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3 化学实验的装置与操作分析-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614.839 K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热点3 化学实验的装置与操作分析-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热点3 化学实验的装置与操作分析-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热点3 化学实验的装置与操作分析-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热点3 化学实验的装置与操作分析-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doc,共(10)页,614.83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c208f156a1fb9ec5ef186eb231044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热点3化学实验的装置与操作分析【命题规律】主要考查内容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

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备考建议】2021年山东高考备考应重点关注高考常用教材实验派生、发展出来的内容,注重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常用仪器识别、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及实验事故处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新课标Ⅱ】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

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B.KCl、MgSO4C.KCl、CaCO3D.MgSO4、NaCl【答案】B【解析】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

透明溶液,则不含CaCO3,排除C选项;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可确定含有钾元素,即含有KCl;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应含有MgSO4,综合以上分析,混合物由KCl和MgSO4两种物质组成,故选

B。2.【2020新课标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稀氨水2C.NO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能够发生喷泉实验,需要烧瓶内外产生明显的压强差;产生压强差可以通过气体溶

于水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发生反应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据此分析。【详解】A.由于硫化氢气体和盐酸不发生反应且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烧瓶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B.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C.一氧

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D.二氧化碳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实验,D错误;故选B。3.【2020年山东新高考】实验室中下

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冷水贮存白磷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答案】D【解析】A.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然,且密度比水大,常保存在冷水中,A正确;B.浓硫酸有吸水性且

不与SO2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2,B正确;C.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C正确;D.K燃烧有K2O2、KO2生成,K2O2、KO2和CO2反应产生O2助燃,所以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D错误。答案选D。4.(2021·江西吉安市·高三期末)下列实验各自

对应的装置设计与安装都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乙烯的除杂B.证明液溴与苯的催化反应是取代反应3C.石油的分馏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答案】B【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与乙烯反应,不能用于制取乙烯的除杂,故A错误;B.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溴发

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化氢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不溶于硝酸),因此常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溴化氢的生成,证明溴和苯能发生取代反应,为了排除挥发的溴蒸气对溴化氢检验的干扰,应在检验之前先使其通过四氯化碳(溴蒸气易溶于四氯化碳,溴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故B正确

;C.石油的分馏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且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故C错误;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导气管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否则易产生倒吸现象,故D错误;答案为B。5.(2021·湖北高三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

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B.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刻度的变化C.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氨气时也不需要湿润D.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答案】D【详解】A.NaOH与石英加热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

NaOH+SiO2=Na2SiO3+H2O,故A错误;B.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故B错误;C.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湿润,否则对待测液有稀释作用,而检测氨气时需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显碱性,故C错误;D.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

于蒸馏烧瓶支管口,这样温度计测得的才是将被冷凝的蒸汽温度,故D正确。故选D。46.(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期末)下列做法不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将实验中使用剩余的金属钾块放回原试剂瓶B.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时,加入浓盐酸后再加热C.用碱液吸收卤化氢尾气时,使用倒置漏斗或球形干燥

管D.将分别盛放氯酸钾和乙醚的试剂瓶同橱分层存放【答案】D【详解】A.钾是活泼金属能与水、氧气等反应最终会生成强腐蚀性的KOH,因此剩余的金属钾要放回原试剂瓶保存,故A不选;B.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时,应先将

浓盐酸注入烧瓶后再加热,先加热再加盐酸会使烧瓶炸裂,故B不选;C.卤化氢极易溶于水和碱,直接将导管通入碱液中会引起倒吸,为防止倒吸应使用倒置漏斗或球形干燥管,故C不选;D.氯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而乙醚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醚蒸汽遇到氯酸钾可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危险,因此两者应分厨存放,故

D选;故选:D。7.(2021·山东青岛市·高三期末)实验室加热固体使其分解时,下列仪器不可能用到的是A.B.C.D.【答案】D【详解】A.仪器的名称为坩埚,实验室加热固体使其分解时,一般用于加强热使固体分解或加热灼烧固体,实验室加热固体使其分解时可能用到坩

埚,故A不符合题意;B.仪器的名称为试管,实验室加热固体使其分解时,可能用到试管,例如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用到了试管,故B不符合题意;C.仪器的名称为泥三角,用于支撑坩埚,实验室加热固体使其分解时

,可能用到泥三角,故C不符合题意;D.仪器的名称为蒸发皿,是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的器皿,实验室加热固体使其分解时一般不使用蒸发皿,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8.(2021·山东青岛市·高三期末)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且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5A常温下,用pH计测定CH3CO

ONH4溶液的pHpH计读数为7.0CH3COONH4属于强电解质,不水解B常温下,将铁片加入过量浓硝酸中铁片溶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呈棕黄色浓硝酸将Fe氧化为Fe3+,硝酸还原为NO2C用铂丝棒蘸取待测溶液做焰色实验火焰显黄色待测溶液中含有Na+,不含K+D用两支试管取0.1mol·L﹣

1酸性KMnO4溶液各2mL,分别加入5mL0.1mol·L﹣1和0.2mol·L﹣1H2O2溶液两试管溶液均褪色,且加0.2mol·L﹣1H2O2的试管中褪色更快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答案】D【详解】A.CH3CO

ONH4属于弱电解质,pH=7.0是因为醋酸根和铵根水解程度相差不大,水解产生的H+和OH-相互抵消,故A错误;B.冷的浓硝酸会使铁钝化,阻碍进一步反应,所以铁片不会溶解,故B错误;C.K+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其是否含有,故C错误;D.双氧水浓度不同

导致颜色不一样,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D正确;故选D。9.(2021·湖北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

热,再加入银氨溶液,静置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B取5mL0.1mol•L−1KI溶液,加入1mL0.1mol•L−1FeCl3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Fe3+和I−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C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反应2NO2N2O

4的ΔH>0D向1mL0.1mol•L−1NaOH溶液中滴入1~2滴0.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2滴0.1mol•L−1FeCl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红褐色沉淀Ksp[Fe(OH)3]<Ksp[Mg(OH)2]6【答案】B【详解】A.蔗糖水解后没有中和催化剂稀硫酸,

加入银氨溶液后,银氨溶液和稀硫酸先发生反应,不会岀现银镜,但并不能得岀蔗糖没有水解的结论,故A错误;B.萃取后生成物碘单质在有机层,本答案中反应物碘离子过量,向水层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碘离子过量的情况下铁离子未完全转换为亚铁离子,说明该反应为可

逆反应,故B正确;C.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NO2浓度增大,说明升温,2242NONO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H<0,故C错误;D.滴入1~2滴MgCl2溶液后,NaOH溶液过量,再加入FeCl3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直接与

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不是沉淀的转化,故无法得岀()sp3sp2[()]<FeOHMgOHKK,故D错误;故选B。10.(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期末)下列对实验操作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错误的是操作和现象解释与结论A25℃,测得可溶性正盐MR溶液的pH=

7MR为强酸强碱盐B向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C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稀H2SO4溶液,加热4~5min,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淀粉酸性条件下水解完全D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饱和C

aCl2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生成无色气泡Ca2+与CO23−结合,破坏HCO3−的电离平衡,溶液中H+浓度增大,与HCO3−反应产生气体【答案】A【详解】A.25℃,测得可溶性正盐MR溶液的pH=7,MR

可能是强酸强碱盐,也可能是水解程度相同的弱酸弱碱盐,故A错误;B.向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可知在KI过量时三价铁离子未能完全反应,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B正确;C.加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

,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淀粉,可知淀粉已经水解完全,故C正确;D.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饱和CaCl2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可知是Ca2+与CO23−先结合成了碳酸钙沉淀,该过程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使

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氢离子可以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产生二7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故选:A。11.(2021·浙江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无需润洗B.测溶液pH:用干燥洁净的

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平放在表面皿上的精密pH试纸中部,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读得该NaClO溶液的pH为9.4C.抽滤过程中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加洗涤剂至恰好完全浸没沉淀,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使沉淀跟洗涤剂充分接触,以便洗得更干净D.实验过程中的有毒药品不得进入口内或

者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不得回收使用,应倒入下水道【答案】A【详解】A.容量瓶和滴定管均有使用温度,滴定管中残留的水会稀释待装液,水洗后必须润洗使用,容量瓶中的残留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无需润洗容量瓶,故A正确;B.

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pH试纸变色后褪色,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NaClO溶液的pH值,故B错误;C.抽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否则会弄破滤纸影响过滤效果,故C错误;D.有毒药品剩余的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中,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存放,故D错误;故选:A。12.(2021·山

东菏泽市·高三期末)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420.00mLNHCl溶液B.用浓氨水、固体NaOH和碱石灰制取少量干燥氨气C.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两眼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D.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氯

化铁溶解在稀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答案】A【详解】A.氯化铵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显酸性,应选择酸式滴定管量取420.00mLNHCl,故A错误;B.固体NaOH和碱石灰溶于水时会放热,同时增大溶液中的c(OH-),使得NH3+H2O⇌NH3

·H2O⇌NH+4+OH-平衡逆向移动,放出氨气,故B正确;C.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故C正确;D.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先将氯化铁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可防止铁离子水解而使溶液变浑浊,故D正确;故

选A。13.(2021·重庆高三零模)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8ABCD收集NO气体检查装置气密性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蒸发结晶NaCl【答案】D【详解】A.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因此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因此用排水法收集,A正确;B.往长颈漏斗里加水至没过漏斗颈

,夹住止水夹,继续加水,一段时间后,水柱稳定不下降,则可证明气密性良好,B正确;C.乙酸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可证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C正确;D.蒸发结晶应选蒸发皿而不是坩埚,D错误;答案选D

。14.(2021·山东潍坊市·高三期末)以海带为原料提取碘单质时,可以通过“反萃取法”将碘单质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出来:“操作1”能用到的仪器有A.B.C.D.【答案】B【详解】操作I为分离水层和有机层操作,即萃

取分液,需要用到分液漏斗,故答案选B。15.(2021·山东枣庄市·高三期末)图中所给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9A.配制溶液B.灼烧海带C.分离溴和苯D.检查气密性【答案】D【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易使容量瓶炸裂,浓硫酸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应该在烧杯中进行稀释,A错误;

B.灼烧海带不能在烧杯中进行,应在坩埚中进行,B错误;C.溴和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C错误;D.推动注射器活塞,若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气密性良好,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6.(2021·福建高

三零模)以下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BCD分离CH3COOH和H2O提纯混有少量C2H4的CH4验证SO2-4的存在排气法收集H2【答案】D【详解】A.醋酸和水互溶,无法分液分离,A错误;B.C2H4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引入新的杂质,B错误;C.若原溶液中含有SO

2-3而不含SO2-4,滴加硝酸后SO2-3被氧化为SO2-4,再滴加硝酸钡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与只含SO2-4时现象相同,C错误;10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要短进长出,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