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学科作业答案-2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34.324 K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学科作业答案-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学科作业答案-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学科作业答案-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学科作业答案-2.docx,共(6)页,134.32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6e9c6c0d01d641d91806994d34617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C2.C【分析】作业二答案该题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A、太阳活动激烈时,释放的高能粒子流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冲击地球高层大气,在极地地区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A不符合题意;B、太阳耀斑

发生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现象。B不符合题意;C、地热资源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C符合题意;D、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水循环过程中,水从高山上流下来,产生水能,因此水能资源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D不符合题意。故选C。2.木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转的八大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体、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八大行星的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因素、

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导致射向地球的射电增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能出现极光现象;也会对地球

气候产生一定影响。3.D4.C【解析】3.月壤一般指的是覆盖在月球表面的一层细小粒子,联系成土母质相关知识,由于月球上没有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的条件,可知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机械风化。月球上由于没有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辐射的

保温作用,因此昼夜温差过大,机械风化作用强,月面上的岩石在白天升温、晚上降温,导致内部温度的差异,使岩石内部产生引张力,破碎成细小粒子,进而形成月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4.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都为一个恒星月,约27.3天,这

一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为地球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一面,背对地球的月面称之为月球背面。因为背对地球的一面长时间暴露在宇宙空间中,受到陨石撞击的几率远大于月球对着地球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在发明探测器后,发现月球背面陨石坑远多于月球正面的原因之一。嫦娥4号首次在

月球背面着陆,在地球上无法直接观测其情况,因此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结合选项可知,嫦娥4号面临的威胁最可能是陨石撞击太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空气太稀薄、宇宙辐射太强、月球引力太小等特征在月球正面、背面都是一样的,故ABD项错误。5.A6.B【解析】5.恩科斯堡岛位于南极圈之内,

开工时段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与基督城相比,恩科斯堡岛白昼时间较长;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恩科斯堡岛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地处南极大陆,恩科斯堡岛气温更低;受极地高压影响,南极大陆风力更强,恩科斯堡岛风力较大。选A正

确。6.罗斯海地处南极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五星红旗常年飘向西北方。选B正确。【点睛】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1、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南极的高海拔和相

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极异常寒冷。2、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形成一个中心高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

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7.B8.C【分析】7.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

源于原始海洋,B对。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A错。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8.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C对

。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点睛: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火星上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

没有液态水。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9.B10.C【分析】9.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

位于上地幔上部。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②圈层、③圈层、④圈层分别表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因此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10.①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厚,A错误。②圈层为地幔,由固态物质构成,因此地震横

波能通过,B错误。由于③圈层(外核)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最可能为液态,C正确。④圈层为内核,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物质密度也极高,D错误。【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

性分布的地内圈层。一般认为,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开始熔融的固相线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11.C【详解】①核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不符合题意;②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不

符合题意;③水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符合题意;④生物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符合题意;⑤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符合题意。故选C正确。12.D13.B【分析】波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在固态物体中

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传播。波速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12.波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km深度处横波完全消失

,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D对。岩浆位于上地幔上部,深度浅,A错。体现了物质组成的差异,不能体现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B错。该深度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与地壳无关,C错。故选D。13.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人们在生产活动

中经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B对。传递声音信号的是声波,A错;不能用地震波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测量山峰的高度,C、D错。故选B。14.B15.D【分析】本题组以2019年6月24日水星东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宇宙中的

地球、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影子问题等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14.根据材料可知,水星大距是指在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水星处在轨道②位置时,水星在太阳的东边,且此时在地球上看,水星

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故B项正确。15.根据材料“水星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出现短暂的观测机会”可知,观测水星的时间只能在日落后或日出前。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水星东大距时,水星处在轨道②的位置,所以观测水星的

时间只能选择在日落以后。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结合太阳东升西落生活常识可以推断,轨道②位置位于地球上观测者的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16.C17.B【分析】本题考查月球上的能量来源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6.根据题意可知,“玉兔号”月球车装有太阳能发电装

备,在月夜无光可用,转入休眠状态;月午采光充电,其活动时间与太阳光照即太阳能密切相关,C对。从材料可知,月球车并没有涉及到核能、风能,A和D错。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并非太阳风,B错。故选C。17.地球上存在生命得益于其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而

适宜的温度一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则其温度不高也不低,④对。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白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这样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适中,①对。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是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的原因,并非温度的原因,②错。大气中臭氧层能吸收有害的太

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防护紫外线的屏蔽,也并非是适宜温度的原因,③错。故选B。18.A【分析】宜居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宜呼吸的大气。宜居行星距离比邻星约700万千米,远小于日地距离的1.5亿千米,因为比邻星亮度比太阳暗1000倍,而该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的距离远小于日

地距离,所以该宜居行星得到的热量应与地球相仿,这也是该星球宜居的原因。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不是地球上存在生命存的条件;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判断其它行星生命存在条件,要结合

材料中信息,依据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析,适宜的温度、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等自身条件,光照、地月系等不属于生命存在条件。19.C20.C【分析】19.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某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由图可知,B之前和C

之后ΔH不变,说明某城市和杭州在太阳直射点同侧,B-C段ΔH的值有两次为0,推导出某城市和杭州同在北半球且在0°-23.5°N之间。再由A点数据可求出某城市的纬度为12°N,列式如下:①:某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5

°—某城市纬度|;②: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角=90*-|30°-23.59|=6.5°;③:-5=①-②,求得某城市纬度为12°N。OH=-|某城市纬度-直射点纬度|+|杭州纬度-直射点纬度|或△H=-|某城市纬度+直射点纬度|

+|杭州纬度+直射点纬度|;求得:△H=杭州纬度某城市纬度=30*-12°=18°,本题选择C项。20.根据上题可知,可知该城市的纬度为12°N,由此可知:B到A太阳直射点远离12°N,向回归线移动,该城市正

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昼逐渐变短,日出时间逐渐推迟,正午影长逐渐变长。A到C和B到A相反,该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昼逐渐变长,日出时间逐渐提前,正午影长逐渐变短。因此ABD错误,选择C项。【点睛】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以及昼夜长短变化之间的关系,整体难度较大。21.B22.C【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圈层。21.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的岩层,包括地球和上地幔的一部分,主要是由各类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但是不会缺失。故选B。22.图中A为大气圈、B

为生物圈、C为水圈,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故不符合题意;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F为地幔、G为地核,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四部分组成,故不符合题意;图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故C正确;地震波在

F、G交界面上,纵波减小,横波为0,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3.C24.B【分析】23.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日出,晚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随着日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

之后太阳辐射减小,读图可知,①②③④曲线中,只有曲线③满足该条件,故选C。24.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太阳辐射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大约位于90°E~105°E,ACD错(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经度大约位于11

0°E~120°E之间),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对二十四节气的顺序需要加强记忆;其次,需要注意太阳辐射的日变化与太阳高度角相关;最后,需要注意当地正午12点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材料中点明“天气晴好”,所以不考虑云层的影响),同时

留意图中的横坐标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5.A26.D27.C【分析】25.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6.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A.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削弱太阳辐射,故A错误。B.白天火山灰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使得白天气温降低。故B错误。C.白天火山灰对

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使得白天气温降低;晚上火山灰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得晚上温度不会太低,最终使得昼夜温差减小。故C错误。D.大量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具有较强的反射作用。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27.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

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8.A29.B30.C【解析】28.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在海

平面以下的深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是地壳最薄的地方。故A正确。29.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根据所学的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到达地表后随温度的降低,冷却形成火山锥,故B

正确,A、C、D错误。30.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地震发生时附近海域上人们只能接受到纵波,感觉为只有上下颠簸,故C正确。【点睛】岛屿为露出水面的

小块陆地。31.(1)80°W,17°N(2)164(3)34°(4)2/9【解析】整体分析:(1)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那么ABC弧线是晨昏线且B点位于北极圈附近,有极昼或者极夜现象;根据某人正在距离B

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观测北极星,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且弧ABC以下为夜半球,且B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夜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0时),该经线经度为100°E,则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时间为12时)为80°W。某人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由北极星的仰角即为该地区的地理纬

度可知,某人所在的纬度是48°N,则B地的纬度=48°+(2775÷111)°=73°N。根据直射点纬度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互余,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纬度为90°-73°=17°又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直射点坐标为(80°W,17°N)。(2)由上题可知AB弧为昏线,BC弧

为晨线,则A点处于日出,又B点为0时,根据A点经度为40°E,与100°E相差4个小时,计算A点所在经度地方时为20点,即A点20时日落,由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可计算日出为4点,又白昼=日落-日出=16小时。(3)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

°-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的绝对值,所求B的纬度是北纬73°,直射点的纬度北纬17°,那么B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3°-17°)=34°。(4)根据地球日期分界线分别是国际日期变更线180°附近和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由题干知识可得,100°E为0点,则新的一天的

经度范围为100°E-180°,占全球的比重为80°/360°=2/9。【点睛】解答该题目的关键在于根据太阳光照图判断晨昏线进而确定时间信息,由题干弧ABC太阳高度为0,可以判断弧ABC为晨昏线,又距离B地正南方可以直接观测到北极星,所以可以判断弧AB为昏线,弧BC为晨线,则

100°E为0时;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经线,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32.(1)(10°N.60°W)A>C>D(2)18:0006:00(3)昼长夜短,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解析】(

1)图中AD与BD分别为昏线与晨线,即AD是昏线,BD是晨线,此时,80°N是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纬线与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度数互余,太阳直射10°N纬线。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分界线是180°经线和时刻0点的经线,0点经线位于

夜半球中间,所以D所在经线是0点经线。另一分界是180°经线,根据等份,可知D所在经线是120°E,太阳直射的经线是60°W,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10°N.60°W)。A.C.D三点线速度大小关系是A>C>D。(2)此时,A地是昏线与赤道交点,A地的

地方时为18点,B地是晨线与赤道交点,B地的地方时为6点。(3)此日.C地所在纬线日出时间是4点,昼长为16小时.出现极夜的区域是80°S及其以南地区。(4)若D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则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昼长夜短,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33.

(1)AD(2)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的范围扩大;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3)A【分析】该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考生除了需要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外,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

一定的了解,难度较大。【详解】(1)据材料可知,地球在②处对应的是夏至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均是描述夏至日的诗词,A、D对;“燕将明日去,秋向此

时分”说的是秋分,B错;“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说的是春分,C错;故正确答案为A、D;(2)地球处于③向④位置运行过程时,说明地球处于秋分到冬至这一过程,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直射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直至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昼

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的范围扩大;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3)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且垂直于晷盘,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应为当地纬度,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

余。因此日晷由我国北方移至南方,纬度减小,则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增大,故正确答案为A。【点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