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宜昌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15)页,110.4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855994b3de8bbefb893d45e7c23f93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宜昌市2020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有关真核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因内膜、外膜上都分布有色素而呈绿色B.线粒体的内膜、外膜上都分布有有氧
呼吸的酶C.细胞核的内膜、外膜上都分布有核糖体D.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都含有DNA和RNA【答案】D【解析】【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都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主要进行呼吸作用
,叶绿体内膜光滑,基质中含有基粒,主要进行光合作用。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叶绿体外膜上没有分布色素,A错误;B、线粒体的外膜上没有分布有氧呼吸的酶,B错误;C、细胞核的内膜上没有分布核糖体,
C错误;D、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都含有DNA和RNA,D正确。故选D。2.生物体时刻进行着细胞呼吸。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A.用台盼蓝染色排除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B.用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防止破伤风杆菌大量增殖C.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
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D.粮食储藏前晒干可降低自由水含量,延长保质期【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
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
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用台盼蓝染色排除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错误;B、由于创可贴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防止厌氧的破伤风杆菌大量增殖,B正确;C、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无
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C正确;D、粮食储藏前晒干可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延长保质期,D正确。故选A。3.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实现了基因重组B.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过程实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发
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A错误;B、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过程未实现同源染色体联会,C错误;D.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基本来
自卵细胞,D错误。故选B。4.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
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能进行兴奋传递的结构是②④,能进行兴奋传导的结构是①③B.用适宜电流刺激左肌肉,右肌肉也随之收缩C.用适宜电流刺激神经③,左、右肌肉都能收缩D.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答案】B
【解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的是兴奋的传导,为双向的;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进行的是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2.兴奋传递到哪一块肌肉,就可以使那一块肌肉产生电位差,进而引起肌肉收缩。3.图示分析:由于兴奋在②④间的传递是单向
的,故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①③为神经纤维,②④为突触。【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①③为神经纤维,②④为突触,故能进行兴奋传递的结构是②④,能进行兴奋传导的结构是①③,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故用适宜电流刺
激左肌肉,右肌肉不会随之收缩,B错误;C、给③一强刺激,通过③→④→左肌肉,左肌肉能产生收缩反应;由于③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故右侧肌肉也会收缩,C正确;D、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神
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熟练掌握神经冲动产生的机理,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发散思维将其联想到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传递过程,即可解决此题。5.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
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物种种类(种)0~10年10~20年20~30年30~40年藤本层3000灌木层22110乔木层23
262010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研究的0~40年间,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化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林窗内藤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栖息的动物种类会逐渐增加,食物网越来越复杂D.当林窗区域发展
到一定阶段时,定期适量采伐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1.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如火灾、龙卷风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2.群落演替的类型:初
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详解】A、由于该林窗内的群落演替为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是次生演替过程,A正确;B、林窗内藤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与乔木的竞争阳光等资源中处于劣势,B正确;C、通过B选项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藤本和灌木逐渐消失,植物种类减少,故林窗内栖息的动
物种类不一定逐渐增加使食物网越来越复杂,C错误;D、林窗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由表可知,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所以为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可定期合理地开采木材(人为制造林
窗),D正确。故选C。6.近年,寒武纪化石宝库——“清江生物群”和三峡石板滩“夷陵虫”“的发现,使奥陶纪的“金钉子”——宜昌再次成为研究生物进化的一片热土。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推断
两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B.中性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C.借助同位素的半衰期无法推断形成化石的生物的年代D.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答案】
C【解析】【分析】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3.中性突变论者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详解】A、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推断两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DNA分子杂交,杂合双链区比例越大,说明两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A
正确;B、中性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B正确;C、借助同位素的半衰期可以推断形成化石的生物的年代,C错误;D、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D正确。故选C。7.矿质元素主要由植物的
根系以离子形式吸收,下图表示某农作物叶片中矿质元素氮、磷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1)由图可知,叶片中氮、磷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
素,缺磷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会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磷参与构成的磷脂是叶绿体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其中_____________膜是光反应的场所;磷是暗反应过程所需有机物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的重要组成元素。(3)已知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
氮(NH4+)和硝态氮(NO3-)。请设计实验验证:某农作物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答案】(1).在一定范围内,叶片光合速率随氮、磷含量的升高而加快(2
).类囊体(3).ATP和NADPH(4).实验思路:配制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适宜浓度营养液,培养某农作物一段时间,再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的浓度(或剩余量)预期结果:营养液中NO3﹣和NH4﹢的浓度(或剩余量)不相等【解析】【分析】抓住题目的坐标信息,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物
质变化结合矿质元素的吸收答题。【详解】(1)由坐标分析,横坐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N、P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增多,光合速率逐渐升高。(2)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ATP和NADPH,而ATP和NADPH中含有磷,故磷是暗反应过程所需有机物ATP和NADPH的
重要组成元素。(3)要验证作物对NH+和NO3-吸收具有选择性,可以把作物放在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培养前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即可以得出结论。实验思路:配制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适宜浓度营养液,培养某农作物一段时
间,再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的浓度(或剩余量)。预期结果:营养液中NO3﹣和NH4﹢的浓度(或剩余量)不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等知识点,重
在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物质变化结合矿质元素的吸收,训练了我们分析处理坐标的能力。8.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
.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2)从化验单中可以看出,其血清葡萄糖明显偏高,进一步检查确诊他患有糖尿病。他口渴、多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渴觉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抽取血样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1).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个体间也存在一定
的差异(3).)血浆(或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4).大脑皮层(5).通过体液运输【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尿素氮、总胆固醇的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脂超过了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中,高于
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发生了病变;肌酐含量高于正常值,据题意,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说明肾功能可能有障碍;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患糖尿病。【详解】(1
)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较高,导
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该兴奋可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而多饮。(3)抽取血样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9.泥鰍属于
杂食性鱼类,捕食水体中浮游生物如小型甲壳动物、昆虫、扁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等,被称为水体中的“清洁工”。宜昌某农业合作社开发的“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目标。据此分析回答:(1)稻田中的各种动物在垂直方向上_________
____(答“有”、“无”)分层现象,水稻与杂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在食物链“植物→昆虫→泥鳅”中,泥鳅是_____________消费者。(2)泥鳅的粪便可促进水稻生长,原因是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主要为水稻提供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2).竞争(3).次级(4).无机盐(5).二氧化碳(6).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1.环境中
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
括水、空气、阳光、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1)稻田中的各种动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稻与杂草争夺共同的阳光等资源,属于竞争关系;在食物链“植物→昆虫→泥鳅”中,泥鳅是次级消费者,同时属
于第三营养级。(2)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故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主要为水稻提供无机盐和二氧化碳,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植物的生长。(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的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假设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茎高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D/d、E/e、F/f……控制,各对等位基因独
立遗传,每个显性基因A、B、D、E、F……对植物茎高的作用效果相等且有累加效应。不同基因型个体甲、乙、丙分别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茎高(cm)与子代数量比依次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这种植物的茎高至少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基于(1)的结论,分析下列问题:①甲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丙的子一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杂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
___种。③若将乙的子一代中茎高为8cm的个体收获后,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茎高全部表现为8cm的株系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答案】(1).3(2).丙的子一代数量比的总数是6
4=43(3).Aabbdd、aaBbdd、aabbDd(4).8(5).19(6).1/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显性基因对植物茎高的作用效果相等且有累加效应,所以当6个基因都是显性时植株最高,当没
有显性基因时植株最低,丙图控制性状的显性基因个数分别为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7种。【详解】(1)因为丙的子一代数量比的总数是64=43,由此推测植物的茎高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2)基于(1)的结论,
分析下列问题:①甲自交后代只有三种不同表现型,对比乙丙图的高度分析,甲的后代出现两个显性基因、一个显性基因、无显性基因、符合要求的甲基因型可能是Aabbdd、aaBbdd、aabbDd。②丙图有7种表现型,推测丙的基因型为AaBbDd,Aa自交后代有2种纯合子,杂合子2,Bb自交后代有2种纯
合子,Dd自交后代有2种纯合子,故丙的子一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2×2×2=8种,杂合子的基因型有33-8=19种。③由乙图推测乙的基因型我AaBbdd,乙自交的子一代中茎高为8cm的个体基因型AAbbdd、aaBBdd、AaBbd
d,在这三种基因型中1/6AAbbdd、1/6aaBBdd、4/6AaBbdd,基因型为纯合子的植株不发生性状分离,故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茎高全部表现为8cm的株系所占的比例为1/6+1/6=1/3。【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关键对题意“显性基因有加深颜色的作用且作用效果相同,具有累加效应”的理解。[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回答相关问题:(1)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固定化酵母细胞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固定化酵母时先要将酵母细胞活化,活化是指_____________。(2)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分离并纯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对纯化的血红蛋白进行纯度鉴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3)有位同学打算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探讨含有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你认为他
这样选材_____________(答“是”或“否”)合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物理吸附法(2).化学结合法(3).包埋法(4).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恢复为正常的生活状态(5).去除杂蛋白(6).凝胶色谱法(7
).电泳(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8).否(9).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碱性蛋白酶会使蛋白质分解,损坏衣物【解析】【分析】1.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酵母细胞的活化;(2)配置氯化钙溶液:要用蒸馏水配置;(3)配制海藻酸钠溶
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4)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2.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
离血红蛋白;(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详解】(1)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固定化
酵母细胞最好的方法是包埋法,固定化酵母时先要将酵母细胞活化,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恢复为正常的生活状态。(2)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分离并纯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对纯化的血红蛋白进行纯度鉴定的方法是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3)有位同学打算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探讨含有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这样选材不合适,因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碱性蛋白酶会使蛋白质分解,损坏衣物。【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细胞、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
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请回答下列问题:(1)抗虫棉能抵抗_____________的侵害,
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但不能抵抗病毒、病菌。其目的基因——Bt毒蛋白基因是从_____________这种细菌中分离得到的。(2)Bt毒蛋白基因能与运载体整合成基因表达载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虫棉的细胞能正常合
成Bt毒蛋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成功转入Bt毒蛋白基因的棉花体细胞培育为植株,要利用_____________技术,该过程中体细胞主
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4)大面积种植抗虫作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棉铃虫(2).苏云金(芽
孢)杆菌(3).二者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相同(4).都遵循中心法则,共用一套遗传密码(5).组织培养(6).脱分化和再分化(7).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对保护环境有益【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
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
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的侵害,提高棉花
的产量和品质,但不能抵抗病毒、病菌。其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得到的。(2)Bt毒蛋白基因能与运载体二者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相同,都是DNA分子,故Bt毒蛋白基因能与运载体整合成基因表达载体,抗虫棉的细胞能正常合成Bt毒蛋白是因为两者都遵循中心法则,共用一
套遗传密码。(3)将成功转入Bt毒蛋白基因的棉花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育为植株。(4)大面积种植抗虫作物,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对保护环境有益。【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
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基因工程各操作步骤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