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时作业(选修下册)基础过关训练5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5.608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选修下册)基础过关训练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选修下册)基础过关训练5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选修下册)基础过关训练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1.6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语文课时作业(选修下册)基础过关训练5.docx,共(5)页,25.60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c24547977aef59c296e74f6ca38dab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基础过关训练5蜀相[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丞相皇鹂襟怀柏森森B.斑斓千载樊笼瓜州渡C.茂盛繁蜜顿挫大散关D.衡量寤寐悲惋伯仲间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映阶碧草自.春色天生丽质难自.弃(2)三顾.频烦天下计君臣相

顾.尽沾衣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

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闻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4.下列句子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

根据下面语境填空(默写)。(1)《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4)《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

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5)《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6)《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能力提升]一、课内细读阅读《蜀相》,完成6~7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

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6.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名。“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B.“映阶”二句是

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犹频繁,多次。“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的计策。“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济”是扶助。D.“出师”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

己。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旷世雄略,“老臣心”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

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民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二、课外拓展(一)阅读陆游的《书愤》,完成8~10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

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事艰”即世事的艰难,暗指宋朝内部投降派对抗金事业的阻挠。B.“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之意,诗中因为平仄、韵律、情感表达等需要,往往采用倒置语序,本句即为一例。C.“塞

上长城”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语出《南史·檀道济传》。D.“伯仲”原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这句的意思是说,千年以来谁也不能跟我们陆氏兄弟相比。9.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写于作者61岁时,大意是追述诗人早年的抱负,并

抒发壮志未酬而产生的失落之感,感情低沉哀怨。B.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早岁”,后四句写现在,前后对比,感情强烈。C.颔联两句追述了宋军两次胜利的战斗,也是诗人收复中原之志的具体化,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并收复失地。D.

本诗颈联和尾联各用一个典故,生动而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陆游诗善于用典的特点。10.对下列诗句中的“空”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让景物具有了

浓情,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春色,却无人欣赏。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空”字写尽了古代繁荣和今时萧条之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感叹之情。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空”字写出了年

华已逝报国无时,一切成空,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空”,沉痛之极。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11~12题。临高台萧衍①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

一色。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临高台沈约②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注】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②沈约:

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济县西)人,与萧衍同属“竟陵八友”。1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

到远方的情人身边。C.沈诗颈联以自问自答方式对情人之所在做了明白的交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排解的忧思和无可奈何的情绪。D.两首诗的结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情人的相思,这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诗歌的穿透力。12.同为登高怀人,两首诗歌的情感却有一定的差别。请你结合诗句谈一谈。答

:(三)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13~15题。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①王维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②。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钱起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③。【注】①钱少府:指诗

人钱起,时任蓝田尉。蓝田:地名,近长安,王维在蓝田有辋川别业,第三句“山中”即指此处。②蕨:一种野菜。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③巘:yǎn,山峰。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两句描写春天的夜晚一片生

机盎然,富有动态美。B.王诗六句,依次写了现在、过去、未来,时空转换自然,作者情感也寄寓其中。C.题目中“酬”字表明钱诗是对王诗的应答,两首诗内容相关,所押的韵也相同。D.“谁觉花源远”用了反问的手法,表现今宵竹林下有如世外桃源般的恬适安

宁。14.钱诗“山月随客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山月”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感情,明月“随”客人赴约,更助主人“兴不浅”。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B.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C.日暮东风怨

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D.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15.两首诗都写了春夜相聚时的景象以及对此的喜爱,但也有不同点,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答:16.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王诗中的“时闻隔林犬”、钱诗中的“莺啼”都写了声音,文学作

品中对声音的描写往往能营造某种意境。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到声音的就有“①,响穷彭蠡之滨;②,声断衡阳之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借助声音营造奇幻瑰丽的梦境:“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③,④。”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有两句描写声音的句子营造出静谧、闲适而

充满田园生活气息的意境,这就是“⑤,⑥”。①②③④⑤⑥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