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必修下册 第2阶段 栏目撰稿(课件).pptx,共(27)页,1.22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a256c8312064b3afe76b7d52b3b67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二阶段栏目撰稿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织了白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与发现,属于知识紧读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用性阅支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了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
科学通俗作品阅读习。教材的单元导语也指出“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可见,对教材中的四篇知识性读物的学习是自主阅读研习整本知识性读物的基础,学生需要带着课堂学习的体验进行更广泛,或许
也更深入的实用性阅读。情境设置学习目标目标1了解本单元作家的相关事迹,撰写人物简介目标2梳理文章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撰写相关短文目标3梳理文章的逻辑思路,学写文学短评与事理说明文壹撰写简介1.为本单元四位作者中最欣赏的一位撰写简介。写法指导:人物:籍贯:生平:成就:……屠呦
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人物经历早年
经历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工作经历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
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研究经历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1977年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
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人物荣誉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1992年,
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贰撰写文稿1.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聚焦两个非建筑学的概念“文法”和“词汇”,通过近义词
的辨析,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及两者间的关系。示例:文法指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词汇指建筑中的构建。文法由词汇演绎,词汇的运用遵循文法规则。这是在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梁思成的“文法”与“词汇”思想可做如下补充解读。他在提出:“(中国)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
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在文章《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再次阐述了关于“文法”的问题,他认为:“一个民族或文化体系的建筑,如同语言一样,是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文法’与‘语汇’的,它们一旦形成
,则成为被大家所接受遵守的方法的纲领。在语言中如此,在建筑中也如此。”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梁思成进一步阐述到:“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
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从梁思成的思想来看,建筑中的“文法”即是中国传统建筑物“都遵循的法式”,是建筑物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而建筑语言的“词汇”则是“构成
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也即是构成建筑实体的基本要素,例如梁、墙、庭院、夹道等。梁思成立足在传统文化之上借用了语言学的基本元素而对中国建筑与城市进行了结构性地解读。2.通过自习,选择合适的图形工具,展现《说“木叶”》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示例: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
有区别。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
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
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
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叁撰写短评1.
聚焦《说“木叶”》,发现林庚先生用问题推进思考的研究思路。明确“木叶’是什么呢?”——点出核心概念“木叶”,引出对照概念“树叶”,触发后续思考。为什么古代诗人偏爱‘木叶’这个形象,而很少使用‘树叶?呢?——文章的切入口
和主问题。“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以反问开启对解锁关键“木”字的分析。“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引出了“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探究“木”字的暗示性。这五个问题引出了对概念的解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
题,找出了探究问题的钥匙,确定了分析问题的语境,还引入了阐释问题的理论。这些问题让思维往纵深发展,成为全文的重要支架。2.为探究某一诗歌形象的暗示性设置关键问题。示例:以“板桥”一词为例①板桥是什么样的桥?②诗人们常用“板桥”一词吗?③“板”字
的意味与“石”有何不同?④诗人们在什么场合使用“板桥”?⑤他们的创作状态、情感志趣与“板桥”所在的情境有何关系?3.撰写关于诗歌“暗示性”的短文示例: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和底蕴。作为古代文人的艺术作品,其中的意境
和意蕴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语言表达上,更多的是蕴含着深层次的暗示与寓意。在古典诗词中,通过隐喻、象征、比兴等多种手法,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哲学观念,这种表达方式也称之为“暗示性”。例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句,表面上是对明月的赞美和祈愿,但实际上却是表达
了诗人豪情万丈的心境。他看到了宇宙之间的宏伟,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世事的沉迷,于是情不自禁地倾诉出内心的感受和渴望。另外,古典诗词中的色彩和意象也是其暗示性的表现手法之一。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里明月、光芒和寒霜都是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
绪的宣泄,这种色彩和意象的暗示作用,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诗人的思想。此外,古典诗词中的比兴技法也被广泛运用于刻画形象和表达思想。比如《离骚》中的“浩荡离愁白日斜,每逢佳节倍思亲”,以节日和思念亲人的情感为主题,通过比喻山水、天象和生命等方面的形象,表达出对故
乡和亲人的追思和思念。这种比兴的手法是诗人刻画形象和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其暗示性的体现。综上所述,古典诗词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在于其语言的华丽和优美,更在于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思想和情感通过多种暗示性的手法传达给读者,让人们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美妙和丰富。因此,我们
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古典诗词,让其精髓流传下去,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肆撰写事理说明文自选题材,写一篇“说得清,道得明”的事理说明文。示例:在山西太原市区西南的晋祠圣母殿前,坐落着一座久经风雨洗礼的古桥建筑——鱼沼飞梁。一座年代最早的精致的十
字桥。鱼沼飞梁是一座十字形的桥梁,东西桥面长15.5米,宽5米,高出地面1.3米,东西向连接圣母殿与献殿;东北桥面长18.8米,宽3.3米,两端下斜至岸边,与地面平行。造型犹如大鸟,展翅欲飞,故“飞梁”之称。桥梁的插着大小的勾栏,有围护又凭依之用。古人常以
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古人的方法真是层出不穷呀!这座十字桥为被要称之为“鱼沼飞梁”呢?沼中是晋水大源头。,流量甚或大,游来游去的鱼也非常多,时常使游客、路人见之眼花缭乱,数不胜数。,可想而知,这与鱼沼。不错,就因,才取名鱼沼。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
状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了十字形桥面,飞梁。据史料记载,飞梁在北魏时期就了。,飞梁的真是我国最早的十字桥呀!飞梁南北桥面的东西两侧,也有师质卧狮,不幸只保留东北与东南端的罢了。仅留下了师质卧狮,造型生动,两只幼狮嬉。我猜想这卧狮乃是与飞梁的遗物。猜测也并无道理。在北宋
时期,也1102年,这座桥与圣母殿同建,是崇宁帝或桥筑师(即桥梁的建筑者)纪念,特筑了这卧狮吧。鱼沼飞梁凝集了民族古代劳动的幸劳与血汗,更是智慧的结晶,年代久远,在古时又仅有稀罕,堪称古代最早的十字桥与为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伍评价建
议评价建议学习任务评价内容与要点自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述文章所记述的科学探究历程,介绍作者所阐说的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取作者在阐说时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了解材料的来源,借此感知4位专家的学术视野,发现作者的知识体系与其观点、立场、视角之间的关系。整合
上述学习成果,为你最欣赏的一位专家写一份简介,与同学交流后,完善稿件,向公众号的“炳如日星”栏目投稿①能够全面、简明、准确地概述科研历程、介绍研究成果;能够准确找到作者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明确其来源;②对作者学术视野的概述全面准确;能够准确表述作者的知识体系与其观点、
立场之间的关系。③能够细读文本,会查阅与作品相关的资料;在小组交流时能做好笔记,并与自己的初稿比对,及时补充。能积极参加小组交流,表达清晰有条理。评价建议学习任务评价内容与要点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找出文中的主要
概念,选择合适的图表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梳理行文思路。再依据所绘制的图表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解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整合上述学习成果,形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向公众号的“循序渐进”栏目投稿。①能够准确找出并理解文中的核心概念
;能够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与观点的联系;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路。②能够在比较中发现概念间的差异;能够用图表显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将文章的思路梳理出来;图表选择得当,思路梳理缜密清晰。敢于质疑,也能够立足文本回应质疑。③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乐于将自己的梳理与同学分享。评价建议学习任务评价内容与要点任选一项写作任务,借鉴作者阐释问题的方式方法探究具体问题。将作品投稿至公众号“学以致用”栏目。(1)学以致用,自选一个相对陌生的诗歌形象,搜集
资料,像林庚先生一样用问题推进自己的思考,分析这个形象在古代诗人具体诗作中的丰富含义,并探究其暗示性的由来。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①能够梳理出课文中的问题链,对关键问题进行识别,对问题的价值进行探究。②能够找到适
于探究的诗歌意象,并借助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提出问题,推进思考。③能够发现意象的丰富含义并分析暗示性的由来。④能有理有据地阐释自己的发现。⑤能主动根据交流的反馈反思、修改自已的习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