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8 页
  • 大小 772.500 K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5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38)页,77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d98a637b0449281a19a94cb6920fe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瓦房店市高级中学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物质中可以用32P标记的是A.核苷酸B.氨基酸C.脂肪酸D.丙酮酸【答案】A【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

、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解】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为C、H、O、N、P,A符合题意;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

成元素是C、H、O、N,有的R基上含有S,B不符合题意;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小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是C、H、O,C不符合题意;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产物,组成元素为C、H、O,D不符合题意。故选A。2.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3(VD3),活化的VD3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离子。

对于因缺乏VD3引起缺钙的人群来说,为缓解缺钙这一状况,下列做法不应选择的是()A.适量进行日光浴B.增加室外活动C.补充适量鱼肝油D.补充胡萝卜素【答案】D【解析】【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化学本质分类功能储藏脂类脂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

用结构脂类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调节脂类固醇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

衡【详解】由题目所给信息“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3(VD3)”可推出适量进行日光浴和增加室外活动都能缓解缺钙这一状况,AB不符合题意。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3(VD3),C不符合题意。胡

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不能转化为D3(VD3),D符合题意。【点睛】不知道鱼肝油里含有维生素D3(VD3)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3.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和功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①~⑥代表

的结构,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图中的初级溶酶体起源于内质网,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有联系C.图中吞噬体的形成和④线粒体的细胞内消化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的合成受到结构⑥中有关基因的控制【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

中①表示高尔基体,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溶酶体,④表示自噬体,⑤是核仁,⑥是细胞核。【详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图中⑤核仁没有膜结构,A错误;B、图中的初级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B错误;C、图中吞噬体的形成和④的细胞内消化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错误;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有关基因的控制,D正确。故选D。【点睛】4.如图所示,某些植物细胞利用①把细胞内的H+运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②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下叙述正确的

是A.①和②的化学本质不同B.①和②的空间结构相同C.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蔗糖分子无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以ATP为能源主动将H+运输出细胞,说明①为载体蛋白,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推动H+

和蔗糖的吸收,该过程并没有消耗能量,但需要②载体。【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①②均为载体蛋白,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A错误;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①②的功能不同,故可推测其结构也不相同,B错误;根据图示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由图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而细胞外和细胞内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又可推动H+和蔗糖的吸收,氧气浓度可影响H+外运,进而影响细胞外和细胞内H+浓度差,从而影响蔗糖的吸收,故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蔗糖分子有影响,D错误。故选C。5.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

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D.蔗瑭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

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单糖才能运输,并且也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详解】A、单糖转运至薄壁细胞,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A错误;B、从

伴胞到筛管细胞的运输,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的,不消耗能量,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B错误;C、分析图解,位于筛管分子的蔗糖水解后,使得此处的蔗糖浓度降低,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C正确;D、载体具有专一性,运输单糖的载体不能运输蔗糖,D错误。故选C。6.合理膳食是人们关

注的热点话题。下列有关健康饮食的观点,错误的是A.青少年要积极锻炼,合理营养B.和吃熟鸡蛋相比,吃生鸡蛋更不容易消化而且很不卫生C.身体疲惫时服用核酸类保健口服液,可明显增强免疫力D.正常人过多摄入糖类,可导致肥胖

【答案】C【解析】【分析】1、高温能杀菌消毒,也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失活。2、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高。【详解】A、青少年要积极锻炼,合理营养,A正确;B、高温能灭菌,且能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

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和吃熟鸡蛋相比,吃生鸡蛋更不容易消化而且很不卫生,B正确;C、服用核酸类保健口液时,核酸会被分解,因此不会明显增强免疫力,C错误;D、细胞中的葡萄糖在富余时,可以转变成脂肪,故正常人过多摄入糖类,可导致肥胖,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7.“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药花的诗句。下列有关芍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的功能不同B.它们都含有DNA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D.它们中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1)结构

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

: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

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详解】A、芍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的功能不一样,A正确;B、细胞质基质中不含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B错误;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它们都含有多种酶,C正确;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可发生很多生化反应,代谢旺盛,含有大量自由水,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

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

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

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

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单色光,因变量是释放的O2的量(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故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正确;加入NaHCO3溶液是为光合作

用提供CO2,B错误;相同条件下,白光下比单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强,因此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C正确;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点睛】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要想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先要研究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合成有

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9.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B.“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C.

“低温、干燥、无02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露田,晒田”,能为根系提供更多O2,促进细胞呼吸,有利于根吸收无机盐【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

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

生乳酸。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光照强弱的控制;(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5)CO2的供应(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详解】A、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

细胞液浓度,植物体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无法吸水,最终因失水过多而死亡,A正确;B、正其行,通其风,可以增加植物间的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流通,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有利于植物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C、种子在入库贮藏以前,都要晒干,并且把种子贮藏在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中,这样做

的目的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C错误;D、“露田,晒田”,增加土壤的通气量,能为根系提供更多O2,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D正确。故选

C。【点睛】10.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解析】【详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由此推知葡萄酒酿制期间,

酵母菌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B、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CD、ADP+Pi+能量ATP,C错误、D正确。故选D。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

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C.同一生物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一般相同D.细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凋亡是非正常生命现象【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细胞的凋亡考查,梳理细胞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细胞的凋亡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

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A正确;细胞增殖使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系统,二者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B正确;由于同一生物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分化而来的,因此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均相同,C正确;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D错误.12.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B.组成成分中含mRNA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答案】A【解析】【详解】A.遗传信息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

核糖体,A正确;B.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rRNA和蛋白质,B错误;C.真核生物核糖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识别基因启动子的是RNA聚合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错误。故选A。【定位】核糖体【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的功能、组成成分、

分布,要求学生熟悉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并能联系基因的表达,可正确解题。13.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参与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的加工与运输B.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C.细胞膜对物质运输的选择与其上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D.线粒体聚集在细菌鞭毛基部便于提供能量【答案

】D【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

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为分泌蛋白,结合以上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知,高尔基体能参与胰岛B细胞内的胰岛素的加工和

运输,A正确;B、原核细胞没有核仁,故其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正确;C、根据载体的专一性可知,细胞膜对物质运输的选择与其上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C正确;D、细菌为原核生物,其内没有线粒体,D错误。故选D。【点睛】14.将

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答案】C【解析】T1时

加入酶C,A物质浓度降低,B物质浓度增加,说明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题图显示: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A物质含量减少导致,C错误;曲线是在

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15.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

素带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叶绿体中色素为脂溶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A正确;B、花青苷为水溶性,可用水做层析液,B正确;C、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

片含有紫红色的大液泡,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可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C正确;D、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错误。故选D。【定位】色素,提取,质壁分离和复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知识。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信息脂溶性和水溶性来判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1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A.

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

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答案】D【解析】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

强度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它因素,D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

CO2浓度【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突变型水稻叶片有两个特点:叶绿素含量低,而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图中P点是个转折点,P点前光照强度低,突变型光合速率低,P点后光

照强度高,突变光合速率高,需正确分析其原因。17.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所示条

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5mg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答案】C【解析】【详

解】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故A错误。.B、b点时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故B错误。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

净吸收量为(10×9-5×15)=15mg,故C正确。D、适当提高CO2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会适当增加,则图中b点左移,c点右上移,故D错误。故选D18.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

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详解】A、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即配子只含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B、由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

中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别之分,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的性别也不一定由性染色体决定,因此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C错误;D、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D正确。故选C。19

.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

体畸形者【答案】A【解析】【分析】产前诊断是指在出生前对胚胎或胎儿的发育状态、是否患有疾病等方面进行检测诊断,常见的方法有B超检查、羊膜穿刺和基因诊断等。【详解】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A正确;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则胎儿的

核型可能发生了异常,需要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B错误;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因此需要进行细胞检查,C错误;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还可能是先天性遗传病,因此需要进行细胞检查,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了解人类遗传病以及预防遗传病的几种方式,明确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的原理,结合题干提示分析答题。20.枯草杆菌具有不同类型,其中一种类型能合成组氨酸。将从这种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培养不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结果获得了活的能合成组氨

酸的枯草杆菌。这种物质可能是()A.DNAB.多糖C.组氨酸D.多肽【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而基因位于DNA上。将从这种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到培

养基中,培养不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结果获得了活的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这说明获得的枯草杆菌中含有能够控制合成组氨酸的基因,所以该物质为DNA。即A正确。故选A。【点睛】21.已知某作物晚熟(W)对早熟(w)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含早熟基因的花

粉有50%死亡,且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现有一株纯合晚熟抗病个体与一株早熟感病个体,杂交得F1,取其中所有晚熟感病个体自交,所得F2表现型比例为()A.9∶2∶3B.4∶2∶2∶1C.16∶8∶2∶1D.10∶5∶2∶1【答案】D【解析】【分析】一株纯合晚熟抗病个体WW

rr与一株早熟感病个体wwRr,杂交得F1,其中晚熟感病个体的基因型为:WwRr。【详解】F1中晚熟感病个体的基因型为:WwRr,含早熟基因的花粉有50%的概率死亡,故产生的雌配子中:W:w=1:1,雄配子中W:w=2:1,则后代中晚熟:

早熟=5:1;又因为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故后代中感病Rr:抗病rr=2:1,即后代中:晚熟感病:晚熟抗病:早熟感病:早熟抗病=10:5:2:1。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F1产生的雄配子中W:w=2:1;根据纯合感病个体不能存活可知,后代中感

病:抗病=2:1。22.人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因为这两种细胞内()不同。A.tRNAB.rRNAC.mRNAD.DNA上的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细胞和肌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

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所含的m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详解】A、神经细胞和肌细胞中转运RNA的种类相同,A错误;B、神经细胞和肌细胞中核糖体的结构相同,即相同的rRNA,B错误;C、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

因此两者所含mRNA的种类不同,C正确;D、同一个人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两者的核基因种类相同,D错误。故选C。【点睛】23.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

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详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B

、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C、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以及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24.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

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

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在高中生物试题中常见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学生应掌握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优点。【详解】生长素

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当二者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因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对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相应的效果,所以可以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

剂进行诱导,A正确;幼苗乙与幼苗丙的形成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此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因此需要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B正确;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配子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乙与丙的基因

型为XX或YY,因此雄株丁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X、YY,C错误;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不会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雄株乙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减数分裂,因此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育种方式及其所遵循的原理

,要注意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育种,此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另外需要明确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25.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

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D【解析】

【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

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

,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该细胞的亲本A

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故选D。【点睛】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考生要

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2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2型蛋白

占的比例为()A.1/3B.1/4C.1/8D.4/9【答案】D【解析】【分析】二聚体蛋白由N1和N2随机组合形成,所以形成的二聚体蛋白有N1N1、N1N2、N2N2三种。【详解】由于A1和A2的表达产物为N1和N2,且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

所以表达产物中N1∶N2=1∶2。因此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2型蛋白占的比例为1/3×2/3×2=4/9,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7.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区段,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A.b≤

0.5B.b≥0.5C.胞嘧啶为a﹙1/2b-1)D.胞嘧啶为b﹙1/2a-1)【答案】C【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

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

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由题意可知,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所以该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a/b,因此胞嘧啶c=(a/b-2a)×1/2=a(1/2b-1)个。故选C。2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B.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

模板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答案】B【解析】【详解】一种氨基酸对应有一种至多种密码子决定,A错。HIV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以逆转录生成DNA,B正确。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生成RNA和翻译合成

蛋白质,C错。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互补的RNA,但转录是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的,D错。【点睛】明确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是解题关键29.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要经过加工才能与核糖体结合发挥作用: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

的mRN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过程需要非蛋白质类的酶参与。而且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发挥完作用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基因可参与生物体多个性状的控制B.催化某些

初始RNA剪切过程的酶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C.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是核糖体内完成的D.mRNA的合成与降解是细胞分化的基础,可促进个体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或RNA。2、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详解】据题意可知,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因此一个基因可能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而题中说“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类的酶

参与”,则这些mRNA的剪切由RNA催化完成,这些作为酶的RNA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B正确;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因此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则其剪切、加工也应在细胞核内完成,C错误;据题意可知,大

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说明mRNA的产生与降解是细胞分化的基础,可促进个体发育,D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了与转录翻译有关的mRNA的剪切和加工的相关知识,属于信息题,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

和理解能力。【点睛】认真审题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题中“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类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等,都能从题干中找

到解题的答案。30.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遗传的现象只存在于某些动物的生命活动中B.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会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C.DNA分子存在甲基化现象,但是其他大分子不会发生甲

基化D.表观遗传的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答案】B【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机制在特定的时间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细胞分裂、分化以及代谢等生命活动。研究发现,组成染色体的DNA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修饰,可使

相关基因处于“关闭”或“打开”的状态,从而影响其对性状的控制。【详解】A、表观遗传现象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A错误;B、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会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B正确;C、DNA分子和蛋白质均存在甲基化现象,C错误;D、表观遗传的

性状,也可以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故选B。31.关于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在进化上更占优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真核生物有核膜,使遗传物质更易保持稳定②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可为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③真核生物有众多细胞器,生命活动更复杂,适应

环境能力强④真核生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⑤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使基因表达的效率更高⑥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⑥D.①③⑤⑥【

答案】B【解析】【分析】真、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核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遗传物质DNA举例蓝藻、细菌等真菌,动、植物【详解】①真核生物有核膜,遗传物质有独立的空间,使遗传物质更易保持稳定,①正确;②真核生物不一定能进行有氧呼吸

,如蛔虫,②错误;③真核生物有众多细胞器,代谢活动进行的更精细,生命活动更复杂,适应环境能力强,③正确;④真核生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其子代有更强的变异性,进而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④正确;⑤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但这不会使基因表达的效率更高,⑤错误;⑥真

核生物不都是多细胞生物,如酵母菌,⑥错误。故选B。32.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C.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编码BAX蛋白属于原癌基因,而ABCG2蛋白的基因不属于原癌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1)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详解】A、癌细胞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故和肿瘤干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有差异,A正确;B、肿瘤干细胞

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均为耗能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正确;C、用ABCG2抑制剂使姜黄素的排出受限,而姜黄素会诱发凋亡蛋白高表达。故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C正确;D、BAX蛋白为凋亡蛋白,与细胞凋亡有关,故控制其合成的

基因不属于原癌基因,D错误。故选D。【点睛】33.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与c~d过程相比

,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秋水仙素处

理前的曲线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从秋水仙素处理到d点前为单倍体细胞不完整的有丝分裂,d点以后为染色体数加倍后的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所以e~f过程中细胞内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A

错误;B、与c~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核DNA数目的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B错误;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后的前期,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e点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D正确。

【点睛】1.分析曲线图可知,秋水仙素处理前的曲线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从秋水仙素处理到d点前为单倍体细胞不完整的有丝分裂,d点以后为染色体数加倍后的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ab段包括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时期,cd段包括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的

前、中、后时期,de段为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ef段包括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时期,gh段为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2.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的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后期的着丝点分裂,故可使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并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后期。34.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牵牛花朵做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B.图中a、b过程可同时进行,也能够发生在原

核细胞中C.牵牛花在傍晚时细胞内CO2浓度高,花色为红色D.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答案】D【解析】牵牛花朵有大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已不再进行有丝分裂,不可以做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A错误;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在真核细胞中它们不是同时进行的,B

错误;清晨,牵牛花经历了一个晚上,由于没有光,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清晨的牵牛花含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牵牛花中的花青素显红色,C错误;据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35.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

同B.+RNA的作用是传递遗传信息C.过程②需要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RNA和+RNA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答案】D【解析】由于-RNA和+RNA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所以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

同,A正确;据图可以看出,+RNA通过③过程把遗传信息传给-RNA;+RNA通过②过程把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B正确;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②(翻译)过程时需要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C正确;由图可知,只有+R

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因此只有+RNA可与核糖体结合,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学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中各过程,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36.如图

为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分布示意图,将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ABCB.AaBbC.abD.AaaaBBbb【答案】B【解析】ABC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1个,即含有1个染色体组,不可能是该植物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A错误;AaBb中控制

同一性状的基因有两个,即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可能是该植物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B正确;ab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1个,即含有1个染色体组,不可能是该植物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C错误;AaaaBBbb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4个

,即含有4个染色体组,不可能是该植物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D错误。37.如图是育种工作者的育种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B.秋水仙素能促进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野生

二粒小麦为二倍体,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D.此育种过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与二倍体山羊草杂交,获得杂种,由于该杂种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高度不

育。利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变成四倍体二粒小麦。该育种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为染色体变异。【详解】A、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于不同

的物种,A错误;B、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C、野生二粒小麦属于四倍体,C错误;D、此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故选D。38.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

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

,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以核糖体为合成车间,在有关酶、能量(ATP供能)及其他适

宜条件(温度、pH)作用下合成多肽链。【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不需要进行标记,①错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

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DNA和mRNA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tRNA、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②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

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9.已知生物的性别决定: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是()A.家蚕中雄、雌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比例下降B.家蚕中雄、雌比例上升,人类中

男、女比例上升C.家蚕中雄、雌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比例下降D.家蚕中雄、雌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比例上升【答案】A【解析】【分析】ZW型性别决定类型中,由于存在隐性致死基因(如a),则致死个体有ZaZa、ZaW;XY型性别决定类型中,

由于存在隐性致死基因(如a),则致死个体有XaXa、XaY。【详解】由于存在隐性致死基因(如a),ZW型性别决定类型中,致死个体有ZaZa、ZaW,雄性个体中ZaZa由于需要同时具有两个a基因,因此致死概率较低,而雌性个体ZaW致死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家蚕中雄、雌比例上升;相反,由

于存在隐性致死基因(如a),XY型性别决定类型中,致死个体有XaXa、XaY,雌性个体中XaXa由于需要同时具有两个a基因,因此致死概率较低,而雄性个体XaY致死概率相对较高,因此人类中男、女比例下降。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40.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蜴,当人类

在这一地区引入一种褐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区域,绿色蜥蜴被迫迁移到树上生活。研究发现仅仅经过20代的繁衍,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B.环境改变导致绿色

蜥蜴突变,从而形成适合在树上生活的护趾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代的繁衍已经进化形成新物种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不

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但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A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只是把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这种变异选择出来,B错误;C、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不一定形成了新

物种,C错误;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有利于他们在树上生活,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二.填空题4

1.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间期包括G1、S和G2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M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分裂期即M期)。图乙表示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

在____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的时期是_________期。(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G1SG2M时长(h)3.47.92

.21.815.3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5)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6)如图丙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鼠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答案】(1).G1→S

→G2→M(2).中心粒(3).后(4).前、中(5).G1(6).G2期和M(7).S(8).7.4(9).③②④①(10).③④【解析】【分析】分析甲图: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

;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乙图:左侧峰值表示DNA含量为2的细胞,表示图甲中的G1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DNA含量为4的细胞,表示图甲中的G2和M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1)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

: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

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1)一个完整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

及分裂期(M期),因此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为G1→S→G2→M。(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由细胞两极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在M期的后期,由于染色体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

和中期,含有姐妹染色单体。(3)图乙左侧峰值表示DNA含量为2的细胞,表示图甲中的G1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DNA含量为4的细胞,表示图甲中的G2和M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S期细胞。(4)加入过量胸苷,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需要经历的时间为2

.2+1.8+3.4=7.4h。(5)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是有丝分裂后期,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是有丝分裂前期,③中心体发生倍增发生在间期,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在有丝分裂中期,所以依次顺序是③②④①。(6)①中心体在间期复制,①正确;②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②正确

;③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能形成细胞板,③错误;④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布于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该图象不会发生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④错误;⑤分裂结束,形成2个子细胞,⑤正确。故选③④【点睛】本题考察了有丝分裂的过程,细

胞周期的概念,识记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2.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

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标3H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s、7s、15s、30s、60s、120s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

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1)以标3H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1个双链DNA

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_______个。(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

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中,与60s结果相比,120s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

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除少数病毒外,所有生物的DNA都由4种相同的碱基组成,试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2).5200(3).2(4).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5).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6).短链片段连接成长链片段(7).在实验

时间内细胞中均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8).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解析】【分析】DNA的复制: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

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解】(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所以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2)一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

,其中胸腺嘧啶350个,则胞嘧啶有1000-350=650个,若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相当于新合成23个DNA分子需要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8×650=5200个,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复制4次后含最初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2个。(3)酶作为生物催

化剂,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NA分子中G与C的比例越高,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所以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4)图

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时有些短链片段连接成长链片段,所以短链片段减少了。而在实验时间内细胞中均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的实验结果能证明冈崎假说的正确性。(5)除少数病毒外,所有生物的DNA都由4种相同的碱基组成的这说明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点睛】熟知DNA复制的过程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掌握DNA的结构特点以及DNA复制的有关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43.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因此在____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DNA片段电泳分离法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

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

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答案】(1).10

(2).减数(3).染色体组(4).卵细胞(5).紫粒亲本和白粒亲本均为杂合子(6).aaRr/Aarr(7).单倍体籽粒的表现型为白色,基因型为ar;二倍体籽粒胚的表型为紫色,基因型为AaRr(8).G和H杂交;将所得F1为母

本与S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解析】【分析】1、单倍体生物是由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其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2、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

色,则紫色的基因型为A_R_,白色的基因型为Arr、aaR、aarr。【详解】(1)玉米(2n=20)的正常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所以其配子中含有10条染色体。由于配子发育而成的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10

条,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单倍体玉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染色体组。(2)①从图2结果可以看出,F1单倍体胚与普通玉米母本所含DNA片段相同,所以可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普通玉米的卵细胞发育而来。②玉

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是3:1:3:1的变式。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紫粒玉米和白粒玉米均为杂合子。推测紫粒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

,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或aaRr。③由于单倍体的胚是由普通玉米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而母本是普通玉米白粒aarr,所以单倍体基因型为ar,表现为白粒。则二倍体基因型为AaRr,表现型为紫粒。(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

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其育种流程应为:用G和H杂交获得种子,再与突变体S杂交得到单倍体,再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得到的植株细胞中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从而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染色体变异、基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

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4.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体毛颜色的基因A(黄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当其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早期胚胎的细胞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

小体,这种失活是随机的。某一个细胞的X一旦失活,由这个祖先细胞分裂的所有的后代细胞中该X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从而使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上表现嵌合性,即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伴性基因表达,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本的伴性

基因表达,从而使杂合雌性表现为嵌合的黄底黑斑猫。(1)组成巴氏小体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通常可以依据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的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该有__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过程受阻。(3)若用一只黄底黑斑猫和另一只黑猫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___________。【答案】(1).蛋白质(2).DNA(3).雄性中没有巴氏小体,雌性中有1条巴氏小体(4).2(5).转录(6).黄底黑斑雌性:黑色雌性:黄色雄性:黑色雄性=1:1:1:1【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染色体变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然后结合题干和题图信息利用遗传规律解答。【详解】(1)由题意知,巴士小体是由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的,因此巴士小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由体液和题图可知,正常雄性刺毛鼠体细胞中没有巴

氏小体,正常雌性刺毛鼠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螺旋形成巴士小体,所以雌性个体有1个巴氏小体,因此可以通过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刺毛鼠的性别。(2)由题意知,当其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在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

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士小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刺毛鼠体细胞中含有3条染色体,因此细胞核中应有2个巴士小体;巴士小体由于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使DNA的转录过程受阻,因此巴士小体的基因不能表达。(3)黄底黑斑猫的

基因型为XAXa,则黑猫的基因型为XaY,杂交,子代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底黑斑雌性:黑色雌性:黄色雄性:黑色雄性=1:1:1:1。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