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元定时检测(四).docx,共(6)页,22.56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781a632076f0d5d3a1ce8d62333f3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定时检测(四)1~3.答案:1.C2.B3.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葡萄对于气温和水分的要求较高。设立避雨棚应该是降水较多的地区,目的是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湖北位于湿润区,降水多,最可能采取这种技术,C正确。吉林、新疆地区降水较少,使用这
种技术可能性小,因此A、D错误。西藏海拔高,气温低,不能满足葡萄生长对气温的要求,B错误。故选C。第2题,根据材料,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主要作用是控制水分,在葡萄生长后期或结果期减少水分,抑制病菌的繁殖,从而减少农药的用量,B正确;该技术对昼夜温差影响不大,A错误;棚架避雨技术铺设塑料薄膜
,可以透光和揭膜,不会减弱光合作用,C错误;该技术对土壤肥力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B。第3题,葡萄一般是1~2月扦插,3~4月份出苗移栽,5~6月葡萄树开花,7~10月份成熟。辽宁地区3月降水少,不需要采用棚架避雨栽培技术,
A错误;“在生长初期或营养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多”,1月属于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多,不需要覆膜,B错误;葡萄采收完揭膜,葡萄成熟在7月份左右,所以江西—6月揭膜错误,湖南—7月揭膜正确,C错误,D正确。故选D。4~6.答案:4.A5.D6.B解析:
第4题,图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的南部,甲地根据经纬度推断,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1月是当地的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7月是当地的冬季,受南半球的盛行西北风影响,温和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5题,安第斯山脉位于南
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形不断的隆升,导致乙地受西侧海洋的西北风影响更小,焚风效应更加明显,降水更稀少,气温更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6题,安第斯山脉40°S以南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植被类型可能是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②④正确。常绿阔
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属于亚热带的植被,①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7~8.答案:7.C8.D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甲地气温高,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乙地气温低,原因是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影响因素主要是洋流和地形,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第8题,P岛位于大西洋的生长边界上,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岩石多为岩浆岩,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代表岩石分别为花岗岩和玄武岩,C说法不符合题意。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可形成沉积岩,A说法不
符合题意。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火山周围主要为岩浆岩,不会出现化石,B不符合题意。P岛位于海洋生长边界,岩石较新,D符合题意。故选D。9~10.答案:9.B10.D解析:第9题,平流雾是由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形成的,暖湿空气与地表间有
较大温差,①错误、②正确。雾的形成需要微弱且方向稳定的风,③正确。夏季大雨过后,空气洁净,会使空气中缺乏雾凝结所需的凝结核-尘埃,不易形成雾,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査大气受热过程。受下垫面性质差异影响,海上更容易形成平流雾,且雾持续时间较陆地长,A
错误。平流雾持续时间较长,不易扩散,对交通运输安全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平流雾的形成常伴有阴雨天气,故C项错误。冬春季节下面温度较低,满足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故D项正确。11~13.答案:11.C12.B13.D解析:第11题,由
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以分析得知该线应为等温线,因为近地面等压线的值一般为1000百帕,再结合图中显示,同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可确定该月应为澳大利亚的夏季1月份,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第12题,由图可知,达尔文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南侧有一个高温
(低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考虑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此处风向应为西北风,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第13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农民在冬春季节剪羊毛,为当地8、9月份,A错误;达尔文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为当地的雨季,降水较多,B错误;珀斯为地中海气候,1月为当地的夏季,珀
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干燥,C错误;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到内陆的东南风,降水较多,D正确。14~16.答案:14.D15.C16.C解析:第14题,依据材料,泥炭层形成的条件为易
积水、蒸发较弱地带,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地下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泥炭层,D项正确。巴西高原和南非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大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为主
,三者共性为气温高、蒸发旺盛,不易形成泥炭层,A、B、C错误。故选D。第15题,依据材料,泥炭层含水量较高,不易燃烧,种植棕榈树之后,导致山火持续时间变长,应该是泥炭层燃烧所致,说明棕榈树吸水性强,使泥炭层变得干燥、易燃,C项正确
,A、B、D错误。故选C。第16题,依据题意,苏门答腊岛发生火灾,使新加坡马来西亚产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说明此时应该吹西南风,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最有可能是8月,C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17~18.答案:17.A18.B解析:第17题,根据高压处大气流向低压处以及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使风向右偏的规律可知,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侧为高压,西侧为低压,故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偏南风;由图可知,此时的东北地区正在经历冷锋过境,可能
出现大风、降水天气;四川盆地此时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但在3月份出现大到暴雨的可能性不大;此时的东海,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弱,不存在风高浪大的现象。综合上述分析,本题选项为A。第18题,由图可知,北京此时受到冷锋影响,锋后等压线密集,出现大风天
气,加上此季节(3月份)气温回升,表土解冻疏松,降水稀少,植被条件较差,因此北京出现较强的沙尘暴天气。A、D两项只是沙尘暴出现的基本条件,大风天气是此次沙尘暴发生的动力因素,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选B。C项表述错误,首先排除。19~20.答案:19.D20.B解析:第19题,本
题通过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比气候资料图可知,4月均温甲地比乙地高,甲地降水明显少于乙地,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纬度位置相同,B错误;海拔差异不大,A错误;洋流影响较小,
C错误。故选D。第20题,本题通过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甲、乙都位于信风带,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甲、乙之间地势较高,甲位于迎风一侧,降水较多,乙受地形阻挡,位于背风一侧,降水较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答案:(1)分布特点:等温线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等温线东疏西密。影响因素:地形(地势)。(2)丁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云雨天气少,多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丁地海拔高
,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解析:第(1)题,观察图可知,图中30°N~35°N甲、丁两地之间范围包括青藏高原局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局部,受西高东低的地形地
势因素影响,等温线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西部地势起伏大,温度变化更大,等温线更加密集。第(2)题,光照强时太阳辐射多,但太阳辐射强不等于温度高。丁地光照强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杂质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再加上晴天多,云层少,也不能很好的削弱太阳
辐射,所以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地面受热后发出地面辐射,需要被大气吸收才能形成较高的气温,但丁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升温慢;加上云层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22.答案:(1)甲地为
阳坡,光热充足;山地阻挡,受寒冷偏北风影响小;山谷热量不易散失,气温较高。(2)枝有短刺,采摘难度大,效率低;采摘期集中,时间短;农村劳动力主要外出打工,劳动力缺乏;雇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3)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
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因地制宜,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及特色农业,实现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利用“互联网+”,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本题
主要结合花椒生长习性与甲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依据材料,花椒喜阳光,发芽开花期不耐寒,结合右上角方向标可以推出甲处位于山坡阳面,光照充足;北部有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靠近山谷处,热量不易散失,因此受灾明显较轻。第(2)
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本题解题思路主要是分析花椒采摘的不利条件有哪些,依据材料,本村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为主,花椒主要是8月中旬至9月中旬纯手工采摘,雇佣劳动力成本占花椒价格的2/3等信息可知,花椒采摘需大量劳动力,但本村劳动力常年外出,劳动力缺乏,雇佣劳
动力成本较高;采摘期只有一个月左右,时间比较紧凑;花椒枝多刺,采摘难度大等原因导致未能及时采摘,出现自然落果现象。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题解题思路主要是挖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经济。首先本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多种农
业经营;同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3.答案:(1)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熔岩不利于植
被生长;位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2)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
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解析:第(1)题,植被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阿留申群
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熔岩无法演变成肥沃的土壤,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从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处处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由于岛屿面积不大,因此受到海水的影响比较大,难以生长高大树木。第(2)题,来自极地的
东风带与低纬度的西风带于北纬60°处相遇,较暖的西风被抬升,在北纬60°附近形成上升气流,最终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的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高,在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因此在陆地上的副极地低压被切断,而同纬度的海洋则保留
了低压,名为阿留申低压。24.答案:(1)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该地气温下冷上热(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或不易产生对流现象)。(2)来自大
西洋的暖空气吹经本格拉寒流冷海面上时,其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海雾,飘向内陆。(3)不能。新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热量条件不适宜千岁兰的生长;深居内陆降水少,空气干燥,千岁兰的叶子捕捉不到水汽。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知,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
沉气流。又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容易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不易对流。第(2)题,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水汽经过本格拉寒流时,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海雾,飘向内陆地区。第(3)题,不能存活。新疆纬度位置要更高
,冬冷夏热,热量条件不适合生长千岁兰。而且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千岁兰没法捕捉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