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章末整合提升3含答案【高考】.docx,共(13)页,635.97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c15fda1dfefa91531da5c8ada50e9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人类对水循环原理的应用1.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地表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水循环的规律,恰当地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化害为利
。例如,一个地区修建水库、引水灌溉、修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等都属于化害为利,造福人类。2.人类活动如果忽视了该地区水循环的规律,不恰当地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如大面积地滥伐森林,大面积地排干湖泊和沼泽,过度抽取地下水,都会给生产生活带
来不利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例1】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B.降
水C.植物蒸腾D.下渗(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审题指导]第(1)题,准确分析题干的含义,即可得出答案。
第(2)题,充分利用材料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这一信息,分析“雨水银行”的相关影响。[解析]第(1)题,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项正确。第(2)题,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储存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同时
非雨季时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①②说法正确。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会降低雨季时江河水位,③说法错误;非雨季时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从而使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说法错误。
结合选项可知,A项正确。[答案](1)D(2)A专题二洋流的判读1.根据洋流分布图判读(1)分布规律洋流名称分布规律副热带环流中心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赤道洋流赤道附近赤道逆流赤道暖流之间西风漂流35°N~45°N和30°S~60°S
之间副极地环流60°N附近(2)判断寒暖流①从洋流的性质看,中低纬海域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而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寒流。②副热带大陆西岸地区受离岸风(信风)的影响,
表层海水吹离海岸,沿海地区深层海水上泛补充,因深层海水的水温低,形成水温较低的寒流系统,如秘鲁寒流等;同理,在索马里半岛沿岸,夏季因盛行西南风,在离岸风作用下的索马里洋流的性质为寒流,而冬季在东北风的作用下,索马里洋流的性质为暖流。③在许多大陆沿岸地区,因
海水补偿作用,多形成与主要洋流方向相反的沿岸流,其性质与主洋流相反,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沿岸流(寒流)。2.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图判读一要理解它们的成因,可结合所学的风带加以理解;二可采用想象法,利用一个“无意义”的分数式“8/
0”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3.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判读(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
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值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
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值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图:【例2】下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甲洋流可能是()A.日本暖流B.千岛寒流C.
本格拉寒流D.秘鲁寒流(2)该洋流对流经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为()A.对流经地区的海洋生物没有影响B.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C.减小沿岸地区的降水量D.增大沿岸地区的降水量[审题指导]根据等温线数值
,先判断南、北半球;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出洋流流向,进而判断洋流性质。[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故A项正确。第(2)题,该洋流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C项错误,D项正确;该洋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北
海道渔场,A项错误;洋流会扩大污染范围,减轻污染程度,B项错误。[答案](1)A(2)D质量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共60分)“一滴水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这句话涉
及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①径流②蒸发③降水④水汽输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汇入大海”是径流、“化为彩虹”需要蒸发、“变为积雪”为降水。[答案]D2.这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
水圈②岩石圈③大气圈④软流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大海”为水圈、“彩虹”在大气圈、“高山”和“地面”为岩石圈。[答案]D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下垫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据此,回答3~4题。3.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对
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蒸发[解析]不同性质的地表,水的下渗量不同,其对水循环的影响较大,进而还可以影响地表径流等。[答案]A4.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A.绿地B.草皮空心砖C.普通混凝土砖D.透水混凝土砖[解析]为了美化环
境和减轻城市内涝,结合图文信息,绿地的入渗量最大且能美化环境,所以选绿地最好。[答案]A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模式图”,完成5~6题。5.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该海区可能位于()A.西南部海区B.西北部海区C.东太平洋中部海区D.东南部
海区[解析]据海水温度分布可判断出该海区位于北半球,①处为寒流,②处为暖流。因位于太平洋,则该海区位于北太平洋的西北部。[答案]B6.图中①②表示的洋流名称可能是()A.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B.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C.日本暖流西风漂流D.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解析]太平洋西北部海区相交汇的洋流是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答案]D下面左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右图为某“牛皮癣”广告图。读图回答7~8题。7.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A.②环节加强B.③环节季节变化变小C.④环节减弱D
.⑤环节季节变化变大[解析]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知,①为水汽输送,②为陆地降水,③为植物蒸腾,④为蒸发,⑤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⑦为海洋降水。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后,会减小降水下渗量,从而造成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变大。[答案]D8.右上图中的主要服
务会影响到水循环的()A.①环节B.②环节C.④环节D.⑥环节[解析]疏通排污管,下水道等服务主要影响地下径流,即⑥环节。[答案]D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9~10题。9.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
线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A.①洋流流向正北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解析]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则②洋流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①洋流
应流向正南;④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答案]C10.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强度变大的年份,则热带太平洋()A.东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B.东部秘鲁渔场会大幅度减产C.西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D.西部沿岸台风次数减少[
解析]③洋流强度变大说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更强,则秘鲁寒流更强,出现拉尼娜现象,利于渔场生产。此时西太平洋中低纬度上升气流较强劲而易出现洪涝灾害。太平洋的东岸地区由于更寒冷而出现干旱现象。[答案]C读“海
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11~12题。11.海水的密度()A.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C.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解析]注意密度曲线的
变化趋势。密度越大,温度越低,盐度越大。即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答案]C12.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A.南极海域B.红海C.赤道海区D.副热带海区[解析]在四个海域中,赤道地区温度最高
,盐度较低,因而海水密度相对最小。[答案]C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3~15题。13.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A.盐度、温度
、叶绿素含量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解析]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温度曲线应为③,因为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温变化很小。叶绿素含量在水
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因此应为①曲线。而盐度曲线是②,地处长江口外,由于长江汇入淡水密度小,留在表层,盐度低。[答案]C14.从图中可以看出()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C.水深15米处,叶绿素
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20米深度时,盐度稳定。水深15米深处,只有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水深
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答案]B15.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解析]本题解题思路是:①根据所学知识准确找出温度曲线;
②根据温度曲线找出表层水温数值;③由表层水温数值准确判读监测时的季节。[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题,共40分)16.读某区域降水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列内容。(20分)(1)a河补给以_______
_、________为主,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甲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若将南极冰山运往该国以解决淡水短缺问题,可在什么季节运输?可以利用哪些洋流?(3)海水淡化、滴灌(节水)、开采
深层地下水、跨流域调水、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局限性是什么?(举两例即可)[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是恒河,它的水源主要是高山的冰雪融水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受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的影响,该河流流量的季
节变化也较大。第(2)题,甲位于阿拉伯半岛上,该国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故水资源短缺;若将冰川运至该国,可选择气温较低的南半球冬季。第(3)题,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开采地下水易导致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等,发展滴灌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答案
](1)雨水'冰雪融水'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影响使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同时冬、夏气温高低变化也影响径流的季节变化。(2)气候干燥、无地表径流。南半球冬季。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3)海水淡化成本高,滴灌(节水)存在投入问题,开采深层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资源
枯竭,跨流域调水有从别的国家调水困难的问题,由于农作物本身已很耐旱,很难调整农业结构。1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离海岸距离/km052104208312416520624728水温/℃14.
716.417.418.419.119.120.320.821.2(1)结合表格,描述沿19°S纬线水温的分布规律。(2)在图甲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非洲大陆西海岸洋流的
性质为________,并在图乙上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4)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答案](1)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2)图略(水平向西,垂直向上)(3)寒流图略(向上)(4)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
饵料丰富,吸引鱼类形成大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