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242.500 K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7)页,24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7ca8ef28282ae4684ac69a68904e51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鸡东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东周以

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这一变化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B.周王室力量弱化C.诸侯国力量强大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由西周时期的“天下共主”的历史,转

为东周以后的“天子之国无足重轻”,这体现了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国强大,反映了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A正确;据材料“……东周以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可知,材料不仅反映了周王室力量弱化,还体现了东周时期诸侯国强大及文化的发达,

B、C不是材料主旨;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是在西周时期分封制就已确立,D错误。2.我国历代朝廷常常分割地方事权,将军事、民政、财政、司法诸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以使其相互牵制。这一做法A.通过分散相权保障皇权独尊B

.有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分权体制提高行政效率D.消除了地方势力膨胀割据的隐患【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分割地方事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可知统治者实行的是分化事权的做法,

这一做法有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削弱相权问题,A错误;据材料“分割地方事权、以使其相互牵制等信息可知,分权的目的是相互制约,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C错误;将地方的军、政、财等权分割,只是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地方势力膨胀割据的隐患是制度造成的,并不

能消除,故D项错误。3.《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A.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尖锐B.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激发

了读者的家国情怀【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题意可知北宋灭亡后,作者逃亡南方,仍用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意在唤起南宋读者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民族矛盾的尖锐题干并未涉及,排除A。B

、C两项并未表明作者使用开封方言描写城市风俗人情的用意,故BC错误。4.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C.专制皇权向

基层延伸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

“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联系所学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

。5.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这种变化反映()A.政府已不干涉商业活动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功能转变【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打破了市和坊的限制,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这体现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有所增强,故D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抑商政策松动,排除B;材料体

现的是城市的商业,排除C。6.《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C.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

详解】由材料“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可知随着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效率增加,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私营和官营手工业规模,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纺织原料多元化,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具的改进,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无

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进步。材料“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说明工具的改进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注重对材料的理解。7.明朝中后期,大量小说戏曲获得刊刻,不少文人学士卖文卖

画,出入与商人会馆;一部分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这反映出当时A.崇富重利思想盛行B.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C.市井文学成为主流D.文人仕进的道路被堵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

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人阶层在市俗文学领域的影响,说明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故B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崇富重利思想盛行,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市井文学与其它文学比较,不能说明市井文学成为主流,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文人仕进的

道路被堵塞,故D排除。8.《晋律》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者,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这反映出当时A.法律儒家化B.伦理是定罪的最重要依据C.儒学法律化D.以礼人法的特点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材

料“亲属相犯,关系越亲,处罚越重”等信息表明当时将儒家伦理引入法律,故选A。材料表明伦理是定罪的重要依据,但没有表明其是最重要的,排除B;材料说的是法律受到了儒学的影响,与C相反,C错误;以礼入法从汉代开始,排除D

。9.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说明,明清时期A.王朝

权力渐趋衰落B.传统科技停滞不前C.近代化倾向已出现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可知明清时期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近代化的倾向已

经出现,C选项符合题意。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A选项排除。材料与科技停滞无关,B选项排除。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选项排除。10.汉代已出现了传染病的隔离治疗所。魏晋南北朝至隋朝,历代不乏包括麻

风病在内的有关传染病的隔离治疗所,也有些是疗养院。唐末,中国还出现了专门为病僧疗疾的“延寿寮”。这最能说明的是()A.汉代已经出现医院雏形B.历朝历代都有瘟疫出现C.古代医疗机构不断发展D.官府重视医疗制度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由“隔离治疗所”到“疗养院”再到“延寿

寮”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古代医疗机构在不断发展变化,故选C项;AD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有全面体现,排除AD;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11.下图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村童闹学图》摹本。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宋代风俗画,生动再现了当时村学孩童的天真本性;有人则认为画中情节印证了宋代村学管理松散

,教学水平偏低的事实。据此可知A.书画作品真实再现客观历史B.风俗画以乡村生活题材为主C.历史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D.历史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宋代风俗画,生动再现了当时村学孩童的天真本性;有人则认为画中情节印证了宋代村学管理松散,教学水平偏

低的事实”可知,对宋代《村童闹学图》的认识存在不同历史解释,说明历史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故D正确;书画作品存在一定的取舍,“真实再现客观历史”表述不正确,排除A;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并非以乡村生活题材为主,排除B;材料反

映的是历史研究角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历史解释,并非历史学者素养的差别造成不同的历史解释,排除C。12.公元前5世纪后期,如果有人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了与既有法律相抵触的议案,或者议案提出的方式违反法定程序,在此后的1年内,任何公民

都有权起诉议案提出者,如果起诉者胜诉,则给予奖赏,违法议案提出者将被处理罚款。这一制度的设立A.凸显了法律建设的专业化水准B.保证了城邦政治决策的公正性C.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D.防止了行政官员对权力的滥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措施将促使雅典公民慎重提出

议案,审慎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建设的进步,排除A项;B项中的“保证了”说法绝对,且这一制度的设立与“政治决策的公正性”无关,排除;这一措施不是针对行政官员,排除D项。13.《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中指出:“即使是非典型契约(或称之为协议),若一方当事人已履行主要义务,则该协议就是契约,且可以获得法律上的保障”。这表明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特征是A.形式主义重于实际内容B.违约案件数量不断上升C.强调重视

法律契约精神D.法庭只按着契约来宣判【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即使是非典型契约,在一方当事人已履行主要义务后,即已经成为契约,具备法律效力,这体现了罗马法重视法律契约精神的特点,故选C。材料没有提及罗马法繁琐的法律程序,无法体现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A;该法律规定有助于减少违约案

件的发生,排除B;法庭的判决依托的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4.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由此可知,《权利法案》()A.严格限制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B.实

现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离C.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D.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看《权利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限,避免严重的权力冲突,因此有利于政治环境的长期稳定,故选D项;《权利法案》重点在于限制王权,不

是限制议会的权力,A项错误;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通过明确权限,避免冲突,从而实现政治稳定,而非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C项错误。15.“分权原则之所以会

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C.

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D.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分权原则之……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787年宪法的分权原则牺牲一定的效率来防止专

制,保障民主制度,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而是强调保证民主,故A排除;分权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其目的是保障民主,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故C排除。1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

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D.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与

议会的矛盾斗争复杂曲折,在宪法中表述含糊不清,都说明当时法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的产物,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故不能说明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故A选项错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故B选项错误;仅仅据材料的有限信息也不能说明总统与

议会斗争的失败,故C选项错误。17.《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皇帝)有如下规定:“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之一”;“帝国元首任期终身”;“帝国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帝国元首不得从事其他任

何有薪职务、经营商业、执行业务、亦不得担任任何盈利事业之董监事”。由此判断,《德意志帝国宪法》()A.规定了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B.规定了帝国元首的虚君地位C.对元首权力的限制有名无实D.赋予帝国元首以广泛的权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1871年宪法的内容。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权力从法律上加以限制,说明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皇帝很大权力,故B项错误;帝国元首权力受到法律限制,故C项错误;“帝国元

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帝国元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有薪职务、经营商业、执行业务,亦不得担任任何盈利事业之董监事”说明帝国元首没有广泛的权力,故D项错误。18.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

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A.无限的扩张性B.统治的残暴性C.极端的掠夺性D.竞争的激烈性【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研读题干,题干说明的一个主要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残暴性、掠夺性等都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而这些都表现在扩张性当中,没有资本的扩张,就不会有全球化。故选A项。BC项是以A项为前提的,D项材料并未

说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19.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出()时间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B.19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A【解析】【详解】

题干所处时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英国水渠、铁路长度增加,同时铁产量、城市人口都在增加,说明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A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反映社会贫富分化,排除B;题干中只显示铁路里程增加,未提供生活习惯的变化,排除C;“日不落”帝国在材料未体现,排除D。20.1870年以后,科学

家们在工厂主的资助下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当时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A.开始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凸显出科技与工业生产结合的趋势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意在考查考生提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1870年以后,科学家们在工厂主的资助下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这说明科技与工业生产的关系日益密切,故C正确;开始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是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但不符合材料信息,因此A错;材料未体现科学理论问题,故B错;材料未体现各阶层的广泛参与,故D错。21.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的思想巨人,对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都强调人的个性发展B.都具有早期的人文主义色彩C.都重视思想教化的作

用D.都追求个人的品性修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主张维护周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并不强调个性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CD都是二者相同之处,不符合题意。2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

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答案】C【解

析】【详解】“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故A项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23.“一场严肃的祷

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统治

C.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D.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可知,材料主张在没有穷人时才可以兴建简单的教堂,即反

对罗马天主教会对人们的掠夺,根据所学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指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AC项是启蒙运动的影响;B项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24.法国大革命的亲历者贡斯当在反思大革命时指出:“卢梭珍爱一切自由的理论,却为所有的暴政提供了借口。”英国哲

学家罗素甚至认为,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两人得出以上言论主要基于()A.卢梭的天赋人权主张B.卢梭的三权分立主张C.卢梭的人民主权主张D.卢梭的不平等起源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卢梭的主要主张的理解。卢梭在他的“人民主权”思想里提出,在

统治者暴政下,人民有权用革命推翻其统治。贡斯与罗素通过反思法国大革命及希特勒,强调人民掌握权力会导致权力滥用。故C项正确。第二卷非选择题(52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24题18分;25题12分;26题22分,共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村集市的发展

,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明末清初的战乱天灾使这一集市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据统

计,清代中叶,全国集市总数至少可达2万多个,集市密度大体在每100平方公里1-2集。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

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正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摘编自许擅《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原因。材料二中国古

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形成于周代初年,《周礼》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用水而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

地之利”。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众多南北、东西垂直街道,其测量误差极小,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很多规模宏大,布局庄严。——汪德华《中国

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材料三:尽管在宋代以后,首都等大城市依然沿袭封闭性政治中心的传统,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清明上河图”的模式长盛不衰。如明清的江南,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

,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城市生活。——葛剑雄《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功能》(3)从宋代至明清,中国古代城市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变化对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原因:明朝初步形成农村集市网的基础;清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带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促进;交通的改善和长途贩运的兴盛;商品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海禁的开放等。(2)主要因素:宗法分

封、传统礼制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的影响。(3)积极影响: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反专制反传统的新思想萌生(或明清进步思潮的出现,具体到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也可);文化:以《清明上

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宋词、元曲、章回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具体作品也可)【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农村集市网

的形成,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结合所学从明朝初步形成基础、清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带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促进、交通的改善和长途贩运的兴盛、商品经济的发展

、东南沿海海禁一定程度的开放等方面指出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中“《周礼》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用水而足,下勿

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宗法分封和传统礼制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等方面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3)依据材料三中“明清的江南,以经济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城市生活。”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方面反专制反传统的新思想萌生、文化方面风俗

画、宋词、元曲、章回小说等新的文学艺术形式不断涌现等方面指出这一变化对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同学在研究近代世界部分国家崛起时从教材中提取如下材料:英国莎士比亚

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美国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美

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亮起了第一盏电灯……把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德国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黑船事件”后,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工业文明的优势……他们希望改革日本社会,实现富国强兵。1889年明治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19世

纪90年代初,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当时,日本的机器工厂已经有三千多家,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制度的变革。阐述:如英国崛起先是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传播了人文精神,摆脱封建思想桎梏,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思想条件。美国崛起前也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

程,如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以科学、民主、自由为思想武器,开展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斗争,最终建立起独立的国家。英国的崛起也还要有先进制度的保障,如英国较早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斗争,颁布《权利法案》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1721年建立责任制内阁等,为英国的发展壮大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美国在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斗争

中,颁布1787年宪法,开始建立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制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安定的环境。小结:综上所述,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中都需要经历思想解放、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资本主义

国家崛起的过程。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大致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首先是思想方面的解放,如在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的建立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的独立运动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德国的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等,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近

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如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的建立、美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德国的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等,三是器物层面和经济的改变,工业化的发展,如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工业国家、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亮起了第一盏电灯……把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考生可从上述分析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思想解放、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就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历程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27.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

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

,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

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2)工业

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和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答案】(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发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或万能蒸汽机)等

。(2)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

;“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确立。(3)启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强劲有力的发动机;重视生产技术的创新或他国优秀技术成果的引进与运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时协调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解析】试题分析

:(1)该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故属于外延性材料题。根据史实,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只要有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等。因为范围不限,所以只要属于该时期的发明成就都是可以的

。(2)该题同样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难度相对降低了。根据史实,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比如经济、政治、国际地位等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该题为开放式题型,看上去学生可能很好作答,其实更重要的是题中要求的“当今发展中

国家”这个角度。再者就是结合题中的材料和前面两个问题,既要答出工业发展的规律性启示,又要答出工业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英国因素”等。只要符合角度要求,言之有理即可。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启示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