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考点小练41.docx,共(5)页,25.05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790b201c74b64eb08e8db48f8b6efe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1练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41页1.[2024·泰安市高三一模]1911年,列宁在反思巴黎公社时认为,公社的失败在于其政治意识不足(如急于选举、未能彻底消灭敌人等)和过度的民族主义;公社失败的催化
剂是小资产阶级在关键时刻撤回了对公社的支持,且公社始终未能发展出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列宁旨在()A.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B.指明民主革命的方向C.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D.探索俄国革命的道路答案:D解析:题干所示为列宁对于巴黎公社的反思,“政治意识不足”“公社始终未能发展出一个无产
阶级的政党”,这些反思旨在探索俄国革命的道路,D项正确;此时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成立,排除A项;指明民主革命方向的是1917年的《四月提纲》,排除B项;列宁作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反思巴黎公社是为俄国革命服务,不是推动国
际工人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2.[2024·衡阳市高三二模]1917年,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在党内引发争论,彼得堡委员会对其表决结果是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当时党的一部分组织把列宁的提纲看作是对于被普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叛。列宁则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
性,认为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这反映出()A.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紧迫性B.列宁根据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主义在俄国被普遍接受D.《四月提纲》超越了俄国革命进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他的革命理论,他认为
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列宁强调俄国的特殊性,并认为俄国有足够的条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反映了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新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主旨为俄国有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具有急迫性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被普遍接受”在十月革命之后,排除C项;《四月提纲》是列宁对于当时俄国革命局势的客观分析,没有超越俄国革命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3.[2024·新课标卷]1917年10月8日,新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成立,由13名布尔什维克、6名社会革命党人和3名孟什维
克组成,布尔什维克党人当选为苏维埃主席。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党人也取得了主导地位。这()A.表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B.奠定了十月革命胜利的组织基础C.加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D.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取代临时政府答案:B解析:材料时间背景是“1917年10月8日”,当时正值俄国十
月革命胜利的前夕。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执行委员会以及大城市领导组织中,布尔什维克党占据主导,这说明布尔什维克党占据了当时俄国大城市苏维埃的领导地位,这也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故选B项;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本完成,排除A项;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
治,排除C项;苏维埃政权取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排除D项。4.[2024·唐山市高三一模]列宁在庆祝十月革命一周年的时候指出,俄国首先开始了革命“正是资本主义的特别软弱和落后,以及特别逼人的
军事战略形势”,“今后世界上任何一个工人革命都不会碰到这样的条件”。在此,列宁强调()A.社会主义革命的普遍性B.俄国革命运动的特殊性C.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D.俄国革命道路的可能性答案:B解析:据材料“俄国首先开始了革命‘正是资本主义的特别软弱和落后,以及特别逼人的军事战略形势’”“今后世界上任
何一个工人革命都不会碰到这样的条件”及所学可知,列宁认为俄国之所以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环境,这种特殊的环境和背景可能不会再次出现,这体现了列宁认为俄国革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条件,而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革命的普遍爆发,排除
A项;材料涉及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特殊条件,没有涉及共产主义的胜利及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俄国革命道路的不可复制,排除D项。故选B项。5.[2024·怀化市高三一模]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演说
中说,要“立刻有系统地、逐步地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建立在公有基础上的农场”。这些言论表明列宁()A.准确研判当时俄国国情B.放弃了革命和平过渡的设想C.主张开展社会主义革命D.主张实行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据材料列宁主张过渡到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同时将土地归国有,体现了列宁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故选C项;材料不体现对国情的研判,排除A项;材料是列宁的《四月提纲》,
主张革命和平过渡,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排除D项。6.[2024·黄山市高三二模]列宁在1918年指出:“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
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一论述()A.指导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蕴含着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C.背离了科
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推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答案:B解析:据材料“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
可知,列宁要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让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蕴含着借助国家资本主义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调高度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财力保障红军军备供应,工业方面,无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A项;列宁只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手段恢复国家经济,最终还是过渡到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一致,排除C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是在斯大林执政
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7.[2024·常德市高三二模]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A.已与西方国家建交B.经济建设的需要C.和平成为时
代主流D.政权已牢牢巩固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初期,列宁之所以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是因为苏俄十月革命成功,苏俄当时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故而将资本主义作为敌人;1921年态度转变,想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一战已经结束,苏俄国内战争也结束,苏
俄处在和平时期,苏俄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因此苏俄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内经济建设,B项正确;第一个与苏联建交的西方国家是德国。在一战结束后,德国在西方集体敌视封锁苏联的大环境下,成为最早与苏联建交的西方国家,两国在1922年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与材料时间
不符,排除A项;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在二战之后,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苏联与西方的外交”,而“政权已牢牢巩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2024·嘉兴市高三二模]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许多新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工程都是由美、德、英、法、意等国的公司直
接帮助建立的。如在国防工业方面,有20多家美国公司帮助苏联制造飞机发动机、轰炸机、战斗机,法国和意大利的公司为苏联制造50艘驱逐舰提供图纸,英国一家公司为苏联提供了坦克设计图和模型。据此推断()A.欧
美国家大力支持苏联反法西斯斗争B.苏联实行了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政策C.世界经济大危机为苏联提供发展契机D.世界市场良性发展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28年至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
危机爆发的时间是1929年至1933年,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严重,物价下跌,苏联借助有利时机引进西方设备,发展自身工业,材料正是世界经济大危机为苏联提供发展契机的表现,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没有反
法西斯斗争,排除A项;苏联此时期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并非市场经济,排除B项;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世界市场并没有良性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9.[2024·长沙市高三一模]1928年10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业机械化方面,全苏联
共有31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718台,仅占总数的12%;进口28140台,占总数的88%。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有5.03万台,进口的拖拉机共5.96万台,进口仍占一半以上。直到1932年苏联才停止进口拖拉机。这说明()A.苏联模式对经济影
响有限B.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农业集体化阻碍工业生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有5.03万台,进口的拖拉机共5.96万台,进口仍占一半以上。直到1932年苏联才停止进口拖拉机”可知,苏联国产拖拉机所
占比例小,这说明,即使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但机械农业条件也没有完全改善,可见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基础薄弱,C项正确;虽然苏联模式有弊端,但它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苏联国
产拖拉机与进口拖拉机的情况,无法反映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实行农业集体化的不利条件,而不是农业集体化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