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共(9)页,1.35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9d0a7929b72516cc04c4c7c3d53d4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命题人:晏草仔审题人:赵光明可能用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Zn-65Fe-56一、单选题
(14×3=42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B.夏天面粉发酵速度与冬天面粉发酵速度相差不大C.高效光解水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D.“天宫课堂”实验: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
球”,该过程发生吸热反应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气泡B.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C.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
冷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D.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3.三甲胺N(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N,N-二甲基甲酰胺[(CH3)2NCHO,简称DMF]转化为三甲胺[N(CH3)3]。计算机模拟单个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
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323222CHNCHOH=CHNCH+OH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
速率,并提高DMF的平衡转化率D.若1molDMF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4.已知:①2H2O(g)=2H2(g)+O2(g)ΔH=+483.6kJ·mol-1②H2S(g)=H2(g)+S(g)
ΔH=+20.1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氢气的燃烧热:ΔH=-241.8kJ·mol-1B.②中若生成固态硫,ΔH将增大C.由①②知,水的热稳定性小于硫化氢D.相同条件下,充分燃烧1molH2(g)与1molS(g)的混合物比充分燃烧1molH
2S(g)放热多20.1kJ5.25℃时将1molA和1molB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ΔH>0,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达平衡时B
的转化率为60%B.a=1C.0~5min内11(A)0.1molLminv−−=D.平衡后,若再加入1molB,重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减小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石灰石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水泥和陶瓷的生产原料中都有
黏土②浓硫酸使火柴杆炭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③粗盐中的2Ca+、2Mg+、24SO−可以依次加入NaOH溶液、23NaCO溶液、2BaCl溶液后过滤,在滤液中加适量的盐酸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④“雷雨发庄稼”的过程中氮元素呈现了4种不同的化合价⑤2SO使品红褪色和使
氯水褪色的原理相同⑥()2Hg的燃烧热ΔH=-285.8kJ/mol,则()()()2222HOg=2HgOg+ΔH571.6=+kJ/mol⑦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是因为溶有2CO气体A.1项B.2项C.3项D.4项7.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6gNO和
24NO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总数为A3NB.等物质的量的2HO、2DO、2TO所含中子数相等C.1mol甲基()3C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A9ND.一定条件下,22molSO与21molO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4N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可制取3NaHCO
B.乙装置可验证金属性:ZnFeC.丙装置可检验乙醇消去产物中的乙烯D.丁装置可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9.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2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
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像,压
强p1>p210.20℃时,将0.1mol·L-1Na2S2O3溶液10mL和0.01mol·L-1H2SO4溶液10mL混合,2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
样的反应要看到同样的浑浊,需要的时间是A.15sB.20sC.40sD.48s11.以铬矿石烧渣(主要含24NaCrO、MgO、2NaFeO和23NaSiO)为主要原料制取重铬酸钠晶体(2272NaCrO2HO)的流程如下。已知“
水浸”时2NaFeO发生的反应为223NaFeO+2HO=Fe(OH)+Na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浸”时适当升高温度和搅拌有利于加快浸取的速率B.“酸化”时24NaCr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722CrO+2H=CrO+HOC.“滤渣”的成分为23HSiOD.“母液”中主要
存在离子是+Na和2-4SO12.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装在盛有水、的三个烧杯中,在①烧杯中加入CaO,在②烧杯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③烧杯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①中红棕色变深,③中红棕色变浅。已知:2NO2(红棕色)N2O4(无色),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2NO2N2O4是吸热反应B.NH4Cl溶于水时吸收热量C.①烧瓶中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③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增大13.已知反应:22NO(g)红棕色24NO(g)无色(正反应放热),将一定量2NO充入注射器中,封口,在拉动和推动注射器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b点的操作是推动注射器活塞C.c点与a点相比,()2NOc增大,()24NOc减小D.d点:vv正逆14.在密闭容器中,5molH2与2molCO2发生反
应:3H2(g)+CO2(g)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1>P2>P3>
P4B.若T1>T2>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D.缩小容积,可以提高CH3OH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15.(14分)Ⅰ.恒温恒
容下,将2mol气体A和2mol气体B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下列各项可作为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A.压强不再变化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Ⅱ.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
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3(3)下列措施能使平衡体系中32n(CHOH)n(CO)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A.将H2O
(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B.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C.升高温度D.再充入1molH2Ⅲ.恒温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A中通入1molN2与1molH2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若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4)
若在此温度下,向另一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B中按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1mol充入N2、H2、NH3,此时,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填“是”或“否"),此时若没有达平衡,反应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5)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
O2(s)和氢气,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简易量热计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a.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同一个温度计测量温度b.隔热层可以防止热量散失,减小实验误差C.使用玻璃搅拌器的正确操作是上下匀速搅动d.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酸溶液和碱溶液均应分多次倒入16.(14分)研究处理NOx、SO2,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
下列问题:(1)已知:2SO2(g)+O2(g)2SO3(g)11H196.6kJ?mol−=−2NO(g)+O2(g)2NO2(g)12H113.0kJ?mol−=−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1H___________kJ?mol−=。(2)用N
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常见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当NO2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与足量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
附,主要反应为:C(s)+2NO(g)N2(g)+CO2(g)。t℃时,向容积恒定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s)和2molNO(g)进行反应,5min时反应恰好达到平衡状态,且0~5min内v(CO2)
=0.016mol·L-1·min-1.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可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消耗2molN2的同时消耗了4molNO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D.c(N2)=c(CO2)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5min时向容器中同时通入0.1molNO和0.2molN2,此时速率:v正(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4)在汽车尾气的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1H746.8kJ?mol−=−,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都只与温度有关)。①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一个条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加入催化剂可
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小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加入一定量的CO,平衡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减小②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逆增大的倍数。17.
(16分)“碳”这一概念稳居C位,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碳固定等概念被多次提及。当前,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1)与CO2相似,COS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COS电子式可表示。(2)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取
甲醇,反应如下:CO2(g)+3H2(g)CH3OH(g)+H2O(g)ΔH=-49kJ·mol-1。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若10分钟后,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625倍,则0到10分钟,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3)将()()22nCO:nH=1:3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事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4实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A.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D.CO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已知某温度下K=16/3。该温度下,测得容器中()-12cCO=0.30molL、()()()-1232cH=cCHOH=cHO=0.75molL,此时,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V
正V逆(选填“>”、“<”或“=”),说明原因。(5)向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CO2和H2,在不同催化剂(M型、N型)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CO2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变化如图。①使用(选填M、N)型催化剂反
应的活化能更高。②a点处,v正v逆(选填“>”、“<”或“=”)。18.(14分)实验小组探究外界因素对33FeCl+3KSCNFe(SCN)+3KCl平衡的影响。将30.005mol/LFeCl溶液(接近无色)和0.01mol/L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红色混合溶液。已知
该混合溶液中存在与3+Fe相关的反应有:I.3+-3Fe+3SCNFe(SCN)II.3++23Fe+3HOFe(OH)+3H(1)若往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平衡(填“正向”、“逆向”、“不”
)移动。(2)某同学认为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酸(H+)后,会使反应I体系中增大,导致该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取两等份红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现象a: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现象b:溶液变为浅黄色【查阅资料】3Fe+和Cl−、2-4SO均能发生络合反应:I
II.3+-4Fe+4ClFeCl−(黄色)IV.()-3+2442Fe+2SOFeSO−(无色)实验:探究现象a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编号操作现象①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15滴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②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3mol/LKC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呈橙色(3)实验①的目的是。(4)根据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结果,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现象a:。实验:探究现象b中溶液显浅黄色的原因。编号操作现象③取()2431mL0.0025mol/LFeSO溶液(无色)。加入1mL0
.01mol/LKSCN溶液,再加入5滴241.5mol/LHSO溶液。溶液先变红,加硫酸后变为浅黄色。④取31mL0.005mol/LFeCl溶液(无色),。。(5)由实验③可知,溶液变为浅黄色与(填微
粒的化学式)无关。(6)为了进一步确证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是3Fe(SCN),补充完整实验④的操作及现象。操作:。现象:。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5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DADCBCA题号11121314答案DB
CC15.(14分)(1)0.6mol/(Lmin)(2)BC(3)AD(4)否正反应(5)NaBH4(s)+2H2O(l)=NaBO2(s)+4H2(g)ΔH=-216kJ·mol-1(6)d16.(14分)(1)-41.8(2)NO2+NO+2NH3催化剂2N2+3H2O
(3)AB4大于(4)D小于17【答案】(1)(2分)(2)0.225mol/(L▪min)(2分)(3)BD(2分)(4)()()()()32322CHOHHOCOHcccc(2分)>(2分)Q=()()()()3
23322CHOHHO0.750.7540COH0.30.759cccc==<163,则反应正向进行(2分)(5)N(2分)>(2分)18.(14分)(1)不(2)3+Fe浓度(3)做对比实验,排除因为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的
可能(4)在3+-3Fe+3SCNFe(SCN)平衡体系中,加入Cl-,3Fe+和Cl−发生络合反应:-3+-4Fe+4ClFeCl(黄色),使得溶液中3Fe+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3Fe(SCN
)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5)2-4SO(6)加入1mL蒸馏水,再加入5滴241.5mol/LHSO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参考答案解析1.A【来源】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详解】A.氮氧化物可以在光照下发生光化学
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可以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也可以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型酸雨”,A正确;B.碲属于主族元素,B错误;C.石油分馏一般得到烷烃或环烷烃,煤的干馏可以得到苯,C错误;D.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热冰现象,属于放热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C。2.B3.D【来源】
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详解】A.步骤()()**323222CHNCHOH=CHNCH+OH的能垒(正反应活化能)为0.22eV,正反应活化能最高的最后一步步骤的能垒1.19eV,故最后一步是上述历程中的决定反应速率步骤,故A错误;B.根据选项B
分析可知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元为1.19ev,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降低DMF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D.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可知,反应放热为0eV-(-1.02eV)=1.02eV,1molDMF完全转化
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D。4.D【来源】第04讲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与氢燃料的发展前景-【寒假自学课】2022年高一化学寒假精品课(苏教版必修第二册)【详解】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时释放的能量是燃烧热,如生成H2O(l)、CO2(g)等。则根据反应①水的状态是气态,根据其逆反应,H2(g)+12O2(g)=H2O(g)ΔH=-241.8kJ·mol-1,H2O(g)不是稳定化合物,可知氢气的燃烧热大小比241.8kJ·mol-1大,
A项错误;B.固态转化为气体需吸热,②中若生成固态硫,生成物的总能量比气态时小,则反应热大小比20.1kJ·mol-1小,ΔH将减小,B项错误;C.反应①1molH2O分解的ΔH=+241.8kJ·mol-1,反应②1m
olH2S分解的ΔH=+20.1kJ·mol-1,说明同等条件,水分子内键能大,水的热稳定性大于硫化氢,C项错误;D.由反应②H2S(g)=H2(g)+S(g)ΔH=+20.1kJ·mol-1可知,1molH2(g)与1molS(g)的混合物的总能量大于1molH2S(g),则相同条件
下,充分燃烧1molH2(g)与1molS(g)的混合物比充分燃烧1molH2S(g)放热多20.1kJ,D项正确;故答案选D。5.A【来源】安徽省江淮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详解】A.设发生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x,则:202
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6A(g)+B(g)C(g)+D(g)初始物质的量1100转化物质的量xxxx平衡物质的量1-x1-xxx22xK=(1-x),故x=0.5,B的转化率=1-x100%1,故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故A错误;B若温度不变
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可以确定a=1,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1-1Δn(A)0.5v(A)===0.1molLminVΔt15,故C正确;D.平衡后,若再加入1molB,加入的瞬间,A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重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
仍减小,故D正确;答案选B。6.D【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滨海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详解】①石灰石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水泥和陶瓷的生产原料中都有黏土,故①正确;②浓硫酸使胆矾变白,胆矾失去结晶水,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故②正确;③23Na
CO溶液需在加2BaCl溶液之后加入,才能除去过量的2Ba+,故③错误;④“雷雨发庄稼”的过程中,发生223NNONOHNO→→→等转化,氮元素呈现了4种不同的化合价,故④正确;⑤2SO使品红褪色表现其漂白性,使氯水褪色是二氧化硫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不同,故⑤错误;⑥已知()2Hg
的燃烧热Δ285.8H=−kJ/mol,可得表示2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1HgOg=HOl2+Δ285.8H=−kJ/mol,气态水含有的能量比等质量的液体水多,且反应的物质越多,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就越多,故()()()222
2HOg=2HgOg+Δ571.6H+kJ/mol,故⑥错误;⑦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是因为溶有2CO气体,⑦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④⑦;故答案选D。7.C【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体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详解】A.2NO和
24NO的最简式都是2NO,246gNO和24NO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总数为AA46g2N2N46g/mol=,A错误;B.2HO、2DO、2TO含有中子数分别为8、10、12,等物质的量的2HO、2DO、2TO所含中子数不相等,B错误
;C.1个3CH−中含有电子数为9个(C、H所含电子之和),则31molCH−中含有电子数为9mol,即A9N,C正确;D.一定条件下,22molSO与21molO充分反应,因反应为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小于A4N,D错误;故选C。8.B【来源】福建泉州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详解】A.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实验过程中为保证CO2被充分吸收,应先通NH3一段时间后再通CO2,故A错误;B.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若
铁钉两端溶液变红,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铁钉没有被腐蚀,说明锌为负极,铁为正极,金属性:ZnFe,故B正确;C.乙醇易挥发,所以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乙烯中还含有SO2,乙醇、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的反应,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C错误;D.氢气与碘蒸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不能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故D错误;故答案选B。9.C10.10.A【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详解】温度每升高
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温度升高了3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3=8倍,所需时间是原来的18,原来需要2min,现在需要15s,综上所述故选A。11.D【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
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二)化学试题【分析】铬矿石烧渣(主要含24NaCrO、MgO、2NaFeO和23NaSiO)加水浸取,其中MgO分离除去,2NaFeO水解产生氢氧化铁分离除去,滤液中加入硫酸酸化,23NaSiO转化为硅酸沉淀分离除去,“酸化”
时24NaCr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722CrO+2H=CrO+HO,铬元素以2-27Cr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获得2272NaCrO2HO,据此分析回答问题。【详解】A.结合反应速
率的影响因素可知,“水浸”时适当升高温度和搅拌有利于加快浸取的速率,故A正确;B.结合分析可知,“酸化”时24NaCr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722CrO+2H=CrO+HO,故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滤渣”的成
分为23HSiO,故C正确;D.由于加入硫酸酸化,有残余的氢离子存在于溶液中,故“母液”中主要存在离子是Na+、H+和2-4SO,故D错误;故选D。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712.B【来源】2010年北京市八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详解】A.①中红棕色
变深,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CaO和水反应放出热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③中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因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氯化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故B正确;C.①中平衡逆向移动,气
体的总质量不变,而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体系中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C错误;D.③中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则③烧瓶中的压强必然减小,故D错误;故答案选B。13.C【来源】辽宁省实验中学
、大连二十四中学、大连八中、东北育才学校、鞍山一中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分析】反应为242NO(g)H<02NO(g),根据题干信息,气体颜色越深,说明平衡朝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数据对应的是透光率越小,据此作
答。【详解】A.ab段,随着时间的改变,透光率未发生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b点后透光率突然降低,说明颜色变深,b点的操作应该是压缩注射器,也就是推动注射器活塞,故B正确;C.c点是a点后的新平衡,由于b点的操作应该是压缩注射器,所以c(NO2)增大,c(
N2O4)增大,故C错误;D.d点突然降低,说明颜色变深,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故D正确;故答案选C。14.C15.(12分)(1)0.6mol/(Lmin)(2)BC(3)AD(4否正反应(5)NaBH4(s)+2H2O(l)=NaBO2(s)+4H2(g)ΔH=-2
16kJ·mol-1【详解】(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Δc(C)=1.2mol/L,所以v(C)=1.2mol/L2min=0.6mol/(L·min);(2)A.D为固体,所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
相等,容器恒定,则压强始终不变,A不符合题意;B.D为固体,所以未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会变,容器恒容,则密度会变,当密度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B符合题意;C.未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会变,而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不
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变,当其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符合题意;D.无论是否平衡,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均为2∶1,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C;(3)A.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32n(CHOH)n(CO)增
大,A符合题意;B.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32n(CHOH)n(CO)不变,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焓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32n(CHOH)n(CO)减小,C不符合题意;D.再充入1molH2,平衡
正向移动,32n(CHOH)n(CO)增大,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D;(4)恒温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A中通入1molN2与1molH2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据此建立三段式:()()()()()()2230Ng3
Hg2g//L0.50.50//L0.10.30.2//L0.40.20.2NHcmolcmolcmol+平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22332220.212.5N?H0.40.2cNHKcc===,向另一容积为1L的恒容
密闭容器B中按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1mol充入N2、H2、NH3,因Q=23121=0.5<12.5,则此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5)NaBH4(s)+2H2O(l)=NaBO2(s)+4H2(g)ΔH=-216kJ·mol-1(6)DA.实验过程中应使
用同一个温度计测量温度,避免温度计规格不同,减小误差,A项正确;B.隔热层起到保温作用,防止热量散失,减小实验误差,B项正确;C.使用玻璃搅拌器的正确操作是上下匀速搅动,C项正确;D.为提高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准确度,实验所用试剂应一次性迅速倒入,D项错误;16
.(1)-41.8(2)NO2+NO+2NH3催化剂2N2+3H2O(3)AB4大于(4)D小于【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详解】(1)设①2SO2(g)+O2(g)2SO3(g)11H196.6kJ?mol−=−;②2NO(g)+O2(g)2NO2(
g)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812H113.0kJ?mol−=−;③NO2(g)+SO2(g)SO3(g)+NO(g)H;由盖斯定律可知③=12(①-②),则H=()()1-196.6kJ/mol--113.0
kJ/mol=-41.8kJ/mol2。(2)若NO2与N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反应中共得6mol电子,1molNH3反应可以失去3mol,所以需要2molNH3,再结合元素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NO2+NO+2NH3催化剂2N2+3H2O。(3)A.
消耗2molN2的同时消耗了4molNO,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A选;B.该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增大,总体积是定值,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增大,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选;C.该反应过程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定值,当混合气体的压强
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不选;D.该反应过程中氮气的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相等,当c(N2)=c(CO2)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不选;故选AB;②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22Cs+2NOgNg+C8mol/L0.200mol/L0.160.080
.08mol/L0.040.00.O0g8起始转化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22cc0.080.084Nc0O.0CNO4==,在5min时向容器中同时通入0.1molNO和0.2molN2,此时Qc=()()()()()
2222cc0.080.020.083.2<K=4c0.04CONNO0.01+==+,说明平衡正向移动,v正大于v逆。(4)①A.加入催化剂可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状态,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A错误;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
于逆反应速率,说明正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小,B正确;C.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D.加入一定量的CO,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量增大,但CO的起始
量也增大了,CO的转化率减小,D正确;故选BD;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增大的倍数。17【答案】(1)(2分)(2)0.225mol/(L▪min)(2分)(3)BD(2分)(
4)()()()()32322CHOHHOCOHcccc(2分)>(2分)Q=()()()()323322CHOHHO0.750.7540COH0.30.759cccc==<163,则反应正向进行(2分)(5)N(2分)>(2分)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
移动,则CO2的转化率降低(2分)【解析】(1)CO2是共价化合物,每个C原子都和O原子共用两对电子,使得C原子和O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O和S是同族元素,COS的电子式为;(2)同温同容下,气
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mol,10min后容器内压强是原来的0.625倍,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mol×0.625=2.5mol,气体物质的量减少了4mol-2.5mol=1.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molH2,则气体物质的量减少
2mol,则反应掉的氢气的物质的量=(1.5×3)÷2=2.25mol,容器体积为1L,则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5mol/L,则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25mol/L÷10min=0.225mol
/(L▪min);(3)起始充入的n(CO2):n(H2)=1:3,发生CO2(g)+3H2(g)CH3OH(g)+H2O(g):A项,起始充入的n(CO2):n(H2)=1:3,反应方程式里,CO2和H2的系数之比也为1:3,所以在反应过程中,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
比一直为1:3,所以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B项,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混合气体总质量是不变的,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所以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化的,
则在未平衡前,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选;C项,反应的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选;D项,CO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故D选;故选BD;(4)
平衡常数表达式是用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表示的,该反应的K=()()()()32322CHOHHOCOHcccc;已知某温度下,163K=。该温度下,测得容器中()12CO0.30molLc−=、()()()1232HCHOHHO0.75molL
ccc−===,此时,Q=()()()()323322CHOHHO0.750.7540COH0.30.759cccc==<163,则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5)①未平衡之前,温度相同,催化效果越好,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二氧化碳转化率高,平衡后
,相同温度下二氧化碳转化率相同,故最高点左边的点未平衡,从图中可以看出,未平衡之前,在相同温度下,N型催化剂下的CO2转化率更低,所以N型催化剂下反应速率慢,活化能高;②结合①可知a点处反应还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故v正>v逆;③结合①可知b
点及右边的点反应均已达平衡,不同催化剂下,CO2的转化率相同的原因是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CO2的转化率降低;2026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918(14分)(1)不(2)3+Fe浓度(3)做对比实验,排除
因为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的可能(4)在3+-3Fe+3SCNFe(SCN)平衡体系中,加入Cl-,3Fe+和Cl−发生络合反应:-3+-4Fe+4ClFeCl(黄色),使得溶液中3Fe+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3Fe(SCN)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5)2-4SO(6)加入1mL蒸
馏水,再加入5滴241.5mol/LHSO溶液得到无色溶液【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本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详解】(1)根据3+-3Fe+3SCNFe(SCN)向溶液中加入KCl固体,因氯离子和钾离子均不
参与平衡反应,所以对平衡没有影响,平衡不移动,故填不;(2)根据反应Ⅱ3++23Fe+3HOFe(OH)+3H,向溶液中加入酸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3+Fe浓度增大,使得反应Ⅰ3+-3Fe+3SCNFe(SCN)平衡向右移动,故填3+Fe浓度;(3)实验①向溶液中加水,
实验②中加入KCl溶液,两者均含水,所以实验①是为了做对比实验,排除因为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的可能,故填做对比实验,排除因为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的可能;(4)根据资料显示,3Fe+和Cl−发生络合反应:-3+-4Fe+4ClFeCl(黄色),使
得溶液中3Fe+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3Fe(SCN)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故填在3+-3Fe+3SCNFe(SCN)平衡体系中,加入盐酸,3Fe+和Cl−发生络合反应:-3+-4Fe+4ClFeCl(黄色),使得溶液中3Fe+浓度减小,平衡逆向
移动,3Fe(SCN)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5)取()2431mL0.0025mol/LFeSO溶液(无色)。加入1mol0.01mol/LKSCN溶液,再加入5滴241.5mol/LHSO溶液,溶液先变红
,加硫酸后变为浅黄色。刚开始变红是因为发生反应3+-3Fe+3SCNFe(SCN),此时溶液含有2-4SO,但溶液颜色没有影响,加入硫酸后颜色发生变化,说明2-4SO对该平衡体系没有影响,故填2-4SO;(6)根据实验③,溶
液呈浅黄色的原因可能是()243FeSO或者3Fe(SCN),若实验④证明了不是因为()243FeSO引起的,则说明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是3Fe(SCN),所以实验④的操作为:取31mL0.005mol/LFeCl溶液(无色)
,加入1mL蒸馏水,再加入5滴241.5mol/LHSO溶液,得到无色溶液,故填加入1mL蒸馏水,再加入5滴241.5mol/LHSO溶液;得到无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