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5.085 K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共(3)页,35.08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bfa5be71dc7c4c537b8b2b4847f16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五课交友的智慧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能力,善于辨别是非;理智地进行网络交友,学会自我保护。【情感态度价值观】慎重对待虚拟世界中的交友,不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会在现

实世界中与同伴交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运用你的经验p54你有过网上交友的经历吗?如果有,是怎样的感觉?交情深厚的朋友叫挚友;无话不

谈的朋友叫密友;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叫棋友;一起旅游的朋友叫驴友;还有一种朋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了,那就是—网友。(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网上交友的经验,并相互分享。教师总结: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建立友谊,网

络为我们彼此的相遇提供了平台。当我们回到现实中,这一切又给我们留下什么?给我们的成长又带来什么?目标导学一:网上交友二、新课讲授1.吴凡的档案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和现实中个人展现

的自我形象的差异,进一步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他们的交友带来的影响。(1)阅读感悟:提示学生自习阅读吴凡的两个档案,请学生根据文字材料,说出这两份答案各自展现了吴凡怎样的形象。提示:现实中的形象性格内向沉默

;网络中的形象性格外向,广交朋友。(2)思考分享: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档案?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的特点,所以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吴凡也许是出于自身交友的不同需要,因而他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2.消失的网友(教材第二

个探究与分享P55)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网上交友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朋友的情感需要。(1)阅读体验:体会吴凡在网友失去联系后的感受,了解其他网友对着这件事的看法。(2)思考交流: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更接近吗?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2-哪些?网上交友可以当真吗?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示:不一定。如果是熟悉的、真诚的朋友,网络可能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友好;如果是陌生的网友,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可能就很难了。由于是在虚拟的空间,我们无法知道对方的真实信

息,不了解对方,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成为被对方利用的工具、成为被欺诈的目标。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暴露身份、透露信息、寻找新的网友了……吴凡结交网友的情况告诉我们,网上交往不可以当真,因为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发生的事情。教师总结:互联网交往的利弊(1)互联网交往的好处:互联

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2)互联网交往的弊端: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目标导学二:慎重结交网友1.把照片放到网上

(教材第一个探究与分享P56)设计意图:提醒学生,网上交友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学会慎重昂对待把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增强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1)阅读感悟:从材料中的对话你看到了什么?(2

)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你会把照片放到网上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理由。提示:可以,理由是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等。不可以,理由是网上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将“线上朋友”变为“线下朋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师总结:网上

交往的虚拟性排除了交往双方的一些现实角色、身份特征,因而难免对感兴趣的对方加以理想化。交往通过文字表达,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某种文学效果,使得每次上网都有心理期待,总倾向于把对方想象得很有吸引力。这是网友见面“见光死”的重要原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

确定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2.要不要和网友见面(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P56)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认清自己的需要,增长交友的智慧。(1)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小

梅的困惑?提示:回帖的观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2)讨论交流:你如何看待这些回帖?你的建议是什么?提示: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可能一些学生觉得和陌生网友见面不算什么,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有和陌生网友见面的经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而是引导

他们探讨和陌生网友见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这一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会是什么,他们这样的理由是什么。提示: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总结:网上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具有自我保

护意识;对网上的朋友转-3-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在网络中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三、课堂总结网络为我们与他人交往,提供了平台,我们可以在网上学习、工作、娱乐等。但网络交往由于其具有虚拟性等特点,使我们无法得知对方的真实信息和目的,故如果使用不好,我们就会受到欺骗和伤害。网络是把双刃剑,只

要大家可以运用好,老师和家长是非常支持大家上网的。希望大家都能从网络中获益!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堂课结构完整,但是过于平淡没有亮点;本课内容知识点虽都准确抓取出来,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缺乏与学生互动,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本知识点都是教师直接给出,缺

少让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机会与时间。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