不都是蛋白质,激素中

如性激素,其本质为固醇,也不是蛋白质,A错误;B、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体液运输,故激素(如胰岛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B正确;C、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

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相邻细胞间可以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D正确。7.溶酶体能与质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的物质。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以催化蛋白质降解B.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溶酶体内的蛋白质由高尔基体合成D.溶酶体对细胞结构完整有重要意义【答案】C【解析】【分析】溶酶体的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

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详解】A、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其中含有蛋白质酶,可以催化蛋白质降解,A正确;B、溶酶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在细胞内被称为“消化车间”,B正确;C、溶酶体内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C错误;D、溶酶体吞噬并杀死侵

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防止细胞裂解,对细胞结构完整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8.下图所示为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细胞中1、2、3处溶液浓度相等B.甲图细胞转变为乙图状态时正在发生质壁分

离复原C.甲图细胞可以转变为乙图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若乙图细胞液泡不再增大,则不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答案】B【分析】1、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2、据图可知:1表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2表示原生质层。【详解】A、从甲图到乙图,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的复原,细胞吸水,因此甲图细胞中1、2、3处溶液浓度关系是3>2

>1,A错误;BC、据图可知,甲图细胞到乙图细胞过程中液泡变大,是因为是由于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过程中主要是水分子的进出,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C错误;D、若乙图细胞液泡不再增大,则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仍然有水分子进出

细胞,D错误。9.如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B.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C.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D.曲线A上的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

最适温度【答案】A【解析】【分析】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

,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高温、过酸、过碱均会使酶失活,但是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变性。【详解】A、在达到最适温度前,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高温会使

酶失活,A错误;B、识图分析可知,曲线B、C对应的酶的最适pH分别为2.0和9.0左右,反映出了不同的酶有不同最适的pH,B正确;C、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左右,呈酸性,与B曲线相似,C正确;

D、曲线A是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点对应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D正确。10.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和③均为磷酸键,其中①水解释放的能量

最多B.②和③都断裂后的产物中有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生物体内各种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来自③的断裂D.形成③所需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也可来源于化学能【答案】D【解析】【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

普通磷酸键,~代表特殊的化学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详解】A、①、②和③均为磷酸键,其中③水解释放的能量最多,A错误;B、②和③都断裂后

的产物中有RNA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C、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所需能量是由③断裂后直接提供,但是②断裂产生的能量也可以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除此外,细胞中还有其他的直接供能物质,C错误;D、③是特殊的化学键,就绿色植物而言,形成③

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即可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D正确。1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三个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②过程需要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C.③过程中CO2和H2O同时生成D.三个过程中①过程释放的能量

最多【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厌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是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详解】A、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②是厌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B正确;C、③过程是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其中二氧化碳在第二阶段产生,水在第三阶段产生,C错误;D、三个过程中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对应图中的③,D错误。12.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

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B.画滤液的细线时不可重复画多次C.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带呈蓝绿色D.可用细砂代替二氧化硅进行实验【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

醇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

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体色素,防止色素被破坏,A错误;B、为使滤纸条上含有较多的色素,画滤液的细

线,一般画2~3次,B错误;C、扩散速度最慢的是叶绿素b,色素带呈黄绿色,C错误;D、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可用细砂代替二氧化硅进行实验,D正确。13.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致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C.“Tpel”可能间接改变了细胞内mRNA的种类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

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

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进行的编程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A错误;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不一定是癌细胞,有可能是衰老或分化的细胞,B错误;C、“Tpel”可能通过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导致细

胞凋亡,C正确;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癌变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错误。14.如图是某生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次级

卵母细胞【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的分配是均等的,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等的;2、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着丝点分裂.解: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由于图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等的,因此是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15.有一个小麦品种能抵抗霜冻(A),但

易感锈病。另一小麦品种能抵抗锈病(B),但不能经受霜冻。这两纯合品种小麦杂交,F2中既能抵抗霜冻又能抵抗锈病的小麦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1/16B.1/9C.1/3D.1/4【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

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两纯合小麦杂交,F1为双杂合子(AaBb),F1自交得F2,F1的配子共有16种组合,产生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其中既能抵抗霜冻又能抵抗锈病的小麦(A-B-)占后代总数的9/16,能稳定

遗传的纯合子(AABB)占后代总数的1/16,在符合性状要求的个体中占1/9。16.下列遗传中,肯定不是红绿色盲病遗传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A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XB

Xb×XBY→XbY,A错误;B、根据B系谱图可确定其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能红绿色盲遗传,如果女儿是红绿色盲,则父亲一定是患者,B正确;C、根据C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

隐性遗传,XbXb×XBY→XbY,C错误;D、根据D系谱图可确定其是隐性遗传,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XBXb×XbY→XbXb,D错误。17.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代表实验的三个不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表示混合,噬菌体侵

染细菌B.②表示搅拌,使DNA与蛋白质分离C.③是表示离心,然后检测悬浮液和沉淀中的放射性D.该组实验可检测到悬浮液的放射性较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理解该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过程,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

验过程,准确判断图中的各步操作,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A、分析实验过程图可知,图中①表示混合,此过程中噬菌体侵染细菌,A正确;B、②表示搅拌,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C、③是表示离心,然后检测悬浮液和沉淀中的放射性,C正

确;D、离心后,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分布在悬浮液中,因此该组实验可检测到悬浮液的放射性较强,D正确。18.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是双螺旋结构,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碱基严格互补配对,配对碱基以氢键连接C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碱基与磷酸基团相连接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基本骨架由磷酸基团与脱氧核糖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

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由DNA的结构特点分析,DNA是双螺旋结构,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A正确;的B、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B正确;C、DNA分子单链中的碱基与脱氧

核糖相连,碱基没有与磷酸基团相连接,C错误;D、DNA分子的两条链在方向上表现为反向平行,且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D正确。19.已知一段信使RNA中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那么

转录这段信使RNA的模板DNA分子中C和T应有()A.12个B.18个C.30个D.24个【答案】C【解析】【分析】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利用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

详解】已知一段信使RNA中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则U+C=18个,模板链中T+C与RNA中A+G相等为12个,非模板链中T+C与RNA中U+C相等为18个,故模板DNA分子中T+C的总数为12+18=30个,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20.下列关

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容易与后天获得性疾病相区分B.成人新发染色体病比青春期发病率高C.提倡近亲结婚和适龄生育属于优生的措施D.甲型血友病和乙型血友病都属于X连锁遗传病【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

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详解】A、多基因遗传病的病因与遗传方式都比较复杂,不易与后天获得性疾病相区分,A错误;B、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但成人的单基因病比青春期发病率高,B错误;C、优生的措施主要有:婚前检查、适龄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

择性流产、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禁止近亲结婚等,C错误;D、X连锁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甲型血友病和乙型血友病等,D正确。21.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复制时,2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B.形成

②时,需沿整条DNA长链进行C.密码子CUU编码③所携带的氨基酸D.②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条④【答案】B【解析】【分析】1、题图分析:①表示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是转录的模板;②表示mRNA,是转录的产物;翻译的模板,其上有密码子能决定氨基酸的种类;③是t

RNA,能够转运氨基酸,另一端有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④表示多肽链,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产物。2、DNA复制DNA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

体条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含ATC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含AUC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苷酸特点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复制边解旋边转录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碱基配对A→T,G→CA→U,T→A,G→CA→U,G→C遗传信息传递DNA→DNADNA→mRNAmRNA→蛋白质实例绝大多数生

物所有生物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详解】A、①为DNA分子,复制时,2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A正确;B、形成②mRNA时,即转录时,DNA上的基因片段发生部分解旋,故该过程不需沿整条DNA长链进行,B错误;C、根据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密码子CUU与③tRNA上的反密码子GAA进行配对,故密码子CUU编码③所携带的氨基酸,C正确;D、一个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条④肽链,故细胞中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多肽链,D正确。22.一种果蝇的突变体

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

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的普遍性是指低等生物、高等动植物以及人都会发生。随机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详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是指基因

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如鼠的黑毛基因可能突变为灰毛、白毛、褐毛基因等,A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知,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基因突变的有害性),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有利性),这说明同一种变异在不同环境

条件下对于生存能力的影响不同,即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B符合题意;C、题中温度不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C不符合题意;D、随机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题意中没有体现,D不符合题意。23.

下图表示来源于四种不同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种生物都可能是单倍体B.若甲图是四倍体,其产生的单倍体可育C.乙图可能是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导致的D.丙和丁杂交,可得二倍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配子发育而来的

个体为单倍体,即四种生物都可能是单倍体,A正确。若甲图是四倍体,其产生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可育的,B正确。乙图可能是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导致的,C正确。丁为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不可育,D错误。24.如图所示

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100%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

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型【答案】B【分析】即使没有环境的诱导,变异也会发生,即变异具有自发性,环境的诱导会增加变异的概率。变异的发生不是因为选择造成的,但变异的发生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即先有了各种类

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最适于环境的变异。【详解】A、杀虫剂只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A正确;B、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能来源于遗传,也可能来源于自身基因突变,B错误;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

个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100%,C正确;D、施用杀虫剂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型,D正确。25.下列关于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障碍D.外来物种入侵不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答案】D【解析】【分析】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详解】A、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基因交流,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

位,A正确;B、可遗传的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障碍,比如多倍体的产生,C正确;D、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影响当地与之有竞争关系

的物种,使某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1分)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图2或图3表示。请据图回答:(1)若A和B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则X是_______________。若C为人体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则其含有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2)若图2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与RNA相比,其特有的碱基n是_______________(写名称)。若图2是ATP

的一部分,则f代表______________,n代表腺嘌呤。(3)若c的结构如图3所示,则连接两个c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可以用_________

_______试剂检测,向煮沸的牛奶中加入该试剂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紫色。C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除与c的______________有关,还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4)除了A、B、C之外,细胞内还有_______________

_(一种生物大分子),它可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和其作用相同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它们都以________________为骨架。【答案】(每空1分,共11分)(1)N和P;Fe(2)胸腺嘧啶;核糖(

3)肽键;双缩脲;会;数目、种类、排列顺序(4)糖原;淀粉;碳链【分析】一分子ATP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肽链

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详解】(1)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故X表示N和P;人体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有的微量元素是Fe。(2)DNA含有的碱

基有A、T、C、G、RNA含有的碱基有A、U、C、G,则与RNA相比,其特有的碱基n是T胸腺嘧啶;一分子ATP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则f代表核糖,n代表腺嘌呤。(3)c为氨基酸的结构简式,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C蛋白质,C蛋白质可用双缩脲

试剂检测,煮沸的牛奶失去空间结构,但肽键并没有被破坏,故煮沸的牛奶依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C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有: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4)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多糖。可

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的多糖是糖原。在植物细胞中淀粉也作为储能物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27.(14分)为了探究外界因素与蜜柑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在4月、6月测定了某地晴朗天气下蜜柑

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A图)和胞间CO2浓度(B图)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蜜柑叶肉细胞表观光合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2)影响蜜柑叶片间CO2浓度大小的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与叶片的________(结

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3)在4月晴天的11:00~13:00,蜜柑叶片表观光合速率下降,据图分析,此时蜜柑叶片表观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胞间CO2浓度________(填“升高”

或“下降”),总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4)在6月晴天的11:00~13:00,蜜柑叶片胞间CO2浓度明显上升,但表观光合速率却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时叶绿体的ATP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________影响有关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

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________受损,进而影响了表观光合速率。此时,采用向叶片喷雾的方法,则可有效提高蜜柑的表观光合速率。【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叶绿体、线粒体(2)气孔;大气CO2浓度、环境温度、光强度(3)下降;降低(4)

温度;类囊体(基粒)【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小问1详解】表观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其中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相关,细胞呼吸与线粒体相关。【小问2详解】叶片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二氧

化碳,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叶片胞间CO2浓度大小,环境温度、光强度等会影响蒸腾作用从而影响气孔的开放度而影响二氧化碳供应。【小问3详解】据图B分析,在4月晴天的11:00~13:00,温度较高,

部分气孔关闭,导致蜜柑叶片胞间CO2浓度下降,使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速率减慢,使叶片的总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小问4详解】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依题意,在6月晴天的11:00~13:00时

,蜜柑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明显上升,但净光合速率却显著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呼吸速率增加,叶绿体中的ATP产生于光反应阶段。若此时叶绿体中的ATP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高温导致酶活性下降,另一方面可能是高

温导致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受损,进而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28.(12分)某种品系鼠毛色中黑色与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下:杂合组合一:黑色×黑色→黑色杂交组合二:白色×白色→白色杂交组合三:黑色×黑色→黑

色:白色=3:1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杂交组合___________(填“一”、“二”或“三”)可以判断鼠毛色的显隐性关系,其依据是______。(2)杂交组合二亲本白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若杂交组合三的F1中的黑色鼠随机交配,则F

2黑色鼠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_________(填“减数分裂”或“受精作用”)过程中。【答案】

(每空2分,共12分)(1)三;杂交组合三中黑色和黑色个体杂交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据此可判断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2)YY和Yy;1/2(3)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

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1)由杂交组合“三”可判断鼠毛色的显隐性关系,即杂

交组合三中黑色和黑色个体杂交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据此可判断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2)由于白色为隐性性状,因此,杂交组合二亲本白色鼠的基因型是yy。根据杂交组合三后代表现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其F1中的黑色鼠的基因型为YY和Yy,且二者的比例为1∶2,该黑色群体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

Y∶y=2∶1,因此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黑色鼠个体的比例为1-×1/3×1/3=8/9,黑色纯合子的比例为2/3×2/3=4/9,可见黑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4/9)÷(8/9)=1/2。(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即分离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起作用。29.(13分)甲图表示某雄性动物某一器官中细胞分裂(包含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示意图像,乙图表示其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含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细胞②属于______分裂,细胞中有_______个四分体,核DNA分子有______个;表示减数

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是细胞。(2)图乙虚线代表;图甲细胞③与图乙虚线_____段对应,细胞④与图乙虚线_______段对应,图乙中发生ff'的变化的原因是。(3)哺乳动物的性腺中有许多原始生殖细胞,在睾丸中有许

多______,雌性中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子细胞叫。【答案】(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3分)(1)有丝;0;8;③(2)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的变化曲线(2分);CD;EF;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2分)(3)精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2分)【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细胞①~⑩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一次分裂中期、减数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末期、减数一次分裂后期、减数二次分裂后期、减

数二次分裂前期。【详解】(1)识图分析可知,图甲细胞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中有染色体4条,核DNA分子有8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四分体的出现,因此四分体数量为0;甲图中③细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属于减数第一次分

裂的中期。(2)识图分析可知,图乙中虚线在BC段斜线上升,发生了核DNA的复制,而后在整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数量发生两次减半,因此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甲中③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乙中虚线

CE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因此③细胞与图乙虚线CD段对应,图甲中细胞④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乙中E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其中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因此细胞④

与图乙虚线EF段对应,图乙中实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中发生ff'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3)根据题意,哺乳动物的性腺中有许多原始生殖细胞,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有许多精原细胞,雌性动物卵

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