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4 页
  • 大小 588.500 KB
  • 2024-10-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共(34)页,588.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8e0a0d02eb2a66064c48a64d403de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度高二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行为信息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

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均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功能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信

息传递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详解】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A正确;B、低碳生活助于维

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降低温室效应,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物质是可循环的,C错误;D、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正确。故选C。【点睛】2.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将纤维素直接分解为葡萄糖的酶B.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活性有关C.使用伊红美蓝染色剂可以对纤维素分解菌菌落进行鉴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初步

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答案】B【解析】【分析】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

少含有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详解】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其至少包括3种成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

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B、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量越大,活性越高,则透明圈越大,即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活性有关,B正确;C、使用刚果红染色法可以对纤维素分解菌菌落进行鉴定,使用伊红美蓝染色剂可以对大肠杆菌做出鉴定,C错误;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初步筛选后,还需再进

行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D错误。故选B。【点睛】3.尿素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氮肥,土壤中的细菌可将尿素分解后供植物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向培养基中加入尿素和硝酸铵B.

分解尿素的细菌获取后要在零下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加入一定量的甘油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0左右的平板计数D.对筛选后的分解菌做进一步鉴定,需向培养基中加

入伊红美蓝指示剂,培养尿素分解菌后,指示剂变红【答案】B【解析】【分析】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步骤: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详解

】A、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向培养基中加入尿素,A错误;B、若想将目的菌在-20°C长期保存,应采用甘油管藏法,该方法通常需要在菌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甘油,B正确;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为了保证结果

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C错误;D、尿素分解菌可以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后,氨可以使指示剂呈红色,据此可以用酚红指示剂鉴别尿素分解菌,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

考查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防止杂菌的污染,消毒和

灭菌都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杂菌,在火焰旁操作也是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详解】①土壤是微生物的培养基,土壤取样不需要在火焰旁进行,否则会杀死目的菌株,①错误;②称取土壤时,为避免杂菌的污染,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②正确;③稀释土壤溶液,为避免杂菌的污染,需要

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③正确;④涂布平板,为避免杂菌的污染,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④正确;⑤微生物的培养,需在一定温度的恒温箱中进行,⑤错误。故选D。5.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腐乳坯

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B.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答案】C【

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1、原理:(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流程:3、注意

的问题(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①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黑色孢子。②消毒:将

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③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

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

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详解】A、毛霉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18℃)和一定的湿度,将腐乳坯堆积起来时会因毛霉等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而使温度升高,影响了毛霉生长,A正确;B、

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B正确;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改变毛霉生长所需湿度,又会导致杂菌污染,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C错误;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D正确。故选C。6.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果胶酶溶液,将其调节至不同的pH后,再向每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苹果泥,然后置于25℃室温条件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5支试管中溶液的pH必须依次设置为7、8、9、10、11B.若将反应温度升高

到60℃,实验就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C.在苹果泥中加入果胶酶溶液后再调节pH会得到相同结果D.比较试管中果汁的澄清度可以判断果胶酶的最适pH范围【答案】D【解析】【分析】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提高果汁的澄清程度,提高

出汁率;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

称为无关变量。【详解】A、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为不同pH值,需要设置一系列的pH梯度,不一定要设置为7、8、9、10、11,A错误;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当温度升高到60℃时,果胶酶失活,B错误;C、在苹果泥中加入果胶酶溶液后再

调节pH,由于酶和底物已经发生了反应,所以结果可能不同,C错误;D、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提高果汁的澄清程度,所以可以比较试管中果汁的澄清度可以判断果胶酶的最适pH范围,D正确。故选D。7.从土壤中筛选纤

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答案】B【解析】【分析】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在其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详解】从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故选B。【点睛】8.在家庭制作果酒过程中,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M点前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N点前C.该实验中,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

18~25℃D.酒精浓度的持续增加最终会抑制酵母菌繁殖【答案】B【解析】【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在分析曲线时,利用“S”型曲线的特点进行分析,如K/2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K值时增长速率为0。【

详解】A、家庭制作果酒过程中,M点前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利用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快速繁殖,A正确;B、N点时酒精的产量达到最大值,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N点后,B错误;C、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25℃

,C正确;D、酒精浓度的持续增加最终会抑制酵母菌繁殖,使酵母菌数量在N点以后下降,D正确。故选B。9.某池塘中,某种蝌蚪生活在表层,取食藻类,该种蝌蚪发育为成蛙后营两栖生活,主要以昆虫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蝌蚪与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具有竞争关系B.该蛙捕食昆虫对蛙与昆虫都有利C.蝌蚪和成蛙的生活环境和食物不同可以减轻种内斗争D.该蛙及蝌蚪在水中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

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2、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

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详解】A、该种蝌蚪取食藻类,与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蝌蚪与该池塘中的浮游动物都捕食藻类,二者具有竞争关系,A错误;B、捕食关系对捕

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发展都是有利的,所以,该蛙捕食昆虫对蛙与昆虫都有利,B正确;C、蝌蚪和成蛙的生活环境和食物不同可以减轻种内斗争,C正确;D、该蛙及蝌蚪属于同一种群,其在水中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故选A。【点睛】10.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结构单体是蔗糖B.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结构物质,RNA是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C.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可直接参与生化反应,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1、纤维素

、淀粉和糖原都是葡萄糖的多聚体;2、核酸分为DNA和RNA,细胞结构的生物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3、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

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4、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详解】A、根据分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

萄糖,A错误;B、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结构物质,DNA是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B错误;C、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参与部分生化反应,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D、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

碱平衡,有的无机物还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Fe,Mg等,D错误。故选C。11.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细胞液浓度将增大C.细胞体积明显变小

D.液泡颜色逐渐变深【答案】C【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2、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无大液泡

的或死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详解】A、将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称为质壁分离现象,A错误;B、由于细胞失水,所以会出

现细胞液浓度增大的现象,B错误;C、由于植物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所以不会出现细胞体积明显变小的现象,C正确;D、由于细胞失水,所以液泡颜色逐渐变深,D错误。故选C。1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没有细胞

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能完成运动、繁殖等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

都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的,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依赖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A正确;B、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C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细胞不是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D。13.1982年,美国

科学家T.Cech和他的同事在对四膜虫编码了RNA前体的DNA序列含有间隔内含子序列的研究中发现,自身剪接内含子的RNA具有催化功能,这种RNA被称为核酶,并因此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某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分子和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A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B.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C.温度和底物浓度对核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相同D.核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答案】A

【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磷脂分子和

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P,ATP中的“A”为腺苷,而核酶(化学本质是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A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B、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C、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

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通过影响酶和底物的接触面积来影响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D、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A。【点睛】14.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A.①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

②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③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④是液泡,能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答案】B【解析】【详解】A、①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B、②是内质网,作用是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脂质的合成车间,

B错误。C、③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D、④是液泡,能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D正确。故选B。【点睛】15.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是脂质类物质,易溶于有机溶

剂,几乎不溶于水。其抗疟疾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原蛋白结合,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可以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B.青蒿素以胞吞形式进入疟原虫细胞,需要消耗ATPC.青蒿素可使疟原虫生物膜系统

的基本支架及染色质遭到破坏D.青蒿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答案】A【解析】【分析】1、青蒿素是脂类性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可以用无水乙醇、丙酮等物质进行提取

。2、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3、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青蒿素是脂质类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根据其性质,可以用无水乙醇等物质进行提取,A正确;B、青蒿素是脂质类物质,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原蛋白结合,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可知青蒿素不会破坏疟原虫生物膜系统的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D、青蒿

素是脂质类物质,在内质网上合成,D错误。故选A。16.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B.刺激部

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D.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

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神经元接受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动作电位,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当电信号传导到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使突

触小体中位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导致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兴奋,使化学信号又转变为电信号,故选C。【点睛】17.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是常见的传统发酵技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醋发酵应封闭充气口,以防止杂菌

污染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必须先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D.发酵产生的果醋和泡菜都呈酸味,但发酵的原理不同,形成酸味的物质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醋酸发酵温度为30~35℃,属于需氧型生物

,则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还需充足的氧气,充气口连接充气泵;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利用的是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不能对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为防止杂

菌污染,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应增加盐量。【详解】A、醋酸菌是嗜氧菌,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气,若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A错误;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由于越接近瓶口,被杂菌污染的机会越大,因此接近瓶口部分的

盐要铺厚一些,B错误;C、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会杀死其中的自然菌种(野生酵母菌),使发酵不能进行,C错误;D、发酵产生的果醋酸味是醋酸,泡菜形成酸味是乳酸,D正确。故选D。18.下图方

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D.若图示方框

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人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I端为毛细血管动脉端,Ⅱ端为毛细血管静脉端。【详解】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正确;B、组

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C,B错误;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血糖经I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正确;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I端进入A,刺激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I端胰岛素含量高,D正确。故选B。19.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肆虐,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侵入宿主细胞内的该病毒依赖细胞免疫将其彻底消灭B.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良好措施

C.医用酒精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因此可用医用酒精杀灭该病毒D.该病毒含有RNA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是否感染【答案】A【解析】【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

解】A、消灭新型冠状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参与,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等形式传播,戴口罩、勤洗手是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良好措施,B正确;C、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用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C正确;D、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RNA病毒,含有RNA和蛋白质,RNA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正确。故选A。20.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比醋酸菌醋酸发酵

的高B.腐乳制作中豆腐长出毛霉的适宜温度最低C.果酒制作过程中保持无氧条件D.使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物,溶液呈现灰绿色【答案】A【解析】【分析】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2、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发酵产物时

,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能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详解】A、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比醋酸菌醋酸发酵的低,A错误;B、腐乳制作中豆腐长出毛霉的适宜温度最低,B正确;C、果酒制作过程中保持无氧条件,C正确;D、使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酵母菌酒精发酵

产物,溶液呈现灰绿色,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知识、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的种类及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下列有关微生物

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B.分离纯化某细菌时,要用清水稀释待分离纯化的菌液C.配置培养霉菌的培养基时要将pH调至酸性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答案】C【解析】【分析】1、培

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

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其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五个步骤。3、微生物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如果培养器具和培养基不能彻底灭菌、培养的过程中有杂菌污染是很容易失败的。【详解】A.制备固体

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A错误;B.分离纯化某细菌时,要用无菌水稀释待分离纯化的菌液,B错误;C.配置培养霉菌的培养基时要将pH调至酸性,C正确;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D错误。故选C。22.下列关于纤

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素和果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B.纤维素和果胶都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C.果胶酶可以催化多种物质的分解D.纤维素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答案】C【解析】【分析】1、纤维素酶

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2、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

成分之一,它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

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详解】A、纤维素和果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A正确;B、纤维素和果胶都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B正确;C、果胶酶具有专一性,果胶酶是能够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果胶酶只能催化果胶的分解,C错误

;D、纤维素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D正确。故选C。【点睛】2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时都需考虑营养条件B.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是利用微生物的胞内酶C.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计数D.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洗衣粉量属于无关变量【答案】D【解析】【分析】1.使用固定化酶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但不需要考虑营养条件。2.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

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骏业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

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使用固定化酶时不需考虑营养条件,A错误;B、腐乳制作过程中应用的是胞外酶,B错误;C、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都能对微生物

进行分离纯化,但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计数,C错误;D、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温度是自变量,酶活性(污渍消失的速率)为因变量,洗衣粉量属于无关变量,D正确。故选D。【点睛】24.下列关于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凝胶珠拖尾现象(蝌蚪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注射器(或滴管)出口离液面太远C.制作的凝胶珠的颜色为乳白色,说明凝胶珠制作比较成功D.将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2~3次,目的是洗去CaCl2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

】海藻酸钠遇到钙离子可迅速发生离子交换,生成凝胶。利用这种性质,将海藻酸盐溶液滴入含有钙离子的水溶液中可产生海藻酸钙胶球。【详解】A、应该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式使海藻酸钠缓慢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A错误;B、凝胶珠拖尾现象(蝌蚪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注射器(或滴管)出口离液面

太近,B错误;C、制作的凝胶珠的颜色为淡黄色半透明状,说明凝胶珠制作比较成功,C错误;D、将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2~3次,目的是洗去CaCl2溶液,D正确。故选D。25.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在用

移液管吸取菌液进行梯度稀释时,可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B.对4号试管中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可能恰为5号试管的10倍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8D

.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低【答案】C【解析】【分析】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图中5支试管为梯度稀释,最后经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进行计数。【详解】A、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

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A正确;B、对4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稀释倍数比5号的低10倍,如果稀释倍数适当,得到的菌落平均数可能是5号的10倍,B正确;C、5号试管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106÷0.1≈1.7×109个,C

错误;D、稀释涂布平板得到的菌落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菌细胞长成一个菌落,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低,D正确。故选C。26.图有关中心法则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③都需要解旋酶B.过程②和④都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胰

岛B细胞能进行过程①③⑤D.过程①②③④⑤均遵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示意图,其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逆转录过程,③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④为RNA的复制过程,⑤为翻译过程。【详解】A、①转录过程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B、过程②以脱氧核苷酸为原

料,B错误;C、胰岛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进行③DNA的复制过程,C错误;D、图中各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故选D。27.某研究性课题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B.实验结果表

明①②③④含有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的生长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不同D.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遮光条件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不进行横向运输,只进行极性运输,故①②中生长素含量相同;

单侧光条件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少于背光侧,故③中生长素少于④。【详解】A、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A正确;B、一段时间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能生长,表明①②③④含有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的生长,B正

确;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C错误;D、生长素浓度关系为:③<①=②<④,故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D正确。故选C。28.下列有关果酒、果醋的制作和腐乳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醋酸发酵的同时,也能存在酒精发酵,在醋酸发酵的同时,也能存在酒精发酵B.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检验的方法之一是嗅气味C.含水量为3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D.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

用的是根霉【答案】B【解析】【分析】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而果醋发酵需要氧气充足的环境腐乳;酒精具有酒香味,因此可以通过嗅气味的办法来检验果酒发酵是否产生酒精;豆腐中水的含量会影响腐乳制作,含水量为70%的豆腐最适合制作腐乳;制

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详解】A、在酒精发酵旺盛时,无氧的环境和较低的温度条件抑制醋酸菌的生长繁殖,因此醋酸杆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A错误;B、可以用嗅气味的办法来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B正确;C、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C错误;D、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果酒、果醋、腐乳制作过程中的菌种、发酵条件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

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9.以下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

水的质量比为4∶1B.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C.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

澄清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有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详解】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A错误;B、腌制时间长短、腌制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B错误;C、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

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错误;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识记参与

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30.我国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在多种文献中均有记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齐民要

术》中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②《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③《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二十三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

豆腐又名菽乳,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A.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配制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且盐度不宜过大B.②中每坛加蜡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有助于陈酒的储藏C.③中从酒化到醋化的过程需要移至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进行D.④中发酵产腐乳用的

豆腐坯属固体培养基,不需对其进行严格灭菌【答案】C【解析】【分析】1、用谷物酿制食醋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分别是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乙醇被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氧化成

乙酸。2、在制作泡菜时所配制的泡菜盐水要煮沸,以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泡菜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3、采用较低温度(一般在60~82℃),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品

进行加热处理,达到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目的,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而得名。巴氏杀菌热处理程度比较低,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加热,加热的介质为热水。《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

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这种用加热杀菌保存酒液的原理和方法,与酿酒中普遍使用的巴氏杀菌法基本相同。4、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就是毛霉的固体培养基;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

了调味外,还有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以及具有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的作用,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技术,配制的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以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

防止杂菌污染,同时盐水的盐度不宜过大,避免使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大量失水而死亡,A正确;B、蜡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助于陈酒的储藏;另外隔水煮开即加热可以杀菌,B正确;C、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

25℃,而醋酸菌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35℃,所以③中从酒化到醋化的过程需要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同时需要通氧,C错误;D、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固体培养基,腐乳制作时主要利用的是空气中的毛霉,接种时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D正确。故选C。3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

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平板划线法要求要连续多次划线,且除了第一次划线外,每一次划线的起点都是上一次划线的终点B.除了第一次划线需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外,以后的划线可以不用灭菌C.

如果菌液本来浓度不高,则可以适当降低稀释倍数D.充分稀释和连续划线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形成的菌落是由单一的细菌细胞繁殖而成【答案】B【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

,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平板划线法要求要连续多次划线,且除了第一次划线外,每一次划线的起点都

是上一次划线的终点,逐步稀释成单个菌,A正确;B、接种环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灼烧灭菌,B错误;C、如果菌液本来浓度不高,则可以适当降低稀释倍数,C正确;D、充分稀释和连续划线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形成的菌落是由单一的细菌细胞繁殖而成,D正确。故选B。【点睛】32.分离纤维素分

解菌用到两种培养基,下列关于它们的比较,正确的是()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鉴别培养基,再用选择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以纤维素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C.鉴别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细菌可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D

.刚果红染色法应用的是鉴别培养基【答案】D【解析】【分析】筛选目的微生物时应该使用只有目的微生物能够生存,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详解】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选择培养基,再用鉴别培养基,A错误;B、选择培养基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也可以是液体培养基,B错误;C、鉴别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细菌可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C错误;D、刚果红染色法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使用到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意在加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33.某工厂生产的一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包装上有如下说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最强③该

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⑤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A.①②B.①⑤C.②③D.③⑤【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包装信息,洗衣粉的成分

中有碱性蛋白酶0.2%,说明主要去除蛋白类污渍;用法是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水中15分钟,使用温水效果最佳,说明在温水条件下洗涤效果最佳.解:①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则碱性蛋白酶可将其清除,体现酶的专一性,故①正确;

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最强,高温或低温都会降低酶的活性,故②正确;③酶具有专一性,碱性蛋白酶只能去除蛋白类的污渍,对其他污渍没有洗涤效果,故③错误;④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故④正确;⑤羊毛、丝质类衣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

能用该洗衣粉洗涤,故⑤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洗衣粉为素材,考查蛋白酶的作用,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酶的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温度.34.下列有关“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及“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将海藻酸钠溶液和酵母细胞混

合之前,需用蒸馏水将酵母细胞活化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通常用酒精灯加热,且边加热边搅拌C.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需要用CaCl2溶液冲洗2~3次D.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时,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如营养物质等【答案】C【解析】【分析】海藻酸钠溶液固定酵母细胞:酵母细胞的活化;配

制0.05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详解】干酵母处于休眠状态,通过活化可以让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A正确;海藻酸钠在水中

溶解的速度较慢,需要通过加热促进其溶解,通常用酒精灯加热,且边加热边搅拌,B正确;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需要用蒸馏水冲洗2~3次,洗去附着在其上的CaCl2溶液,以防止凝胶珠硬度过大影响物质交换,C错误;由于酵母细胞具有代谢能力,因此需要提供营养等条

件,D正确。35.如图表示酶的几种固定技术,图中①②③对应的酶固定技术分别是()A.化学结合、包埋、载体结合B.载体结合、化学结合、包埋C.化学结合、载体结合、包埋D.载体结合、包埋、化学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载体结合法,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②表示化学结合法,将酶相互连接起来;③表示包埋法,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内。【详解】由分析可知,①表示载体结合法、②表示化学结合法、③表示包埋法,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要求

识记固定化酶技术的方法,能结合图示加以区分。36.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所固定的酶均能多次使用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均是将酶固定到一定空间内C.固定化酶技术中用到的反应柱,反应物能通过而酶不能通过D.固定化细

胞技术通常采用包埋法,但成本更高,操作更复杂【答案】D【解析】【分析】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种类一种一系列酶制作方法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吸附法、包埋法是否需要营养物质否是缺点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优点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操作容易【详解】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A正确;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B正确;C、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的底端装有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

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C正确;D、固定化细胞技术通常采用包埋法,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D错误。故选D。37.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

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⑥D.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

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

低。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它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使果汁变得澄清。【详解】①②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

酶,但不同细胞产生的酶不一定相同,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有的细胞不具有分泌功能,①②错误;③④⑥果胶酶的作用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③④⑥正确;⑤果胶酶特指分

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⑤错误;⑦果胶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其组成单位只能是氨基酸,⑦错误。所以,③④⑥正确。故选C。38.耐辐射球菌对射线具有超强耐受力,其P基因突变株受射线照射后生存率显著降低。研究者利用P基因成功转化不耐辐射的酵母菌,经

射线照射后检测发现,与非转基因酵母菌相比,转基因酵母菌三种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加。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采用划线法将酵母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B.酵母菌的接种、培养等操作需保证无杂菌污染C.耐辐射球菌对射线的耐受力与P基因密切相关D.P基因通过

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使细胞具有耐受力【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

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足够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菌落。题意分析,耐辐射球菌对射线具有超强耐受力,其P基因突变株受射线照射后生存率显著降低,显然P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增强球菌对射线的耐受力,然后研究者用P基因成功转化不耐辐射的酵母菌,经

射线照射后检测发现,与非转基因酵母菌相比,转基因酵母菌三种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加,从而更进一步证明P基因与球菌对射线的超强耐受力有关,且对射线的耐受力是通过抗氧化酶来实现的。【详解】A、采用划线法只能将酵母菌接种到固体体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B、获得纯

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技术,酵母菌的接种、培养等操作过程也不例外,需保证无杂菌污染,B正确;C、题意显示,耐辐射球菌对射线具有超强耐受力,其P基因突变株受射线照射后生存率显著降低据此可推测,耐辐射球菌对射线的耐受力与P

基因密切相关,C正确;D、成功导入P基因的酵母菌三种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加,显然P基因通过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使细胞具有耐受力,D正确。故选A。39.如图为突触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图中的结构涉及到3

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C.已知ab=bd,则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

图:该图显示了3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三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2个突触:在A、B神经元之间,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后膜;在B、C神经元之间,B是突触前膜,C是突触后膜。【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结构涉及到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A正确;B、根据题意分析,如

果B受刺激,C会兴奋,说明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说明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了B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所以C不兴奋,B正确;C、据图分析,刺激c点,兴奋可以传

到电流表的右侧,但是不能通过突触传到B神经元,也就不能传到电流表的左侧,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只偏转一次,C错误;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D正确。故选C。40.下图1、2是某森林中喜鹊的种群数

量变化曲线。图3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A点与图2中的C点对应B.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图3中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

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在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喜鹊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其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达到K值;图2表示喜鹊种群增长速率曲线,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与图1中A点相同;图3表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0-4年,λ>1,种群数量增加;4

-8年λ<1,种群数量下降。8-10年λ=1,种群数量不变。【详解】A、据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点图2中的C点对应,都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A正确;B、由图示可知,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C、图3中第4年种群数量最多,第8年种群数量最少,

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不相等,C错误;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随之变化,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合计40分)41.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

的过程简图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____来检验。(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___。(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图3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_____(填序号)。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

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

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①.酵母菌②.(酸性)重铬酸钾溶液③.C2H5OH+O2CH3COOH+H2O

+能量④.平板划线⑤.①②③④⑥.甘油管藏⑦.适时充入无菌空气⑧.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时需要氧气参与⑨.防止微生物入侵,排除气体【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

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

分解成醋酸。【详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2H5OH+O2CH3COOH+H2O+能量。(3)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

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图3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④最后一次划

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故顺序是:①②③④。(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5)图2过程是用来进行醋酸发酵,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

转化成醋酸,适宜醋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的30~35℃,因此,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适时充入无菌空气,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时需要氧气参与;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以防止微生物入侵,排除气体。【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培养

和分离,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识记实验室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42.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产生F1,F1中

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之比依次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

)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3)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__。(4)上

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让F1中灰身大翅脉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黑身小翅脉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答案】①.3:1②.1:1③.BbEe④.Bbee⑤.4⑥.1∶1∶1∶1⑦

.BBEe和BbEe⑧.1/36【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一直是难点,但由于也是重点,学生们在掌握这些定律的应用时关键是要抓住实质,灵活运用;正确运用顺推和逆推亲子代的基因型;会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解题思路是首

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例如本题的第(4)小题就可据此思路答题。(1)由题中数据

可知,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之比为灰身∶黑身=(47+49)∶(17+15)≈3∶1;翅脉的表现型之比为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2)由灰身∶黑身=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由大翅脉∶小翅脉=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

Ee和ee,所以两个亲本中,雌蝇(灰身大翅脉)的基因型为BbEe,雄蝇(灰身小翅脉)的基因型为Bbee。(3)因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亲本雌蝇(基因型为BbEe)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有BE、Be、bE、be4种,其理论比例为1∶1∶1∶1。(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

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和BbEe;让F1中灰身大翅脉的雌雄果蝇(1/3BBEe和2/3BbEe)相互交配产生F2,若只考虑体色,由于只有基因型为Bb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才有黑身(bb)个体出现,则F2中

黑身(bb)个体所占比例为2/3×2/3×1/4=1/9。若只考虑翅脉这一对相对性状,则F2中小翅脉(ee)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因此综合考虑可知,F2中黑身小翅脉(bbee)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9×1/4=1/36。43.资料1: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

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资料2: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通讯和娱乐工具,据传言手机屏幕

上的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还要多。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这一传言是否正确,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并展示调查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据资料1:(1)腐乳制作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

___℃。(2)“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以外,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作用;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目的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___________。(3)“甘心”是指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

,普通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原因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将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据资料2:(4)该实验需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_______

____等。据图,两实验组均采用___________法接种,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___________,该方法测定的活菌数比实际值

偏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5)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___________,则培养基未被污染;反之,则培养基被污染。【答案】①.毛霉②.15~18③.抑制微生物的生

长④.析出水分,使豆腐变硬⑤.具有独特香味⑥.蛋白酶、脂肪酶⑦.小分子肽和氨基酸⑧.氮源和无机盐⑨.稀释涂布平板⑩.菌落⑪.低⑫.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⑬.若空白培养基无菌落产生【解析】【分析】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

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

面的作用。【详解】(1)腐乳制作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主要是毛霉,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2)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以外,还有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析出水分,使豆腐变硬。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目的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

特香味。(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4)该实验需制备

培养基,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据图,两实验组均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的活菌数比实际值偏低,原因是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5)

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若空白培养基无菌落产生,则培养基未被污染;反之,则培养基被污染。【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微

生物培养过程的理解与运用。44.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在10℃水浴中

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温度/℃051040出汁量/mL5131525根据上

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由酶的___________性可知,组成细胞壁的另一主要成分___________不会被分解。(2)步骤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

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3)该实验设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4)果胶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保持温度、pH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一定时间后曲线变成水平,原因是_________

__。若增加果胶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___________(用虚线表示)。【答案】①.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②.专一③.纤维素④.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温度是相同的⑤.温度梯度设置不合理温度范围设置不合理⑥.底物

被消耗完⑦.【解析】【分析】1、果胶酶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详解】(1)果胶酶是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分解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果胶酯酶、多聚

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等。由酶的专一性性可知,组成细胞壁的另一主要成分纤维素不会被分解。(2)步骤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目的是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温度是相同的。(3)从表格

数据可知,该实验温度设置的不足之处是温度梯度设置的不合理,应为等梯度;另外温度范围设置也不合理。(4)由坐标曲线可知,底物的量是一定的,所以底物消耗完时,生成物的量达到最大值,其后不再发生变化;增加酶的浓度可以使反应更快地达到平衡点,即更早结束反应,

但生成物的总量不发生变化。。【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酶的功能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酶的工作原理和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践应用。实际上,本题题干中的图解、实验步骤和表格涵盖了该实验的具体要求和详细的实验方案,考生关键是能够从题中获得解题信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