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登岳阳楼》课件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共(20)页,228.18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c04f31a8bdebe0dd80fb3a74345e63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登高的“高”已经不是一个物理的高度,它应该也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
: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丰富。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有感情地诵读诗歌。•2.掌握炼字炼句的手法,品味诗歌语言。•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朗读正音•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
山/北,凭轩/涕泗/流。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释题“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登临诗共同特点:①登临对象:亭,台,楼,阁,山……(高)②常用意象:云,鸟,山,水,树木……(眼前景物)③意境特点:开阔,萧瑟,悲凉……(与情感相关)④艺
术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赏析诗歌思考1:首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昔闻洞庭水:慕名已久今上岳阳楼:夙愿得偿今昔对比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实则百感交集赏析诗歌思考2:颔联中表现力最强的
词语分别是哪个?为什么?赏析诗歌炼字题型技法点拨1.释字意2.描画面3.明手法4.析效果(情感,特点,意境)赏析诗歌思考2:颔联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两个?为什么?①坼,分裂。浮,漂浮。②洞庭万顷波澜,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湖
水广阔汪洋,似乎包容了整个宇宙,连天地日月也宛若昼夜都浮在水面之上。③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奇丽,表达了对洞庭湖的赞美。赏析诗歌思考3: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漂泊天涯的愁苦,年老孤独的悲伤。赏析诗歌背景介绍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
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
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赏析诗歌思考:诗人的眼泪为谁而流?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山河破碎而流。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故国经久难复而流。3.已
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为百姓一贫如洗,哀哀无助而流。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流。5.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为君王平定叛军,中兴有望而流。赏析诗歌思考:诗人的眼泪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①对亲戚朋友的思念②年老孤
独的悲伤③对国家前途的忧虑④无以报国的自悼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课堂小结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
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了解作者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了解作者困
守长安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
,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了解作者战乱流离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
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
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了解作者短期任职至德二载(757年)四月,。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
)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了解作者蜀中漂泊(759-765)舟中长逝朗读正音•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