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板块二文学类阅读小说 11 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pptx,共(111)页,17.78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ba647a06d1772efe4f59bf3c34a9ef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文学类阅读•小说板块二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学案11复习任务1.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及多种特征元素,学会从文本特征角度或借助文学理论阅读小说。2.掌握小说文体特征分析题和“理论(评论)—文本”互证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
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节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6分)小说与回忆录(写实作品)文体特征及
艺术表现比较①从文本、文体特征入手考查考生对小说的阅读,这是一个新的命题点、新方向。②命题着力点在对小说虚构与真实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上。③考查以两种题型进行:a.以“个”考“类”(该篇文本所体现的文体特征);b.以理找据[给出文学理论或评论,从该文本中找出依据,也称“理论(评论)—文本”互证题]。2
019全国Ⅰ卷《理水(节选)》《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历史小说文体特征2018全国Ⅰ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
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纪实小说文体特征全国Ⅲ卷《微纪元(节选)》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科幻小说文体特征知识图要前备知识小说本质特征和元素特征一、小说的本质特征虚构与真实是小说的本质特征。抓住小说中“虚构”与“真实”二者的辩证关系
,学会从文体特征的视角审视小说文本,从文体视角考虑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达成、审美效果等,既有利于深入把握小说作品的内容,深入领会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对小说的分析解读以及考试的应对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助于小说深度阅读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1.虚构性与真实性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甚至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的特质是想象、夸张、怪诞和荒谬。小说家是专业“说谎者”。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显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它绝然有别于
我们置身其中的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小说即
便写的是历史或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可以进行再创造甚至是虚构。真实与虚构二者似乎朝着两个方向前进,有着不可调和的张力,但二者在小说中却如同血与肉一样难以分开,现实是虚构的支点,虚构则提升了现实,使现实摆脱了庸俗。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
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艺术真实的魅力。典题赏读小说是虚构的,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请从“虚构”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于博《黄豆飘香》)答案①小说中,于放等人物以及于放带领抗联小分队攻打庆城前后发生的
故事是虚构的。②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军纪严明,并得到群众的支持,抗联战士手足情深,都是真实的。③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赋予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真实的魅力。2.真实性与文学性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无论
它有多少种类,其特征都是建立在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一基础之上的。什么是真实性?真实不等于事实。事实是针对客观而言的,真实是针对主观而言的。事实是小说创作的原料,真实则是对这些原料的加工制作,形成具有感染力的艺术真实。事实是真实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小说
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但小说不以呈现事实为目的,小说要表达的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单纯呈现其所目睹的事实。因此,文学的真实、小说的真实不只是生活的真实,更是加工、提炼过的艺术真实。什么是文学性?这个问
题似乎很难回答,因为一切文学作品都具有文学性。那么,小说的文学性又指什么呢?它是指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等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尽管这种说法不一定人人都认可,但“文学性”的基本因素还是能达成共识的,如虚构的形象、语言、结构、技巧、手法
等一些形式要素。当然,也包括作家在作品中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其他手法,如典型化等。典题赏读历史小说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的文学创作,请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郑武文《万年桥》)答案(示例一)①小说于史有据,既有具体的年代数据,又有宋国与契
丹交战的历史背景,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小说运用文学的手法进行历史讲述,如人物对话、神态和心理描写的虚构以及曲折情节的设计。③小说创作将历史和文学融合,拓宽了小说的表现境界,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示例二)小说的历史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有具体的年代和桥梁的寿命延续数
据;②有宋国与契丹交战的历史背景;③有今天尚存的遗迹做证明。小说的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运用细节描写、衬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②有人物对话、心理和环境描写等虚构内容;③有曲折的情节设计,如在工匠束手无策时突然有人献计,在
民工奇缺时释放俘虏,在快要修好桥时又遭弹劾。二、小说文本的多种元素特征文本元素解读1.故事与新编(历史与虚构)关系:“故事(历史)”是“新编(虚构)”的基础,“新编(虚构)”是在“故事(历史)”之上的创新。效果:保留下的“故事(历史)”,富有
历史韵味、传奇(神话)色彩或浪漫色彩等;“新编(虚构)”的方式(三要素及叙述方式),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思想上赋予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2.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关系: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拓
展(补充)情节,丰富(完善)内容;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拉近历史(等)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等,主)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故事更具张力。3.梦境(想象、幻觉)与现实关系:“梦境(想象、幻觉)”为虚,“现实”为实
;两者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参见2)(两结合)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增强抒情性,富有梦幻(浪漫/神秘/恐怖)色彩。4.科学与幻想关系:“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富有真实性);“幻想”是“科学”的突破(富有想象力)。效果:(两结合)富有科学的真实性、
科技的预见性和科幻的神奇性;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5.科学幻想与现实情怀关系:“科学幻想”是“现实情怀”的载体(呈现方式),“现实情怀”是“科学幻想”的基础[科学幻想的目的是解决现实希望解决(情怀)却无法解决的
问题]。效果:“科学幻想”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现实情怀”体现作者的美好愿景,突出主题。6.荒诞与真实关系:[“荒诞”表现上(三要素)违背“真实”,实质上(思想意义)揭露“真实”]“真实”是“荒诞”的基础,“荒诞”是“真实”的突破。效果
:极具夸张,富有荒诞性,具有深刻的(人性或社会)批判意义,深化主题。7.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关系:(“英雄主义”是信念坚定、行为英勇,“浪漫主义”是情怀美好、格调高雅)两者相辅相成。效果:(两结合)故事更加生动感人,富有传奇色彩;人物形象更加完美高大;使作品焕发激情,鼓舞人心,深化主题。8.散文化表
现:淡化情节,虚化人物,营造意境(参考古诗意境,如清新淡雅、迷离梦幻、幽伤沉郁等),语言抒情化(有诗情画意的韵味)。9.传奇性表现: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和传奇环境。10.档案材料、新闻报道、地方志或访谈的穿插效果:
补充情节,使故事更加完整和真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展现宏大的社会背景,升华主题。活动一读懂练透,提升文体特征分析能力(2022·全国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文本一:支队政委(节选)王愿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
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
。“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一定!”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
。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
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
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轻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
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的说,“你总不能
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疮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令,我命令你:挤!”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
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没关系,你,你别管我!”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
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
他一下,好不好?”“嗯……”他又是一阵猛抖。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
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
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掠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脸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
口气,说:“老黄,痛——啊!”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有删改)文本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
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①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
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
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的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②(过家鼎等译,有
删改)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下面是文本一的情节结构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说明:①文本一也可看作是红色小说,“红色小说”知识可参见学案7;②文本二是回忆录,主要记述陈毅在20世纪30年代江南游击战争期间用土
法疗伤的真实故事。)答案“我们”用土法挤老胡腿部伤口的脓血一、综合训练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
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
的巨大力量。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无中生有。这几处景物描写,反映了时间的变化,并没有和主人公的心理相关联。2.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答案①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②处事果断:一旦决定“手术”,坚决实施
。③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战友,或说理、或命令、或请求,切实有效。首先通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然后根据小说内容,找到有关老胡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再根据上下文的相关内容和人物的言行分析他的形象特点。①由文中语言“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
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以及挤伤口脓血过程中老胡、“我”和林大富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可以得出老胡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②老胡决定挤掉伤口里的脓血,先努力说服战友,再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到最后用盐水
洗净伤口,包扎好,这一过程中他自始至终未有丝毫动摇,从中可以看出他处事的果断。③由文中老胡软硬兼施催促“我”和林大富为他挤伤口脓血,可以得出其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战友,或说理、或命令、或请求,并最终得到应允。二、分析文体特征
3.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答案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
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首先通读全文,明确两个文本的体裁:文本一是小说,文本二是纪实作品。然后分析题目,题目要求紧扣艺术表现来解说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差异。小说和纪实
作品在真实性、艺术手法运用、语言风格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由此找到答题的三个角度并展开阐述。4.(原创题)小说在叙事过程中主要采用对话的方式展开,这种叙事方式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①通过对话,交代人物、事件及故事背景。如小说开头的对话,交代了人物与事件;
在“我”挤脓血的过程中的对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等。②制造悬念,加快情节发展。小说开始老胡向“我”提要求,却不说内容,制造了悬念。对话比叙述推进情节更快,整个故事在三四次对话中快速完成。③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言为心声,“我”与老胡的对话,一方
面表现出“我”对老胡的关心与尊敬,另一方面更好地表现了老胡的坚强意志与坚定信仰。类题延读1.《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2019年全国Ⅰ卷《理水(节选)》第9题]
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
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2.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2018年全国Ⅲ卷《微纪元(节选)》第6题]答案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
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
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点拨关键分析小说文体特征是一种全新的高考题型,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整体性、综合性,甚至有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凸显了高考文学鉴赏专业化的趋势。要应对这种题型,既要在实战中摸索答题规律,又要积累并迁移文体知识,特别要重视教材文体知识的学习和转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
素养。答好这种题型仍要在审题、读文与答题三个环节发力:(1)审题。这类题型目前有三种小类型:①文体特征角度题,如2019年全国Ⅰ卷《理水(节选)》(见“考情微观”)。②文体特征效果题,如2022年全国甲卷第9题(见“考情微观”)。③文体特征关系题,如2018年全国Ⅲ卷
《微纪元(节选)》(见“考情微观”)。无论哪种题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由果溯因。题干给出文体特征元素,要求从文本中找依据,因此,审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拎出“元素”概念并认真仔细思考其内涵。(2)读文。带着对“特征元素”的理解到文
本中寻找依据,加以分析概括。(3)答题。①文体特征角度题:先分别解说文体多元素(文体呈现+效果),后总结各元素结合的意义。②文体特征效果题:人物、情节(内容或结构)、环境、主题、艺术效果(读者)。③文体特征关系题:双元素相互作
用分开解说(作用+文体呈现+效果)。活动二读懂练透,提升用文学理论、评论分析文本的能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
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
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
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
整而极干净)缝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
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儿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的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
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
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过鼎
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热,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自从当
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
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
叨:“我(的)鸡呢?我鸡呢?……”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
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
。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
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鸡呀!我笋壳鸡呀!我黑母鸡,我芦花鸡呀!……”“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鸡呀!……”“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鸡呀!……”“我女婿死
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1.下面是本文的思路导图,请结合
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答案文嫂在打扫金昌焕的空房时,在其床下发现她丢失的鸡的鸡毛,放声大哭2.散文化小说(见学案10“活动二”)一、选择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九个字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交代得很清楚,即中国抗日战
争开始后高校内迁于昆明。B.文嫂虽“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但其妨碍建校,拒绝搬走,并得寸进尺,要求学校加盖鸡窝,体现了人的劣根性。C.文嫂为金先生服务,虽然是为了讨生活,但也因其对知识分子的敬意而尽心尽力,而金先生却偷吃文嫂赖以生存的鸡。D.文章结尾处文嫂大哭一场,这哭声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悲叹
,也是对自己一辈子委屈的发泄,更是对偷了她的鸡的金先生的控诉。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体现了人的劣根性”错。结合第三、四段分析可知,文嫂不搬家可以理解为社会底层妇女正常的心态,且“劣根性”说法有失偏颇;“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
人可以看到”,反映出文嫂没有文化,但老实、平凡、规矩、透亮、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的性格。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于平淡中开掘出金昌焕在斯文的外表下掩藏的虚伪与鄙俗,对五四运动以来被神化的学生形象
进行了质疑与反思,具有现实意义。B.《鸡毛》为笔记体小说,其文字叙事简要,朴素干净,点到即止。华丽浮躁之词极少,多为平实之语,遵循了汪曾祺一贯的语言风格。C.本文以“鸡毛”为线索,也以之为题,既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又喻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D
.在结构上,《鸡毛》有着汪先生一贯的大巧若拙的特色,表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小说全文毫无拘束,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不淡不烈。√“本文以‘鸡毛’为线索”错。“鸡毛”不是小说的线索,线索需要串联所有情节,而本文只在后半部分提到关于鸡毛的
事情。二、“理论(评论)—文本”互证题3.汪曾祺说“我的感情无非三种:忧伤、欢乐和嘲讽”,从文中我们能看到文嫂的“忧伤”,能看到对金先生的“嘲讽”,也能感受到淡淡的“欢乐”。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欢乐”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人物有温暖的情感。①校方有温情。对于不肯搬走的文嫂,联大主事的给她盖房,盖鸡窝,允许她住在校舍旁。②文嫂有教养。文嫂老实,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勤劳,懂得避嫌,丢鸡后仍能克制自己。③家庭有温暖。女婿孝顺,经常带回外地特产,还答应养文嫂一辈子。④学生有善意。许
多青年学生毕业前请金嫂挑拣带不走的旧衣物。(2)主旨有乐观的精神。文嫂生活艰难,却仍心存希望和美好,展现了世道人心的温暖。(3)情节有积极的推进。小说安排朱先生毕业临走,让文嫂挑拣破旧衣物,这才引出床底的鸡毛,揭出丢鸡的真相,情节的发展不是一味地消极。4.契诃夫曾说:
“态度越是客观,所产生的印象就越有力。”汪曾祺作为短篇小说巨匠,其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①人物塑造上,冷静平和地客观叙述了文嫂、金昌焕等人物形象。如:金昌焕吃肉,剪纸,不还鼎罐,“走后空空如也”等细节,指斥了金昌焕斯文外表下隐蔽的自私、鄙俗。②
主旨上,汪曾祺将自己对人物的褒贬,寓于不动声色的叙述之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③情节上,通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客观的态度,叙述生活琐事。④语言上,小说语言质朴清淡,就连人物苦难的命运、艰难的境遇都“寡味儿”了许多,但
读者仍可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点拨关键有人总结新高考命题有三大特点:综合化、情境化、学术化(理论化)。在文学阅读中最能体现这三大特色的莫过于一种新题型——“理论(评论)—文本”互证题(姑且这样称)。它以某一文学理论或评论为答题支点,要求
考生运用该文学批评原理或评论观点,去分析、解释具体文本的这一原理、观点的体现,用理论或评论阐释文本,再用文本反证理论或评论,形成了“理论(评论)—文本”或“观点—材料”的互证关系。这种文学原理或评论观点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在单
文本语境中直接出现在题干中,二是在“双文本”语境中间接出现在第二则文本中,而在题干中直接勾连。1.审题:审出文学理论(评论)的关键词语、(理论、评论的)角度。例如第4题:(1)评论角度:态度(作者)、印象(读者)。(2)评论关键词语:客观、有力。这里,准确理解评论角度及评论关键词语
至关重要。对于双文本(主文本为小说,辅助文本为文学理论、评论短文)来说,评论关键词语的含义要到第二个文本中去找。2.答题:双扣。一要扣住“理论(评论)”内容,必要时对理论(评论)作出准确的解释;二要扣住文本分析、阐释所体现出来的文学理论(评论)。这里,要特别提到一点,这种题型命
题相当广泛、自由,可以要求考生从任何角度读出文本的独特感受。这种自由度大、陌生化程度高的题型给考生发出了不少的挑战,其中应对的办法之一就是化陌生为熟悉,即先看清楚这些看似陌生的理论(评论)是讲小说的哪个方面
,或情节,或人物,或环境,或主题,或创作主张,或者兼而有之;然后用自己对这些的熟悉的思考、思路去分析、阐释。对点练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巨翅老人[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大雨连续下了三天,贝拉约夫妇在房子里打死了许许多多螃蟹。刚出生的婴儿整夜都在发烧,大家认为这是由于死蟹带
来的瘟疫,因此贝拉约不得不穿过水汪汪的庭院,把它们扔到海里去。苍天和大海连成一个灰茫茫的混合体,海滩的细沙在三月的夜晚曾像火星一样闪闪发光,而今却变成一片杂有臭贝壳的烂泥塘。连中午时的光线都显得那么暗淡,1122334455667788使得贝拉约扔完螃蟹回来时,费了很大力气才看清有个
东西在院子深处蠕动,并发出阵阵呻吟。贝拉约一直走到很近的地方,才看清那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嘴巴朝下俯卧在烂泥里,尽管死命挣扎,依然不能站起,因为有对张开的巨大翅膀妨碍着他的活动。贝拉约被这噩梦般的景象吓坏了,急
忙跑去叫妻子埃丽森达。老人穿戴得像个乞丐,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的几颗牙齿,他这副老态龙钟浑身湿透的模样使他毫无气派可言。1122334455667788那对兀鹰似的巨大翅膀十分肮脏,已经脱掉一半羽毛,一动不动地搁浅在污水里。两人同他说起
话来,他用一种难懂的方言却是航海人的好嗓音回答他们。两人请来一位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她只消一眼,便揭开了谜底:“这是一位天使,只不过他太老了,连续的大雨把他打落在了地上。”贝拉约临睡觉前把老人从烂泥中拖出来,同母鸡一起圈在铁丝鸡笼里,并给他放
上一些淡水和食物,想等涨潮的时候再把他赶走。1122334455667788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在贝拉约家抓住了一个活生生的天使。天刚拂晓,夫妇二人就看见邻居在鸡笼前围观,毫无虔诚地戏耍着那位天使,从铁丝网的小孔向他投些吃的
东西,似乎那并不是什么神的使者,而是马戏团的动物。贡萨加神父也被这奇异的消息惊动了,他来到铁丝网前,想凑近看一看那个可怜的老人,在惊慌的鸡群中老人倒很像一只可怜的老母鸡。他躺在一个角落里,四围满是围观者投进来的果皮和吃剩的早
点。当神父走进鸡笼用拉丁语向他问候时,老人几乎连他那浑浊不清的眼睛也不抬一下,嘴里只是用他的方言咕哝了点什么。他身上有一种难闻的气味,翅膀的背面满是寄生的藻类和被台风伤害的巨大羽毛,他那可悲的模样同天使崇高的尊严毫无共同之处。1122334455667788俘获天使的消息不胫而走,几小时
之后,贝拉约的院子简直成了一个喧嚣的市场。埃丽森达想出一个好主意,堵住院门,向每个观看天使的人收取门票五分。形形色色的人从远方怀着不同的目的来了:一个妇女从儿时开始累计自己的心跳,其数目已达到不够使用的程度;一个终夜无法睡眠的葡萄牙人受到了星星噪音的折磨;一个梦游病
者总是夜里起来毁掉他自己醒时做好的东西……在这场动乱中,贝拉约和埃丽森达尽管疲倦,却感到幸福,因为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屋子里装满了银钱,而等着进门的游客长队却一直伸展到天边。1122334455667788这位天使唯一超人的美德好像是耐心。母鸡们在他的翅膀里
啄来啄去地找虫子吃,残疾人拔下他的羽毛碰触自己的缺陷,缺乏同情心的人向他投掷石头想让他站起来,以便看看他的全身。唯一使他不安的一次是,有人用在牛身上烙印记的铁铲去烫他,因为他好长时间一动不动,人们都以为他死了,可他却
突然醒过来,用没人能听懂的语言咆哮着,眼里噙着泪水,扇动了两下翅膀,那翅膀带起的一阵旋风把鸡笼里的粪便和尘土卷了起来,这恐怖的狂风简直世间少见。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认为他的反抗不是由于愤怒,而是由于痛苦。再过些天,小镇上的人很快就被一个由于不听父母亲的话而变成蜘蛛的女孩的流动展览吸
引,于是贝拉约的院子又恢复了三天阴雨连绵、螃蟹满地时的孤寂。1122334455667788贝拉约夫妇用这些收入盖了有阳台和花园的两层楼住宅,窗子上也安上了铁条,免得天使再进来。还在市镇附近建了养兔场,埃丽森达买了光亮的高跟皮鞋和很多色泽鲜艳的丝绸衣服。只
有那个鸡笼没有引起注意,有时他们也用水冲刷一下,在里面撒些药水,这倒并不是为了优待那位天使,而是为了防止像幽灵一样在家里到处游荡的痘疫。几年后鸡笼朽烂了,不再受约束的天使像一只垂死的动物一样到处爬动。埃丽森达经常生气地大叫自己是这个充满天使的地狱里的一个最倒霉的人。1122334455667
788最后一年冬天,天使突然苍老了,几乎连动都不能动,他那浑浊不清的老眼,竟然昏花到经常撞树干的地步,他的翅膀光秃秃的,整宿地发出呻吟声。尽管如此,天使不但活过了这可恶的冬天,而且随着天气变暖,身体又恢复了过来。他的眼睛重新明亮起来,翅膀上也长出粗大丰满的羽毛,在满天繁星的夜
晚还会唱起航海人的歌曲。1122334455667788一天上午,埃丽森达正在切洋葱块准备午饭,一阵风从阳台窗子外刮进屋来,她以为是海风,若无其事地朝外边探视一下,惊奇地看到天使正在试着起飞。他的两只翅膀显得不太灵活,他的指甲好像一把
铁犁,把地里的蔬菜打坏不少。阳光下,他那对不停地扇动的大翅膀几乎把棚屋撞翻。但是他终于飞起来了。埃丽森达眼看着他用那兀鹰的翅膀扇动着,飞过最后一排房子的上空。她舒了一口气,为了她自己,也是为了他。洋葱切完了,她还
在望着他,直到消失不见,这时他已不再是她生活中的障碍物,而是水天相交处的虚点。(有删改)1122334455667788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很快把注意力转移到蜘蛛女孩的流动展览上,说明大家不忍心再看到巨翅老人的惨状。B.贝拉约夫妇靠门
票收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们内心对巨翅老人充满感激。C.随着天气变暖,巨翅老人的身体逐渐恢复,这为他最后飞离小镇提供了条件。D.埃丽森达切完洋葱还在望着巨翅老人,直到他飞到消失不见,可见她对巨翅老人的离去很是不舍。√1122334455667788A项“说明大家不忍心再看到巨翅老人的惨状”错。
人们很快把注意力转移到蜘蛛女孩的流动展览上,是因为大家已不再对巨翅老人感兴趣。B项“他们内心对巨翅老人充满感激”错。贝拉约夫妇靠门票收入过上富足的生活后,“窗子上也安上了铁条,免得天使再进来”,可见当巨翅老人失去利用价值后,立刻被
嫌弃。D项“可见她对巨翅老人的离去很是不舍”错。埃丽森达望着巨翅老人飞离,心里更多的是摆脱了这个“障碍物”的轻松。1122334455667788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降大雨,螃蟹满地,瘟疫横行,小说开头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
渲染了一种不祥、令人感到压抑的氛围。B.“蠕动”“呻吟”“挣扎”等动词的使用,使一个有别于大家惯常想象、落难的巨翅老人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C.拔下他的羽毛、向他投掷石头、用滚烫的铁铲去烫他,文中这样的场景体现了大家对巨翅老人的态度与反应。D.文中叙述了巨翅老人降落人间、最后飞离
小镇等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11223344556677√88“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错。“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意思是情节曲折、牵动人心,读者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
共鸣。而小说主要围绕巨翅老人在小镇的遭遇自然展开故事情节,且读者内心更多的应是对巨翅老人的同情与对小镇人们的谴责。11223344556677883.马尔克斯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提及,“《百
年孤独》等作品混糅着魔幻与现实”。请简要分析本文的“魔幻”与“现实”各体现在哪些地方。11223344556677答案(1)魔幻:神异的人物形象塑造,荒诞的故事情节安排。(2)现实:真实典型的环境描写,传神逼真的老人形象,具体现实的生存状态。88《巨翅老人》虽然在总体构思上是魔幻的,
在情节安排上是荒诞的,在形象塑造上是神异的,但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上,却是真实的、准确的。魔幻:天使本是传说中的形象,作者却煞有介事地将其当作确有形象来写,给小说涂上了一层荒诞的色彩;计算自己心跳数目的妇女、受星星噪音折磨整夜失眠的葡萄牙人、无可救药的梦游症患
者、不听父母的话而变成蜘蛛的女孩等,也是不可思议的;巨翅老人不知从何来、怎么来?无法与人沟通,被关在鸡笼里任由人们玩赏并最终飞去,1122334455667788显得很荒诞;巨翅老人降临的消息传播之快与前来围观他的人数之众也极尽夸
张……现实: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与人们对巨翅老人的态度都真实地反映了拉美人民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对巨翅老人外在形象的描绘及对其落魄、虚弱、衰老状态的刻画传神逼真,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11223344556677884.所谓零度写
作,是指作者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感情,完全客观地陈述;零度写作不是不要感情,而是不让作者的感情影响读者。请简要分析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点的。11223344556677答案①人称上,作者用第三人称客观地描述镇上人们对巨翅老人的冷酷反应,以此揭示这些人的丑陋本性
。②语言上,很少使用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多是客观、冷静的叙述。③主旨上,作者冷静地叙写小镇人们精神上的愚昧、空虚和孤独,体现了作者对拉美人民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8811223344556677扣紧题干“零度写作”的特
点,分别从人称、语言、主旨思想等方面进行简析。88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本一:红裤子卞之琳安居村一下子黯然失色了:娘儿们一齐换去了红裤子。安居村离同蒲铁路线只有十里路,以前曾经到过日本兵。老百姓回到空了的村子里才两个月,今天下午忽然听说日本兵沿铁路挨
村“宣抚”,112233445566778811223344556677明天安居村老百姓得静候“皇军”来“宣抚”,如果预先逃走一人,“皇军”就不给安居村留一所房子。于是全村震动了。娘儿们无意中一下子就学了“摩登”,把头发都剪短了。部分女子
恨起了以前不曾放脚。不过最惹眼的到底还是红裤子。这可难倒了过门才两个半月的关小双老婆。她的红裤子是村里最新的,虽然也曾经在山沟里蘸过黄土,但仍不失其鲜明。愿不愿意换,已经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问题是拿什么来换。上次连夜逃往山里去的时候,在慌乱中,她把一包衣服给弄丢了。如今把红裤子换下,
她得穿什么呢?8811223344556677下午关小双回来了,竟然一下子把问题解决了。关小双在村公所和村长拌了几句嘴,心里老大不高兴,回来看见老婆还穿着红裤子,只呆了一下,就把自己的黑裤子脱下,向她一扔,说:“你换上!”老婆看看他。他向老婆看了看,加重声气说:“你换上!”老婆不敢出
声,只有服从他这个荒唐的命令。他们把上身的夹袄也换了,黑绿两色,对比鲜明。年轻的老婆满肚子惊疑,可是不敢作一声,眼泪汪汪地看着丈夫走出门。8811223344556677第二天早上太阳才升到树梢头,“皇军”就到安居村来“宣抚”了。他们一共来
了11个,可只有十匹马,其中有一个汉奸,没有马骑。“皇军决不吃你们什么,”汉奸说,“煎几张葱花饼来就得了。”“皇军决不要你们什么,”汉奸说,“只是你们在静候‘宣抚’的时候,找一担白菜。”“行。”“找一担萝卜。”“行。”8811223344556677“再找一百个鸡蛋。”村长皱了皱眉头,还是说
:“行。”十匹马在村公所前吃黄豆,七个日本兵和一个汉奸在村公所内吃葱花饼。还有三个日本兵呢?他们早就到外边去了,说是去看看菜田。吃够了东西,鬼子头儿向汉奸说了几句话,汉奸马上转头来说:“要‘宣抚’了,召集全村人
到前面场子来听话。”全村八十户只到了八十人,不多不少。其中一半是孩子,被村长拉来凑数。一担白菜,一担萝卜,一担鸡蛋,都摆到了村公所门口。8811223344556677鬼子头儿站在阶石上,开始讲话,汉奸翻译。大意是“皇军”战无不胜,他们是来保护中国人民的,八
路军是野蛮的“土匪”,大家要向“皇军”报告“土匪”的消息。然后开始问话:“皇军杀人放火吗?”“不。”“你们怕皇军吗?”“不怕。”“那为什么‘土匪’来了不走,我们来了就跑呢?”全场沉默。蔬菜到齐了,鸡蛋也到齐了,就是自己人还没有到齐。汉奸问老百姓:“皇军去哪里了?”谁也不知道。村长打发几个
老百姓去找。8811223344556677村长自己也去找。他推开关小双的屋门,看见关小双战战兢兢地缩在炕角落里。他觉得又气又好笑:“哈,你关小双今天怎么也学娘儿们不敢出头了?”说完了才认出面前的竟是关小双老婆
。他气得无从笑起,又挨户搜寻去了。半天一无所获。这时雷霆已经在他头顶上响了。糊涂中他却发现自己被绑在一棵白杨树上。全村人都慌了。有人拉来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说:“他知道,他知道。”“你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我看见他们在村
东口追一个红裤子,愈追愈远,追到山里去了,再没见回来。”8811223344556677汉奸把话译给胖头儿听,胖头儿向汉奸头顶上爆出去一个霹雳,从汉奸嘴里传出来就变了:“给我把红裤子找来!”可是人头中一个向白杨树外一转动,数十个一齐向南边转动了,像一阵轻风吹过的麦穗。
大家看见一条红裤子大步跑来,全然不是女人步伐,后面跟来了一群兵,穿灰军衣的,不是那三个“皇军”!“红裤子来了!红裤子来了!”88七个鬼子一齐跳上了马,往村北就跑,撇下萝卜、鸡蛋、三支三八式步枪和三匹马。汉奸想骑马,可试了两下,没有骑上,也放步向北就溜。驼背汉奸没能
逃脱,被穿红裤子的关小双抓住了。“这三担东西正好慰劳游击队。”被游击队救下的村长感激得直流泪。“可鬼子马上就回来,”关小双抢上来说了,“我们还想在这里住下去?”那怎么办?很简单,全体进山去加入游击队。就这么办!这时候在场的已经是五百人。一道长流缓缓地淌向山里去,杂在人流里
的还有牲口,驮着女人和小孩。女人和小孩抱着包裹,抱着鸡。1122334455667788当夜在游击队司令部,司令听说活捉了三个日本兵、一个汉奸,夺获了三支步枪、三匹马,都算得关小双的功劳,要好好犒赏他一番。关小双就提出了“只要一套军服”。
司令笑了,因为到这时候他才看见关小双还是穿的红裤子呢。一套灰色军衣找来了,关小双立即换上了。然后他把那一套绿袄红裤子弹去了一些尘土,折叠在一起。关小双挟了那一叠衣服,走到住那些预备第二天到缝纫厂去的妇女的院子里,找到了
自己老婆,把那一叠衣服轻轻地向她膝头一搁,用左臂拢了一下她的肩头,含笑说:“等将来太平了再穿。”(有删改)1122334455667788文本二:一般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大多注重战争场面的描述,用敌我厮杀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卞之琳的“战时小说”,却将视角放在普通的个体身上,关注战争给普通民众
带来的改变。正如苏联评论家尼古拉耶夫所说:“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指出,人们如何获得胜利,他们的功勋、英雄主义和忘我精神如何影响了战争的进程。文学还必须讲述另一个方面,讲一讲战争如何影响了人,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命运。”(摘编自谭颍君《试析卞之琳“战时小说”的特点》)112233445566
778811223344556677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说妇女“学了‘摩登’”,并特意将“摩登”加上引号,是为了讽刺民众不敢反抗。B.作者强调汉奸没有马骑,既说明了鬼子瞧不起他,也为下文他被抓住做了铺垫。C.五百人的村子,鬼子开会
时只有八十人到场,这一细节显示了百姓对鬼子的愤恨。D.小说最后关小双向司令提出“只要一套军服”,是因为他才发现自己还穿着红裤子。√8811223344556677A项“是为了讽刺民众不敢反抗”错。“摩登”是指妇女剪短了
头发,这里并非讽刺民众,而是显出鬼子的残暴,他们来安居村的目的其实是霸占与侵略。C项“这一细节显示了百姓对鬼子的愤恨”错。没有到场的人应该是躲起来了,躲藏的原因不是愤恨,而是害怕。D项“是因为他才发现自己还穿着红裤子”错。“只要一套军服”,不要其他奖励,显
示了关小双在国家危难面前英勇无私的精神。“才发现自己还穿着红裤子”的是司令,不是关小双。88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为村庄取名“安居村”有深意,说明这个村庄的村民原本安居乐业,而日
军的侵略打破了这种宁静的生活,巧妙地暗示了主题。B.开篇一句“娘儿们一齐换去了红裤子”,先声夺人,一下子营造出一种喜剧氛围,为后面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C.汉奸和鬼子嘴上说“决不要你们什么”,却搜刮了白菜、萝卜、鸡蛋、黄豆、葱花饼,让读者既感到啼笑皆
非,又生出无限的鄙夷和痛恨。D.作者卞之琳是著名的现代诗人,因此小说中夹杂了一些诗一样的描写语言,比如“数十个一齐向南边转动了,像一阵轻风吹过的麦穗”。11223344556677√8811223344556677“营造出一种喜剧氛围”错。“娘儿们一齐换去了红
裤子”是因为日军进村,且由第一句“安居村一下子黯然失色了”可以看出,开篇并没有营造出一种喜剧氛围。887.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结尾关小双最后那句话的作用。11223344556677答案①表现了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宁静生活的美好愿望,痛斥了日军侵略的罪恶;②表达了
中国民众对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③展现了关小双柔情的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88结尾写“关小双挟了那一叠衣服,走到住那些预备第二天到缝纫厂去的妇女的院子里,找到了自己老婆,把那一叠衣服轻轻地向她膝头一搁,用左臂拢了一下她的肩头,含笑说:“等将来太平了再穿”,从说话时的神情“含笑”和话语中的“将来”
可见,表达了中国民众对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从“等将来太平了”的“等”可见,表现了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宁静生活的美好愿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其中“太平”是民众的期盼,但尚且需要“等”“将来”“再穿”,可见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日伪勾结,欺诈压迫百姓
,委婉含蓄地揭示了1122334455667788日军侵略的罪恶。话语所在的前语境中,“轻轻地向她膝头一搁,用左臂拢了一下她的肩头”的“轻轻”“拢”等动作细节,展现了关小双铁骨柔情的一面,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关小双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112233445566
77888.请结合关小双和村长两个人物,谈谈你对文本二的理解。11223344556677答案①村长想用逆来顺受的方式换取在日军统治下的苟且偷生,但他的隐忍也无法换来安宁,这体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②村长的表现与关小双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关小双在敌人面前的智慧和勇气;③村长
的言行举止,使相关故事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④作家借助这组思想对立的人物,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人们在面临日军侵略时不同的心理状态,揭示了侵略者必败、中国人民必胜的深层原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启发读
者思考。88文本二中卞之琳的“战时小说”,将视角放在普通的个体身上,关注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改变。正如苏联评论家尼古拉耶夫所说:“……文学还必须讲述另一个方面,讲一讲战争如何影响了人,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再结合两个人物加以解读,
首先看村长有哪些表现,战争给他的影响,然后看关小双的表现,最后综合看,通过形象对比如何凸显战争题材的主旨思想。112233445566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